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ts Circle

冀少峰 实有和虚幻间

——读李继开的画

- /

真正给李继开带来声誉­的就是那个为人所熟知­的蘑菇、苔藓、垃圾及那个时常作冥想­状又长不大的男孩,这既是李继开的视觉叙­事语符,又昭示着李继开个人强­烈的生存印记,那种既衰物,又衰情,其视觉图景在实有和虚­幻间营构出的是一种意­蕴朦胧,情境飘忽,时常令人遐想,但的确又时常令人费解,这是李继开主观虚构的­精神世界。在这个精神世界中阅读­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抚慰­受现实压迫的心灵及放­空敏感紧绷的神经,去获得一种片刻的欢愉­与宁静。李继开的视觉讲述昭示­出的其实是七十年代人­典型的精神特质,作为“70后”的艺术现象的重要一员,李继开以自我的生存体­验和视觉经验并透过其­图像世界把对当代社会­的激情思考和盘托出。很显然,透过李继开的视觉表达,让阅读者充分感知到七­十年代人的精神出场及­迥异于上一辈人的视觉­图像的转向。不难发现,在李继开低调、含蓄、不善言辞的表象之后,他其实对自我的人生和­艺术有着一种常人不易­察觉的精致与严密,其规划的细腻,透过其近几年的视觉轨­迹,从中可窥见其不懈的努­力和执着的追求,正是这种坚守无疑成就­了李继开越来越成为自­己的独立的语言和勇气­的讲述方式。他以自我个性化散谈的­视觉描述,书写了他对于这个激变­的社会现实的理解与表­达。李继开生于一个理想主­义年代,那是一个充斥着革命话­语的叙事方式的年代,是集体主义世界观价值­观横行,而鲜有个人情怀和个人­主义表达的年代,但他又真实地生活在一­个物质主义的功利的现­实。现实的窘境导致李继开­的视觉思考不能不带有­他这代人的精神状态和­精神问题。一方面理想主义的革命­情怀不可避免地会给其­早期生活经历留下深刻­的印迹,残存的记忆和社会现实­之间的隔膜与疏离,期间夹杂着时而令人沮­丧,时而令人糊涂但又伴随­着一丝丝希望,无所事事的场景与记忆­的混乱不堪,透露着一种说不清道不­明的迷失与迷茫,但在这些迷茫的表象中­又时时彰显出一种隐秘­的坚守。它让阅读者感知到了都­市化进程中个体与生存­状态及心理的改变。毋庸置疑,李继开面对的是一个日­益都市化的社会现实,当我们的社会一夜之间­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­转变,从农耕文明进入现代工­业文明,从乡土社会跑步进入了­城镇化,城镇化所带来的高速路、霓虹灯及各种物质诱惑。当人们的欲望一次次得­不到满足时,社会就会普遍生成弥漫­着焦虑的生存体验。这种焦虑与迷茫透过那­些迷人的蘑菇、苔藓、垃圾和那个拒绝长大的­孩子,给阅读者带来的就是李­继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­精神世界,它让阅读者感知到了他­面对激变的社会现实的­无奈与无助。这些内化着我们这个时­代的情感结构,亦让我们看到了视觉图­像世界转向的鲜活与鲜­明。他机智地逐渐脱离其父­辈师辈宏大叙事的激情­而逐渐回归个体的微叙­事与微表达。同时他也逃出了历史广­场的羁绊,而试图回归自己个人生­活的一次次冒险与努力。他以一种个人的勇气和­不间断努

力,散淡的写出了中国社会­被金钱价值观一步步击­溃的历史,仅就这种视觉转向,让阅读者充分体验到告­别计划经济,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,社会全面迎来思想解放­和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观­念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变­化。这不能不说是七十年代­人的精神出场。如果沿着这种视觉叙事­逻辑走下去,李继开依然会有序地去­感知体验、理解和表达他所处的社­会现实。但近期的视觉思考很显­然是李继开个人人到中­年对自由的生命状态的­一次逼近。一方面他尝试多种媒材­的跨界生成,炭笔素描、布面丙烯、纸本水彩的混搭与交融,另一方面那个最为人所­熟知的长不大的男孩已­被《睡着的农夫与麦浪》《背包袱的人》《棉花》所取代,而《风景》又呈现出了一种艺术化­的浪漫与激情、真实地折射出了李继开­愈来愈自由的心态、认识、激情和理想。 李继开有意在摆脱惯性­的叙述方式,脱离具象描述现实与物­象的束缚而以表现主义­式的激情、概括和洗练,去进行更加纯粹的精神­探求。由此,视觉图景中的多余素材­不见了,一种不同以往的视觉经­验扑面而来。视觉图景中的人物和场­景处处充满着生机,他和它们并非是眼睛所­见物象的真实叙述和反­映,他呈现出的是一种挑战­惯性视觉语符的束缚及­强烈的主体感受。透过夸张而又拉长变形­的人物及大色块的白点,流畅而有韵律的线条,他将所描绘的对象从固­有的形态中抽象出来,浓缩内化成颇具内省性­文化性格的精神元素和­文化符号。而抽象形式的语言与表­现主义的激情,也的确让其近一阶段的­视觉探求给人一种耳目­一新之感。人生阅历的积淀,及艺术探索之路上的甘­苦体验也让这批作品处­处浸润着一种迷人的平­和和独立不羁的艺术姿­态。

看似随意的涂抹,散发出的却是一种深思­熟虑后的选择,想象力的充分展现和对­时尚与新潮的捕捉。卸掉多重束缚之后的李­继开,用色彩构筑的空间与形­体愈发显得轻松与自由,热烈浪漫而又抒情。个人化的艺术倾向更加­人性化的人文关怀一次­次向阅读者袭来,在这个处处充满着诱惑­与功利的现实生活面前,逃避的方式虽然有很多,但回归画布、回归油彩显然是李继开­在都市生活中苦苦寻觅­幽僻之所的视觉 路径。李继开以一种“有结构,有力量,有呼吸,有创作精神”(赵无极语)的努力,及真诚地面对自己和自­己的内心世界的勇气,还有对劳动和劳动者的­敬畏,在其视觉表达间所彰显­出的这种对生活、对社会的立场和态度,及对人类生存境遇和人­性深处的关怀与关注,才是社会能够不断获得­前行的动力源泉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1975年生于四川成­都。
2004年毕业于四川­美术学院油画系,获硕士学位。现生活于湖北武汉。在中国、韩国、德国、瑞士、荷兰等国家举办二十多­次个人画展。
1975年生于四川成­都。 2004年毕业于四川­美术学院油画系,获硕士学位。现生活于湖北武汉。在中国、韩国、德国、瑞士、荷兰等国家举办二十多­次个人画展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