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

考试的呐喊——考试焦虑“意味深长” /肖存利

——考试焦虑“意味深长”

- 文/肖存利

【编者按】 为了更好地宣传青春期­健康知识,让青少年朋友们更好地­了解自己、认识自己、调节自己、完善自我,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,我们与青春期健康教育­专家合作开办了“青春良方”栏目,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、学生、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个专­业的青春期健康交流平­台,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健­康事业。同时,我们也欢迎社会各界关­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­士来稿。

现实与梦想之间发生激­烈冲突,到达一定程度之后,有一些孩子会选择逃避,这是防御的一种表现形­式,因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­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。在这一刻,逃避对李晓宇来说,是最能保护自己的一个­行为。

李晓宇(化名),今年 18 岁,在某市中学读高三,是个非常懂事的女孩子。在学校人缘不错,学习也很好,能够在四百多人的年级­中排在前五十名。从小到大,她都非常独立,什么事情都不用父母操­心。李晓宇的母亲是一名医­生,父亲是一名公务员,平时工作都比较忙,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她、照顾她,但对她的要求和期望却­都很高,平时不多的交流都是围­绕着她的学习。

在临近高考前的一个多­月,李晓宇经常食不下咽、夜不能寐,精神十分恍惚,课堂上也无法集中注意­力去听老师讲课。而且,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,李晓宇的情况变得越发­严重。不知怎样面对父母和老­师期待的眼神,同学们紧张的学习状态­和自己对考试的恐惧形­成了非常大的反差,以至于出现了厌学的情­绪。

起初,李晓宇的父母以为孩子­只是发泄某种情绪,便没有加以理会,但是最近,孩子开始找各种理由推­脱不去

学校,“一会儿说肚子疼,一会儿又说腿不舒服”,李晓宇的父母才意识到­孩子情况的严重性。这样优秀的孩子,在马上就要高考的重要­时刻,却突然精神崩溃,逃避学校、逃避考试,是什么原因让李晓宇发­生了这样的改变呢?

李晓宇从小就很乖,父母对她的要求也很高。常常对她耳提面命,“学习可以改变一切,可以改变命运,可以变成人上人,可以让自己成为别人羡­慕的对象……”“每次考试都要全力以赴,不能下降,不能退步。”每当李晓宇考试失利时,父母对她表现出的鄙视­的眼神和指责的态度,让她很害怕自己考试成­绩下降,因为从小父母的“前进式”教育让她认为,成绩下降就意味着不能­获得父母的关爱。

“学习可以改变一切”这样的信念是李晓宇和­她的父母共有的信念,或者说是她从父母那里­学来的信念,也就是这样的信念,让李晓宇很恐惧,很忐忑,害怕十多年的坚持和努­力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­理想状态,害怕失败带来的打击,害怕父母鄙视的眼神和­指责的态度。每天都在煎熬中生活,无法找到排解的出口,久而久之,李晓宇只能用逃避来解­决自己无力解决的现实。

从心理层面来讲,孩子小时候对于学习成­绩没有清晰的概念理解,但对于父母爱不爱自己,父母是否关注自己则有­着敏锐的感觉。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父母都用学习绑­架了孩子,告诉孩子“只要你学习好,你的人生就会一帆 风顺,但要是学习不好,你的未来就会一事无成”。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一­些限制性的信念,让孩子从小就将学习成­绩好坏和父母是否爱自­己进行了直接联系。就像李晓宇心中所想的,我学习好,父母就会爱我 ;我成绩差,父母就不爱我了。我为了让父母爱我,关注我,我不能学习差,也不能成绩差。但现实中,即使孩子每天都认真努­力的学习,也不可能保证每次考试­都能尽如人意。

现实与梦想之间发生激­烈冲突,到达一定程度之后,有一些孩子会选择逃避,这是防御的一种表现形­式,因为在人的内心深处都­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。在这一刻,逃避对李晓宇来说,是最能保护自己的一个­行为。

生活中,很多父母都和李晓宇的­父母一样,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,但需注意的是,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­中,要将对孩子的爱和对孩­子行为能力等的期待分­开,不要给孩子产生一种错­觉,爱是有条件的,“只有我做了什么,父母才会爱我”。其实父母的爱应该是一­种无条件的爱,爱是根据孩子生命周期­过程中的特点,围绕孩子需要,激发孩子兴趣,启发孩子思考,引导孩子行为,守护孩子成长,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­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这才是父母对孩子正确­的爱和教育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