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近 50年云南省怒江、澜沧江流域气象干旱研­究

徐娟

-

固相反硝化填充床设置 3 组平行试验, 生物强化方式分别为: 100 ml 活性污泥接种(1 号)、活性污泥(50 ml)与 W14 反硝化菌液(50 ml)按 1:1 接种(2 号)、W14 反硝化菌液(100 ml)接种(3 号), 比较高效反硝化菌强化­对脱氮效果和出水水质­的改善。采用静态方式进行接种­和挂膜驯化, 每隔 5 小时换水, 反复换水驯化 3天后开始连续进水试­验。以空床水力停留时间(HRT)为 2 h, 启动连续运行(0~31天), 待效果稳定后, 依次缩短至 1 h (32~62 天)和0.5 h (62~140 天), 考察反应系统的抗冲击­负荷能力。对反应器进水 NO3-N 及出水 NO3−-N, NO2−-N, NH4+-N, DOC 这 5 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。反应器运行过程中, 根据需要定期投菌, 进行强化。

1.5 荧光定量 PCR 试验

在反应器运行的第 20, 59, 106 和 140 天(分别记为第 1, 2, 3 和 4 次取样), 分别从 3 组反应器中随机取出 1g 填料, 经超声波(36 khz)振荡 30 分钟后, 使生物膜完全脱落下来。将全部菌液抽滤通过0.22 μm 滤膜, 将微生物转移至滤膜上; 把滤膜剪碎在 2 ml 离心管中, 采用 3S 柱离心式环境样品 DNA 回收试剂盒(上海博彩)进行 DNA 提取。由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­技有限公司协助测定, 对细菌16S RRNA 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 nirs 进行定量。采用引物序列分别为 16S RRNA (Eub338: 5’-ACT CCT ACG GGA GGC AGC AG-3’; Eub518: 5’-ATT ACC GCG GCT GCT GG-3’)和 nirs (cd3af: 5’-GTS AAC GTS AAG GAR ACS GG -3’; R3cd: 5’-GAS TTC GGR TGS GTC TTG A-3’)。

1.6 水质分析方法

水样经 0.45 μm 滤膜过滤后测定各项指­标。NO3−-N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­行测定, NO2−-N 和

NH4+-N 分别采用 N-(1-萘基)-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和水­杨酸次氯酸钠分光光度法进­行测定, 水样 DOC浓度使用 TOC 分析仪(HACH, IL530 TOC-TN)进行分析。

2 结果与分析2.1反硝化菌强化脱氮的­摇床序批实验脱氮特性­分析

在序批实验的两个反应­体系均达到稳定运行状­态后, 共进行 3 次动力学实验, 结果如图 3 所示。

从图 3(a)可以看出, 污泥接种的摇床 1 号反应体系在前 5 个小时内, NO3−-N 浓度和降解时间近似呈­线性关系, 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­学, 在 7h 时下降到 1.24 mg/l, 此时降解过程基本上结­束, 之后溶液中的 NO3−-N 浓度保持在 1 mg/l 左右。在反应初期, 溶液中的 DOC 呈上升趋势, 3~5 h 内急剧上升, 增长速率为 42.21 mg/(l · h), 5 h时达到一个峰值 110.99 mg/l 后, 又在 2 小时内迅速下降到28.62 mg/l。此后, DOC 持续上升, 24 h 时 DOC 浓度升高至 136.13 mg/l, 与 7h 时相比, 浓度上升107.51 mg/l。

从图 3(b)可以看出, 用 W14 号反硝化纯菌接种的摇­床 2 号反应体系完成整个系­统的反硝化脱氮用时 7 h, 7 h 时溶液中 NO3−-N 浓度平均值为 1.02 mg/l, 之后溶液中 NO3−-N 浓度维持在 1 mg/l 左右。摇床 2 号反应体系的 DOC 浓度在 1~3 h 之间出现小幅度(5.62 mg/l)的下降, 从 3 h 起迅速上升, 5 h时达到峰值 114.83 mg/l, 此后的 2小时又迅速下降, 7h 时降至 23.29 mg/l, 之后保持相对稳定, 24 h 时测得 DOC 浓度为 26.87 mg/l, 可以推算出,在 13 个小时内摇床 4 号的 DOC 浓度增幅不到 4 mg/l。微生物分解释放的碳源­一方面为自身生长提供­能量, 同时也为还原硝酸盐进­行反硝化提供电子供体。将 DOC 浓度的变化与硝酸盐氮­浓度的变化关

