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

Risk Assessment of Exposure to PM2.5 in Beijing Using Multi-source Data

ZHANG Xiya, HU Haibo

- Institute of Urban Meteorolog­y, China Meteorolog­ical Administra­tion, Beijing 100089; † E-mail: xyazhang@ium.cn

Abstract Through GIS spatial analysis, this study firstly conducts spatial distributi­on of PM2.5 concentrat­ions using PM2.5 data from 35 automatic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tations in Beij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4–2016. Then population spatial processing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DMSP/OLS nighttime light data. On this basis, the authors assess the exposure risk to PM2.5 pollution in Beijing from four aspects: PM2.5 concentrat­ion, the characteri­stic of population exposure, the population exposure intensity, and the population weighted concentrat­ion. The results show that 1) high PM2.5 concentrat­ions were mainly distribute­d in the south, while low concentrat­ions were distribute­d in the north. There was a good spatial coincidenc­e between the distributi­on of population exposure to PM2.5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­on, i.e. the densely populated area had high risk of population exposure to PM2.5. 2) During 2014–2016, 100% of population exposed to high PM2.5 yearly mean concentrat­ions (>35 μg/m3) which exceeded the secondary level of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(GB 3095–2012), and the ratio of population exposed to 24 hourly mean concentrat­ions (>75 μg/m3) declined over a 3-year period. The share of population exposure to exceeding standard PM2.5 concentrat­io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global average level. 3) The population weighted PM2.5 yearly average concentrat­ions and PM2.5 yearly average concentrat­ions had difference, which is related with exposed population and the distributi­on of PM2.5 pollution. 4) The distributi­ons of PM2.5 concentrat­ion and population are different, so the real impact level on health of human of PM2.5 pollution is

different from PM2.5 concentrat­ion. Thus, taking the factor of population into account, the risk assessment of exposure to PM2.5 pollution is more accurate. Key words PM2.5; population exposure; population weighted; risk assessment

PM2.5 (fine particulat­e matter)指悬浮于大气中的空气­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 2.5 µm 的细颗粒物[1–2], 具有粒径小、来源广、物理性质及化学组分复­杂等特点, 与多种健康效应密切相­关[3–5], 被公认是一种对人体健­康危害极大且最具有代­表性的大气污染物。我国城市区域的 PM2.5浓度水平居全球前列[6], 2012年全球疾病负­担(global burden of disease)评估项目研究结果表明, 2010 年我国因与 PM2.5污染相关的提前死亡­人数为 120 万左右, 占我国居民年度死亡总­数的 1/9[7]。因此, 我国公众暴露在高浓度 PM2.5中的风险不可小觑。大气污染物浓度是目前­普遍使用的空气污染暴­露风险评价指标[8–11], 但这种指标忽视了人口­空间分布的非均一性[12]。从理论上讲, 相对于只考虑空气污染­浓度的暴露评估, 基于人口分布的空气污­染

[8,13] [8]暴露评价方法更精确 。Kousa 等 综合考虑空气质量浓度­空间分布和人口空间分­布, 提出人口空气污染暴露­评估模型,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量化­空间单元内的人口空气­污染暴露强度。理论上, 这种人口空气污染暴露­风险评估指标可获得各­空间单元相

[14] [15]对高精度的暴露评估结­果 。伏晴艳等 为反映居民真实暴露于­大气污染物的水平, 提出以人口加权大气污­染暴露水平为指标的人­口空气污染暴露风险评­价方法, 通过叠加大气污染物分­布图层和人口分布图层, 得到人口加权后的大气­污染物浓度, 从而在精细尺度上区分­空间单元内部格网人口­空气污染暴露风险。

目前, 以近几年 PM2.5污染为评价对象的风­险评估研究较少, 且多采用单一指标评估­城市空气污染暴露风险。另外, 以往的研究中使用的人­口空间分布采用某一行­政界别空间单元的平均­人口密度,缺少精细化的人口分布­数据。通过 GIS 空间插值,可以从污染物监测站点­的数据得到污染物浓度­连续的空间分布[16], 基于美国国防气象卫星­搭载的业务型线扫描传­感器(Defense Meteorolog­ical Satellite Program/operationa­l Linescan System, DMSP/OLS)的稳定夜间灯光数据的­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­方法为生成准确的人口­密度空间分布提供了技­术支撑[17–18]。作为我国的首都, 北京在过去几十年里城­市人口、能源消耗和机动车数量­都迅速增长, 大气

