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 (Family Culture)

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:建立爱的规则

每个父母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­能走向成功。但前提是,你得从今天起,有计划,有规则,有底线地爱孩子,帮助他的内心世界,建立一个又一个有利于­其成长的规则。

- ■ 文 杨黎明

一位年轻妈妈跟我讲了­一个她和她女儿的故事:某天,她带着女儿小晖映一起­逛进了路边一家商场。孩子每当走进商场,便如同走进了五彩缤纷­的童话世界,自然高兴得欢呼雀跃,兴奋之情难以言喻。乘着那股高兴劲,孩子选中了一个 她自己喜欢的玩具。这位妈妈也随手选了个­家里急用的生活物品。母女俩各自选好自己中­意的物品后,来到收银台正准备结账­走人时,这位妈妈忽然看到收银­台附近围着一大群人正­抢购榴莲,原来是商场正在搞榴莲­促销活动。禁不住诱惑的 年轻妈妈,鬼使神差地拉起孩子赶­紧凑了过去,也想买个榴莲回家。

这时,她女儿小晖映突然抬起­头很认真地对她说 :“妈妈,你不是说每次逛街,一人只能买一样自己喜­欢的东西吗?现在你不是已经买了一­样东西吗?怎么还买呢?”

这位妈妈猛然一惊,赶紧放下手头的榴莲,牵着孩子的手,匆匆地离开了商场。

听完这位年轻妈妈和她­女儿的故事,我不禁调侃笑道:“恭喜你!一个优秀的气质已在你­女儿身上初见端倪。”年轻的妈妈幸福地笑问: “有吗?”

原来,这位朋友在孩子很小的­时候,为了控制孩子日渐膨胀­的购物欲,给她制定了一条不成为­文的规定,那就是:每次出门逛街,或逛商场买东西,不管自己有多么喜欢,每次只能买一样东西。并且,自那以后,妈妈带头严格执行自己­制定的这个家庭“法令”。刚开始,她女儿虽然感觉不爽,但久而久之,不知不觉也就习惯了。可那天在商场,这位妈妈在榴莲降价的­诱惑之下,一时之间却差点忘了自­己曾经颁布的“法令”。因而,差点带头“违法”。幸好,女儿及时提醒,才得以“回头是岸”,不然就会为女儿留下食­言的严重“口实”。

在孩子像天使般降临世­界的那一刻,不但其个人自动成为这­世界的一部分,而且,其自身也是一个崭新的­世界。我们姑且称之为“内部世界”和“外部世界”。在孩子睁开眼睛看世界,张开嘴进食的那一刻起,其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­质上,都像一位拾荒人士,他每时每刻都不由自主­地,通过自身各个器官来摄­取外部世界的养料,以试图填充其空旷而博­大的内部世界。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,他从我们这个五彩缤纷­的外部世界摄取的养料­逐渐增多,甚至多到其自身无暇顾­及。这些被搜刮进其内部世­界的养分,需要按一定规则排序分­类,才 能有效地为其所用。可是,这些养分不会自动排序­分类。孩子自身主观上也不具­备分类的能力。因此,这就有赖于父母帮助他­们的世界建立规则,然后按照这些规则规整­他们的生活,他们的世界。

父母要帮助孩子规整自­己的个人世界,其前提是需要帮助其建­立规则。父母们经过几十年的生­活历练,对这世界有什么规则,需要什么规则,早已烂熟于心。因此,父母的核心任务并不是­帮助孩子“制订”新的规则,而是帮助孩子理解这世­界已有的规则,并践行、坚持这些规则。这个帮助孩子理解规则, 践行规则,并坚持规则的过程,即是我们平时所说的,对孩子教育的过程。这整个过程,说白了就是植入有益规­则的过程。让规则在孩子的世界里,从无到有,从少到多,从被动植入,到主动吸收。这个过程的开展,主要集中在“家庭”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场所。因此,我们顾名思义,称之为“家庭教育”。换言之,“家庭教育”的核心内容就是:帮助孩子理解规则,践行规则,植入规则,并坚持规则。进而最终实现在孩子的­内心世界——建立规则。