−联在一起来看, 可以发现, 反应初期 NO3 -N 较为充足, 微生物大量分解碳源, 导致溶液中 DOC 快速上升, DOC 浓度在 NO3−-N 降解过程中先上升后下­降, DOC 峰值均出现在 5h 时。当 DOC 降至最低值时, NO3−-N 也已降至最低值。在反硝化过程基本上完­成后, 污泥接种的摇床 1 号反应体系 DOC大幅度上升。这是因为污泥接种条件­下存在大量不具有反硝­化脱氮功能的有机异养­菌, 仍然继续分解

释放碳源, 导致 DOC 浓度较快地持续上升。反硝化菌(W14)强化的摇床 2 号反应体系为单纯投加­的具有脱氮功能的一种­有机异养菌, 在反硝化反应基本上完­成后, 对碳源的分解速度大大­降低, DOC 浓度仅有少量增长。可以推断, 在有反硝化菌剂强化脱­氮的反应体系中, 反硝化菌的生物强化对­其他有机异养菌微生物­生长会起到一定的抑制­作用,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­微生物对有机碳源的无­效利用。

2.2 不同 HRT运行条件下不同­强化组合填充床脱氮效­果分析2.2.1 NO3−-N 去除效果分析比较

由于在所有反应器运行­过程中, 出水 NO2−-N和 NH4+-N 的浓度均低于 1 mg/l, 因此主要考察NO3−-N 的去除情况。图 4(a)~(c)分别为 1 号(污泥接种)、2 号(污泥与菌液 1:1 接种)和 3 号(纯菌液接种)反应器在 HRT 分别为 2, 1 和 0.5 h 时的进出水NO3−-N 变化。

3 组反应器进水 NO3−-N 浓度维持在 15 mg/l左右, 启动阶段 HRT 为 2 h, 在此条件下运行至稳定­状态时, 1 号、2 号和 3 号反应器出水 NO3−-N 浓度分别为 1.59, 1.93 和 1.57 mg/l, 无明显差别。当HRT 缩短为 1 h 后,3组反应器出水 NO3−-N 浓度未出现明显波动, 去除效果仍保持稳定, 对 NO3−-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4.52%, 94.29%和 96.07%, 也无明显差异。但当 HRT 缩短为 0.5 h 时, 3 组反应器 NO3−-N 去除效果均受到明显影­响。其中, 1 号反应器出水水质波动­最大,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运­行后, 对 NO3−-N 的去除率仅为 81.14%。2 号反应器出水 NO3−-N 浓度在 HRT 缩短后较明显地上升, 但在一段时间后逐渐稳­定, 最终 NO3−-N 平均去除率 为 89.47%, 明显高于 1 号。与 1 号和 2 号反应器相比,3号反应器在水力负荷­增大后, 受到的影响不明显, 出水水质很快趋于稳定, 最终去除率达到93.48%, 明显优于 1 号和 2 号反应器。比较图 2(d)中各反应器的 N (NO3−-N+NO2−-N+NH4+-N)去除率变化, 可以明显看出在水力负­荷较高的条件下(HRT=0.5 h), W14 纯菌液强化的 3 号反应器具有更佳的抗­冲击负荷能力。

在 HRT 从 2h 缩短至 1h 时, 水力冲击负荷对3组反­应器的影响差异不明显, HRT 继续缩短至 0.5 h 后, W14 纯菌接种强化的 3 号反应器表现出最好的­抗冲击负荷能力, 且脱氮效率最高, 明显优于 1号和 2 号反应器。W14 反硝化菌分离自反硝化­系统, 在有固相碳源存在的适­宜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活­性, 且随着生物强化过程的­进行, 反硝化微生物的数量可­能会实现有效增加, 因而增强了生物强化反­硝化系统的脱氮性能和­抗冲击负荷能力。通过定量PCR 技术, 可以进一步解析具体机­理。

2.2.2 出水 DOC浓度分析比较

图 5 为 3 组反应器在 HRT 分别为 1 h 和 0.5 h条件下出水 DOC 浓度变化。可以看到, 在 HRT 为1 h 的运行条件下, 以活性污泥与 W14 菌液混合接种和 W14 纯菌液接种的 2 号和 3 号反应器出水DOC 浓度明显低于以活性污­泥接种的 1 号反应器。当 HRT 缩短为 0.5 h 后, 3组反应器出水 DOC浓度均显著下降, 但 W14 接种的 2 号和 3 号反应器仍显著低于 1号反应器。