颗粒物污染问题也越发­凸显。对此,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, 利用近 3 年的 PM2.5 监测站点数据, 并在综合多源遥感数据­和地理信息等空间分析­技术提高人口密度空间­分布精度的基础上, 利用多种风险评估指标, 综合开展北京地区的人­口真实暴露于 PM2.5污染物的水平和该地­区 PM2.5污染人口暴露风险的­研究, 以期为决策者准确识别­城市 PM2.5 暴露风险区和制定 PM2.5污染防控措施减少人­体健康损害提供依据。

1 研究区和数据

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­部, 东部与天津市相邻,被河北六市环绕。西部和北部为山地丘陵, 中部和东部为平原,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, 西、北和东北三面山地丘陵­环抱北京城所在的小平­原。地形条件使得各种污染­物极易聚集并且不易扩­散和稀释,区内大气污染形势严峻。

本文分析北京地区 2014—2016 年近 3 年的PM2.5 暴露风险, 可以更好地反映当前的­污染状况。从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­监测资料(http://zx.bjmemc. com.cn)中, 收集北京地区 2014 年 1 月—2016 年 12月 35 个地面自动监测站点每­日的 PM2.5 质量浓度实时数据。北京市环保局面向社会­实时发布覆盖全市的 35 个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­数据, 这 35 个站点按照监测职能分­为: 城区环境评价点 12 个, 郊区环境评价点 11 个, 对照点及区域点 7 个, 交通污染监控点 5 个(图 1)。计算 35 个站点 2014—2016 年的 PM2.5月均质量浓度、年均质量浓度和3 年的 4 个季节 (3—5 月为春季, 6—8 月为夏季, 9—11 月为秋季, 1 月、2月和 12 月为冬季)的平均质量浓度。

人口数据来源于 2013 年北京统计年鉴的常住­人口统计结果。以北京市县级行政区划­矢量图为底图, 将统计数据作为属性数­据, 形成以县级行政区为单­元的初级人口数据库(图 2(a))。在进行人口密度空间模­拟时, 采用的辅助数据包括 DMSP/OLS全球夜间稳定灯­光数据(https://ngdc.noaa.gov/eog/)和土地覆盖数据。DMSP/OLS 全球夜间稳定灯光数据­来自美国国家地球物理­数据中心, 本文采用2013 年 F18 传感器的稳定夜间灯光­数据, 像素值

范围为 0~63, 空间分辨率为 1 km (图 2(b))。对比图 2(a)和(b)可以看出, 夜间灯光值较大的区域­人口密度也较大, 二者有较好的相关性。土地利用数据来自 2013 年的 MODIS 三级全球土地覆盖类型­数据产品(MCD12Q1 V5.1) (https://ladsweb.modaps.eos dis.nasa.gov/archive/alldata/6/mcd12q1/), 空间分辨率为 500 m, 其研究组发布的精度评­价结果显示, MCD12Q1 的总体精度为 70%~85%[19]。本研究采取国际地圈生物圈计划 (Internatio­nal Geosphereb­iosphere Program, IGBP)全球植被分类方法[19], IGBP 包含 17 个主要土地覆盖类型, 其中包括 11个自然植被类型、3个土地利用和土地镶­嵌的地类和 3 个无植生地类型。在进行人口数据空间化­时,对 17 个类别中部分植被类型­进行合并, 最终确定 5类用于建模的土地利­用类型: 水体、耕地/裸地、林地、草地、城乡及建设用地(图 2(c))。将以上 3 种数据均投影转换为艾­尔伯斯等面积割圆锥投­影(Albers conical equal area projection)[20](图 2)。

2 方法

如图 3 所示, 本文涉及的主要方法有 PM2.5 监测站点数据的 GIS 空间插值方法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­方法以及人口空气污染­暴露评估方法, 分别从 PM2.5 质量浓度空间分布、PM2.5 污染人口暴露特征、PM2.5污染人口暴露强度和­人口加权暴露浓度 4个指标评估北京地区 PM2.5污染暴露风险。

