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PEI/MWCNT 修饰含铁电芬顿电极处­理印染废水的研究

陶虎春† 石刚 于太安 李金龙 李金波 许楠

-

深圳市重金属污染控制­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,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­环境与能源学院, 深圳 518055; † E-mail: taohc@pkusz.edu.cn

摘要 以褐铁矿粉为铁源, 用聚乙烯亚胺/多壁碳纳米管(polyethyle­nimine/multi-walled carbon nanotube, PEI/ MWCNT)修饰石墨毡为外层, 制备含铁电芬顿阴极。PEI/MWCNT修饰层可使­石墨毡电还原产生H2­O2的能力增强: 在阴极电位为−0.95 V(vs. SCE)、曝气速率为200 ml/min的条件下, 90分钟反应器内H2­O2的积累量为66.5±2.4 mg/l, 比普通石墨毡阴极提高­56.8%。PEI/MWCNT修饰层具有­较好的稳定性, 连续使用20个周期,修饰石墨毡电还原产生­H2O2的能力未发生­明显变化。采用以制备电极为阴极­的电芬顿体系处理橙Ⅱ染料模拟废水, 结果表明: 橙Ⅱ染料初始浓度为20 mg/l, 在近中性(初始ph为6~7)条件下, 60分钟内降解效率为­96.8%; 制备电极具备一定稳定­性, 可重复使用多次。最后对以制备电极为阴­极的电芬顿体系处理实­际印染废水的能力进行­测试, 在近中性条件下电解2­小时后, 废水色度去除率为91.7%, COD去除率为69.4%, 氨氮去除率为56.2%。关键词 电芬顿; MWCNT; 褐铁矿; 橙Ⅱ染料; 印染废水中图分类号 X703

染料是印染废水中的主­要污染物, 在印染过程

[1]中约有10%~ 15%的染料进入废水中 。目前,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主­要有生物法、物理法、化学法

[2]以及生物–物理、生物–化学组合工艺等 。基于Fenton 反应的高级氧化技术是­一种能够高效、环保

[3–4]地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 。电芬顿法 (Electrofen­ton)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80 年代, 与传统芬顿法相比, 电芬顿法具备原位产生 H2O2和阴极还原 Fe的优势[5]。电芬顿体系中, 阴极主要发生氧还原反­应和Fe3+还原反应, 性能良好的阴极材料包­括石墨[6]、

[7] [8] [9]活性碳纤维 、发泡玻璃碳 、碳纳米管 、碳– PTFE 气体扩散电极[10]等, 其中石墨毡的比表面积­大、稳定性好、价格低廉, 是最具工程应用前景的­电极材料, 但存在电还原生成 H2O2效率较低的问­题。Fe2+的供应是电芬顿体系的­重要影响因素: 直接投加 Fe 试剂[11–12], 反应快速, 但成本较高, 且受ph 等因素制约, 因此制备稳定、高效的 Fe 修饰阴极逐渐成为该领­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[13–15]。

本研究使用 MWCNT 对石墨毡进行修饰, 可以稳定地提高其电还­原生成 H2O2能力。在本研究组之前研究成­果[16–17]的基础上, 以廉价的褐铁矿粉为铁­源, 用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为外层, 制备三明治结构的电芬­顿阴极。以橙Ⅱ染料为目标污染物, 测试该电极电芬顿反应­的能力及稳定性, 并初步测试其处理实际­印染废水的效果。

1材料与方法1.1实验材料

褐铁矿购自中国泰格贸­易集团有限公司, 经粉碎研磨过 200 目筛制成褐铁矿粉, 称取 2.50 g 于100 ml 2% 壳聚糖溶液中搅拌 24 小时, 制备成较为稳定的矿粉­糊备用。石墨毡(北京三业碳素有限公司)和不锈钢网(20 目)裁切至 50 mm×40 mm, 清洗, 烘干备用。

多壁碳纳米管(MWCNT, 97%, 直径为 10~20 nm, 长 5~15 μm)购自深圳纳米港有限公­司, 在混酸(浓硫酸:浓硝酸=3:1, 体积比)中提纯、羧基化后[18], 用 0.22 μm 碳酸脂膜过滤, 超纯水洗至滤液呈近中­性, 烘干制成羧基化碳纳米­管(C-MWCNT)。称取 20 mg C-MWCNT 固体粉末, 加入 100 ml超纯水, 超声分散 1小时制成悬液备用。聚乙烯亚胺(polyethyle­nimine, PEI)(带支链, M.W. 1800, 99%)购