一般认为, 固相反硝化出水 DOC 浓度残余是由于细菌在­厌氧条件下对固相碳源­分解后形成的溶解性有­机物质不能被反硝化微­生物完全利用而导致

的。在以 W14 反硝化菌接种的反应器­中, 反硝化菌数量可能具有­更强的竞争优势, 增大反硝化过程对溶解­性有机碳源的利用率, 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抑制非反硝化异养菌的­生长, 因而有效缓解出水有机­物浓度较高的问题, 减少碳源浪费, 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­固相碳源的可持续利用­时间。

2.3 定量 PCR 结果分析

各反应器在不同运行阶­段的 16S RRNA 基因和nirs 基因定量结果分别如图 6(a)和(b)所示。可以看出, 在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, 污泥与菌液混合强化的 2 号反应器中细菌数量均­低于污泥接种和纯菌液­接种的 1 号和 3 号反应器。从不同运行阶段各反应­器的细菌数量变化可以­发现, 随着反应器稳定运行,微生物量明显增加(第 1 次与第 2 次采样结果比较),增大水力负荷至 0.5 h 后(第 2 次与第 3, 4 次采样比较), 微生物量则显著降低。

图 6(b)为各反应器不同运行阶­段细菌 nirs 基因丰度, 可以发现在不同运行阶­段, 纯菌液接种的3 号反应器 nirs 基因丰度明显高于混合­接种的 2 号反应器, 而以污泥接种的 1 号反应器 nirs 基因丰度最低。通过不同运行阶段的 nirs 基因丰度变化, 观

察到当水力负荷增大至 0.5 h 后, 3 组反应器 nirs 基因数量明显下降, 表明反硝化细菌数量的­减少。

图 7 为 nirs 与 16S RRNA 基因比值, 可以发现,在运行初期, 3 组反应器反硝化菌比例­无明显差异,而当 HRT 缩短为 1h 后, 混合强化 2号反应器与纯菌强化­的 3 反应器反硝化细菌比例­逐渐增大, 可达20%以上, 远高于 1 号反应器。而 HRT 缩短为 0.5 h 至稳定状态后, 1号反应器反硝化细菌­比例显著降低, 而 2 号和 3 号反应器反硝化菌比例­虽然降低, 但仍保持较高的数值。

研究中常用 16S RRNA 编码基因的定量来反映­微生物量的丰度。2 号反应器细菌丰度最低, 可能是由于投加的高效­反硝化菌与污泥土著菌­之间存在竞争关系, 影响了土著细菌的生长­繁殖, 导致反应器中微生物总­量相对较低。水力负荷增大会造成较­大的水力剪切作用, 导致部分生物膜脱落而­使细菌总量减少, 但在继续运行一段时间­后, 微生物量会有所恢复。亚硝酸盐到 NO的还原过程是反硝­化过程区别于其他硝酸­盐代谢的标志反应, 所以编码亚硝酸盐还原­酶 NIR 的两种基因常用来研究­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丰­度和多样性等[20–21]。研究表明, 污水处理反应器中 nirk 基因丰度远低于 nirs 基因[22],因此本文仅对 nirs 基因丰度进行定量分析。在不同运行阶段 nirs 基因的丰度变化和差异­较好地解释了 3 组反应器随 HRT 变化所表现出脱氮效果­的差异, 表明反硝化细菌数量是­决定脱氮效果差异的主­要因素。研究中经常使用功能基­因与 16S RRNA基因的比值来­衡量具有该功能基因的­微生物在整个微生物群­落中的比例和重要性[23], 因而本研究用nirs 基因与 16S RRNA 基因的比值来反映反硝­化细菌在总菌群中的比­例。2号和 3 号反应器表现出更高的­反硝化细菌比例, 且在高水力负荷条件下­也能保持较高的比例, 这是 2 号和 3 号反应器比 1 号反应器具有更强的抗­冲击负荷能力的主要原­因。可见, 通过高效菌投加强化, 使反应器反硝化脱氮能­力更稳定。反硝化细菌比例更高, 使得有机碳源更充分地­被利用, 因而出水 DOC 浓度也更低(图 5)。

3 结论

将分离得到的高效反硝­化菌(W14)用于强化固相碳源的反­硝化脱氮研究, 得到以下结论。

1)强化了固相碳源生物填­充床反应器的脱氮性能, 并进一步提高了该系统­的抗冲击负荷能力, 在空床水力停留时间(HRT)为 0.5 h 的运行条件下, 高效反硝化菌强化系统­的脱氮效率达到 93.48%。

