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

女孩“追星”的背后/

潇潇突然跟父母旧话重­提,说自己已经联系好了一­个女大学生,并且自己花了几千元压­岁钱,买好了音乐会的门票,就等家长帮助办理去香­港的通行证了。

- 马志国

心理困扰:一场“亲子战争”为何而起

潇潇是个14岁女孩,正在读初二。假期中的一个晚上,潇潇在家里和父母发生­冲突,最后冲突演变为激烈的“亲子战争”。“亲子战争”的高潮阶段,潇潇情绪十分激动,嚎啕大哭,这边父母也愁苦万状,泪水涟涟。这样的“亲子战争”怎么会有好结局?自然是双方不欢而散,各自伴着痛苦的泪水入­眠。

一场亲子战争为何而起?说起来诱因是潇潇“追星”。不知从何时起,潇潇就开始“追星”了。最近两年来,她追的是一个韩国组合,前些时候,潇潇得知了消息,该组合2 个月后将到中国香港开­演唱会。潇潇的热情被激发出来,跟父母提出了要去香港­看演唱会,说这是自己几年来的追­求,这次不能错过机会,一定要去。

听萧萧的态度如此坚决,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拒­绝,但因为心疼孩子,最后还是答应潇潇:“要去也要

找一个成年人带你去,要不我们怎么放心?”潇潇也就作罢。

父母原本以为潇潇一时­冲动,也就没太放心上。没想到几天后,潇潇突然跟父母旧话重­提,说自己已经联系好了一­个女大学生,并且自己花了几千元压­岁钱,买好了音乐会的门

票,就等家长帮助办理去香­港的通行证了。

家长一听,立刻着急了,这么远的路,一个陌生的大学生陪同,叫人怎么放心?于是,父母立刻反口表示不同­意。这下,潇潇情绪猛烈爆发,反应激烈,并哭喊起来 :“你们

说要成年人带着就可以­去。年满 18岁就是成年人,我联系的这个大学生都 20岁了,难道还不是成年人吗?现在怎么又不让去了?你们说话不算数!你们骗我!”

潇潇闹了一阵子,看家长还是死活不答应,不知不觉间换了战术,由哭闹变成恳求:“求求你们了,我以后再也不反抗你们­了,就这一次。这是我长久以来的动力,求求你们答应我吧……”事情闹到如此地步,可以想见在这个家里该­是怎样一个夜晚?直到第二天坐到我面前­的时候,潇潇父母还在愁苦不堪­长吁短叹:“说实话,钱我们可以花得起,可这不是钱的事,关键是真不放心啊,孩子怎么想什么就是什­么啊?”心理探究:莫非是逆反惹的祸

沉静片刻我说:“这样的事情绝非偶然,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?”

接下来的沟通得知,潇潇和父母的亲子冲突­由来已久。潇潇从小就是个非常聪­明的女孩。从小学到中学,她都是长期的“尖子生”。可是,父母总认为潇潇学习不­够努力,特别是上中学后,她总爱看电视、玩手机、交朋友、不做作业。为此,父母时常说教,可潇潇就是不听,由此便开始逆反了。潇潇跟父母常说的话是,“你们就知道让我学习,再这样明天我干脆不上­学了。”起初家长以为她不过是­说说而已,没想到后来潇潇居然“说到做到”,父母无奈,只好由她去。有意思的是,潇潇见不再逼迫,过些天又重新回到校园。

尽管潇潇不好好学习,可每到考试成绩下发的­时候,至少也是班上前 3名。这让潇潇父母一面不放­心孩子的学习,一面又无话可说,不禁郁闷又纠结,亲子关系越发紧张。随后,还有让亲子关系更为紧­张的事情。到初二后,父母又发现潇潇与一个­男孩子交往密切。于是如临大敌,围追堵截。结果也没挡住潇潇和男­孩子的交

往。最后,父母也是无可奈何,只好由她去。让父母哭笑不得的是,父母不管了,潇潇却和那个男孩子分­手了,家里也就作罢。没想到,刚刚平静一阵子,又发生了看音乐会的事。

沟通至此,潇潇父母愁苦万状苦不­堪言。潇潇妈妈非常情绪化,满脸的恼恨:“这孩子,真是气死我了,还不如不生她!”潇潇父亲稍微冷静些,但也是叹息不止。是啊,潇潇为什么这样?潇潇和父母的亲子冲突­从何而来?看潇潇母亲还在情绪化­中,我和潇潇父亲进行了下­面的交流。

我问道:“潇潇从小凡事就会有自­己的想法,对吗?”

“是的,从小就会有主意,长大了之后就更有主见­了,许多事好像都有自己的­想法和办法,总是说我们什么都不懂……”

“作为父母确实更多关心­孩子的学习了,是这样吗?”

这时候,潇潇母亲接过话来“:是啊,我们就想不能让她荒废­了,总想

让孩子学习更加努力,将来上个知名大学……”

心理解析:让人劳神的年龄和个性

至此,我们不难看清他们亲子­冲突的心理根源了。

一方面,就共性而言,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容­易导致亲子冲突。

首先,家长忽略了孩子现在的­生活。孩子到底是孩子,他们更喜欢关注眼前的­事物,要过好的是现在的生活。因此他们更为看重自己­的内心世界。可是,父母那成年人的思维,总是想得长远,更愿意把孩子的人生的­意义放到未来,忽略了孩子现在的生活­与心理感受。于是,亲子冲突发生了。

再有,家长忽略了孩子心理需­求的多样性。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丰富­多彩的,他们不仅需要学习,还有玩耍的需要、放松的需要、人际交往的需要,以及丰富的情感需要等­等。这些需要的满足,都可以为孩子心理健康­成长提供必需的精神营­养。这就好比要想让孩子身­体长得好,不能光让孩子喝水,要想让孩子心理健康成­长,不能只关注学习。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­需要的多样性,亲子怎能不起冲突?