2.1 PM2.5浓度空间插值方法

空间插值方法的选择会­影响 PM2.5浓度空间分布的估算­精度[16]。鉴于研究区 PM2.5观测数据有限,针对克里格(Kriging)、反距离加权法(IDW)、规则样条函数(Spline) 3 种常见的空间插值方法­的插值精度进行交叉验­证方案。反距离加权法和规则样­条函数法为确定性插值­方法, 监测站插值得到的预测­值和实测值相等, 无误差估计, 因此采用交叉验证法来­检验插值结果。在研究区 35 个样本点中, 假定 5 个样本点数值未知, 通过其余 30 个样本点的实测值对其­插值进行计算, 利用验证样本的实测值­与估测值的误差来评价。以 MAE (平均绝对误差)、RMSE (均方根误差)和 MRE (平均相对误差)作为插值结果的评价标­准。用 MAE 指标反映估测误差的整­体分布情况, RMSE 反映估测灵敏度和整体­估测数值与真实值的偏­离程度, MRE 代表所得绝对偏差相对­实测值的百分率。3 个参数越小, 表明 插值结果越准确。

式中, ρa,j 为第 j 个站点的污染物实测质­量浓度, ρ

e,j为第 j 个站点的污染物质量浓­度估测值, m 为验证站点数。从表1看出, Kriging 空间插值方法得到整体­最优的插值结果。因此本文选择 Kriging 空间插值方法, 生成 2014—2016 年空间分辨率为 1 km 的PM 月均污染空间分布结果。

2.5

2.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人­口密度空间分布模拟

DMSP/OLS 夜间灯光数据涵盖居民­地、道路等

与人口分布相关的信息[17–18], 因此可以用来反映大范­围的人口密度差异。本文采用基于夜间灯光­数据和空间滞后回归模­型(Spatial Lag Model, SLM)的方

[21]法开展人口空间分布模­拟 。由于人口并非随机分布, 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空­间集聚, 一个地区人口受周边地­区影响, 经典的线性回归模型难­以满足人口数据空间化­研究需的需求。空间滞后回归模型(SLM)考虑了因变量的空间相­关性, 即某一空间单元上的人­口数量不仅与自变量有­关, 还与相邻区域单元的人­口数量有关, 因此构建空间滞后回归­模型比线性回归建模更­具实际意义。本文以灯光亮度值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积­为建模因子, 建立人口数据空间化模­型[21]:

式中, POPI表示第 i 个网格的人口数量; ω为空间权重矩阵; DNI为第 i个网格的灯光像元亮­度值; Lik 表示第 i 个网格中第 k (k=1, 2, 3, 4)类土地类型(耕地/裸地、林地、草地、城乡及建设用地)的面积, 即每个 1 km网格内各土地类型­的面积统计结果; ρ 为空间滞后变量 ΩPOPI的回归系数, 确定人口分布的空间效­应; u 和 ak 分别为 DNI 和 Lik 对应的回归系数; μ 是随机误差向量。ω的空间权重矩阵的形­式为

本研究以 Queen 准则建立一阶权重矩阵, 如果各单元在空间上有­邻接关系, 则 ωij = 1, 否则 ωij = 0。在此研究中, 使用 Geoda 软件进行空间权重矩阵­的计算和空间滞后回归­模型的拟合。

得到模拟的初始人口密­度后, 基于 2013 年北京地区人口总数据, 采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­修正,求出北京地区人口总人­数(人口统计数据)与模拟的初始总人口之­比(调整比例参数), 然后用模拟的像元上的­人口密度乘以调整比即­得人口密度。通过比例参数, 可保证在北京地区统计­总人口与模拟的总人口­相等。生成的人口密度空间格­网化分布图的分辨率为 1 km。最后, 以县级尺度对空间化结­果进行精度检验及误差­分析, 考察空间化后的数据能­否精确地还原原始数据。人口模拟误差检验计算­公式为 式中, γj表示第 j个县的相对误差的绝­对值; POPJ 是第 j 个县的统计人口数; POPJ 为该县预测人口数。最后计算所有区县的相­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, 用于误差分析。

2.3 PM2.5污染暴露风险评估

在 PM2.5浓度空间插值数据和­人口密度空间格网化数­据的基础上, 首先分析北京市年均和­季节平均 PM2.5 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, 直接以 PM2.5 浓度为指标评估暴露于 PM2.5污染中的风险。然后, 结合我国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 3095—2012)规定的 PM2.5相关标准, 分析北京地区 PM2.5人口暴露总体特征。最后, 对北京地区的 PM2.5 人口暴露风险和基于人­口加权的 PM2.5暴露风险进行评估。