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人类社

会早已建立了无数规范­我们人类生活的规则。例如尊老爱幼、尊师重教、勤俭节约、讲究卫生、勤学上进,勤劳致富,等等。这些规则,是每个初来乍到这地球­之人类的必修课。可是,当你短时间内一股脑儿­将这些规则讲给孩子们­听时,他们未必能理解,更谈不上执行。因此,家长要做的不但是要讲­给孩子们听,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规­范人类言行,规整人们生活的规则,身体力行地做给孩子们­看,进而潜移默化地植入孩­子们的世界。

例如刚才那位年轻妈妈­与她女儿之间发生的故­事,不过是一个关 于执行“勤俭节约”之规则的故事。“勤俭节约”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性的­生活规则。这是每个父母都要求孩­子们做到,并试图强行植入的有益­规则。在刚才的故事中,年轻的妈妈,为了帮助女儿建立“节俭”的规则意识,严格地规定她:每次逛街只能买一样东­西。在随后的日子里,女儿很听话地照做了。说明这妈妈对女儿植入­的“节俭”的规则很有成效。之所以这么有成效,是因为这妈妈不但嘴上­说,而且,在女儿面前带头做。可在商场榴莲降价的诱­惑下,这妈妈一时之间,竟然差点忘记了自己之­前一贯坚持的规则,反倒让女儿提醒她:你不是说一人只能买一­样的东西吗?这孩子的反应,说明年轻妈妈对孩子规­则的植入,不仅有成效,确切地说是很成功。

平时,我们总是听到很多家长­抱怨说自己的孩子有多­么任性,多么不听话,多么不懂事。其实,事实上并非是这些孩子­有多么骄纵,而是这些家长自身太没­原则。俗话说,打铁还需自身硬。原本是这些家长自身太­软,却抱怨孩子太“硬”。孩子是天使,是用来爱的,这无可厚非。可我认为,一味盲目地满足孩子天­性中的欲望,其实并非真正的爱。如果非得将这种行为视­为“爱”的话,那么,充其量只能称之为“滥爱”。“滥爱”表现,即是没有原则,没有底线地盲目给予。这种一味盲目地给予,永远无法将人类社会早­已约定俗成的,有益于人类生活的规则­植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,即将使他的内心永远处­于随性、无序的浑沌状态。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。

也有大批家长,像那位年轻妈妈一样,自身规则意识很强,也知道自己应该有底线­地爱孩子,并且带头坚持这些规则,以期给孩子做好榜样和­示范,但就是难以做到长久地­坚持,其结果就是前功尽弃。这样的结果不能不令人­惋惜。而更多的家长则是自身­如软泥一堆,不但自己不懂得何谓规­则,更不懂得按照什么样的­规则来塑造孩子。一天又一天,周而复始,像养猪一样养孩子,并不知不觉地将自身原­有的恶习,在举手投足间“传授”给了孩子。可想而知,如此这般成长的孩子,谈何未来?

因此,我认为:衡量一位家长的教育优­劣,并非是看这家长在物欲­上满足了孩子多少,而是看这家长帮孩子建­立了多少良性规则。例如将两个没洗过的苹­果分别发给两位小朋友,其中一个小朋友接过苹­果马上就送嘴里啃,而另一个小朋友,接过苹果则马上跑到水­龙头下面去洗。显然,这个洗苹果小朋友的内­心世界已经被其父母植­入了“讲卫生”的这个规则,而另一个则没有。

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,就要开始面临无数的竞­争与博弈。人与人之间竞争什么,博弈什么?其实,其归根结底较量的是规­则。说到底,成功的人生,是由无数优质的规则所­构建的。而失败的人生则是由未­经规则化的欲望所凑合­的。每个父母,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­能走向成功。但前提是,你得从今天起,有计划,有规则,有底线地爱孩子,帮助他的内心世界,建立一个又一个有利于­其成长的规则。

(编辑 王娜)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