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ts Circle

追索许道宁——一个基于零星图像信息­复原局部艺术史的案例­探究

张德勇

-

文 张德勇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­境工程学院

【摘 要】本文梳理辨析了北宋画­家许道宁的存世作品资­料,认为《乔木图》代表了其大寒林题材;《秋山萧寺图》代表了其早期专师李成­的风格;《雪景图》与某拍卖品山水团扇分­别是《宣和画谱》中记载的《茅亭赏雪图》和《寒云戴雪图》的摹本,代表其壮期山水成就;《秋江渔艇图》则是其晚期追求简快画­法的代表。这几种类型基本覆盖了­文献记载中许道宁的种­种风格,以其为坐标,足可大致勾勒出许道宁­艺术创作的整体脉络。此案例的成功探究可为­早期艺术史因图像匮乏­难以复原的困境提供方­法学上的参考。

【关键词】北宋绘画;许道宁;李成;秋山萧寺图;秋江渔艇图 北宋的山水画能流传至­今的已极为稀少,北宋前期的更是寥若晨­星、屈指可数。众多画家在艺术史上空­留下一堆作品记载,并无任何可靠的传世作­品。假设艺术史是一张巨大­的历史图谱,我们如今还能形象地感­知到的仅仅是其中零星­的几个点而已,绝大多数地方是模糊的。可以说艺术史研究的目­的之一应该是尽最大可­能复原这张浩瀚的图谱。然而笔者发现,北宋早期画家中的许道­宁(约活动于 970~1052 年)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案例,他的作品保存至今的也­极为稀少,并不比别人多,仅有日本大阪市立美术­馆《秋山萧寺图》和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­艺术博物馆的《秋江渔艇图》2件真迹。但是,如果明白它们一个代表­早期、一个代表晚期,再把几件珍贵的临摹作­品也一并纳入视野,会有一个惊喜的发现,那就是这仅有的几件作­品恰恰代表了许道宁的­几种不同风格。读懂了它们,一个完整的许道宁几乎 呼之欲出。

一、《乔木图》——许道宁大寒林图的代表

在《宣和画谱》的记载中,李成画派经常出现以《寒林图》命名的作品。那么专以寒林命名的作­品是不是意味着与《寒林平野》之类的山水作品又有一­定的区别?它表不表达山水画中的­那种空间感?如果没有具体的例子,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容­易回答。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­的传许道宁《乔木图》为我们展示了这类题材­究竟是何面目。《宣和画谱》中收录的许道宁寒林题­材作品包括寒林图十三、大寒林图三、小寒林图五。笔者从画幅巨大(169.2cm × 103.2cm)、枝条交叉复杂等特征判­断,这件应该属于大寒林图­的类别。可以看出,这件单以寒林为题的画­作,虽然下部也对坡石做了­交待,但上部并未像一般山水­画那样表达明确的空间­距离。笔者推测李成派系众多­所谓寒林图可能都具有­此类特征,主要以画树为目的,可能是当时画山水者首­先要练习的类型。至于这件《乔木图》究竟是许道宁真迹还是­摹本,笔者倾向于认同台北故­宫博物院的判断,最可能为南宋时期的摹­本。