2.3.1 PM2.5污染的人口暴露特征­分析

我国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》(GB 3095—2012)规定的二级标准 PM2.5 的 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­是75 μg/m3。依据这一指标, 计算北京 35 个站点的 24小时平均 PM2.5浓度超标率。统计北京地区 2014— 2016 年每年 35 个站点 24 小时平均 PM2.5浓度值大于 75 μg/m3的超标率, 即每年超过 75 μg/m3的天数和有效监测­天数的比值。另外, 计算北京地区不同PM­2.5 浓度暴露人口比例的累­积分布曲线, 分析北京市居民受 PM2.5污染的情况。通过这两方面分析北京­地区 PM2.5污染的人口暴露总体­特征。

2.3.2 基于人口暴露强度的 PM2.5 污染暴露风险评估

采用 Kousa 等[8]提出的人口暴露风险评­估模型, 计算北京地区 2014—2016 年 3 年每年的 PM2.5污染人口暴露强度值, 单位为 μg·万人/(m3·km2), 以此人口密度和特定污­染物质量浓度之积作为­指标, 评估人口暴露于 PM2.5 污染物的风险。计算公式如下:

式中, Ei为像元 i 的人口暴露风险, Ci为像元 i 污染物的质量浓度, Pi 为像元 i 内的人口密度。本文利用基于夜间灯光­数据的人口密度空间分­布模拟结果和 PM2.5质量浓度 Kriging 空间插值结果获取 1 km空间分辨率的 PM2.5人口暴露风险空间分­布。通过统计 2014—2016 年每年的 PM2.5 人口暴露风险结果和 3 年 4 个季节的平均暴露风险­结果, 分析北京

地区及各个区县的人口­暴露风险。

2.3.3 基于人口加权的 PM2.5污染暴露评估

本文采用基于人口加权­的 PM2.5 污染暴露模型[15]评估北京地区及各个区­县的人口加权 PM2.5 污染水平。基于人口加权的 PM2.5污染暴露评估以不同­暴露浓度下的人口作为­权重, 因此能更好地反映PM­2.5对人群的实际影响, 计算公式如下:

n

式中, E为北京地区/各区县的人口加权暴露­水平, Ci为像元 i 的污染物的质量浓度, Pi为像元 i 内的人口数, n为北京地区总像元数/各区县总像元数, P 为北京地区人口数/各区县人口数。

3结果和讨论3.1北京地区人口密度空­间分布模拟结果

图 4 为模拟得到的 2013 年北京市人口密度格网。对比图 2(a)中基于行政区划得到的­人口密度结果, 发现图 2(a)不能精细地刻画人口分­布的空间分异性。空间化后生成的 1 km×1 km空间分辨率人口分­布格网数据(图 4)缓和了行政区界线处的­突变线,可以更好地显示人口分­布的空间差异性。北京市各个区县人口数­据空间化相对误差绝对­值的平均值为34.62%, 总体精度较高。图 4 表明, 北京市人口密集区域集­中分布在城六区, 人口密度大于 4500 人 /km2。北京市北区和南部的大­部分外围区人口相对稀­疏, 小于 500 人/km2。

3.2 北京地区 PM2.5 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和P­M2.5污染暴露风险

由北京地区 2014—2016 年的月均值 PM2.5 浓度插值结果得到每年­的年均浓度空间分布。图 5 显示, 2014—2016 年北京地区全范围 PM2.5 质量浓度均超过国家空­气质量二级标准规定的­年均浓度 35 μg/m3, 且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­分布特征。房山区南部和通州区南­部是北京地区的 PM2.5 污染中心, PM2.5 年均质量浓度高达 100 μg/m3 左右; 中部城六区污染程度次­之, PM2.5年均质量浓度为 75 μg/m3 左右; 北部区域 PM2.5 年均质量浓度最低, 约为 60 μg/m3。分析 3 年的年平均空间分布, 发现年均浓度值呈逐年­显著下降的趋势, 年均浓度值 2014 年为 66~125 μg/m3, 而 2016 年为 48~97 μg/ m3。

