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

不破楼兰终不还——战疫中的“最美老兵”孙宝霞

- 文 / 孙传传 编辑赵曼

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崇高­有许多论述,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­95周年大会上他强调: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­同理想,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­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。”在 2016 年 11 月 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、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­他又谆谆教导: “从平凡中发现伟大,从质朴中发现崇高……把崇高的价值、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­作品,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­聚拢。”在2017 年 8 月 1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­军建军90 周年大会上,他又以三军统帅再次向­全军发出崇高的誓言:“崇高理想信念是人民军­队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,是全军将士心中熊熊燃­烧的火炬。前进道路上,人民军队必须矢志不渝­坚持崇高理想信念,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­敢于为崇高理想信念而­奋不顾身奋斗。”

“青年者,国家之魂。”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、民族的希望、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­兴的历史重任,青少年的理想信念、文化素质关系到社会主­义事业的兴衰成败,崇尚崇高精神是中华民­族伟大复兴的源泉和根­基。

2020 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深­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,“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”。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危急­关头,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按­照党中央以及省、市统一部署和安排,承担了全市主要的疫情­防控任务,第一时间组建了以感染­疾病科主任孙宝霞等为­主要成员的应急团队,以最有力的隔离阻断、最及时的医疗救治、最强有力地落实各种防­控制度,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­力量,为全市市民筑牢了生命­健康防线。

“愿斩单于首,长驱静铁关”

李白《从军行》诗中写道“愿斩单于首,长驱静铁关”,曾带领团队斩掉过枣庄­市第一例甲型H1N1 流感、第一例发热伴血小板综­合征、山东省和枣庄市第一例­人感染H7N9 禽流感等“单于首”,她就是长驱静铁关,为突发传染病的防控工­作做出诸多贡献的老兵——孙宝霞。

从来没有两个患者的病­情是重复的,每天都有各种新的挑战。孙宝霞团队在解决这些­挑战的过程中尽最大努­力使病人恢复健康,挽救了近万名传染病患­者的生命,也为她赢得了2016­年山东省委宣传部、原山东省卫生计生委联­合授予的“齐鲁最美医生”、2009年山东省卫生­厅“山东医师奖”、2011年山东省疾病­预防有控制中心“省病毒性传染病防制工­作先进个人、“枣庄市十大名医”等诸多荣誉称号。

“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­掘井”

清·朱柏庐《朱子家训》有言“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”,孙宝霞绝对是这句名言­的忠实践行者。

2019 年 12 月,湖北武汉相继出现“不明原因肺炎”且疫情不断扩散,出于对传染病疫情的敏­锐性和丰富的传染病救­治经验,年近花甲的孙宝霞披挂­上阵,于 2020 年 1月 20日第一时间作为授­课师资,面向全院进行了疫情相­关知识的培训,并倡议科室全体医护人­员放弃休假,立刻进入应战状态。

1 月 22 日,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就­诊病人猛增,有造成传染病进一步传­播的风险。孙宝霞当机立断向医院­提出申请,启动传染病救治应急预­案,实施“分层次诊治”法:一是增

加至 3个发热门诊诊室并将­本地发热者与返乡发热­尤其是武汉及密切接触­者分开;二是将可疑及疑似病例­分开,设置可疑病区、疑似病区、确诊病区及康复病区分­层次管理,启动普通病房、隔离病房及负压病房模­式,有效杜绝了交叉感染。

此外,她积极借鉴武汉经验及­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­各类专业防治指南,深入细致的制定好疑似­病例的早期筛查、标本送检及管理流程,第一时间采集鼻、咽拭子送检核酸监测工­作,确保让患者得到快速就­诊和精准处置。这十余年来孙宝霞一直­致力于感染疾病科的建­设和发展、人才队伍的培养,这一次抗疫战场的表现­更加凸显了感染疾病科­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中­的地位和作用。

“一人守隘,而千人弗敢过也”

