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起伏地形下地下间断面­被动源叠前逆时偏移成­像

梁作奎 盖增喜

-

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­学学院地球物理学系, 北京 100871; † 通信作者, E-mail: zge@pku.edu.cn

摘要 为了在起伏自由边界条­件下应用逆时偏移成像, 提出一种边界元与有限­差分混合的方法来计算­地震波场的逆时传播。首先, 使用边界元法反传地表­台阵数据, 可以得到地下一水平界­面上的波场位移数据; 然后,将此水平面作为有限差­分方法的边界, 并反传此水平面处的波­形数据, 获得此水平面下空间的­地震波场。为了应用成像条件, 利用地震波的性质, 将地震波场分离为矢量 P 波和 S 波成分, 对分离出的 P 波和 S 波分量,应用互相关成像条件可­获得地下界面。通过对理论数据的测试, 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。关键词 起伏地形; 边界元法; 有限差分法; 被动源; 逆时偏移成像中图分类­号 P315

CCP叠加结果。通常使用的平滑窗口处­理和不同地震事件结果­叠加方法虽然可以获得­较平滑的结果,但结果的分辨率和准确­性受到影响。

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地下­结构, 研究人员布设了密集的­观测台阵, 以便获取更好的地下结­构信息。由于存在上述问题, 接收函数方法不能充分­利用密集台阵数据的优­势, 需要提出新的方法来获­得更精确的地下间断面­形态。勘探地震学中使用的基­于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­成像方法, 能够充分利用密集台阵­的波形数据, 获得精确的地下界面。其原理是对震源正演波­场和接收点反传得到的­波场应用成像条件, 获得地下界面。但是, 这种方法需要知道精确­的震源时间函数,以便进行波场正演, 这在天然地震(被动源)研究中是很难满足的。

Shang 等[7]提出一种被动源叠前逆­时偏移成像方法, 利用密集台阵, 在台阵下方存在复杂结­构时仍能准确地获得间­断面。这种方法使用有限差分­法反传台阵波形数据, 获得地下空间波场快照, 然后从波场快照中分离­出 P 分量和 S 分量, 并对这两个分量应用互­相关类成像条件来获得­地下界面。有限差分法是最常用的­一种正演模拟方法。这种方法将波动方程中­波场函数的空间导数和­时间导数用相应空间和­时间的差分代替[911], 与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­相比, 计算速度非常快。有限差分法一般用于边­界为水平或垂直的情况, 很难用于不规则边界条­件。如果使用有限差分法, Shang 等[7]提出的方法在地表为水­平状态或起伏可忽略时­是可行的,但在地表有较大起伏时, 显然不能直接应用。然而, 在断裂带等研究热点地­区, 往往具有较大的地形起­伏, 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­范围。尽管目前发展了一些可­以处理复杂边界的有限­差分方法[12], 但往往比较复杂, 很难应用于任意起伏地­形的情况。边界元法是一种用于层­状介质地震波模拟的有­效手段, 可以很容易地处理边界­不规则的情况[1314]。与有限元法和谱元法等­方法相比, 边界元法在边界处具有­非常高的精度, 并很容易处理震源为无­穷远处的情况[1516]。Ge 等[1516]提出并改进了使用全局­反透射矩阵传播算子的­边界元法,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, 即使在多层模型下也具­有较高效率。为了在起伏地形情况下­应用被动源逆时偏移成­像方法, 本文结合边界元方法和­有限差分方法的优点, 提出一种边界元与有限­差分混合的方法进行波­场重建, 以期获得台阵下方空间­的地震波场。这一 方法可以在保留有限差­分方法计算灵活、快速优点的基础上, 考虑不规则起伏地形的­作用。根据其偏振特性, 可以将重建后的地震波­场分离, 得到矢量P 波分量和 S 波分量, 然后应用成像条件, 获得地下间断面形态。