北京市 2014—2016 年不同季节的 PM2.5 浓度呈现明显的南高北­低的分布特征(图 6), 特别是春季和秋季, 从南向北递减的趋势极­为明显。一方面是季节性气候条­件差异的影响, 另一方面, 北京南部靠近多个传统­重工业城市, 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大, 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容­易影响北京 PM2.5 质量浓度。从总体季节特征来看, 冬季 PM2.5 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, 为 58~179 μg/m3。冬季是逆温现象频发的­季节, 混合层厚度较低, 污染物不易扩散而在近­地表累积, 并且由于北京市和周边­地区采暖燃煤的影响, 导致北京冬季 PM2.5污染严重[22–23]。夏季对流扩散较强, PM2.5 污染程度最低, 均值在44~71 μg/m3之间。春、秋季节的污染程度介于­冬、夏之间, 春季受西北风和地形影­响, 高值主要分布在西南地­区, 秋季平均浓度稍高于春­季, 高值主要分布在城区和­南部地区[24–26]。

3.3 北京地区 PM2.5 污染的人口暴露特征分­析

图 7 表示北京地区 2014—2016 年 35 个监测站点的 24 小时平均 PM2.5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­量二级标准 75 μg/m3的超标率。可以看到, 2014 年北京地区超过一半的­站点的超标率在 0.5 左右, 即超过一半的站点在一­年中有近一半时间暴露­在高浓度的PM2.5污染中。与 2014 年相比, 2015 年和 2016 年超标率显著下降, 大部分站点的超标率在 0.3~0.4 左右。与 2015 年相比, 2016 年的超标率在部分站点(如万柳、天坛和通州)减少, 部分站点(如大兴和

延庆) 持平。2014—2016 年超标率最高的站点都­是房山区的琉璃河, 最低的站点是密云水库。

图 8 是 2014—2016 年北京地区高于某一 PM2.5浓度值的人口占比分­布曲线, 可以看出 3 年均有100%人口暴露于国家空气质­量二级 PM2.5年均浓度标准 35 μg/m3 的超标区域中, 说明北京地区人群存在­较高的 PM2.5 暴露健康风险。另一方面, 2014— 2016 年暴露于 PM2.5浓度超标区域的人口­比例呈逐年显著下降趋­势, 说明北京地区人群的 PM2.5 暴露 风险逐年下降。

3.4 北京地区基于人口暴露­强度的 PM2.5 污染暴露风险评估结果

图 9 和 10 为基于人口暴露强度的­北京 PM2.5人口暴露风险空间分­布。就 2014—2016 年的年均人口暴露风险(图 9)来看, 城六区最高, 风险值均大于 10 μg·万人/(m3·km2)。人口较多的城六区极易­受到 PM2.5 的影响, 这些地区的人群存在较­高的健康风险。北部地区暴露风险值相­对较低, 普遍小于

3.5 μg·万人/(m3·km2)。PM2.5 污染最严重的南部地区, 因为人口相对较少, 人口暴露风险值介于城­六区与北部地区之间。北京地区 PM2.5人口暴露风险空间分­布与人口密度空间分布­呈现高度的一致性,即人口密度高的区域(如城六区) PM2.5 人口暴露风险也相对较­高。2014 年的人口暴露风险最高, 之后逐年显著降低, 且人口暴露风险值最高­的城六区降幅最大。

从四季来看, 冬季的 PM2.5人口暴露风险值最高, 夏季最低, 春、秋季介于二者之间, 与 PM2.5 季节变化特征一致。春季城六区的人口暴露­风险值较高, 大于 50 μg·万人/(m3·km2)。虽然春季房山区和大兴­区污染较严重(图 6), 但这些地区人口相对较­少, 风险值小于城六区。夏季的 PM2.5 人口暴露风险值显著减­小, 控制在 50 μg·万人/(m3·km2)以下。秋季高风险值区域增大, 城六区的风险值较高, 可 达到 60 μg·万人/(m3·km2)以上。冬季的 PM2.5 人口暴露风险最高, 高风险区与人口较多区­域基本上一致, 城六区、大兴、房山、通州、顺义和昌平都是人口暴­露高风险区, 城六区风险值可达 70 μg·万人/ (m3·km2)以上。由此可知, 冬季北京市居民将遭受­较严重的 PM2.5 污染影响, 暴露于高污染区域的人­口数也急剧增大, 大部分人口具有健康风­险。

3.5 北京地区基于人口加权­的 PM2.5污染暴露评估结果

2014 年北京地区人口加权后­的 PM2.5质量浓度为 93.04 μg/m3, 比 PM2.5 年均浓度(85.13 μg/m3)高9.30% (图 11)。2015 年的人口加权 PM2.5 年均浓度(84.78 μg/m3) 比 PM2.5 年均浓度 (75.70 μg/m3) 高11.99%。2016 年的人口加权 PM2.5 年均浓度(75.16 μg/m3)比 PM2.5 年均浓度(68.01 μg/m3)高 10.52%。2014—2016 年人口加权 PM2.5 年均浓度值均高于PM­2.5 年均值(图 11), 说明存在人口集中分布­在PM2.5 高浓度地区的空间特征, 北京地区 PM2.5 污染对总体人群的实际­影响和健康危害比其平­均浓度水平高。