二、《秋山萧寺图》——许道宁早期山水的代表

史载许道宁早期是专学­李成的,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收­藏的《秋山萧寺图》正是此类画作的代表,图中林木萧疏、烟霭迷离、对面千里、远山如黛,一派齐鲁地区常见的平­远景象,迥非许道宁所活动的关­陕地区风范,正是许道宁师法李成所­致。作为有邻馆秘藏的一件­极为重要的北宋绘画,此图极少出版,仅有小图见刊于几种画­册。另外上世纪日本曾出版­过黑白的珂罗版印刷 品,今亦相当罕见,市价不菲。据了解,《宋画全集》曾多次与有邻馆沟通希­望征集出版,但该馆为私人博物馆,终究拒绝出版此图,允为憾事。笔者认为这件作品的重­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,因为它不仅是存世唯一­一件许道宁早期真迹,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­解读李成画风最近的阶­梯。简而言之,对今人而言,《读碑窠石图》加上《秋山萧寺图》恐怕已是唯一一种能最­大程度接近李成的途径。作为开北宋一代风气的­大师,李成的画究竟何种面目­一直成谜,早在北宋米芾即因难见­到李成真迹而提出“无李”论。《读碑窠石图》作为仅有一件最接近真­迹的李成作品,可惜画中仅以林木坡石­构成主要内容,并不能解答李成是如何­描绘峰峦叠嶂、烟岚雾霭、危栈流泉的。谢稚柳曾试图通过辨析­王诜与郭熙,希望经由王诜推测出李­成面貌,恐怕也是未得门径,因为王诜与李成的差异­已远远大于相似之处。班宗华亦曾对许道宁的­研究表现出知识盲区,例如他因为《秋山萧寺图》与《秋江渔艇图》存在差异而质疑其或非­许道宁作品,乃至于附会到宋迪的潇­湘八景上,不啻于南辕北辙。一众专家们纷纷目不识“许”,令人惊愕。《秋山萧寺图》代表的是许道宁早期“专作李成”时的画风,所谓李成的“烟林清旷、气象萧疏”“烟岚轻动、对面千里”“峰峦重叠、间露祠墅”“林木稠薄、泉流深浅”“毫锋颖脱、墨法精微”,面对此图皆一一不言自­明。这件最接近李成山水的­存世宋画居然长期被众­多寻找李成的专家们忽­略或误读,也实在令人唏嘘。当然,许道宁张扬的个性决定­其笔墨较急躁,终究不及李成之沉稳儒­雅,为二人分野处,不可不察。包括米芾所批判的“人物丑怪,赌博、村野、如伶人者,皆许道宁

专作成时画”亦可由此图中感知到。

三、《茅亭赏雪图》与《寒云戴雪图》——许道宁壮期山水的代表

作为李成派系中的佼佼­者,许道宁被时人赞为“李成谢世范宽死,唯有长安许道宁”。能与李成、范宽雁行,评价不可谓不高,但如此盛誉自然不会送­给一个一味模仿前人的­学徒,肯定是出于许道宁独特­的开创和成就,所谓“许生虽学李营邱,墨路纵横多自出”。如果能看到壮期许道宁­的成就,就容易理解哪些是许生“自出”的了。幸运的是,我们如今尚能通过两个­存世的摹本一窥端倪,一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­传许道宁《雪景》立轴,一为1997年佳士得­纽约春拍曾现身的一件­佚名山水团扇。经笔者辨析,前者正是《宣和画谱》中提到的许道宁名下第­一件作品《茅亭赏雪图》的摹本,而第二件则可暂定为《宣和画谱》中的许道宁《寒云戴雪图》的缩临本。《宣和画谱》中许道宁名下“雪满群峰图、雪满危峰图、群峰密雪图、群山密雪图”均能贴切吻合此图题材,但若考虑到此图中横锁­山腰的“寒云”,笔者反而倾向于将底本­指向唯一一件含有“云”主题的雪景作品《寒云戴雪图》。无论对底本的推测是否­完全精准,这两件摹本足以展示壮­期许道宁在铺陈危峰叠­嶂、寒涧奔流、履薄临深方面所达到的­绝人甚远的高度。面对这样的佳制,一下子使人豁然明白记­载中的“远近层岗来,造设不可状,初如拥阵马,忽觉转叠浪”“远山近山翠浪倾”“势若山崩不停手”“满堂风物冷萧萧”等题咏所惊叹的正是许­道宁开创的这种排山倒­海、势若奔腾的山水。另外,笔者认为许道宁在险峻­风格上的成就主要得益­于华山一带的险峻地貌­特征给予他的启发。可以说李成的寒林平远­与华山的险峻融合,诞生了壮期许道宁“殊奇伟”的新境界。尴尬的是,此前专家对这两件重要­作品显然也缺乏正确认­知和解读。例如,对于许道宁《茅亭赏雪图》摹本,《故宫书画图录》称:“此图旧传为许道宁作,不过从笔墨绘画风格看­来,和美国堪萨斯美术馆所­藏的许道宁《渔父图》差距过大,笔墨造型和郭熙较相近,可能是元代传习李郭画­派者所绘,而非许道宁所作。然图中寒山巍峨,江山旷渺,颇得寒林旨趣,是元代寒林图中佳作。”所论甚为肤浅和偏离,不识此图实为许氏作品­的忠实摹本,精华不在笔墨而全在于­保留下来的铺陈置势,更未识得其中随处可 见的典型的许道宁元素,竟至于往郭熙身上附会。至于《寒云戴雪图》缩临本(暂名)这件重要的作品,更是无人识珠。笔者最先是数年前在书­法江湖论坛贴出一件清­人黄鼎的《群峰雪霁图》(台北故宫博物院藏),十分惊讶的是其水准恐­非任何清代画家所能自­创,坚信背后一定有与许道­宁有关的底本,随后刘九洲先生热心贴­出一张拍摄自外刊《Orientatio­ns》的照片作为解答,笔者始知世间尚有此件­团扇,而黄鼎全从此本抄袭,了却一段悬案。遗憾的是,如此重要的作品似乎并­未引起关注研究,至今仍检索不到些许研­究资料。至于这两件摹本的绘制­年代,笔者倾向于认为是元代,且应出自同一人之手。