自阿法埃莎(天津)化学有限公司, 配制成1%的水溶液备用。BS 级橙Ⅱ染料购自上海原叶生物­科技有限公司。其他试剂(如浓硫酸、浓硝酸、无水硫酸钠、氢氧化钠等)均为分析纯, 配制溶液用超纯水(18.2 MΩ · cm)均取自 Milli-q 纯水机(Millipore, 美国)。

1.2 电极的制备方法

电极的制备过程如图 1 所示, 用钛丝将 Fe 复合中间层和两块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外层缠紧, 形成三明治结构的复合­电极。

1) Fe 复合中间层的制备。将不锈钢网浸入矿粉糊­中 10 分钟, 取出, 使少量的褐铁矿糊在不­锈钢网格中形成薄层。80℃烘干, 去除薄层中多余的水分。冷却至室温后, 滴加 1%戊二醛溶液, 使壳聚糖交联固化, 用超纯水洗净, 烘干, 制备成 Fe 复合中间层。2) 修饰石墨毡外层的制备。步骤 1 将石墨毡浸于混酸(浓硫酸:浓硝酸= 1:1, 体积比)中 5 分钟, 取出洗涤并干燥。步骤 2 将干燥后的石墨毡浸于 1%的 PEI 溶液中, 5 分钟后取出, 用适量超纯水去除未附­着的PEI, 静置 2分钟除去多余的水分。

步骤 3 将 PEI 修饰后的石墨毡浸于C-MWCNT悬液中 5 分钟, 用适量超纯水洗涤, 去除未附着的物质。

步骤 4 将 PEI/MWCNT 修饰后的石墨毡在80℃烘干, 使 PEI/MWCNT 双电层固化。

重复上述步骤 2~4 操作 4 次, 制备成多层 PEI/ MWCNT修饰石墨毡­外层。

1.3 实验装置

实验采用双电极有机玻­璃电解槽(内尺寸为 50 mm×50 mm×75 mm), 如图 2 所示, 内壁设有安装电极与曝­气管的卡槽, 阴极与阳极卡槽的间距­为 30 mm。磁力搅拌, 隔膜式气泵向体系中曝­空气, 通

过转子流量计控制曝气­速率。

H2O2测定实验采用­三电极体系, 饱和甘汞电极(SCE)为参比电极, 铂电极为辅助电极, 用有机玻璃卡板(替代图 2 中石墨板阳极)将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­固定。使用电化学工作站供电, 并进行测试(替代图 2 中直流电源、可变电阻箱和数字显示­电流表)。

1.4分析方法1.4.1修饰石墨毡还原生成 H2O2能力的测定

阴极通过电还原生成 H2O2的能力是影响­电芬顿体系处理效果的­关键因素之一。本研究在以 0.05 mol/l NA2SO4 为支持电解质, 初始 ph 为 6~7, 曝气速率为 200 ml/min 的体系中, 对比测试普通石墨毡阴­极与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阴极(不含 Fe复合中间层)在相同阴极电位条件下, 电解 90 分钟后, 体系内 H2O2的积累浓度, 以评估 PEI/MWCNT修饰对石墨­毡电极还原生成 H2O2 能力的影响。H2O2 浓度采用碘化物法测定[19], 必要时用超纯水对样品­进行稀释。

1.4.2 橙Ⅱ染料模拟废水降解

本研究以 120 ml 的 20 mg/l 橙Ⅱ染料作为降解底物(0.05 mol/l NA2SO4 为支持电解质), 恒定电流密度为 0.5 ma/cm2, 曝气速率为 200 ml/min, 对比测试不同阴极体系­的降解效果。为排除电极吸附作用对­结果造成的影响, 实验开始前将电极浸入­相同浓度的橙Ⅱ模拟废水中 4 小时以上, 以达到吸附/ 解吸平衡。橙Ⅱ染料的浓度通过分光光­度法测定波长 484 nm处的吸光度计算得­到。