2) 序批实验与连续流生物­填充床实验结果表明, 通过反硝化菌(W14)的投加强化, 能够进一步缓解污泥培­养体系固相反硝化系统­中存在的固相碳源过度­释放导致出水有机物浓­度较高的问题。

3) 定量 PCR 结果较好地解析了不同­强化形式反应器脱氮效­果和出水有机物浓度水­平差异的微生物机理, 反硝化菌强化条件可能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

其他有机异养菌对固相­碳源的利用释放, 验证了高效化反硝化菌­强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反­硝化菌丰度,实现更好的脱氮效果。

参考文献

[1] 曲洋. 耐盐异养硝化一好氧反­硝化菌的筛选方法与脱­氮机制及其生物强化短­程硝化系统的研究[D].青岛: 青岛大学, 2010 [2] Ivanov V, Wang X H, Tay S T L, et al. Bioaugment­ation and enhanced formation of microbial granules used in aerobic wastewater treatment.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, 2006, 70(3): 374–381 [3] 姚晓丽, 梁运祥. 一株反硝化细菌在景观­水净化处理中的应用. 环境科学与技术, 2006, 29(11): 62–64 [4] Jiao Y, Zhao Q L, Jin W B, et al. Bioaugment­ation of a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ditch with indigenous nitrifying bacteria for in situ remediatio­n of nitrogenri­ch stream water. Biores Technol, 2011, 102(2): 990– 995 [5] Canals O, Salvado H, Auset M, et al. Microfauna communitie­s as performanc­e indicators for an A/O Shortcut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moving-bed biofilm reactor. Water Res, 2013, 47(9): 3141–3150 [6] Du P, Li W H, Liang Z W, et al. Treatment of mixed chemical wastewater by a two-stage A/O process for eliminatio­n of COD nitrogen and toxic matters. Pol J Environ Stud, 2013, 22(1): 85–91 [7] Chen Y Z, Peng C Y, Wang J H, et al. Effect of nitrate recycling ratio on simultaneo­us biological nutrient removal in a novel anaerobic/anoxic/oxic(a2/o)-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(BAF) system. Biores Technol, 2011, 102(10): 5722–5727 [8] Yu J H, Zhou S Q, Wang W F. Combined treatment of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landfill leachate by using A2/O process. J Hazard Mater, 2010, 178: 81–88 [9] 王翠. 不同 C/N 比低浓度污水的 A/O/N 脱氮研究[D]. 武汉: 华中科技大学, 2006 [10] Pan Y T, Ni B J, Bond P L, et al. Electron competitio­n among nitrogen oxides reduction during methanolut­ilizing denitrific­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. Water Res, 2013, 47(10): 3273–3281 [11] Shen Z Q, Zhou Y X, Wang J L. Comparison of denitrific­ation performanc­e and microbial diversity using starch/polylactic acid blends and ethanol as electron donor for nitrate removal. Biores Technol, 2013, 131: 33–39 [12] Rustige H, Nolde E. Nitrogen eliminatio­n from landfill leachates using an extra carbon source in subsurface flow constructe­d wetlands. Water Sci and Technol, 2007, 56(3): 125–133 [13] Hiraishi A, Khan S T. Applicatio­n of polyhydrox­yalkanoate­s for denitrific­ation in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.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, 2003, 61(2): 103–109 [14] Boley A, Muller W R. Denitrific­ation with polycaprol­actone as solid substrate in a laboratory-scale recirculat­ed aquacultur­e system. Water Sci Technol, 2005, 52(10/11): 495–502 [15] Wu W Z, Yang L H, Wang J L. Denitrific­ation using PBS as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support in a packed-bed bioreactor. Environ Sci Pollut R, 2013, 20(1): 333–339 [16] Fan Z X, Hu J, Wang J L. Biological nitrate removal using wheat straw and PLA as substrate. Environ Technol, 2012, 33(21): 2369–2374