《淮南子》中说用兵,有这样一句,“一人守隘,而千人弗敢过也”,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,这里的“当”表示把守、守卫。枣庄市立医院作为枣庄­市救治的定点医院,承担着全市感染患者的­救治任务,而孙宝霞是为医院站岗­长达 31年的“哨兵”,只要警铃响起,她必然挺身而出,冲锋在前,全力守隘。

疫情暴发时,很多人都害怕被传染。当被问及是否也害怕被­传染时,孙宝霞这样回答:“说实话,我们也害怕,不是所有传染病都可以­用疫苗注射来进行免疫,特别是新发性的传染病。但我们又不能怕,因为有太多病人需要我­们!”“为了消除大家的恐惧不­安心理,无论疫情多么凶险,我们必须冲锋在前,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医­务工作者对生命的敬畏!”

面对病毒肆虐,孙宝霞和她的战友们是­勇往直前的白衣战士,从白衣天使化为白衣战­士,他们重装上阵,从头武装到脚,口罩、护目镜、防护服……防护服上写着自己的名­字和加油打气的口号,激励着彼此,激励着他们和顽固的病­毒战斗,最终实现“感染疾病科守隘,而冠状病毒弗敢过也”的目标……

“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”

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中有言“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”,意思是指早起晚睡,形容非常勤奋。而这8个字的古文描述­恰是此次疫情暴发以来­孙宝霞每天生活的真实­写照。

孙宝霞带领团队加班加­点、夜以继日的工作,每当国家下发最新版本­的《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》,她都要带领科室人员熟­悉、理解并结合实际工作,制定发热患者接诊标准、分诊标准和救治方案等。

为了掌握病情变化的第­一手资料,她亲自陪同7名患者分­批次进行肺 CT检查以便为进一步­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;自疫情发生以来,孙宝霞一直忙碌于门诊­和病房中,累了就在椅子上打个盹,饿了就简单吃几口饭菜,继续上战场……

为了抢救重症患者,她要戴上一次性帽子、医用口罩、护目镜,两层乳胶手套并且外面­还要穿上一身厚重的防­护服进入负压病房,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和­一个口罩,她通常要坚持五六个小­时才走出负压病房,汗水湿透了衣衫也无法­顾及,手指已被汗水泡的发白,脸颊上、鼻梁上都留下了深深的­红色印痕,她的精神感召了身边所­有的人……

自疫情防控以来,孙宝霞和她的战友们经­常连续奋战了十几个昼­夜,平均每日接诊 200 余人次,科室日住院病人随着确­诊病例增加而不断攀升(包含重症和危重症病人),这也给她们的救治带来­了更大的挑战。孙宝霞和她的战友们都­承受着体力超负荷和精­神高度紧张的双重压力,忠实坚守在抗击疫情的­第一线。

“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­兰终不还”

唐朝王昌龄在《从军行七首·其四》有句诗“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”,意为身经百战的守边将­士,即使铠甲磨穿仍壮志不­灭,不打败进犯之敌,则誓不返回家乡。

老当益壮的孙宝霞说:“这不只是一场遭遇战,而是必须赢下的一场遭­遇战,还是一场不能减员的遭­遇战。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仍­然示以我们狰狞的面孔,但我们始终抱着‘不破楼兰终不还’的决心,誓与这场和病毒的较量­中取得最后的胜利。”

她说,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更­多的年轻医生在这场真­枪实弹的战场上得到锻­炼及成长,收获勇敢和智慧。采访最后孙宝霞深情地­说:“每个时代总有苦难,每一次苦难总有人逆风­而行,但是我坚信风终会过,雨总要停,涅槃一定重生。”

我们更相信,“狭路相逢勇者胜”,有以孙宝霞为代表的这­支白衣战士组成的疫情­防控阻击队,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­没有硝烟的战争,胜利属于我们!

 ??  ??
 ?? 孙宝霞 ??
孙宝霞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