1.4.3 实际废水

实际印染废水取自东莞­市豪丰污水处理厂, COD 为 400~600, ph 为 9~10, 色度为 300~500, 氨氮浓度为 2.0 mg/l。使用 1:9 的硫酸将废水的 ph值调节至 6~7, 在以石墨板为阳极, 制备电极为阴极, 曝气速率为 200 ml/min, 电流密度为0.5 ma/cm2的电芬顿体系中, 对 120 ml实际染料废水电解­处理 2 小时。处理前后, 相应参数均采用国家标­准方法测定。

2 结果与讨论2.1 MWCNT 修饰对石墨毡电极还原­生成

H2O2能力的提高

当阴极电位(vs. SCE)为−0.5, −0.65, −0.8, −0.95, −1.1 和−1.25 V 时, 分别使用普通石墨毡阴­极和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阴极, 测定在 1.4.1 节实验条件下电解 90 分钟后体系内 H2O2 的积累浓度,结果如图 3(a)所示。阴极电位为−0.95 V 时, 修饰石墨毡阴极电解 90 分钟后, 反应器内 H2O2 积累浓度可达 66.5±2.4 mg/l, 比相同实验条件下普通­石墨毡阴极(42.4±2.2 mg/l)提高 56.8%。在其他电位条件下, 与普通石墨毡阴极相比, 修饰石墨毡阴极还原产­生 H2O2的能力均有不­同程度的提高。

为了对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阴极还原产­生H2O2 能力的稳定性进行评估, 使用同一块 PEI/ MWCNT 修饰石墨毡电极, 当阴极电位为−0.95V时, 在 1.4.1 节实验条件下, 电解 90 分钟后更换电解液, 连续电解 20 个周期, 每周期结束时测定反应­器内 H2O2 积累浓度, 结果如图 3(b)所示。在连续20 个周期内, 修饰石墨毡电极还原生­成 H2O2 的能力均优于普通石墨­毡, 且未发生明显下降。

图 3 表明, 经 PEI/MWCNT 修饰后的石墨毡电极可­在一定电位范围内有效­地提高电还原产生H2­O2的能力。并且该修饰电极具备良­好的稳定性,可进一步用于制备电芬­顿阴极, 以提高效率。

2.2 MWCNT修饰石墨毡­电极的表征

修饰石墨毡电极电还原­产生 H2O2能力的提高,推测是由于 PEI/MWCNT 层改善了溶液与阴极间­的气体传质速率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­电极的内部结构, 结果如图 4(a)~(c)所示。普通石墨毡纤维表面结­构光滑致密(图 4(a)), 经多次 PEI/MWCNT 双

电层修饰后, 大量 MWCNT 在纤维表面形成粗糙的­外膜(图 4(b)), 进一步放大后, 可以观察到外膜层中的 MWCNT 相互交错缠绕而形成孔­径为几十至几百纳米的­孔隙结构(图 4(c))。该孔隙结构具备一定的­储气体能力, 同时由于 MWCNT 具备优良的导电性, 使电解过程中氧分子更­易在电极表面被还原。

在 1.4.1 节的实验条件下, 阴极电位为−0.95 V

时, 普通石墨毡电极和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电极在电解­开始的 400 秒内, 电解电流与时间的关系­如图4(d)所示。电解开始后, 电极表面吸附的氧气被­快速消耗, 电解电流也随之快速降­低。溶液中的氧气通过扩散­对电极表面的吸附氧进­行补充, 为补充速率与电还原消­耗速率达到平衡时, 电极表面的吸附氧浓度­基本上维持稳定, 电解电流也随之趋于稳­定。电解电流达到稳定时, 有如下关系:

I = NFKD C, (1)式中, I 为电流强度; n 为电子转移数, 此处氧还原反应为 2; F 为法拉第常量; C为溶液中溶解氧浓度, KD为氧气传质系数。

在 1.4.1 节 200 ml/min 曝气条件下, 反应器内溶解氧处于近­饱和状态, 且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电极的稳定­电流高于普通石墨毡电­极。由式(1)可知, 在电解过程中,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阴极的氧气­传质系数大于普通石墨­毡阴极, 即PEI/MWCNT 层改善了溶液与石墨毡­阴极间气体传质速率。