最后,随着孩子的成长,心理世界会更复杂,初二的孩子往往正处于­这样一个特殊的年龄段。一是发育处于青春期。男孩的初次遗精和女孩­的初潮,都会让自己惊慌之余又­迷惑不解。即生理上性的发育,必然带来心理上的动荡­不安了,动荡不安的心态又很容­易表现为行为上的紊乱。二是心理处于关键期。少年时期,在个体心理发展中正值­心理断乳期,也就是平时说的逆反期。他们一面有独立要求,一面有依赖心理,试图摆脱成人,却又不能完全自立,他们的心理处于半幼稚­半成熟、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。这些特点会在这个年龄­段集中地表现出来,于是,几乎所有的孩子到了初­二前后都会让人劳神,容易出现亲子冲突。

就潇潇的情况看,正处于这样的年龄段,对此,父母又缺乏应有的意识,于是,亲子冲突便在所难免了。

另一方面,就个性而言,潇潇的个性心理特点也­容易导致亲子冲突。

通常说来,越是聪明的孩子越容易­让父母劳神,容易和父母发生冲突。这是因为,大凡智力发展优异的孩­子,往往会有更多的心理能­量和心理需求,对生活往往会有比同龄­孩子更深刻的观察思考。如果成人对这样的孩子­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和­培养,自然就会生出许多麻烦。于是,这种情况就更容易挫伤­孩子的心理需求,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,也就更容易导致亲子冲­突。

再有,这样智力优异的孩子,往往从小受到更多的优­待和娇宠。于是,在个性上又会强化了他­们的自我中心意识,养成任性放纵等性格特­征,让他们更自我、更独断、更习惯了随心所欲。潇潇也是这样,不难想象一

个从小就很聪明总拿奖­状的女孩,在学校和家里受到了多­少优待和娇宠?怎能不养成任性使气发­脾气的个性?怎能不让人感到可气可­恼?

沟通至此,潇潇父母都笑了“:是啊,您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­呢?”

心理对策:学会从内心深处接纳孩­子

在后继的交流中,我郑重而诚恳地表示 :“无论怎样,作为父母,像刚才那样的话,坚决不能说。亲子之间总会有一种很­微妙的互动关系。在这种互动过程中,从父母的言谈举止甚至­一个眼神中,孩子都会敏锐地感受到­父母对自己的态度。如果父母对孩子心怀恼­恨,孩子一定会感受到的。孩子感受不到温暖,哪里还会有良好的亲子­关系?所以,不管孩子怎样,父母一定要无条件的从­内心深处好好接纳自己­孩子。”

随后,我们具体讨论了怎样接­纳孩子的话题。潇潇父母领悟到,没

有哪个孩子是完美的孩­子,即便孩子真的有不好,也应该强化优点,接纳缺点。因为每个孩子尽管都不­完美,但也都有他们的闪光点­与可爱之处。更何况,就潇潇的情况说,超常的智力,优异的成绩,独到的见解,都只能说孩子是需要进­行特别关注的。

首先,要有针对性地陪孩子一­起成长。潇潇和父母的亲子冲突­的关键在于,父母缺乏应有的因势利­导和因材施教。一旦换个视角,重新审视与接纳孩子,调整亲子互动模式,亲子冲突就会自行化解­了。从前面的故事中我们看­到,不论是不上学的问题,还是交男朋友的问题,一旦家长不再站在对立­面,潇潇的这些问题都自行­化解了。这告诉我们,和潇潇一样处于逆反期­的孩子,一旦家长不是简单地直­接反对,他们成长反而会更顺利­一些。所以,家长最需要的不是围追­堵截,而是因势利导。

因势利导,父母就要学会跟孩子一­起成长,给孩子有针对性的引导

和培养。潇潇这样的孩子,聪明智慧,学有余力,这是需要正视的现实。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,从积极方面引导孩子,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,拓宽孩子的发展渠道,无形中也就避免了亲子­冲突。

其次,妥善处理好演唱会的问­题。中学生“追星”,也是年龄特征的表现,说起来也算不上是坏事,甚至可以说是孩子合理­的心理需求。况且,就潇潇的家庭情况看,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­作出妥善安排,满足孩子的愿望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心理准备工作做得­到位,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契­机,化解亲子冲突,缓解亲子关系,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成­长。经过沟通,潇潇父母最后决定,到时父亲请两天假,亲自陪潇潇去香港看演­唱会。

据潇潇的妈妈反馈,在后来的日子里,家里少了吵闹与冲突,多了平和与安宁。

 ??  ??
 ??  ?? 一位学生讲她的梦想是­当明星经纪人
一位学生讲她的梦想是­当明星经纪人
 ??  ??
 ??  ?? 参加某艺人演唱会的歌­迷
参加某艺人演唱会的歌­迷
 ??  ??
 ??  ?? 一青少年家中的偶像照­片
一青少年家中的偶像照­片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