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段­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­研究

陈秀粉1 夏炜2 潘保柱3 许旭明1 倪晋仁4,†

-

1.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­环境与能源学院, 深圳 518055; 2. 长江航道局荆江整治工­程指挥部, 荆州 434000; 3.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­学院,西安 710048; 4.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­验室,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, 北京 100871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nijinren@iee.pku.edu.cn

摘要 为了解长江中游宜昌至­武汉段底栖动物的群落­结构特征以及主要影响­因素, 分别于 2014 年春季(4 月)和秋季(10 月)在该江段布设 4 个断面(共 29 个采样点)和 5 个断面(共 40 个采样点), 进行底栖动物群落监测。春季采集到底栖动物 34 种, 秋季采集到 32 种, 均是节肢动物丰度最高, 分别为 56%和 35%。春季物种丰度、密度和生物量均大于秋­季, 且春、秋季生物量自上而下逐­渐减小。功能摄食类群研究结果­表明, 该江段底栖动物以牧食­者占绝对优势, 春、秋季牧食者个体数占总­个体数的比例分别为 40.25%和 59.3%。生物耐污能力统计结果­表明, 该江段以中等敏感类群­和耐污类群为主, 武汉断面在两个季节中­均以耐污类群为主。5种功能摄食类群以及­三大门类生物现存量与 7 个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­析结果表明, 春、秋季生物受环境因子的­影响差异较大, 总磷、总氮和粒径是影响春季­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­的主要环境因子, 而秋季底栖动物主要受 ph、溶解氧和透明度的影响。该研究从多个方面较全­面地分析长江中游江段­底栖动物群落特征,为开展长江大河深层次­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。关键词 长江中游; 底栖动物; 群落结构; 功能摄食类群; 环境因素中图分类号 X835

底栖动物处于食物链的­关键环节, 是鱼类重要的食物来源。由于其将底泥中的有机­质和细菌作为营养物质­来源, 可加速水体的自净过程, 对于水生生态环境具有­重要作用[1]。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水­体底部, 具有种类繁多、分布广泛、生活周期长、场所固定、易于采集和辨认等特点, 且对不同污染物的敏感­性差异较大, 能较好地反映水质变化[2],因此可以通过对底栖动­物的监测以及生物的外­在表现与体内某些物质­含量的变化来判断水体­污染程度[3]。刘玉等[4]指出, 在现有的 100 多种生物评价方法中, 基于底栖动物的评价方­法占 2/3, 表明底栖动物是目前研­究的热点。

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, 干流中间区域水深大,流速快, 船只往来频繁, 不利于底栖动物的采集。目前对底栖动物的研究­多集中在干流的某一段, 并且采样点分布在岸边, 如长江源[5]、江苏段[6]、河

[7] [8–9] [10–11]口 等,或是易于采集的支流 、水库 和湖泊[12–13]等, 对长江中游干流的研究­并不多。段学花

[14]等 研究了长江中游干流清­江口、石首、嘉鱼断面底栖动物的群­落结构, 潘保柱等[15]、刘绍平等[16]

[17]和李学军等 分析了位于中游的天鹅­洲和老江河底栖动物群­落的结构等, 但受水深限制, 调查多集中于岸边。为突出水动力条件对底­栖动物的影响并获得较­为丰富的生境类型, 我们在每个断面设置 8个采样点, 左右两岸各 4 个, 且深度均不同。

1材料与方法1.1研究区域概况

研究区域为长江宜昌至­武汉段, 属于长江中游河段。长江中游上起湖北宜昌­市, 下至江西湖口,由宜昌、宜都、上荆江、下荆江等 18 个河段组成,全长约 955 km, 流域面积为 68 万 km2。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­影响, 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­气候。夏季高温多雨, 冬季温和少雨, 雨热同期, 降水充沛, 有利于农业生产。夏季为东南风, 冬季为西北风。最冷月平均气温介于 0~15℃之间。以长江中游为主轴和以­武汉、长沙、南昌为支点形成的长江

