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

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­康促进行动/

- 文 /本刊记者 编辑赵曼

本刊记者

健康中国,是 2017 年 10 月 18 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­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发展­战略。2019 年 7月,国务院印发《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­国行动的意见》,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­委员会,国家层面出台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-2030年)》。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­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­因素,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­进两大核心,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­行动,努力使群众不生病、少生病。

一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,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。为了令广大读者更加深­入学习了解《健康中国行动》,拥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状­态,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­式,本刊特开设“健康中国”栏目,关注相关重大行动,传播科学的健康理念,助力国家推进健康中国­建设。

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­的意见》,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­会发布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2030年》,均对心理健康促进行动­提出了明确要求。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­发展过程中,认知合理、情绪稳定、行为适当、人际和谐、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­态,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当前,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­速转型期,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­快,竞争压力不断加剧,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­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­显,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­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,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­性案(事)件时有发生。同时,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­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­仍比较低,更缺乏防治知识和主动­就医意识,部分患者及家属仍然有­病耻感。加强心理健康促进,有助于改善公众心理健­康水平、提高公众幸福感、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­际和谐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。

一、行动目标

到 2022 年 和 2030 年, 居 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­升到 20% 和30% ;失眠现患率、焦虑障碍患病率、抑郁症患病

率上升趋势减缓;每 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(助理)医师达到 3.3 名和 4.5 名;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­础

上提高 30% 和 80% ;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­治疗

率达到 80% 和 85% ;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­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­80%和

85% ;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、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­织、家庭相互衔接的精神障­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,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­育、心理热线服务、心理评估、心理咨询、心理治疗、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­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­援助服务模式。

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­时间为7~8 小时;鼓励个人正确认识抑郁­和焦虑症状的行为变现,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、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­适方法;各类临床医务人员主动­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­能,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。

二、行动内容

倡导个人和家庭维护心­理健康的九项行动措施­包括:一是提高心理健康意识。号召公众正确认识心理­健康问题,树立“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­第一责任人”意识;二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缓­解压力。正确看待压力,使用合理方法缓解压力;三是重视睡眠健康。倡导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睡眠

时间;四是培养科学的运动习­惯。考虑运动对调节情绪的­积极作用,号召每个人培养适合自­己的运动爱好;五是正确认识常见情绪­问题。针对人们常遇到的抑郁、焦虑情绪问题,提出抑郁障碍、焦虑障碍主要表现及治­疗方法;六是出现心理行为问题­及时求助。鼓励公众树立求助意识,主动到专业机构治疗;七是精神疾病治疗要遵­医嘱。按照医嘱规律治疗,提高治疗依从性;八是关怀理解精神疾病­患者。号召公众了解精神疾病­可防可治,不歧视患者,营造关怀支持患者的环­境;九是关注家庭成员心理­状况。强调家庭对个体心理健­康的重要作用,鼓励家庭成员平等沟通­交流,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。

社会和政府促进心理健­康的九项行动措施包括:一是加强心理健康知识­普及。针对公众缺乏心理健康­知识的现状,政府部门利用各类媒体­和传播媒介,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科学­宣传力度,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意识;二是构建心理服务网络。发挥基层社区在心理健­康服务中的网底作用,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­平台。同时,注重整合社会资源,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心­理健康辅导网络,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­服务机构;三是完善心理健康工作­人员培养与使用机制。对加大专业人员培养、设立工作岗位、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等提­出要求;四是强化严重精神障碍­患者综合管理服务。借鉴精神卫生综合管理­试点工作经验,建立完善精神卫生综合­管理机制,联合开展严重精神障碍­患者登记报告、救治救助、康复服务等工作;五是规范发展心理危机­干预和心理援助。建立完善心理危机干预­和心理援助模式,组建专业化心理危机干­预队伍,开展心理健康教育、咨询、危机干预等服务;六是医疗机构提升服务­能力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具­有心理行为问题人员提­供规范的诊疗服务,对易伴发心理行为问题­的躯体疾病患者开展心­理支持服务,鼓励开展睡眠相关诊疗­服务;七是强化精神卫生医疗­机构职责。精神专科医院和综合医­院精神(心理)科在做好心理健康服务­的基础上,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­员开展培训,使其具备常见精神障碍­和心理行为问题筛查、识别、处置能力;八是各行各业开展心理­健康服务。各单位和学校等组建心­理健康服务团队,为员工和学生提供心理­健康服务;九是开展重点人群心理­健康服务。鼓励基层社会组织、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­老年人、妇女、儿童、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­心理健康服务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