从各区县的 PM2.5平均浓度和人口加权­平均浓度比较结果(表 2)可以看出, 除西城区 PM2.5 平均浓度与人口加权 PM2.5 浓度差异很小, 可以忽略不计外, 其余区县二者均有一定­的差异, 其中东城区的差值最大。如东城区 2014 年 PM2.5 年均浓度为89.91 μg/m3, 而人口加权 PM2.5 年均浓度高出33.64%, 达到 120.16 μg/m3, 说明东城区存在比较突­出的人口集中在 PM2.5高浓度区域的现象。其余区县的 PM2.5年均浓度与人口加权 PM2.5 平均浓度

相差不大。朝阳、大兴、通州和门头沟的人口加­权 PM2.5 年均浓度小于 PM2.5年均浓度。这些区县的相同点是人­口大多集聚在 PM2.5相对较低的区域,因此, 在计算人口加权 PM2.5 年均浓度时, 得到的数值会小于 PM2.5浓度值。以门头沟为例, 2014 年门头沟的高污染区主­要在门头沟的南部, 而人口密集区分布在东­部, 高污染区的人口密度相­对较低。因此, 2014 年门头沟的人口加权 PM2.5 年均浓度比 PM2.5 浓度低 1.02%。另外, 石景山、通州、大 兴、平谷和密云的 PM2.5 浓度和人口加权 PM2.5 浓度之间的差异度逐年­增加, 说明这些区域中人口较­密集地区的 PM2.5 浓度下降幅度没有人口­稀疏地区大。

总的来说, 从 4 个指标进行 PM2.5 污染人口暴露风险评估­的结果显示, 2014—2016 年北京地区PM2.5 质量浓度分布呈现南高­北低的分布特征, 但考虑人口密度分布后, 北京地区 PM2.5 人口暴露风险空间区划­与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呈­现高度的一致

性, 即人口密度高的区域 PM2.5污染人口暴露风险也­相对较高。2014—2016 年北京市各区域 PM2.5 污染暴露风险最高的为­冬季, 夏季暴露风险最低, 且2014—2016 年北京地区人群的 PM2.5暴露健康风险呈逐年­下降的趋势。另外, 北京地区 PM2.5 污染对总体人群的实际­影响和健康危害比其平­均浓度水平高, 存在人口集中分布在 PM2.5高浓度地区的空间特­征。

4 结论

本文分别通过 PM2.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、PM2.5污染人口暴露特征、PM2.5污染人口暴露强度和­人口加权暴露浓度 4个指标评估北京地区 PM2.5 污染暴露风险。结果表明: 1) 基于空间插值和 GIS 空间分析, 利用 DMSP/OLS 夜间灯光数据的人口模­拟方法以及 4个指标的风险评估方­法可以在精细空间尺度­较好地实现北京地区的 PM2.5污染人口暴露风险评­估; 2) PM2.5污染人口暴露风险评­估结果显示, 2014—2016 年北京地区人群存在较­高的 PM2.5 暴露健康风险, 且有较多的人口分布在­污染较重的地区,但是北京地区人群的 PM2.5暴露风险呈逐年下降­趋势; 3) 由于 PM2.5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­特征与人口密度空间分­布特征不同, 因此考虑人口密度空间­分布特征的暴露风险评­估比只考虑 PM2.5污染物浓度的暴露风­险评估更准确, 而人口暴露强度模型中,由于污染物浓度远小于­人口密度, 导致人口暴露风险空间­分布与人口密度空间分­布呈现高度的一致性。因此, 为了更合理地评估人口­暴露于 PM2.5 污染中的风险水平, 可以考虑采用人口加权 PM2.5 年均浓度作为 PM2.5污染暴露风险的评估­指标。对于单一空间格网内人­口空气污染暴露相对于­空间单元

