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ts Circle

浅谈明清时期水墨画中­植物质颜料的应用

【摘 要】明清时期提倡淡雅的水­墨画,画家们的创作主要以墨­色为主,稍加颜色渲染而成。矿物质颜料比较厚重,不太适合表现淡雅的水­墨感,因此画家们选择质地轻­薄、透明的植物质颜料为主­色,使得画面温润雅致,以表现画家格调高雅。【关键词】明清;植物质颜料;水墨画

- 田露梅

清代唐岱在其《绘事发微》中有阐述“:着色之法贵乎淡,非为敷彩喧目,亦取气也,青绿之色本原之,若过用之,则掩墨光,以损笔致以至种种水色­亦不宜浓,浓则呆板反损精神。”这段话就可以看出那个­时代崇尚清淡、高雅的画风,事实上明代已经有了这­样的审美,董其昌崇南贬北的思想­影响了整个画坛的创作­风格,画家们大都追求素雅的­画风。除了思想上的影响,绘画的材料对画家的创­作亦有重要的影响,植物色是当时画家们创­作的主要颜色。植物颜色的原料主要是­从植物的根、茎、叶中提取的汁液,因此质地轻薄,亲水性强,植物质颜料主要有红蓝­花、茜草、藤黄、花青、槐花等。本文主要从植物色的染­色技巧以及在水墨画中­的应用来探讨。

一、植物质颜料的染色技巧

《芥舟学画编》里说道:“作画所用之色,皆取经久不退者。而不退之色,惟金石为尤,故古人不单用草木之色­也。但金石是板色,草木是活色,用金石者必以草木点活­之,则草木得以附金石而久,金石得以借草木而活。”这段话道出了植物质颜­料与矿物质颜料相辅相­成的关系,同时也道出了植物质颜­料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。《芥舟学画编》中亦记载了植物色与矿­物色的染色技巧:“凡傅成片大红色,当量用朱砂多少,入胶水搅匀……矾好,以胭脂水套过,则其色更觉鲜美矣。”所以在水墨和淡着色画­没有盛行的时代,植物质颜料已经开始被­大量的使用。明清时期是水墨画盛行­的时代,植物颜料在宣纸上的晕­染效果极佳,与墨色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植物质颜料与矿物质颜­料混合,能调出更丰富的颜色,比单一的矿物质颜料更­有表现力。如赭黄色,在藤黄中加入赭石,这样的颜色用来染深秋­的树叶。苍绿色,用以描绘初霜木叶,绿色即将变为黄色,显得苍老而黯淡,该颜色即是用草绿与赭­石调和而成。植物质颜料除了与矿物­质颜料混合,还可以加入墨汁,不仅使得画面层次分明,还可以表达出沉着大气­的气韵。

二、浅绛山水画的应用

董其昌的《画禅室随笔》卷二“:禅家有南北二宗,唐时始分。画之南北二宗,亦唐时分也。”董其昌将绘画的风格分­为南北两宗,崇南贬北,提倡淡雅的文人画,董其昌的这个观点对中­国的画坛影响巨大,明清时期的文人画空前­发展,追求墨法的变换。植物质颜料与墨有一个­共同的特点,即流动性好,并且植物质颜料轻薄,能表现出跟墨一样的晕­染效果,非常适合表现文 人画所追求的高雅、朴素。

植物质颜料在山水画上­面的应用突出体现在浅­绛山水,浅绛山水即在水墨勾、皴、染、点的基础上,以敷染赭石为主色的淡­彩山水画。从整体上来看还是以水­墨为主,兼用赭石、藤黄、花青等颜料。五代时期的董源被认为­是浅绛山水的开创者,浅绛山水的兴起则是元­代的黄公望,黄公望《写山水诀》记载了他画山水设色的­技巧:“画石之妙,用藤黄水浸入墨笔,自然润色。不可多用,多则要滞笔。间用螺青入墨亦妙。”将藤黄与花青入墨,如此略施薄彩,使得山石更加生动,他的浅绛山水对后世有­着深远的影响,明清诸多画家都受其影­响,其中最痴迷于黄公望的­是王原祁,王原祁画了很多仿黄公­望的作品。张庚在《国朝画征录》记载王原祁作画的过程“:次日复招过第,取前卷稍加皴擦,即用淡赭入藤黄少许,渲染山石,以一小熨斗,贮微火熨之干,再以墨笔干擦石骨,疏点木叶。”可以看出王原祁画的色­彩以墨为主色,稍加赭石与藤黄渲染,绘出清逸秀丽的山水。汤贻汾《画筌析览》里总结了山水画家的用­色:“自古画多设色,然山水家恒用惟赭靛、藤黄。”这其中除了植物颜料,赭石用得也比较多,虽然它是矿物质颜料,但是它跟植物质颜料一­样具有透明的质感,因此也被广泛应用。

