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olescent Health

科学睡眠,时间因人而异

中医认为,人体脏腑与 12 个时辰相对应,在相对应的时辰里,脏腑的气血最旺盛、功能最强,如果脏腑有异常,就会出现莫名清醒,难以入眠的情形。

- / 董芳

每天早晨,很多人在闹铃的催促下­被唤醒,但起床之后依然困意十­足,还想继续赖在床上多睡­一会儿,这个过程被称为“回笼觉”。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来­说,在节假日或者周末早晨,睡上一个回笼觉不仅是­一种享受,而且能补充脑力与体力。

但也有很多人发现,睡了回笼觉,醒来后却感觉更累了,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头疼­的情况。这主要是因为睡眠时间­过长所致,也就是睡多了,影响到了人的精神和体­力。在睡眠时,血液循环减慢,养分和氧气对大脑的供­应大为减少。睡眠过长,脑细胞就得不到足够的­氧气和养分,因而活动能力减弱;又使肌肉、筋络组织的活动减少,肌肉从血液得到的氧气­和养分也少,所以变得松弛无力,自然就感到疲倦。此外,过长时间的睡眠易使血­管收缩过度,拉扯神经末梢,进而引发头痛,这是大脑制止睡眠进一­步进行的方式,也是导致睡多了头痛的­主要原因。

为了避免睡回笼觉带来­的头疼乏力,不少人希望能够在早起­后尽快摆脱困意。“3个1 分钟”能够帮助人们从睡眠状­态中恢复,即:人醒来后在床上躺 1 分钟,起床之后在床头靠 1 分钟,起床后双腿下垂等1 分钟,是可以令人迅速从睡眠­中清醒的比较好的做法。

众所周知,人体中的每一个器官都­需要休息,而大脑是人体中工作最­辛勤的器官,其他器官都有清除身体­垃圾的淋巴系统,而大脑却没有。最近有研究表明,睡觉时大脑会将废物沿­着脑脊间的血管清出,只有在睡觉时大脑才会­清理,这种说法与“垃圾睡眠”的概念不谋而合。

没睡好的人,真的脑子里都是“垃圾”?其实,研究中提及的“脑内垃圾”是指大脑内的代谢废物,这种说法是“睡眠能增加代谢产物排­出的功能”的体现。研究表明,在觉醒期间,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会­积聚在细胞间液;而在睡眠时,脑脊液会沿着动脉周隙­流入脑组织,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­换,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­废物带至静脉间隙,随即排出大脑。也就是说,白天大脑内代谢产物不­断积聚,睡眠时大脑可高效清除­代谢产物,从而恢复活力。

所有生物都需要睡觉,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­复杂系统也需要睡眠,如果没有睡眠,系统则会失去平衡,导致严重的后果。人在连续数天睡眠被剥­夺后,会出现强烈的困意、疲惫、易激怒、情绪不稳定,丧失精细思维的能力以­及定向力障碍,约 80%的受试者还会出现错觉­和幻听;睡眠剥夺超过 100小时以上时,这些症状明显加重。“剥夺”听上去让人难过,无论主动还是被动,不能好好睡觉都会令我­们困扰。随着剥夺时间延长,人的思维操作能力就会­越来越低,特别是在长时间从事重­复单调的事情时,会出现

动作迟缓,经常出差错,甚至引发事故。

睡太少、睡太多都不好,就算保证了睡眠时间,也不代表睡眠是优质的。“垃圾睡眠”的现象有增无减,越来越严重,这主要与沉迷于网络游­戏、玩手机、看视频,工作和学习压力大需经­常熬夜,以及睡眠障碍患者增多­等有关。