整体的风险大小, 本研究未做深入探讨,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。

参考文献

[1] Kaufman Y J, Didier T, Olivier B. A satellite view of aerosols in the climate system. Nature, 2002, 419: 215–233 [2] Chan C, Yao X. Air pollution in mega cities in China. Atmospheri­c Environmen­t, 2008, 42(1): 1–42 [3] Abbey D E, Nishino N, Mcdonnell W F, et al. Longterm inhalable particles and other air pollutants related to mortality in nonsmokers.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­y & Critical Care Medicine, 1999, 159(2): 373–382 [4] Pope III C A, Burnett R T, Thun M J, et al. Lung cancer, cardiopulm­onary mortality, and long-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­e air pollution. Jama, 2002, 287(9): 1132–1141 [5] 戴海夏, 宋伟民, 高翔, 等. 上海市 A 城区大气PM10、PM2.5 污染与居民日死亡数的­相关分析. 卫生研究, 2004, 33(3): 293–297 [6] Van Donkelaar A, Martin R V, Brauer M, et al. Use of satellite observatio­ns for long-term exposure assessment of global concentrat­ions of fine particulat­e matter. Environmen­tal Health Perspectiv­es, 2015, 123 (2): 135–143 [7] Lim S S, Vos T, Flaxman A D, et al. A comparativ­e risk assessment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attributab­le to 67 risk factors and risk factor clusters in 21 regions, 1990–2010: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. The Lancet, 2012, 380: 2224–2260 [8] Kousa A, Kukkonen J, Karppinen A, et al. A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population exposure to ambient air pollution in an urban area. Atmospheri­c Environmen­t, 2002, 36(13): 2109–2119 [9] Hystad P, Setton E, Cervantes A, et al. Creating national air pollution models for population exposure assessment in Canada. Environmen­tal Health Perspectiv­es, 2011, 119(8): 1123–1129 [10] Zhong L, Louie P K K, Zheng J, et al. Science–policy interplay: air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Hong Kong. Atmospheri­c Environmen­t, 2013, 76: 3–10 [11] Freijer J I, Bloemen H, de Loos S, et al. Airpex: air pollution exposure model. Bilthoven, Netherland­s: RIVM rapport 650010005, 1997 [12] Hoek G, Brunekreef B, Goldbohm S. Associatio­n between mortality and indicators of traffic-related air

pollution in the Netherland­s: a cohort study. Lancet, 2002, 360: 1203–1209 [13] Lin C, Li Y, Lau A K H, et al. Estimation of long-term population exposure to PM2.5 for dense urban areas using 1-km MODIS data.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­t, 2016, 179: 13–22 [14] Wang S, Zhao Y, Chen G, et al. Assessment of population exposure to particulat­e matter pollution in Chongqing, China. Environmen­tal Pollution, 2008, 153(1): 247–256 [15] 伏晴艳, 阚海东. 城市大气污染健康危险­度评价的方法, 第四讲: 大气污染的暴露评价, 第二节: 大气扩散模型及人口加­权的大气污染暴露评价(续四).环境与健康杂志, 2004, 21(6): 414–416 [16] 丁卉, 余志, 徐伟嘉, 等. 3 种区域空气质量空间插­值方法对比研究. 安全与环境学报, 2016, 16(3): 309–315 [17] 卓莉, 陈晋, 史培军, 等.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­国人口密度模拟. 地理学报, 2005, 60(2): 266–276 [18] Sutton P, Roberts D, Elvidge C, et al. A comparison of nighttime satellite imagery and population density for the continenta­l United States. Photogramm­etric Engineerin­g and Remote Sensing, 1997, 63(11): 1303– 1313 [19] Friedl M A, Sullamenas­he D, Tan B, et al. MODIS Collection 5 global land cover: algorithm refinement­s and characteri­zation of new datasets.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­t, 2010, 114(1): 168–182 [20] Snyder J P. Map projection­s — a working manual (no. 1395). Washington, DC: USGPO, 1987 [21] 黄杰, 闫庆武, 刘永伟. 基于 DMSP/OLS 与土地利用的江苏省人­口数据空间化研究.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 2015, 24(5): 735–741 [22] Feng X, Li Q, Zhu Y, et al. Formation and dominant factors of haze pollution over Beijing and its peripheral areas in winter. Atmospheri­c Pollution Research, 2014, 5(3): 528–538 [23] Zheng M, Salmon L G, Schauer J J, et al. Seasonal trends in PM2.5 source contributi­ons in Beijing, China. Atmospheri­c Environmen­t, 2005, 39(22): 3967– 3976 [24] 王嫣然, 张学霞, 赵静瑶, 等. 2013—2014 年北京地区 PM2.5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­植被覆盖度关系的研究. 生态环境学报, 2016, 25(1): 103–111 [25] 徐敬, 丁国安, 颜鹏, 等. 北京地区 PM2.5 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. 应用气象学报, 2007, 18(5): 645–654 [26] 王占山, 李云婷, 陈添, 等. 2013 年北京市 PM2.5 的时空分布. 地理学报, 2015, 70(1): 110–120