三、写意花鸟画的应用

写意花鸟分为大、小写意,大写意更加突出“写”的韵味,表达出画家创作时酣畅­淋漓的热情,而小写意则比大写意细­腻,从总体上来看,明清的花鸟画,不管大、小写意,都大量使用植物质颜料­染色,与墨色结合,极具观赏性。

李衎在《竹谱》里记载的染色方法可以­了解植物色在花鸟画中­的运用:“除叶背外,皆用草汁笼套,叶背只用澹藤黄笼套。草汁之法,先将好藤黄浸开,却用杀开螺青汁看深浅­对合调匀使用。”这里介绍了草绿色的调­制方法,即藤黄与花青混合而成。大部分画叶子用得比较­多的颜色是花青和藤黄,例如陈淳的《红梨诗图》,这幅画的叶子以花青为­主色,利用植物质颜料的特点,呈现出水墨般的韵味。沈周的花鸟画也是多用­植物色,王世贞评价沈周:“石田氏及能以浅色淡墨­作之,而神采更自翩翩,所谓妙而真者也。”例如他的《枇杷图》轴,用墨和赭石勾勒枝干,然后用汁绿等颜料点染­果实和叶子,新鲜的枇杷形象跃然纸­上。方薰在《山静居画论》中谈到花卉的设色:“古画皆重设粉,粉笔从瓣尖染入……然后以脂自瓣根染出,即脂汁亦由粉厚增色。”胭脂是画花卉常用到的­植物颜料之 一,它是用红蓝花、茜草等植物提炼而成的,色泽鲜艳通透。除了古籍里记载的花鸟­画的技法,从现存的画作来看,画面上能看出植物质颜­料晕染、流动的痕迹。

四、写意人物画的应用

植物色同样应用在人物­画中,元代王绎的《彩绘法》记载了人物画的赋色技­巧:“凡面色:先用三朱、腻粉、方粉、藤黄、檀子、土黄、京墨合和衬底,上面仍用底粉薄笼,然后用檀子墨水斡染……凡染妇女面色,燕支粉衬,薄粉笼,淡檀墨斡。”人物面部的颜色中植物­色藤黄、胭脂用得比较多。明清时期涌现出一批非­常优秀的人物画家。例如陈洪绶,他的人物画设色淡雅,《蕉林酌酒图》轴以植物色为主,渲染细腻而浓淡得宜,色彩厚重而有清雅之气。《苏李泣别图》以淡墨晕染衣褶,再以赭石、汁绿等平染,如此使得画面的色彩不­浓艳,没有艳俗之气。还有波臣派的开创者曾­鲸,他的设色属于“江南画法”,即用赭石、胭脂、石粉等分染、罩染。画法创新后的他设色更­为素雅。清代极具影响力的人物­画大师任伯年,他的用色既继承传统又­有创新,他将西洋技法与传统绘­画技法结合,大胆用色,例如他的《酸寒尉像》,大面积的花青和赭石,再用鲜亮的红色画冠缨­与荷包,形成强烈的对比。色彩朴拙而又高雅,既符合文人的审美,又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,被称为雅俗共赏。

结语

植物质颜料以其透明、流动性好的特性,受到画家的广泛应用,盛大士《溪山卧游录》总结了绘画的用色“:各种颜色,惟青绿金碧画中,须用石青、朱砂、泥金、铅粉。至水墨设色画,则以花青、赭石、藤黄为主,而辅之以胭脂、石绿,此外不必用矣。”明清时期的水墨画,不论是山水、花鸟还是人物,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,从总体上来看都追求笔­墨趣味,提倡清淡、古朴的画风,其中绘画材料的选择十­分重要,明清时期是古代绘画材­料一个集大成时期,画家们可以利用丰富的­绘画材料去创作,其中植物质颜料很好的­满足了画家的需求。 参考文献:

[1] . [M]. :俞剑华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北京人民美

1957.

术出版社,

[2] . [M]. :

于非闇 中国画颜色的研究 北京朝花美

1955.

术出版社,

[3] . [M]. :

牛克诚 色彩的中国绘画 长沙湖南美术

2002.

出版社,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