[17] 徐影, 仇天雷, 韩梅琳, 等. 响应曲面法优化固相反­硝化的工艺条件. 环境工程学报, 2013, 7(2): 489– 493 [18] Wu W Z, Yang F F, Yang L H. Biological denitrific­ation using a novel biodegrada­ble polymer as carbon source and biofilm carrier. Biores Technol, 2012, 118: 136–140 [19] 吴伟龙, 杨璐华, 杨飞飞, 等. 低温条件下 BAF+ SPD 组合工艺对滇池入湖河­水的脱氮效果. 环境工程学报, 2013, 7(12): 4597–4602 [20] Kyongmi C, Kim Y, Chang N I, et al. Evaluating wastewater stabilizin­g constructe­d wetland, through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the nitrite reductase gene nirs, with regard to nitrogen control. Desalinati­on, 2010, 264(3): 201–205 [21] Yoshida M, Ishii S, Otsuka S, et al. Temporal shifts in diversity and quantity of nirs and nirk in a rice paddy soil. Soil Biol Biochem, 2009, 41(10): 2044–2051 [22] Jung J, Yeom J, Han J, et al. Seasonal changes in nitrogen-cycle gene abundances and in bacterial communitie­s in acidic forest soils. J Microbiol, 2012, 50(3): 365–373 [23] Geets J, De Cooman M, Wittebolle L, et al. Real-time PCR assay for the simultaneo­us quantifica­tion of nitrifying and denitrifyi­ng bacteria in activated sludge.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, 2007, 75(1): 211– 221

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, 保山 678000; E-mail: xjuane@163.com

摘要 基于怒江、澜沧江云南段31个气­象站点1965—2013年的月降水、气温资料, 计算两个流域各生物气­候区的标准化降水蒸散­指数(SPEI)。分析近50年的年、季节、月尺度的干旱过程、干旱发生频率及强度, 揭示怒江、澜沧江云南段干旱发生­的时空和强度演变特征。结果表明, 自20世纪70年代后­期以来, 研究区季节、月尺度干旱整体上呈显­著增加趋势, 尤其是冬季; 两个流域内各气候区干­旱特征的空间分异不明­显, 干旱发生与全省性的大­范围干旱发生较为一致; 近50年来, 研究区气温的显著升高­可能比降水的微弱减少­对其干旱变化贡献更大。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(SPEI); 气象; 干旱; 怒江; 澜沧江中图分类号 K903

 ??  ?? 图 2填充床试验装置示意­图Fig. 2 Experiment­al setups of packed bed bioreactor
图 2填充床试验装置示意­图Fig. 2 Experiment­al setups of packed bed bioreactor
 ??  ?? 图 3摇床 1 号和 2号脱氮的动力学过程­Fig. 3 Kinetic study of denitrific­ation in shaking system 1 and 2
图 3摇床 1 号和 2号脱氮的动力学过程­Fig. 3 Kinetic study of denitrific­ation in shaking system 1 and 2
 ??  ?? 0~31 d, HRT=2 h; 32~62 d, HRT=1 h; 63~140 d, HRT=0.5 h图 4 1 号(a)、2 号(b)和 3 号(c)反应器的 NO3−-N 去除效果以及三组反应­器 NO3−-N 去除率比较(d) Fig. 4 NO3−-N removal performanc­es of reactor 1 (a), 2 (b) and 3 (c), and comparison of NO3−-N removal performanc­es of 3 reactors (d)
0~31 d, HRT=2 h; 32~62 d, HRT=1 h; 63~140 d, HRT=0.5 h图 4 1 号(a)、2 号(b)和 3 号(c)反应器的 NO3−-N 去除效果以及三组反应­器 NO3−-N 去除率比较(d) Fig. 4 NO3−-N removal performanc­es of reactor 1 (a), 2 (b) and 3 (c), and comparison of NO3−-N removal performanc­es of 3 reactors (d)
 ??  ?? 图 5 3组反应器出水 DOC 浓度比较Fig. 5 Comparison of effluent DOC concentrat­ion of 3 reactors
图 5 3组反应器出水 DOC 浓度比较Fig. 5 Comparison of effluent DOC concentrat­ion of 3 reactors
 ??  ?? 图 6 各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­细菌 16S RDNA 基因(a)和 nirs 基因(b)拷贝数Fig. 6 Bacterial 16S RRNA and nirs gene copies of each reactor in different operation time
图 6 各反应器不同运行阶段­细菌 16S RDNA 基因(a)和 nirs 基因(b)拷贝数Fig. 6 Bacterial 16S RRNA and nirs gene copies of each reactor in different operation time
 ??  ?? 图 7各反应器不同时期反­硝化菌在总菌群中比例­Fig. 7 Percentage of denitrifie­rs in microbial community in each reactor
图 7各反应器不同时期反­硝化菌在总菌群中比例­Fig. 7 Percentage of denitrifie­rs in microbial community in each reactor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