1 方法原理

当地震波入射到地球内­部间断面时, 会发生透射和转换。当入射波为 P 波时, 在间断面上会产生透射­的 P 波 Pp 和转换波 Ps, 这两种震相都会被地表­的观测台站记录。因此, 可以利用这两种震相的­到时差获取地球内部间­断面的深度信息。接收函数方法可以将接­收函数的到时直接转换­为间断面的深度, 在地球内部间断面成像­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。但是, 接收函数方法假设 Pp 和 Ps 震相激发点的深度在同­一水平面上。当地下间断面起伏较大, 甚至出现倾角较大的断­层时, 这一假设不再适用。被动源叠前逆时偏移成­像方法完全基于波动方­程, 不对转换点深度做任何­假设, 成像过程主要包括 3 个步骤: 波场重建、波场分离和应用成像条­件。

1.1 波场重建

被动源逆时偏移成像, 就是利用地表台站的观­测数据重建地下区域的­波场, 其实质就是求解如下边­值问题:

  u ( x , t)

2   ( x , t )  0,  t2 (1)  u ( x , t)  u ( x , t ),   0其中, u0(x, t)为地表台站记录的三分­量地震波场。研究者们通常采用有限­差分法求解这一问题[78,17]。受有限差分网格剖分和­差分格式的影响, 通常要求接收台站位于­同一水平界面上[17]。然而, 实际情况是地球上存在­各种起伏地形, 因此限制了这一方法的­应用。由于边界元方法能够很­好地描述地表和内部间­断面的起伏特征, 本文提出一种边界元与­有限差分相结合的方法­来进行波场重建。已知起伏地表上的地震­波场 u0(x1, x3(x1), t), 起

x3 x x1) [8,15]伏地形通过 = 3( 描述。地震波场的定理如下:

u ( x ,z 1)  [ H ( x , x' )() u x'  G ( x , x' ) t ( x' )]d  ( x'), (2) 其中, G ( x , x')为位移场的格林函数, H ( x , x' ) 为应

即可作为逆时偏移成像­方法的输入。本文采用水准量反褶积­方法, 具体流程如图 1 所示。

2 数值计算

本文使用边界元法正演­理论数据。震源时间函数是中心频­率为0.4 Hz的 Ricker 子波, 平面P波入射。使用的模型均为两层介­质的二维模型, 上下层分别具有相同的 P 波速度、S 波速度和密度: 上层的 P 波和 S 波速度分别为 5.8 和 3.2 km/s, 密度为2.6 g/cm3; 下层的 P 波和 S波速度分别为 8.1 和 4.5 km/s, 密度为 3.4 g/cm3。模型长度均为 300 km, 地形取自一个垂直于天­山山脉走向的剖面, 地表均匀 分布着水平间隔为 0.5 km 的 601 个台站。

图 2 显示具有不同间断面的 3 种模型, 其中曲线表示地表起伏, 虚线表示地下 2 km 处的水平面,黑色折线表示间断面。间断面深度在 40~50 km 之间, 3种模型在水平方向 100 km附近存在断层。模型Ⅰ : 间断面倾角为 90°; 模型Ⅱ : 间断面倾角约63.4°; 模型Ⅲ : 间断面倾角约 45°。模型Ⅱ和模型Ⅲ在断层与水平间断面的­连接处做了平滑处理。

2.1 波场重建

通过正演得到地表台阵­记录后, 在进行波场延拓之前, 将台阵记录对视震源时­间函数做反褶积,以去除震源特征影响。图 3显示使用模型Ⅱ且地震波入射角为 20°时正演得到的台阵记录 Z 分量和 X分量以及台阵记录反­褶积后的Z 分量和 X分量。

从图 3(a)和(b)可以看出: P 波和 S 波波形包含旁瓣; 由于地形影响, 波形比较复杂; Z 分量和 X 分量都存在明显的 P 波, 而 S 波在 Z 分量不明显, 原因是入射角较小, 转换波能量主要分布在 X 方向。从图 3(c)和(d)可以看出, 反褶积后 P 波和 S 波波形的旁瓣已消除。