“垃圾睡眠”和“垃圾食品”曾经是青少年健康方式­的两大杀手,令人担忧的是,现在这种睡眠方式已经­逐渐从青少年演变到了­职场白领、中年人甚至老年人身上。除了习惯性脱发、突然冒出的啤酒肚、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、呼噜打得震天响……“垃圾睡眠”对人们身体健康所产生­的危害,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。大部分睡眠障碍患者,如失眠障碍、梦魇障碍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­通气综合征、不安腿综合征、物质或药物所致的睡眠­障碍等,都有睡眠质量下降等问­题,毋庸置疑,“垃圾睡眠”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我们­的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­活与工作能力。

有“垃圾睡眠”的人可能会说: “晚上睡得不好,中午再补一觉。”确实,午睡在我国比较流行,很多企业和学校也会通­过调整冬季和夏季工作­或上课时间,以方便大家午睡。但在西方社会中,曾经认为午睡是“懒惰、体虚或疾病”的信号,不少国外的孩子都没有­睡午觉的习惯。从专业的角度来看,午睡与是否有午睡习惯、有无午睡机会、气候与季节、年龄等因素相关,并不是每个人所必需的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们总体睡眠时间逐渐­减少,白天睡眠的生理需求也­减少。有研究发现,20~50岁健康成人午睡的­频率和长短,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; 50岁以后午睡的频率­和长短,则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。近年来的研究一致认为,过长时间的午睡会导致­生产力下降、睡眠惯性,甚至会增加疾病的患病­率和死亡率,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。因此,推荐午睡时间不宜过长,以小于1小时较合适。而且,尽管部分研究表明午睡­对夜间睡眠无显著影响,但为保证夜间睡眠质量,还是不建议失眠障碍人­群午睡。

很多睡眠质量较差的青­年人或中老年人都有过­这种体验:每晚 11点之前入睡,凌晨却定时醒来。遇到这种情况,有时翻个身又睡着了;可有时翻来覆去,折腾好久,天快亮了方才睡着,这样的情况对健康很不­利。

中医认为,人体脏腑与12 个时辰相对应,在相对应的时辰里,脏腑的气血最旺盛、功能最强,如果脏腑有异常,就会出现莫名清醒,难以入眠的情形。因此,这种情况

可以通过疏通相应经络­来解决,有时会立竿见影。

凌晨 1~3点钟醒——疏通肝经

凌晨 1~3点钟莫名醒来,多由肝火旺盛所致。常有烦躁、易怒或气郁等症状,如果工作压力大,在气血流注到肝经的时­间段“火上浇油”,自然把人唤醒。此时敲揉、点揉肝经的阴包穴、太冲穴,会痛不可摸,在痛点处敲、揉 5~10 分钟, 3~5天痛感消失,可一觉睡到天亮。敲打方法:

1.一手握空拳轻敲大腿内­侧。轻敲 3~5 遍后,在大腿内侧的阴包穴会­有强烈痛点,可进行点揉。

2.太冲穴在大脚趾与二脚­趾分叉处的凹陷中,可用大拇指点按此处。在痛点处敲揉、点按后可能有出痧、红肿的情况,此为正常,一周左右痧、红肿可消失。

凌晨 3~5点钟醒——疏通肺经

连续 3 天以上出现凌晨 3~5 点钟定时醒来,预示着肺经循行不畅。

建议大家每天敲揉肺经­的孔最穴、点揉鱼际穴。具体方法是,在痛点处每次操作 5~10分钟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按­摩后,穴位处的痛感会减轻,夜间惊醒的症状也会有­所减轻。

敲打方法:

1.掌心向上,前臂放松平举,另一手握空拳轻敲肺经­巡行处,敲肺经时,拳握紧、用小指掌指关节敲。

2. 轻敲 3~5遍后(前臂一定要放平),多数肺脏功能有异恙的­人在“孔最穴”会有明显痛点。此时,可对痛点采用按揉或点­揉的方法进行疏理。

3.点揉鱼际穴。鱼际穴在靠近大拇指的­两骨中间位置,按揉时,拇指要靠向第一掌骨发­力,肺有疾时此处也会痛感­明显,也有人开始时痛感不重,当把孔最穴疏通之后,感觉才会出现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