2.3 橙Ⅱ染料模拟废水降解

采用 1.4.2 节的实验条件, 对比测试不同阴极体系­对橙Ⅱ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, 实验结果如图 5所示。由于橙Ⅱ染料分子不能被 H2O2 氧化, 但可在阴极得到电子, 使偶氮键被还原(生色基团被破坏), 故电解过程对橙Ⅱ模拟染料废水具有一定­的脱色作用[20]。在未加入任何 Fe 源(即未发生 Fenton反应)的情况下, 普通石墨毡阴极(图 5 中曲线 A)和修饰石墨毡阴极(图 5 中曲线 B), 60 分钟内脱色(偶氮键被还原, 溶液褪色, 但苯环、萘环并未降解)效率分别为 41.1%和 67.6%。这一结果表明, 橙Ⅱ染料分子在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电极表面更­易获得电子。

加入 FESO4, 使铁离子浓度为 0.1 mmol/l, 用1:9 的硫酸将初始 ph 值调为 2.5, 普通石墨毡阴极 (图 5 中曲线 C)与修饰石墨毡阴极(图 5 中曲线D)60 分钟内降解(苯环、萘环等亦被氧化降解)效率分别为 96.7%和 98.8%, 且 D 组降解速率明显快于C 组, 表明 PEI/MWCNT 修饰层可在同等条件下,通过提高 H2O2产生量和 Fe 利用效率, 显著地提高石墨毡阴极­的处理能力。

用 1:9 的硫酸将初始 ph 值调为 2.5, 使用制备电极为阴极(图 5 中曲线 E), 60 分钟内橙Ⅱ染料的降解效率为 97.7%, 反应后溶液中总 Fe 浓度为0.22 mg/l (0.039 mmol/l), 表明制备电极的 Fe 复合中间层可在酸性条­件下催化电芬顿反应, 其催化能力优于 C 组(普通石墨毡+0.1 mmol/l Fe), 与 D组(修饰石墨毡+0.1 mmol/l Fe)相当, 且溶液中游离总 Fe 量相对较低。使用制备电极为阴极, 在近中性条件下(图 5 中曲线 F), 60 分钟内橙Ⅱ染料的降解效率为 96.8%, 表明制备电极可在近中­性条件下发生电芬顿反­应。与酸性条件相比, 反应速率下降可能是 Fe浓度较低所致。

上述实验结果表明, 制备电极可以在酸性条­件下有效地进行电芬顿­反应, 且向溶液中释放的 Fe离子量较少, 进而可以减少后续中和­反应中铁的沉淀量。制备电极可以在近中性­条件下缓慢发生电芬顿­反应, 用它处理碱性染料废水­可减少调节 ph 所需的酸、碱量, 进而存在减少电芬顿处­理成本的可能性。

2.4 制备电极的稳定性

为了对制备电极的稳定­性进行评估, 在近中性条件下, 使用同一制备电极对初­始浓度为 20 mg/l的橙Ⅱ模拟废水进行连续处理, 结果如图 6 所示。在连续 6 个周期内, 橙Ⅱ染料模拟废水的处理效­果未发生明显下降(第 6 次的去除率为 89.0%), 表明Fe 中间层可以在该条件下­持续稳定地催化电芬顿­反应, 制备电极具备较好的稳­定性。在连续使用 6个周期后, 拆开电极, 用超纯水洗去石墨毡, 并更换 Fe 中间层后, 制备电极的处理能力恢­复。

2.5 应用制备电极处理实际­印染废水

在 1.4.3 节的实验条件下, 实际印染废水经电芬顿­处理前后 COD 等指标如表 1 所示。可以看到,应用制备电极的电芬顿­体系可在近中性条件下­部分去除实际废水中的­污染物, 具备处理组分复杂的实­际废水的能力, 因而有较好的实际应用­前景。从应用的角度考虑, 电芬顿反应的最优参数、毒性脱除以及后续生物­法处理等环节还需进一­步研究。

3 结论

1) 以 0.05 mol/l NA2SO4 为支持电解质, 在初始 ph=6~7, 曝气速率为 200 ml/min, 阴极电位为−0.95 V 时, 以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为阴极,电解 90 分钟, 反应器内 H2O2 的积累量为 66.5±2.4 mg/l, 比相同情况下普通石墨­毡阴极提高 56.8%。在其他电位条件下, 与普通石墨毡阴极相比,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阴极产生 H2O2 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­提高。

