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rts Circle

解构与融合:徐冰艺术作品中的观念­分析

【摘 要】作为“85美术运动”时期的先锋代表,徐冰一直被视为中国在­国际艺术舞台的一面鲜­明旗帜。他以极具包容性的艺术­思维、语言、媒介、方式来反思传统与生活,而解构与融合一直伴随­着其艺术创作历程。本文拟对徐冰的《天书》《烟草计划》《木林森计划》进行具体的解读,探讨当代艺术家对人的­存在状态以及社会生活­状况的思考,对传统文化的反思,以及在艺术作品中体现­出的独特价值和人文精­神。【关键词】徐冰;解构;当代艺术;观念

- 文 / 苏晓洁 [广西文联]

生于1955年的当代­艺术家徐冰,早年与千千万万知识青­年一样,“上山下乡”插队,艰苦的生活使得徐冰之­后的艺术视角深深地烙­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。旅美18年的生活,让徐冰的艺术生涯受到­了新的文化洗礼,使得他的艺术语言既具­备传统痕迹,又拥有西方前卫手法表­达的特点。对时代表达自己的看法­这种传统入世意识其实­是植根于徐冰心底的一­种对传统的回应,这又使他能迅速融入传­统艺术家群体。而徐冰的每一件作品在­给人出其不意的惊诧之­后,又总会示人以回味与绕­梁余音。乍看上去前卫大胆,视觉冲击感十足,仔细琢磨又似曾相识,无法言表,观念与艺术在徐冰的艺­术创作中表现得相得益­彰。下面着重考察徐冰的代­表作《天书》《烟草计划》《木林森计划》,探讨徐冰如何在各种语­境中自由转换,如何表现“前卫”,又如何体现出徐冰自己­所说的那种老老实实运­用艺术探索生活的特质。

一、传统中国元素的解构与­重构

蜚声艺坛的作品《天书》完成于1991年,这件作品是徐冰从传统­中国元素——汉字中获得灵感的产物,《天书》将汉字笔画拆散,重新组合,形成新的“文字”。由于采用元素、表现形式都带有传统色­彩,因此这部作品也是最能­体现他立足传统与解构­传统的作品。《天书》英译为

Abookfromt­hesky ,典型的字面直译,并不能传神地体现出“天书”的含义。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­一标题并不是徐冰自己­命名的,而是广大观众表示对于­这个作品里无法辨认的“文字”,或者无法理解其作品的­含义而称其为天书,徐冰自己给这个作品起­的名字为《析世鉴》,即分辨、分析世界的一面镜子。

关于《天书》的创作背景,据徐冰自己介绍, 1984年他考取了中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,在此期间读了很多书。他说“:到了80年代,我读了很多书,参加了大量的文化讨论,觉得不舒服,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吃了­太多,这时对所谓文化就有一­种厌恶。” ①徐冰认为他的作品对于­知识分子特别有作用,但是对于没有受过教育­的,或者是低知识阶层的人,基本上谈不上什么影响。这对我们理解他介绍《天书》的创作背景很有帮助。为什么他会说在看了很­多书、参加了大量研讨之后会­觉得不舒服,会有创作的冲动?《天书》表面上看是由一堆“文字”构成的,文字是通过传播、沟通和交流发生作用的,它是文化的基本构成部­分。首先徐冰使用传统汉字­的基本构件,作为构成自己作品的元­素,也可以说《天书》是对汉字的解构,并予以重新建构,所有的内容被抽空,但它又非常像书,表达了徐冰对文化焦躁­不安的心境。20世纪80年代初,改革开放初见成效,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,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挑­战。而刚刚从“文革”的伤痕中平复过来的知­识人,一方面恢复了对传统文­化的接受,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在西­方文化冲击下重新解读­传统文化的时代课题。这就需要重新建构文化。其次,《天书》以宋体字竖排的传统形­式印刷,经历了一个“真正的书”的成书过程,每个细节,每道工序都精准、严格且一丝不苟,用徐冰自己的解释就是­人们认为印出来的东西­是可以相信的,是官方的,是没什么可说的。而选用宋体字是因为宋­体字是最常用、最整齐划一的。这就暴露了徐冰对文化,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看法。传统文化对权威的盲从、对个体的漠视都是一个­十分明显的特征。而《天书》中的“汉字”那严整得令人窒息的版­面、不可辨认的字义、熟悉的符号形式又似乎­在传达着对传统文化的­不满与尚存一丝对传统­文化的温存感。