中游城市群是实施促进­中部地区崛起战略、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­区域, 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­占有重要地位[18]。

1.2 采样断面及样点布设

根据长江中游宜昌至武­汉河段的生境特征和国­家水文站点的分布概况, 同时考虑采样的随机性、重要性、代表性及水文水质同步­监测等原则, 设置采样断面和采样点。2014 年春季(4 月)布设宜昌、沙市、螺山和武汉 4 个断面, 共 29 个采样点; 秋季(10 月)新增城陵矶(莲)断面, 共 40 个采样点。各采样断面分布如图 1所示。每个断面以深度作为基­准, 在左右两岸分别平均分­布 4 个采样点。河流中间位置水流流速­较大, 不设采样点。

1.3 采集方法

在水文断面附近, 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开­展底栖动物的采集, 详细记录各采样点的经­纬度、水深及河道状况(底质组成、植被覆盖情况等), 同时用YSI 6600 V2 多参数水质监测仪, 现场测定 ph、电导率和溶解氧, 透明度用赛氏盘测定。采集各断面水样及沉积­物样品, 并低温(0~4℃)保存, 运回实验室, 测定水体总氮(TN)、总磷(TP)以及沉积物粒径等指标。

底栖动物采集工具主要­为改良加重的 1/16 m2皮德逊(Peterson)采泥器。在长江横断面左右两岸­分别采集 4 个不同深度的样点, 采集的底质经 420 µm 铜筛筛洗后, 置于白色解剖盘中分拣­动物标

本。分拣出的底栖动物样本­用福尔马林溶液固定,带回实验室进行镜检分­类、计数和称重。

1.4 数据处理与分析

底栖动物鉴定方法参照­文献[19–25], 寡毛类和软体动物一般­鉴定到种, 水生昆虫一般鉴定到属­或科。

依据摄食对象和方法, 参照文献[26–28], 将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­分为 5 种不同的功能摄食类群(functional feeding groups, FFG), 分别为牧食收集者、滤食收集者、刮食收集者、捕食收集者及撕食收集­者。对少数未能在文献中查­阅到的物种, 则通

[29]过分析其口器构造来确­定 。对每种生物的摄食类型­赋值, 若只有一种摄食类型赋­值为 1; 若有多种摄食类型, 则将 1 均分为相应份数, 将属于每种摄食类型的­数值相加, 得到该种摄食类型所占­的比例, 依次求取相应摄食类型­生物的现存量。底栖动物的耐污值从文­献[30–32]获得。环境参数总氮、总磷以及粒径数据均由­实测数据给出。

2 结果与分析2.1 采样点理化性质

表 1 给出春、秋季采样点的理化特征。春秋两季水温差异明显; 春季采样点水深范围为 0.20~8 m, 秋季为 0.13~14.93 m; 春、秋季的 ph 和粒径差别不大, 电导率略有差别; 溶解氧、总氮、总磷和透明度各个断面­春、秋季差别较大。

2.2 物种组成与现存量

春季共采集并鉴定出大­型底栖动物 34 种, 其中环节动物 8 种, 占 23%; 软体动物 5 种, 占 15%;节肢动物 19 种, 数量最多, 占 56%。秋季共鉴定出底栖动物 32 种, 其中环节动物 10 种, 占 31%;软体动物 10 种, 占 10%; 节肢动物 11 种, 数量最多, 占 35%。与其他断面相比, 沙市断面在两季中物种­数均最大。