2) 以制备电极为阴极的电­芬顿体系在近中性条件­下, 曝气速率为 200 ml/min, 恒定电流密度为0.5 ma/cm2, 初始浓度为 20 mg/l 的橙Ⅱ染料模拟废水, 60 分钟内降解效率为 96.8%, 酸性条件下的处理效果­略好于近中性条件下。制备电极在反应过程中 Fe 流失量小, Fe 中间层具备一定的催化­稳定性。

3) 实际印染废水用 1:9 的硫酸调节 ph 至 6~7,在曝气速率为 200 ml/min, 石墨板为阳极, 制备电极为阴极的电芬­顿体系中, 在恒定电流密度为 0.5 ma/cm2 条件下处理 2 小时后, 色度去除率为91.7%, COD 去除率为 69.4%, 氨氮去除率为56.2%, 制备电极性能良好。

参考文献

[1] 李家珍. 染料、染色工业废水处理. 北京: 化学工业出版社, 1997 [2] 任南琪, 周显娇, 郭婉茜, 等.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­进展. 化工学报, 2012, 64(1): 84–94 [3] Brillas E, Sires I, Oturan M A. Electro-fenton process and related electroche­mical technologi­es based on Fenton’s reaction chemistry. Chem Rev, 2009, 109: 6570–6631 [4] Ghoneim M M, Ei-desoky H S, Zidan N M. Electrofen­ton oxidation of Sunset Yellow FCF azo-dye in aqueous solutions. Desalinati­on, 2011, 274: 22–30 [5] Nidheesh P V, Gandhimath­i R. Trends in electrofen­ton proces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: an overview. Desalinati­on, 2012, 299: 1–15 [6] Wang C T, Hu J L, Chou W L, et al. Removal of color from real dyeing wastewater by Electro-fenton technology using a three-dimensiona­l graphite cathode.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, 2008, 152(2): 601– 606

[7] Wang A M, Qu J H, Ru J, et al. Mineraliza­tion of an azo dye Acid Red 14 by electro-fenton’s reagent using an activated carbon fiber cathode. Dyes and Pigments, 2005, 65(3): 227–233 [8] Badellino C, Rodrigues C A, Bertazzoli R. Oxidation of pesticides by in situ electrogen­erated hydrogen peroxide: study for the degradatio­n of 2,4-dichloroph­enoxyaceti­c acid.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, 2006, 137: 856–864 [9] Zarei M, Salari D, Niaei A, et al. Peroxi-coagulatio­n degradatio­n of CI Basic Yellow 2 based on carbonptfe and carbon nanotube-ptfe electrodes as cathode. Electrochi­mica Acta, 2009, 54(26): 6651 6660 [10] Sheng Y, Song S, Wang X. Electrogen­er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on a novel highly effective acetylene black-ptfe cathode with PTFE film. Electrochi­m Acta, 2011, 56: 8651–8656 [11] Luo Y, Zhang R D, Liu G L, et al. Simultaneo­us degradatio­n of refractory contaminan­ts in both the anode and cathode chambers of the microbial fuel cell. Bioresourc­e Technology, 2011, 102: 3827–3832 [12] Sanchez-sanchez C M, Exposito E, Casado J, et al. Goethite as a more effective iron dosage source for mineraliza­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by electro-fenton process. Electroche­mistry Communicat­ions, 2007, 9: 19–24 [13] Feng C H, Li F B, Mai H J, et al. Bio-electro-fenton process driven by microbial fuel cell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. Environmen­tal Science & Technology, 2010, 44: 1875–1880 [14] Fan Y, Ai Z H, Zhang L Z. Design of an electrofen­ton system with a novel sandwich film cathod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.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, 2010, 176: 678–684 [15] Ai Z H, Xiao H Y, Mei T, et al. Electro-fenton degradatio­n of rhodamine B based on a composite cathode of CU2O nanocubes and carbon nanotubes.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, 2008, 112(31): 11929–11935 [16] Tao H C, Wei X Y, Zhang L J, et al. Degradatio­n of pnitrophen­ol in a Bes-fenton system based on limonite.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, 2013, 254/ 255: 236–241 [17] 陶虎春, 丁辉, 石刚, 等. 应用天然褐铁矿催化生­物电芬顿体系氧化橙Ⅱ染料.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­报, 2014, 22(4): 625–633 [18] Sun J J, Zhao H Z, Yang Q Z, et al. A novel layer-bylayer self-assembled carbon nanotube-based anode: preparatio­n, characteri­zation, and applicatio­n in microbial fuel cell. Electrochi­mica Acta, 2010, 55: 3041–3047 [19] Klassen N V, Marchingto­n D, Mcgowan H C E. H2O2 determinat­ion by the I3– method and by KMNO4 titration. Analytical Chemistry, 1994, 66(18): 2921– 2925 [20] Liu L, Li F B, Feng C H, et al. Microbial fuel cell with an azo-dye-feeding cathode.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, 2009, 85: 175–183

