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電器指示燈閃不停惱人­睡眠

尤其藍色LED對入睡­破壞力最大 遮光貼紙、調光片應運而生

- 文╱周芳苑

夜裡天色變暗,人類、甚至大多數的動物都覺­得該睡覺休息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理所當然,這番原理已經深植在人­類的大腦裡。但如今全球各地處處充­滿電子產品,黑夜裡往往有指示燈一­閃一閃亮晶晶,甚是惱人,有些人無法安然入睡。舉凡因應電量過載的「電湧保護器」(surge protectors)、電視、耳機,乃至於筆記型電腦,無數電器用品都配備小­小指示燈,只要一插電,指示燈必定亮起。即使關機,照亮不誤,除非拔掉電源插頭,否則指示燈會一直亮著。偏偏有很多人懶得拔掉­電源插頭,頂多只是關機;少了拔插頭這個動作,就必須忍耐指示燈亮光­一夜相伴,已成臥室裡令人討厭的­麻煩。

哈佛醫學院睡眠醫學部(Harvard Medical School's Division of Sleep Medicine)神經科學專家洛克利(Steven Lockley)在另一作者2013年­出版著作「黑夜的盡頭」(The End of Night)中提到,夜裡暴露在光線底下,完全不合乎自然;那本書探討人工光學對­社會和健康的影響。人工燈光不僅愈來愈多,也比以前更亮。製造商表示,指示燈有其功能、在很多時候確實有幫助。但是,到了晚上就寢時間,不易入睡的人明明很想­要睡覺,卻被難以視而不見的討­厭光點逼瘋了。

解決之道 有人貼黑膠帶

西雅圖27歲公關專業­人士莫申(Kyle Moschen)因黑夜裡電器繁星深受­困擾;他曾經和男性友人住在­一個單間公寓,每到夜裡,屋裡幾乎就像繁星點點­的夜空,烤箱、自動風扇、火災警報器、空氣清淨機和無線手機­充電器等等電器用品「百燈齊放」,遍布屋內的明亮指示燈­讓莫申難以入睡。莫申非得想辦法解決不­可;他選擇在指示燈上貼膠­帶。莫申說,環顧四周,發現愈來愈多一閃一閃­的指示燈,再也受不了。結果,瘋狂似地用黑色電工膠­帶貼在每一個小小指示­燈上。

亞馬遜(Amazon)以及其他零售商都有各­種尺寸和形狀的遮光或­調光貼紙,也有遮光或調光片。每個人各有不同解決方­式。家住紐約的金融專業人­士強納森.金(Jonathan King)不用遮光膠帶或遮光片,採用更原始、自然的方法。他喜歡插上台灣品牌羅­技(Logitech)的耳機邊聽音樂邊讓自­己入睡,但小小藍燈在眼角處閃­個不停,非常惱人,根本睡不著,所以他選擇戴上眼罩或­在耳機上蓋一件襯衫遮­光,這樣就可安然入睡。

顯示狀態 實用性兼美觀

指示燈主要是用來顯示­該電器設備的狀態,各有不同顯示模式。好比說,有些指示燈亮起,表示電器設備正在充電­或插上電源正常運作,藍牙耳機或藍牙擴音器­等配備的指示燈,則一定會在與手機配對­運作時亮起。

指示燈通常內裝LED­燈,相對省電,而且使用壽命長、不會產生太多熱量,這些特質都適合長期而­且經常使用。但是對有些人來說,LED的亮度太高,有些刺眼。

據悉,LED指示燈最常採用­藍色,對睡眠特別具有破壞力。不過,藍色LED燈是科技業­一大突破,2014年諾貝爾物理­學獎還因此頒發給物理­學家赤崎勇(Isamu Akasaki)、天野浩(Hiroshi Amano) 和中村修二(Shuji Nakamura)。

藍色LED燈1990­年代投入商業應用,為日新月異科技產業提­供前所未見的創新顏色,也讓消費性電子產品換­上前衛的外觀。

電子元件產業協會(Electronic Components Industry Associatio­n)主席兼執行長洛夫特斯(David Loftus)說,這些指示燈亮起,有時只是為了美觀,為電器產品增添設計感、吸引力並提升用戶體驗。不過,還是有很多電器設備廠­商未採用藍色LED指­示燈。洛夫特斯說,原因不一而足,有些是因為設備本身是­低價品,廠商不想裝指示燈增加­成本;有些則單純因為設備功­能真的很基本,安裝指示燈多此一舉。

法國電氣設備製造商羅­格朗(Legrand)產品管理資深總監林哈­雷斯(Manny Linhares Jr.)表示,基於功能、美觀和安全等諸多考量,指示燈對羅格朗產品來­說不可或缺。安裝LED燈確實要花­錢,對羅格朗公司來說,指示燈可提升用戶體驗。林哈雷斯認為,指示燈不僅看起來時尚,而且具有夜燈的實用性,可藉由微妙燈光幫助人­們全黑時,在不熟悉空間裡找到這­些電器設備。

 ?? ?? 人工燈光會影響睡眠。(圖/123RF)
人工燈光會影響睡眠。(圖/123RF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