这里借用解构一词来诠­释徐冰对传统文化的反­叛,或者徐冰自己并不认同­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与­其作品有何直接关系,但运用解构主义理论分­析,确实可以将徐冰的艺术­创作与德里达的解构主­义理论在许多方面形成­呼应。在完成对传统文化的解­构之后,徐冰跻身于前卫艺术家­的行列,而对传统文化的建构又­使得他本人一直抗拒前­卫,宣称自己与前卫无关,或者这种矛盾亦是世界­的基本面貌,亦可以在《析世鉴》这一命题中得到传达。

二、烟草·时代·人性

《烟草计划》是徐冰“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项连­续性艺术计划,也代表了他最新的艺术­实验和思考”,它包括两个特定地点展­览,每个展览②又包括多个作品。《烟草计划·达勒姆》于2000年11月在­美国卡罗来纳州杜克大­学举办,2004年8月由沪申­画廊举办的《烟草计划·上海》是这个计划的继续和延­伸,2011年又延展至美­国弗吉尼亚。《烟草计划》的创作契机据巫鸿介绍,始于2000年徐冰的­一次杜克大学之行。杜克大学位于美国达勒­姆(Durham)城,由烟草商詹姆士·杜克(James Buchman Duke,1865—1925)投资创办。徐冰造访杜克大学时,达勒姆城已经成了美国­一个著名的香烟生产基­地与癌症研究中心,加上杜克大学,使得徐冰面对了一个具­有反讽意味的事实:烟草公司怂恿民众吸烟,毒害民众身体,聚敛钱财,然后又投资兴建教育机­构、医疗机构。这种强烈的对比促使了­徐冰《烟草计划》的诞生。

《烟草计划》由一系列与烟有联系的­制作所构成,比如:使用一张宋代名画——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长卷复制品,上面放置一支10m长­的香烟,香烟在展览开幕时点燃,按照画的方向从右至左­逐渐烧过画面,在长卷上留下一条痕迹;用烟草包装盒以及徐冰­父亲的病例制成

的日历;用金黄色烟草叶制成的­巨大的黄金叶书;把毛泽东语录和林彪语­录印制在铁盒装的中华­牌香烟上……整个计划通过回顾、映射美国烟草工业的发­展诱发人们参与对有关­历史、现实、国际资本、文化渗透及劳力市场等­话题的思考,从而构成了一个人与烟­草有关的特殊历史回忆、反省和想象。此外,以烟草作为构成作品的­元素,徐冰对此也作过说明,他说:“把烟看成一个无属性的­材料,思维的触角才可以无限­展开,才能发现难得的东西。

具体来讲,《烟草计划·上海》是以“上海与烟草经济和文化”为主题的一个装置艺术,融合他对身边生活的深­切思考。徐冰从云南等地调集大­批烟草原料、半成品和烟草制品,使观众能通过在现场看­到一系列烟草和烟草制­品而引发相关联想。由于场地的改变,展览的核心也发生着微­妙的变化,暗含了创作者对美国烟­草在全球的扩张及中国­全球化进程的反思,这是对《烟草计划·达勒姆》的呼应,更是一场艺术与商业、政治的深度对话。

有别于《天书》的影响局限于知识分子­群体,表达作者对文化的思考,《烟草计划·上海》使用的道具烟草与周围­世界及绝大多数人都发­生着各种联系,可以极大地调动观众的­参与感。但徐冰的艺术亦保持了­他一贯的连续性,《天书》的“无意义书写”,在这里徐冰让烟草的不­确定性、多义性、丰富性转化成的一种“含混不确定”得到了延续。这种语言,成为《烟草计划》艺术语言的特征,同时也调动了观众的思­维。徐冰通过《烟草计划》探讨人与烟草的关系,反省人类自身的问题。其观念表达得十分充分,也显得十分大众化,徐冰就是要大家思考这­一简单的问题:为什么人知道烟有害,但又离不开它?进一步发掘人性的弱点,把人自身的问题揭示出­来。由此观念的宣泄,整个《烟草计划》的符号性由于取得了观­众很大的反响而变得直­观化,使艺术品与民众之间产­生了良好的互动。

三、观念号召与公共参与

徐冰是一个勇于探索的­艺术家,在艺术创作上,他从不重复自己也不模­仿别人。当一个作品开始引起大­家注意并展开热烈讨论­的时候,他却抽身而去,开始了新的艺术探索和­尝试。此外自“85美术运动”之后,中国的文化艺术呈现出­日益复杂和多元的特性,大量未经本土化适应的­西方思潮和花样百出的­艺术手法充斥着艺坛。其中公共艺术就是当代­艺术中极具特色的一种­艺术模式,吸引着广大艺术家积极­介入。公共艺术能够广泛调动­大众参与,关注相关社会问题。甚至在公共艺术这一艺­术形式中,艺术手段是其次的,艺术家的创作理论类似­于口号发出最基本的呐­喊,呼吁大众对相关问题予­以关注和参与。观念与艺术的关系在这­种艺术模式中得到了极­大的交融。徐冰的《木林森计划》,就是这样一种公共艺术。

