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 (Family Culture)

董必武同志的家风/本刊记者整理

- ■ 文 本刊记者整理

有人说,只有祖国强大繁荣,才会有家庭的幸福平安。的确,生活在国家富强、社会安定的我们,是幸福的,但更应该时刻牢记,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­革命先烈前仆后继、流血牺牲的结果,没有他们的无私付出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­生活。因此,我们特开设“家庭故事”栏目,讲述那些为人民幸福鞠­躬尽瘁的革命先烈、仁人志士的家庭故事,感受幸福的真谛,正如鲁迅所说:“唯独革命家,无论他生或死,都能给大家以幸福。”

董必武从 1921年参加中共一­大开始,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­了一辈子,在革命和建设中建立了­卓越功勋,被人们尊称为“董老”。但这位忠厚长者,从来不摆“老资格”,而是以“配角”“跑龙套的”自居,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。此外,他还特别重视对子女的­教育,勉励他们勤奋学习,努力工作,绝不允许有任何特殊的­行为和待遇。

“严厉”是父亲的代名词

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,董必武在全国人民心目­中,是一个具有大家胸怀、长者风范的伟人形象。在3个儿女眼中,父亲董必武是可敬可畏­的。回忆起父亲,“严格”两个字从长子董良羽口­中脱口

而出,“从小就怕父亲,家里的人也全都怕他”。在董良羽的记忆中, 9岁时的一件事让他记­忆颇深:“我从小就跟着父母辗转­奔波,没有教科书,父亲就把授课内容写在­毛边纸上,订成课本,让我背诵。一天他突然检查作业,让我背乘法表给他听,背到三七二十一时,可能是声音小了点儿,结果父亲说我背错了,全部重背,我当时心里委屈极了,但是他说错就是错了,我要是不重新背一遍就­不能回屋睡觉!”回首父亲严厉的教育,董良羽心存感激 :“虽然,从小到大父亲的严厉从­未变过,但是从父亲那里学到的­东西让我受益终生。”

董必武不仅十分关心子­女们的学习,还十分重视对子女艰苦­朴素作风的教育培养。他要求子女们用钱必须­记账:“要你们用钱记账,不是怕你们多花钱,而是要胸中有数。养成这样的好习惯,将来为国家、为人民服务,要用钱的时候,就会从实际出发。”在董必武的言传身教中,子女们纷纷以父亲为榜­样。儿子董良翮上中学时想­买一双自己喜欢的布鞋,就从车费中三分五分地­积攒,过了两年,积少成多, 才终于买到了那双鞋。

干部子女不能搞特殊

1969 年,董良翮高中毕业后,面临就业问题。那时候,年轻人最向往的是到部­队参军,其次是到工厂当工人,这两种岗位十分紧俏,因为大部分青年人都要­去农村插队劳动。当时董必武是中央政治­局委员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­长,要安排孩子去部队或工­厂不是什么难事。但董必武的态度十分鲜­明:“干部子女不能搞特殊,良翮还是下乡插队去!”按照父亲的要求,董良翮报名下乡,被安排到河北省晋县周­头公社贺家寨大队插队­落户。

临别时,董必武提醒儿子说“:你是革命的后代,要严格要求自己,生活上要艰苦朴素,和群众同甘共苦,决不能高人一等!”他反复叮嘱“,你不能当特殊农民,要做一个普通农民。你要听老农的话,听队长的话。”

董良翮在农村一干就是­10年,他虚心向农民学习,争着干苦活、累活,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­称赞,被树为知青的先进典型。10年间,董良翮从普通社员一步­步做到大队书记、公社书记、县委副书记。担任大队干 部后,董必武曾让儿子把同他­一起出差来京的干部请­到家中,当着董良翮的面,对公社干部说:“你们要帮助良翮,他还年轻,工作上要向你们学习,你们经验丰富,要当他的老师,教育他在农村好好工作。”

董必武不仅把儿子送去­务农,还希望小孙子长大了也­到农村去。1972年,董必武在给小孙子的诗­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:“父母在晋县,农忙事田亩。望尔速长大,协作左右手。吾意亦云然,世为农人好。孙良颇茁壮,天逸符大造。”

1975 年春,九十岁高龄的董必武病­重住院,董良翮回京探望父亲,已是弥留之际的董必武­却不让儿子留在身边,催促他赶紧回去: “农村工作忙,不能长期耽搁。我这里有人照顾,你还是回农村安心工作。”董良翮只得含泪辞别病­危的父亲,回到插队的农村。

董必武的一生是辛勤的­一生,为了人民能够生活的更­好,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,他的一生也是严厉的一­生,他用严厉教会了子女如­何坚守本心,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。而他的子女们,虽然没有当大官,但是都传承了董必武开­创的家风,为人真诚、忠厚、勤俭、好学。董必武晚年最为疼爱的­孙儿们,如今已经与普通的老百­姓没有什么不同了,但是他们良好的品德仍­然颇有董必武的遗风。对于子女们的影响,董良羽说 :“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就­是做人要有规矩。”董良 说“:我继承了父亲一颗特别­平常的心。”董良 说:“父亲像一座矿藏丰富的­大山,告诉我们如何做才能对­得起国家、对得起民族、对得起人民!”

(编辑 冀青艳)

 ??  ?? 编者按:
编者按: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