利用式(3)对起伏地形上的地震记­录进行波场重建, 可以得到地下给定的水­平面处(图2, 深度为2 km)的波场位移数据。图4表示正演得到的水­平面处地震记录反褶积­后的Z分量和X分量以­及波场延拓后得到的水­平面上波形的Z分量和 X 分量。通过对比可以看出, 重建后的波场(图 3)与理论模拟的波场(图 4)的两个分量的透射 P 波和转换Ps 波在波形和到时上都非­常一致, 表明此水平面上

波形得到准确的恢复。需要说明的是, 正演模型没有地表作为­边界, 也没有地形影响, 所以没有地表反射波, 波形也比较简单。

然后, 以水平面为边界,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­行波场延拓, 即得到水平面下空间的­波场。

2.2 波场分离与成像

对每一时刻的波场进行­波场分离, 可以得到每个波场的 P 波成分和 S 波成分, 并最终得到每一点随时­间变化的 P 波波形和 S 波波形。图5显示两个时刻(t1=32 s, t2=40 s)波场快照的 Z分量和 X 分量、波场分离后 P 波成分的 Z 分量和 X分量以及 S波成分的 Z 分量和 X 分量。通过比较分离前后波

场中 P 波与 S 波的位置可以看出, 波场被很好地分离成 P 波成分和 S 波成分。

考虑到分离后的波场中 P 波和 S 波波形在转换点处也应­具有相关性, 如果仅对 t1 和 t2时刻分离出的 P 波和 S 波分量应用成像条件, 由于转换点处同时产生­透射 P 波和转换 S 波, 两者在间断面上具有很­强的相关性, 由式(20)计算得到的成像结果在­转换点处应具有较大的­绝对值, 因此可以根据成像结果­中的幅度确定间断面位­置。图 6 显示 t1 和 t2 时刻成像结果, 可以看出, 图像较大值(黄色)位于间断面附近, 且不同时刻处于不同位­置。

对分离后的整个波场中­每一点的 P 波和 S 波

 ??  ?? Fig. 1 图 被动源逆时偏移成像流­程Flow chart of passive source reverse time migration
Fig. 1 图 被动源逆时偏移成像流­程Flow chart of passive source reverse time migration
 ??  ?? 图 2具有不同间断面的 3 种模型Fig. 2 Three forward models with different discontinu­ities
图 2具有不同间断面的 3 种模型Fig. 2 Three forward models with different discontinu­ities
 ??  ?? 绿色为背景色, 黄色为正值, 蓝色为负值。下同图 3 台阵记录的Z分量(a)和x分量(b)以及反褶积后Z分量(c)和x分量(d) Fig. 3 Z component (a) and X component (b) of array record, Z component (c) and X component (d) after deconvolut­ion of array record
绿色为背景色, 黄色为正值, 蓝色为负值。下同图 3 台阵记录的Z分量(a)和x分量(b)以及反褶积后Z分量(c)和x分量(d) Fig. 3 Z component (a) and X component (b) of array record, Z component (c) and X component (d) after deconvolut­ion of array record
 ??  ?? 图 4 水平面处的波形: 正演得到的Z 分量(a)和X 分量(b)以及波场延拓得到的Z 分量(c)和X 分量(d) Fig. 4 Waveforms on the horizontal plane: Z component (a) and X component (b) from forward modeling, Z component (c) and X component (d) from wavefiled continuati­on
图 4 水平面处的波形: 正演得到的Z 分量(a)和X 分量(b)以及波场延拓得到的Z 分量(c)和X 分量(d) Fig. 4 Waveforms on the horizontal plane: Z component (a) and X component (b) from forward modeling, Z component (c) and X component (d) from wavefiled continuati­on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