由图 2 可知, 底栖动物组成和丰度存­在季节性差异, 每个断面的物种组成差­异明显。与春季相比,秋季 5 个断面的软体动物数量­增加, 螺山断面环节

动物消失, 武汉断面出现软体动物­和节肢动物。宜昌和沙市断面的节肢­动物数量明显下降, 环节动物数量增加。春季节肢动物和其他种­类的丰度均大于秋季, 而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­的丰度均小于秋季。节肢动物在春秋季均具­优势, 分别占 56%和 35%。两季中霍甫水丝蚓(Limnodrilu­s hoffmeiste­ri)、淡水壳菜(Limnoperna lacustris)、多足摇蚊(polypedilu­m sp.1)及直突摇蚊(orthocladi­us sp.)在全部样点中的出现频­率均在 20%以上, 故为长江流域中游宜昌­至武汉段的优势种。

春季该江段底栖动物密­度平均为 367.05 ind./m2 (每平方米个体的数量), 波动范围为 0~3104 ind./m2,以节肢动物占绝对优势, 平均密度为 239.72 ind./m2;其次为环节动物, 平均 112.76 ind./m2; 软体动物平均密度为 32.62 ind./m2, 其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­3.31 ind./m2。秋季该江段底栖动物平­均密度为 160.83 ind./m2, 波动范围为0~4208 ind./m2, 以节肢动物占优势, 平均密度为 132.5 ind./m2; 其次为环节动物, 平均 26.73 ind./m2; 软体动物平均密度为 1.2 ind./m2, 其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­0.4 ind./m2。春秋两季沙市断面平均­密度最大, 可能与沙洲处的泥质底­质以及岸边沙质底质形­成不同的生境相关。

春季该江段的平均生物­量为 2.8 g/m2, 波动范围为 0~6.52 g/m2, 以软体动物占绝对优势, 达到2.14 g/m2,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生­物量分别为 0.01和 0.61 g/m2。从变化趋势可以看出, 中游自上而下生物量依­次降低, 宜昌断面采集到软体动­物, 故其生物量最高。秋季中游的平均生物量­为 0.11 g/m2, 波动范围为 0~1.5 g/m2, 以节肢动物占绝对优势,达到 0.08 g/m2, 环节动物和软体生物量­分别为 0.02和 0.01 g/m2。沙市断面的生物量最大, 达到 0.22 g/m2, 与存在生物量较大的软­体动物有关。

2.3 功能摄食类群特征

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河­段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­群分析结果(图3)表明, 春季优势功能摄食类群­为牧食者, 其个体数占总数的 40.25%; 其次是捕食者、滤食者和刮食者, 个体数分别占总数的 24.5%, 11.5%和16%; 撕食者占比最小(7.75%)。秋季优势功能摄食类群­也为牧食者, 个体数占总数的 59.3%;其次是刮食者和滤食者, 个体数分别占总数的1­8.28%和11.38%; 捕食者和撕食者个体数­分别占总数的 7.24%和 3.79%。

2.4 生物耐污能力分析

耐污值是运用水生生物­检测评价水质方法中的­关键数据, 范围为 0~10, 一般将不大于 3 的物种称为敏感类群; 3~7 的为中等耐污种群, 大于等于 7的为耐污种群。对采集到的物种进行耐­污值赋值,统计每个断面生物所属­耐污范围的物种数, 结果如表 2 所示。由表 2 可知, 春季宜昌、沙市和螺山断面以中等­敏感类群为主, 武汉断面以耐污类群为­主;秋季宜昌和武汉以耐污­类群为主, 沙市、螺山和城陵矶以中等敏­感类群为主。武汉断面两个季节均以­耐污类群占优势; 宜昌和沙市断面春季出­现敏感类群, 而秋季 5个断面均没有出现清­洁物种。

2.5 功能摄食类群影响因素­分析

通过 1.4 节方法, 用采集到的数据计算长­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段对­应于 5 个功能类群生物的密度、生物量及 ph 值、电导率、溶解氧、总氮、总磷、河床粒径和透明度。最后计算 5个功能类群生物的现­存量与环境因素的相关­系数(表 3 和 4)。

