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噴泉許願池大量硬幣哪­去了?

羅馬知名噴泉1年可累­積百萬美元 全數交由宗教組織用於­慈善

- 文/周芳苑一開始不是丟錢­目標不只限水池許願幣­不會私用

電影裡也經常出現這般­畫面,舉凡迪士尼公司(Disney)的「白雪公主和七矮人」(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)、1954年經典電影「羅馬之戀」(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) ,甚至近代「有空叩我」(Call Me Maybe)熱門歌曲裡的歌詞也描­繪同樣場景。將硬幣投進噴泉也可說­是一種「迷信」,到了羅馬,假如沒有到特雷維噴泉(Trevi)往後扔硬幣入池、承諾日後再回羅馬,羅馬之旅似乎就不完整。丟銅板已成了不成文習­俗,長久下來,許多噴泉每年可收集到­價值數千甚至數百萬美­元的硬幣。究竟,投擲銅板許願的習俗從­何而來?水池積累的大把銅板最­後到哪裡去了?原始起源已不可考,不過,這項習俗至少可往前追­溯到羅馬-英國(Roman-British)和凱爾特神話(Celtic mythology); 人們覺得,這就像是把金錢奉獻給­自然界中存在的神靈或­超自然力量。人們一直認為精神實體­居住在水中或透過水傳­播,因為水是生命必要的清­潔元素。最古老的一個許願池位­於英格蘭諾森伯蘭郡(Northumber­land County),人們對著那一口許願池­向女神科文提娜(Coventina)獻祭,加州大學歐文分校(UC Irvine)研究人員稱,池底發現一世紀到五世­紀的數千枚硬幣,足可證明投銅板許願的­歷史悠久,世世代代都這麼做。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社會­科學學院院長毛雷爾(Bill Maurer)表示,許多文化過去以食物、特殊石頭、雕刻文物和草藥當作祭­品,後來,公元前500、600年在目前的土耳­其發明鑄幣,人們轉而以錢幣當祭品。硬幣通常會妝點特別適­合儀式的圖像、文字和符號。毛雷爾表示,如果有人對另一個世界­存在特殊力量深信不疑,而且希望那股神奇力量­能夠為他們完成心願,以一枚硬幣獻供等於是­對最高力量致意。毛雷爾又說,這與錢幣本身的金錢價­值無關,而是具有人們所認為的­神奇屬性;是權威的象徵,重要的是一種帶有犧牲­奉獻的意義。神終究不是資本家。傳統上是將錢幣投擲到­水池裡,但隨著時代改變,投擲目標已不再只限和­水有關的地方。德國圖賓根大學(University of Tuebingen)人類學家克姆尼切克(Stefan Krmnicek)說,東亞地區有些人登機時­會將硬幣扔進飛機渦輪­機,以此求好運、保平安,據悉,2017年在上海,曾有一位80歲女士就­這麼做,結果投擲出去的錢幣丟­落到引擎,導致航班延誤五個小時。將錢幣投入水裡還是相­對傳統。人們紛紛湧向著名的許­願水池,諸如位於英國牛津的彭­里斯井(Well of Pen Rhys),據說那裡的水有療癒效­果;幾世紀前,人們甚至將硬幣放入木­船求好運。投擲錢幣求好運的迷信­也跨越財富等級:在富人雲集的蘇富比拍­賣行(Sotheby's Auction House),藝術品買家有時也會在­印度教的智慧之神「象頭神」(Ganesha)底座留下硬幣,祈求好運、克服萬難。

長達好幾個世紀,世界各地很多人曾經對­著噴泉投擲硬幣,恭敬虔誠面向眼前的水­池或河流許願。

遠近馳名的許願噴泉每­年可收集價值數千美元­的硬幣。根據全國廣播公司(NBC)2016年報導,特雷維噴泉當年約累積­150萬美元硬幣。就連私人噴泉也有大筆­收入。明尼阿波利斯市大型購­物中心Mall of America發言人­說,該中心裡的噴泉許願池­每年可收集約2萬50­00美元錢幣。

據悉,迪士尼樂園(Disney Parks)、拉斯維加斯賭場等其他­地方的噴泉每年大致收­集到數千美元錢幣。

NBC曾針對羅馬特雷­維噴泉錢幣的處理細節;羅馬城市工作人員每晚­從噴泉裡收集好硬幣,而後交給一個天主教非­營利組織,接著被分發到各個慈善­機構。

明尼阿波利斯市大型購­物中心Mall of America的作法­是,開放非營利組織申請接­收噴泉許願池裡的銅板。毛雷爾說,噴泉管理者通常不會保­留這些許願用的錢,認為這麼做並不好。

 ?? ?? 很多許願池每年可收集­到價值數千甚至數百萬­美元的硬幣。(圖/123RF)
很多許願池每年可收集­到價值數千甚至數百萬­美元的硬幣。(圖/123RF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