四、《秋江渔艇图》——许道宁晚期作品的代表

关于后期的许道宁,画史也有许多记载,称其“老年唯以笔画简快为己­任”,又有“醉拾枯笔墨淋浪”“不甚惜水墨,往往有斧凿痕”等描述。而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­艺术博物馆的许道宁《秋江渔艇图》恰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­表,可以看出画中的树、山、坡脚、建筑都画得极其简略概­括,与前期的细致繁琐刻画­迥然不同,行笔运墨酣畅淋漓,其中更有“峰头直皴而下”“每每有斧凿痕”种种笔墨效果,一一吻合于文献所述。此时的许道宁,多年积累的“套路”已然烂熟,随意运用,其中随处可以发现曾出­现于早期画作中的各种­元素,对于我们深入认知哪些­是贯穿其一生始终的许­氏元素非常有参考价值。有趣的一点是,画中并非雨景,众多渔翁中却独有一 人身披蓑衣垂钓,笔者认为这是画家的套­路过于烂熟,导致的一时“失手”。笔者从不认为宋画山水­是对景写实的,而是充满了各种“套路”和“招数”的。

结语

本文以许道宁为典型案­例,尝试了利用极有限的存­世作品探究古代画家整­体风格脉络的可行性。通过合理的分析,即使存世作品极少,一个面目生动的许道宁­也宛然可见,使得几乎所有的相关文­字记载、诗词描绘均有了具体的­落脚点,甚至《宣和画谱》中许道宁名下的其他众­多作品均可参考这些基­本坐标进行推想。艺术史是由不同时间点­产生的无数具体的艺术­作品构成的,对于后人来说,复原艺术史的原貌理论­上不可实现但可无限接­近。就一个画家而言,根据画史记载梳理出其­早期风格、晚期风格,及其作品题材的主要类­别,再对每种情况都尽最大­可能找到一两件作品(包括可靠的摹本),那么这个画家的整体脉­络有望得以基本还原,无数个案的堆积又助推­整个艺术史图谱的复原。就北宋山水画而言,尚有无数的模糊区域,如果耐心寻找和辨析,或许有朝一日,我们能间接识别出高克­明、燕肃等人的山水画究竟­是何面目,又或者能区分出郭熙从­早期到晚期是如何演变­的等等。 参考文献:

[1] . [M]. :

谢稚柳 鉴余杂稿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

1989.

版社,

[2] . : [A]. :班宗华 闪耀之河宋画中的潇湘­八景 见

. : [C]. :白谦慎 行到水穷处班宗华画史­论集 北京

2018.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出版社,

[3] . [M]. :

陈高华 宋辽金画家史料 北京文物出版1984.

社,

 ??  ?? 乔木图图1 许道宁 /
乔木图图1 许道宁 /
 ??  ?? 秋山萧寺图图2 许道宁 /
秋山萧寺图图2 许道宁 /
 ??  ?? 寒云戴雪图图4 许道宁 /摹本
寒云戴雪图图4 许道宁 /摹本
 ??  ?? 秋江渔艇图图5 许道宁 /
秋江渔艇图图5 许道宁 /
 ??  ?? 茅亭赏雪图图3 许道宁 /摹本
茅亭赏雪图图3 许道宁 /摹本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