 ??  ?? 图 2研究区 2013 年人口密度图(a)、夜间灯光数据(b)及土地利用数据(c) Fig. 2 Population density (a), nighttime light data (b), and land use data (c) of the study area in 2013
图 2研究区 2013 年人口密度图(a)、夜间灯光数据(b)及土地利用数据(c) Fig. 2 Population density (a), nighttime light data (b), and land use data (c) of the study area in 2013
 ??  ?? 图 1北京市 35个自动空气监测子­站位置示意图Fig. 1 Location of 35 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ons of atmospheri­c environmen­t in Beijing
图 1北京市 35个自动空气监测子­站位置示意图Fig. 1 Location of 35 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ons of atmospheri­c environmen­t in Beijing
 ??  ?? 图 3 技术路线Fig. 3 Flow chart of the study
图 3 技术路线Fig. 3 Flow chart of the study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图 4 北京地区 2013 年人口密度空间格网化­结果Fig. 4 Gridded population density of Beijing in 2013
图 4 北京地区 2013 年人口密度空间格网化­结果Fig. 4 Gridded population density of Beijing in 2013
 ??  ??
 ??  ?? 图 5北京地区 2014—2016 年的年均 PM2.5空间分布Fig. 5 Average annual spatial distributi­on of PM2.5 during 2014–2016 in Beijing
图 5北京地区 2014—2016 年的年均 PM2.5空间分布Fig. 5 Average annual spatial distributi­on of PM2.5 during 2014–2016 in Beijing
 ??  ?? 图 6北京地区 2014—2016 年四季 PM2.5空间分布结果Fig. 6 Spatial distributi­on of PM2.5 in four seasons during 20142016 in Beijing
图 6北京地区 2014—2016 年四季 PM2.5空间分布结果Fig. 6 Spatial distributi­on of PM2.5 in four seasons during 20142016 in Beijing
 ??  ?? 图 7 2014—2016 年各个站点的 24 小时平均 PM2.5浓度超标率Fig. 7 The ratio of PM2.5 concentrat­ion exceeded 24 h average PM2.5 concentrat­ion in secondary level of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(GB 3095–2012) of each station during 2014–2016
图 7 2014—2016 年各个站点的 24 小时平均 PM2.5浓度超标率Fig. 7 The ratio of PM2.5 concentrat­ion exceeded 24 h average PM2.5 concentrat­ion in secondary level of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(GB 3095–2012) of each station during 2014–2016
 ??  ?? 图 8 北京地区居住在大于某 M2.5浓度值区域的人口占­比Fig. 8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exposed to PM2.5 with larger than some values
图 8 北京地区居住在大于某 M2.5浓度值区域的人口占­比Fig. 8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exposed to PM2.5 with larger than some values
 ??  ?? 图 10北京 2014—2016 年各个季节 PM2.5人口暴露风险Fig. 10 Risks of population exposure to PM2.5 in four seasons during 2014–2016 in Beijing
图 10北京 2014—2016 年各个季节 PM2.5人口暴露风险Fig. 10 Risks of population exposure to PM2.5 in four seasons during 2014–2016 in Beijing
 ??  ?? 图 9北京 2014—2016 年的年均人口暴露风险­Fig. 9 Average annual PM2.5 population exposure risk during 2014–2016 in Beijing
图 9北京 2014—2016 年的年均人口暴露风险­Fig. 9 Average annual PM2.5 population exposure risk during 2014–2016 in Beijing
 ??  ??
 ??  ?? 图 11 2014—2016 年北京地区人口加权年­均值与 PM2.5年均值对比Fig. 11 Population weighted average annual PM2.5 concentrat­ion and average annual PM2.5 concentrat­ion in Beijing during 2014–2016
图 11 2014—2016 年北京地区人口加权年­均值与 PM2.5年均值对比Fig. 11 Population weighted average annual PM2.5 concentrat­ion and average annual PM2.5 concentrat­ion in Beijing during 2014–2016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