由表 3 可知, 春秋两季功能摄食类群­生物密度与环境因子的­相关性差异较大。春季五大功能类群生物­密度与总磷具有较强的­相关性, 除刮食者外,其他 4 类功能类群生物密度与­总磷均显著相关(p<0.01), 刮食者密度与电导率、总氮和透明度呈显著相­关(p<0.01)。秋季 5 种功能摄食类群生物密­度与溶解氧有较好的相­关性(p<0.01), 与其他环境因子之间的­相关性较弱。

由表 4 可知, 春季 5 种功能摄食类群生物量­与河床粒径有显著相关­性(p<0.05), 与 ph、电导率、溶解氧、总氮、总磷和透明度相关性较­弱; 秋季牧食者生物量与透­明度显著相关(p<0.05), 滤食者、捕食者和撕食者生物量­与溶解氧有显著相关性(p<0.05), 刮食者与 ph 显著相关(p<0.05)。

2.6 三大门类生物类群影响­因素分析

将采集到的底栖动物分­为环节动物、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三­大门类, 分别计算其生物密度和­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素­之间的相关系数(如表 5 和 6所示。

由表 5 可知, 当生物被分成三大门类­时, 在春季, 只有总密度和节肢动物­密度与总磷显著相关

(p<0.01), 软体动物密度与河床粒­径显著相关(p<0.05); 在秋季, 生物总密度和三大门类­密度与溶解氧显著相关(p<0.05), 与其他环境因素不相关。

由表 6 可知, 春季软体动物生物量与­河床粒径显著相关(p<0.01), 总的生物量与粒径显著­相关(p< 0.05); 节肢动物生物量与电导­率显著相关(p<0.05),与总氮显著相关(p<0.01)。秋季总生物量与 ph 显著相关(p<0.01), 软体动物生物量与溶解­氧显著相关(p<0.01), 节肢动物生物量与 ph 和透明度显著相关(p<0.05)。

3 讨论

春季(4 月)和秋季(10 月)是长江流域的枯水期和­平水期, 受洪水期的影响, 两个季节的河道参数和­水文水质有较大差异, 底栖动物的组成和丰度­也具有明显差异。就物种组成来看, 与春季相比, 宜昌和沙市断面节肢动­物的种类数明显下降, 环节动物种类数增加; 4 个断面的软体动物种类­数增加,螺山断面环节动物消失, 武汉断面出现软体动物­和节肢动物。从物种丰度上来看, 与春季相比, 秋季环节动物和软体动­物的丰度增大, 节肢动物丰度降低。从宜昌至武汉, 生物种类数整体上呈减­小的趋势。由于受生境的影响较大, 生物密度没有明显的规­律, 沙市断面在春秋季最高。生物量与是否存在软体­动物有很大的关系, 基本上呈减小的趋势; 春季物种丰度、密度和生物量均大于秋­季。底栖动物的食物来源主­要包括微型生物、小型生物以及有机质等, 食物的丰度和分布对功­能摄食类群的分布有较­大影响, 而食物丰度和分布受水­深、流速等因素的影响, 其中流速是主要的影响­因素[33]。牧食者多以有机碎屑为­食, 因此适于在易沉积有机­碎屑的缓流区和低速流­区生存[34], 而在深水区, 生物多以有机颗粒为主, 因此也以牧食者为主。撕食者以沿岸带或河底­植被为主[35], 流速过大会降低撕食者­的捕食能力。滤食者以细有机颗粒物­为食, 多适于流速小的湖泊内, 大部分捕食者也适合流­速较小的区域。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段­以牧食者为主, 一是因流速较大, 底质多以泥沙或淤泥为­主。可为牧食者提供丰富的­食物来源; 二是水深较大,春季采样深度范围为 0.20~8 m, 秋季为 0.3~14.93 m, 因此底泥以有机颗粒为­主; 三是颤蚓科和毛翅目幼­虫大多数为牧食收集者, 其所属的环节动物和节­肢动物在春季(79%)和秋季(66%)占绝大部分。

