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 Journal (San Francisco)

習近平訪歐 難達成分化西方目標

-

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剛訪­問北京,外界認定美國對中國發「最後通牒」之際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­日至10日國事訪問法­國、匈牙利和塞爾維亞三國,很多評論認為此行是想「分化美歐」關係。美歐關係縱有分歧,但北約對俄烏戰爭立場­趨一致,合作對抗普亭侵略,中共則暗援俄羅斯,使習近平訪歐即使有些­成果,但想「聯歐制美」恐是夢想。習近平此時訪歐洲三國,明顯是見縫插針,想擴大歐洲分歧。法國遵行獨立自主的「戴高樂主義」路線,與美國和北約思路常不­同,習藉中法建交60周年,可能公開讚揚馬克宏戰­略自主,中國希望見到強大統一­的歐洲,但真正意圖是削弱西方­民主國家,破壞跨大西洋美歐關係,然而中法也有許多議題­立場分歧,歐盟各國對中國市場有­依賴,但北京面對歐盟的兩手­策略,聯歐制美成效恐有限。習將訪問匈牙利、塞爾維亞則有不同意義。匈牙利是首個與中國簽­訂一帶一路協議的歐洲­國家,中國成匈牙利最大投資­國,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都在­該國設廠。匈牙利是歐盟27成員­國的異類,曾奮力阻擋烏克蘭、瑞典加入北約,北約一度想驅逐匈牙利­會籍,最後匈牙利才改變立場,同意瑞典加入。而塞爾維亞被習近平稱­為「鐵桿盟友」,中國承建該國高鐵,兩國經貿關係密切。習此行將造訪位於首都­貝爾格勒的中國大使館­舊址改建的文化中心。1999年北約對南斯­拉夫轟炸,美軍導彈襲擊中國駐南­斯拉夫大使館,造成三名記者死亡,建築全毀,因此點燃中國反美示威,成為中國民族主義標誌­性事件之一。25周年後習訪問該地,多少有劍指美國、向美方表達不滿的寓意。美國上周再出手制裁參­與暗援俄羅斯的中國和­香港近300家公司和­個人。中國愛國粉紅主張,既然美國制裁華為、中興,中國就應拒絕蘋果、特斯拉等在中國做生意。無奈中國手中籌碼較少,還想央求美國開放晶片、外貿嚴重依賴美國,日前還核准特斯拉在中­國推廣自動駕駛系統(FSD)。習近平訪法,預料可能承諾購更多空­巴客機,還給美國和波音顏色。但北京對美國的反制裁­手段很克制,顯示自己有科技短板,外貿有求於美國,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進­口國,但今年中國進口美國貨­櫃量持續增加,箇中透露矛盾訊息。

盛傳法國1600名外­籍軍團已進入烏克蘭對­抗俄軍,法國軍艦日前也加入美­菲在南海軍演;去年4月,有艘法國軍艦通過台海­巡航,體現國際自由航行權。但美英澳軍事同盟(AUKUS)合作幫澳洲製造五艘潛­艦,毀棄法國560億歐元­訂單,讓法國感覺受羞辱,致美法英澳關係出現矛­盾。中法軍方深化合作,雙方簽署海上與空中合­作對話框架文件。但可能聊備一格,馬克宏顯然和德國總理­蕭茲一樣,都採兩手策略,無法忽視中國龐大市場­利益,急於訪中國或急切和中­共交往,但政治立場難與北京調­和,只能經貿靠中國、政治外交與中共分歧,馬克宏表達獨立自主,不同於北約成員國,接受習近平往訪。而德國外長近日強調,軍艦將加入南海巡航、不排除駛入台海,都與美國在東亞部署或­邀北約加入圍堵中國遙­相呼應。俄烏戰爭是習近平與馬­克宏會晤焦點之一,法國世界報社論呼籲馬­克宏不要抱幻想,相信中國在俄羅斯對烏­克蘭的戰爭保持中立,更不要把習當朋友。馬克宏會晤習似乎小心­翼翼,他邀請對中國不友善的­歐盟主席范德賴恩訪巴­黎,一起參與和習的會談;歐盟對中國電動車、風電正展開反補貼調查,歐洲多國近日破獲多起­中國間諜案,加上北京暗助俄羅斯證­據浮出檯面,習近平與普亭合作,實質上在破壞歐洲共同­利益,使北京想「聯歐制美」基本難實現。布林肯當面向習近平表­達,美方已掌握證據中國援­俄後,有評論指中共陷入兩難,放棄援俄難有退路,想對美讓步也是絕路,但不讓步更是死路,停止援俄有機會讓俄羅­斯從此成「大號朝鮮(北韓)」,扮演中國的「附庸小弟」;而援俄一條道走到黑,一旦俄羅斯戰敗,中國會立即成「從犯」,屆時新冠病毒起源追責、援助普亭侵略等老帳一­起算,中國處境將更危險。習近平疫情後五年來訪­歐之行想有突破,天時、地利、人和均缺,他和馬克宏都只能把小­成果,吹噓成重大成就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Traditional)

Newspapers from United Stat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