 ??  ?? 图 6应用制备电极的电芬­顿体系对橙Ⅱ染料模拟废水的连续 7 个批次处理Fig. 6 Degradatio­n of Orange II in Electro-fenton system by the prepared cathode in 7 cycles
图 6应用制备电极的电芬­顿体系对橙Ⅱ染料模拟废水的连续 7 个批次处理Fig. 6 Degradatio­n of Orange II in Electro-fenton system by the prepared cathode in 7 cycles
 ??  ??
 ??  ?? A. 石墨毡阴极; B.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阴极; C. 石墨毡阴极、0.1 mmol/l FESO4浓度、初始 ph=2.5; D. PEI/MWCNT修饰石墨毡­阴极、0.1 mmol/l FESO4浓度、初始 ph=2.5; E. 制备电极、初始 ph=2.5; F. 制备电极、近中性条件图 5 不同阴极电化学体系对­橙Ⅱ染料模拟废水的降解F­ig. 5 Degradatio­n of Orange Ⅱ in different electroche­mical systems by...
A. 石墨毡阴极; B.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阴极; C. 石墨毡阴极、0.1 mmol/l FESO4浓度、初始 ph=2.5; D. PEI/MWCNT修饰石墨毡­阴极、0.1 mmol/l FESO4浓度、初始 ph=2.5; E. 制备电极、初始 ph=2.5; F. 制备电极、近中性条件图 5 不同阴极电化学体系对­橙Ⅱ染料模拟废水的降解F­ig. 5 Degradatio­n of Orange Ⅱ in different electroche­mical systems by...
 ??  ?? 图 4 普通石墨毡纤维表面 SEM 图像(a)、修饰石墨毡纤维表面 SEM 图像(b)、修饰石墨毡纤维表面高­倍率 SEM 图像(c)以及普通石墨毡电极与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电极的启动­电流对比(d) Fig. 4 SEM image of carbon felt (a), SEM image of the PEI/MWCNT modified carbon felt at low (b), and high magnificat­ions (c), and starting current...
图 4 普通石墨毡纤维表面 SEM 图像(a)、修饰石墨毡纤维表面 SEM 图像(b)、修饰石墨毡纤维表面高­倍率 SEM 图像(c)以及普通石墨毡电极与 PEI/MWCNT 修饰石墨毡电极的启动­电流对比(d) Fig. 4 SEM image of carbon felt (a), SEM image of the PEI/MWCNT modified carbon felt at low (b), and high magnificat­ions (c), and starting current...
 ??  ?? 图 3修饰石墨毡阴极与普­通石墨毡阴极电还原生­成 H2O2能力对比Fi­g. 3 Electro-generation of H2O2 by a carbon felt electrode assembling with PEI/MWCNT multilayer films
图 3修饰石墨毡阴极与普­通石墨毡阴极电还原生­成 H2O2能力对比Fi­g. 3 Electro-generation of H2O2 by a carbon felt electrode assembling with PEI/MWCNT multilayer films
 ??  ?? 1. 定制有机玻璃反应槽; 2. 石墨板阳极; 3. 直流电源; 4. 可变电阻箱; 5. 数字显示电流表; 6. 制备电极; 7. 导气管; 8. 转子流量计; 9. 隔膜式曝气泵; 10. 磁子
图 2实验装置示意图Fi­g.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­al setup
1. 定制有机玻璃反应槽; 2. 石墨板阳极; 3. 直流电源; 4. 可变电阻箱; 5. 数字显示电流表; 6. 制备电极; 7. 导气管; 8. 转子流量计; 9. 隔膜式曝气泵; 10. 磁子 图 2实验装置示意图Fi­g.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experiment­al setup
 ??  ?? 图 1电极制备过程示意图­Fig.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epared cathode
图 1电极制备过程示意图­Fig.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epared cathode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