长江中游地处中国“中三角”区域, 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四, 并且是贯通中国中西部­航运及船舶旅游的重要­通道, 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­程度上引起长江水质的­下降。长江中游宜昌至武汉段­以中等敏感类群和耐污­类群为主, 尤其是武汉, 春、秋季均以耐污类群为主。

三峡大坝建成后, 长江中游从原来的沉积­河段变为冲刷河段, 河床处于不稳定状态。底栖动物对环境十分敏­感, 动荡的环境必将引起其­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。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­底栖动物现存量

与河流环境因素的关系, 分析了五大功能摄食类­群和三大门类现存量各­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程­度。

河床底质是底栖动物成­长、繁殖的载体, 是影响底栖动物最重要­的因素。段学花等[36]指出, 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随粒­径增大呈先减小、后增大、再减少的趋势, 即从淤泥河床变为沙质­河床时, 底栖动物多样性从较高­骤减为零。王皓冉等[37]等指出, 与淤泥、细沙河床相比, 以砾石为主的河床稳定­性更好, 其适中的颗粒间隙也更­适宜物种栖息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, 春季五大摄食功能类群­的生物量与河床底质粒­径显著相关(p<0.05), 软体动物的密度和生物­量也与粒径显著相关(p<0.05)。

N 和 P 可促使水体的富营养化, 影响底栖动物的生存, 大量的研究已证明N和 P是影响底栖动物生存­的重要环境因子。汪星等[38]的研究表明, 指突隐摇蚊与 TP 和 TN 正相关, 扁蛭与 TP 及 TN 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。沈洪艳等[39]指出, 总氮、硝态氮、亚硝态氮与牧食者相关­性较大, 总氮、亚硝态氮与捕食者、刮食者和撕食者相关性­较大。李中宇等[40]指出, 在 8 项水质理化指标中, 只有氨氮、总磷与生物评价指数之­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(r≥0.70, p<0.01)。李艳利等[41]指出, 总氮和氨氮是影响浑太­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­构的主要环境因子。本研究结果表明, 五大摄食类群生物的密­度与总磷显著相关(p<0.05), 刮食者密度与总氮显著­相关(p<0.01),节肢动物密度也与总磷­显著相关(p<0.01), 生物量与总氮显著相关(p<0.01), 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。刮食者多以附石藻类等­附着植物、附石物质和沉水物体为­食, 故电导率、总氮以及透明度对其影­响较大。

溶解氧可维持底栖动物­的生长, 对底栖动物影响较大, 常成为限制因子。王皓冉等[37]指出, 溶解氧是牡丹江中游影­响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­栖息地环境因子。陈小华等[42]的研究表明, 寡毛纲物种的栖息密度­与溶解氧质量浓度显著­负相关。本次研究结果表明, 溶解氧是影响底栖动物­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, 与五大功能摄食类群生­物的现存量、三大门类生物的密度显­著相关(p<0.01)。

ph 反应水体的酸碱度, 水体酸化会严重影响甲­壳类、贝类和水生昆虫的现存­量, 当 ph<5 时,

[38]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明显­减少。汪星等 的研究表明, ph是影响洞庭湖典型­断面底栖动物种类分布­格局的主要因素。本文研究结果也表明, ph 对秋季生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图 3春秋季 5种功能摄食类群生物­比例分布Fig. 3 Functional feeding groups of the macroinver­tebrate community in two seasons
图 3春秋季 5种功能摄食类群生物­比例分布Fig. 3 Functional feeding groups of the macroinver­tebrate community in two seasons
 ??  ?? 图 2底栖动物组成季节分­布Fig. 2 Seasonal distributi­on of macroinver­tebrate community
图 2底栖动物组成季节分­布Fig. 2 Seasonal distributi­on of macroinver­tebrate community
 ??  ??
 ??  ?? 图 1长江中游采集断面分­布图Fig. 1 Distributi­on map of sampling sites of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
图 1长江中游采集断面分­布图Fig. 1 Distributi­on map of sampling sites of the middle reach of the Yangtze River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