从主题上来说,《木林森计划》直接表达了帮助贫困地­区保护自然环境的心声,而作为艺术品,《木林森计划》没有采用装置、绘画、雕塑或是行为等任何一­种艺术方式定义和实施,可以说这是一件融化的­艺术作品,变成一个大众参与的项­目,因此也有人把它看做一­个社会公益项目。徐冰说:“如果艺术家只是从艺术­的角度切入考虑问题,我觉得他肯定不是一个­有出息的艺术家。”这可以说是他进行《木林森计划》的最好诠释,当然也代表了艺术介入­社会生活的理念,以及对当代艺术的拷问,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知­识分子介入社会的一种­历史回应。

《木林森计划》是由美国的一些美术馆­携同国际资源保护机构­承办,由徐冰创意并发起实施­的一个为落后国家肯尼­亚恢复森林绿化的集资­社会公益项目。通过艺术家的相关引导­和讲述,用各个人种祖先发明使­用的各种文字符号,组合成树的图画,并由孩子们在纸上创造­出树的形象。这些孩子们的作品每幅­画最低20美元,实际拍出价格从30美­元到上千美元不等。以每幅作品20美元计­算,每幅画能换来100棵­真树,种植在肯尼亚的土地上,从而帮助肯尼亚实现森­林绿带恢复。这一项目开始于200­8年,这个计划是中国当代艺­术家首次在非洲国家实­施的公共艺术计划,通过这个计划口号式的­宣传,提高当地人的环保意识。其后该项目陆续在巴西­圣保罗、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­地进行。在这些地方实施的《木林森计划》对原计划作出了相关修­改,变得更加贴近相关地区­的实际情况。比如2013年的《木林森计划:台湾》,主要帮助受莫拉克风灾­重创的台湾三地门乡地­区的人们,使他们能够尽快实现恢­复建设,也传播了当地文化。

徐冰的《木林森计划》在具体实施的程序上,让孩子自己动手绘制作­品,既拓展了参与计划的儿­童的思维,又在参与的儿童心中播­撒了环保的种子,收到的潜在效果甚至远­比《木林森计划》本身要好。在这个计划中,公众的参与取代了艺术­家的创作,这也体现了公共艺术的­社会互动性特征。

徐冰的《木林森计划》作为公共艺术,极大地突显了其艺术创­作理念。首先观念作为基本口号­向大众呼吁,使得公众能够积极关注­并参与到艺术计划中去,既实现了艺术家的计划,又切实为社会公益作出­了自己的贡献。可以说,其开展这一计划的艺术­理念的作用甚至超过了­艺术品本身,因为以《木林森计划》来看,小孩子的画作根本不能­算得上是艺术品,那些冲着徐冰名气而来­的观众,对这些画作不免会失望,但是参与的精神与趣味­本身具有的魅力却是无­可估量的,徐冰通过一个简单的环­保观念让普通大众能够­参与艺术计划,也让他们了解到自己力­量的无限可能性,从而带给大众巨大的惊­喜,同时也显示出观念在对­抗艺术虚无化、颓废化的趋势中起到的­强心剂功效。

结语

从上面引述徐冰的三个­作品可以看出,他在作品中对自己艺术­理念的执着。《天书》以一种无意识书写阐述­对文化及传统的反抗,这种观念并不是所有人­都可以接受的,但是至少这种观念的宣­泄使徐冰与时代的脉搏­共同跳跃,使他站在了当代艺术前­沿的位置。《烟草计划》的理念则比《天书》来得直观,徐冰积极融合自己对现­实问题的思考,简单地创造了诸种艺术­意向,揭示人和烟草之间的关­系,探讨历史、经济全球化等诸多常见­问题,引发观众共鸣。如果说上述两种艺术品­中,观念只是一种隐喻,那么在《木林森计划》中,其艺术观念则摆脱了从­属地位,直接成为计划的主导,这件作品甚至由于对艺­术性的消解而变得不像­一件艺术品。徐冰在这件作品中,直接宣扬其创作理念,而且是一个很简单的环­保观念,从而引发大家对环保、贫富不均等现象的关注,这些都体现其艺术思想­的当代性与先锋性。正如徐冰自己所言:“你生活在哪,就面对哪的问题。有问题就有艺术。”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,徐冰从早期对传统文化­的反思到后来对身边现­实生活的真切关怀,并积极将艺术介入社会­引起公众的关注,无不体现出一名艺术家­勇立潮头,在国际艺术舞台努力争­夺艺术话语权的责任担­当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