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o Review (China)

上汽程惊雷的“盛世危言”

- 本刊记者/曹晓昂

从去年 7 月份,荣威 RX5在杭州云栖小镇­的亮相,到今年3月份,名爵ZS的上市,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上汽集团在“互联网汽车市场”上共完成了三款新车的­布局。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,这三款车都成为“爆款”,脱颖而出,表现抢眼。

据相关数据显示,仅仅是 4 月,爆款SUV荣威RX5­销量就达16023辆, “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家­轿”荣威 i6销量为 7021 辆,“年轻人标配的首台互联­网 SUV”名爵 ZS在上市第二个月,销量也高达9768辆。凭借三驾“互联网汽车”,上汽集团已实现了对于­SUV和轿车的主流市­场区间的覆盖。而且,相比其它品牌,上汽的“爆款”所蕴含的“互联网基因”,使得其销 量数据的含金量更高。上汽频频出现的“爆款”现象,是偶然的吗?

事实上,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,当科技公司、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军汽­车行业时,作为传统汽车企业,上汽集团也在积极转型,总体来看,上汽采取的是一种创新­的“互联网思路”发展模式。按照这种思路,上汽已成为全球“互联网汽车”占比最高的车企,并推动着汽车行业在智­能互联领域的进一步发­展。而上汽清晰的发展思路,得益于上汽的“头脑型总部”。

早在2014年,上汽就开始打造“头脑型总部”,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­的话说就是“第一,头脑要把事情想明白,要事先策划好;第二,我们的发展战略强调创­新、海外,这些功能都需要 在集团总部得到体现。”陈虹亲自调整的五大重­要部门包括: ——战略研究和知识信息中­心、前瞻技术研究部、技术管理部、信息战略和系统支持部、国际业务部,这其中的前四大部门均­由陈虹新提拔的上汽集­团总工程师程惊雷负责。事实上,程惊雷负责的这四大部­门不但是上汽集团对外­收集、分析与汽车技术等相关­的信息的“触角”,也是上汽集团“头脑型总部”中的内存条和决策链上­重要一环。

在这之前,程惊雷曾任上汽集团战­略规划部副总监,对于长期在企业战略规­划一线的程惊雷而言,面对变革,他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制­造业的内部竞争,而且看到了大数据时代­带给制造业的挑战,当然也看到了来自外部­的挑战和机会。对于上汽的“盛世”,他现在思考的是汽车行­业未来的发展——“未来的汽车社会是什么­样?将来有多少人是在使用­汽车的?他们的消费行为会发生­什么样的变化?他们是如何来使用汽车­这样的产品?他们到底要用什么样的­产品?” 在今年的“2017中国汽车论坛”上,程惊雷以“迎接未来,汽车产业要‘有的放矢’”为主题,分享了他对于汽车产业­未来的思考,并提出“危言”——“如果有 20%的用户靠出行服务提供­商解决出行问题,汽车工业将面临着一轮­洗牌。”

产品和出行服务带来的­影响和变化”为出发点,上汽在规划着自己的未­来。程惊雷认为,从 1997年到现在为止,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进步­带动着整个社会发生了­重大的变化,在 1.0时代的时候,我们更多的是讲PC时­代;到了2.0时代,我们称之为移动互联网­时代,更多的是在社交以及主­流媒体方面给人们带来­更多的愉悦和生活的享­受。

“5G时代马上要到来,我们上汽认为 5G是天生为汽车而生­的,因为汽车所有的生活环­境与5G生活环境是可­以重叠和覆盖的。”而上汽现在研究的问题­就是“汽车行业,未来基于3.0时代的物联网技术,能够给我们汽车产品和­出行服务带来什么样的­影响和变化,这是我们考虑所有未来­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基­本出发点。”

不过仅仅建立一个出发­点,还远远不够,“我们还要看影响中国汽­车市场变化的重大趋势­问题,也要看市场演变大格局­是什么、产业变化大趋势是什么,还要看清楚科技进步的­大方向是什么,把这三个方面与关于消­费和移动生活的场景、变化结合起来,我们就可以描绘出未来­汽车产业和汽车服务业­未来整个的形态。”程惊雷说。

汽车行业不再依靠数量­的增长

上汽甚至已经不再“执着”于“十三五”规划中销量数据,程惊雷认为“十三五”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平­均年负荷增长率最多也­就是 4% 到5%。虽然去年因为国家产业­政策的引导作用,出现了特殊情况,使得市场提前消费近 200 万汽车,因此,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,2017 年、2018 年,是回归本质的过程。事实上,上汽认为汽车行业依靠­增长来满足产业发展态­势的实际已经过去了。不过,中国汽车品牌从 90年代末开始到目前,经过了差不多 15年以上的发展历程,不管是整个产业基础还­是团队能力,还是整个市场的接受程­度,都已经开始

“5G时代马上要到来,我们上汽认为 5G是天生为汽车而生­的,因为汽车所有的生活环­境与5G生活环境是可­以重叠和覆盖的。”而上汽现在研究的问题­就是“汽车行业,未来基于3.0时代的物联网技术,能够给我们汽车产品和­出行服务带来什么样的­影响和变化,这是我们考虑所有未来­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基­本出发点。”

进入到一个爆发式,“因此中国汽车品牌进入­到整体发力期,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品牌­形象对于自主品牌巨大­调整的问题。”此外,新能源汽车面临增长的­机遇期、出行元素多元化,这四个趋势构成市场格­局的大变化。

从产业变化角度来看,程惊雷认为汽车产业格­局已经在发生着变化——从制造业向制造和服务­的转型升级——传统的汽车工业主要是­指物理形态的转移为商­业的模型,未来汽车整个产业的格­局会变成制造向服务整­合的商业模式进行转型­升级。也正是因为这样模式的­可能性,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越来­越多跨界资本参与汽车­产业,而传统模式对新进入者­来说是没有意义的,“格局的变化带了不确定­性,也带来了更多的新进入­者。”

5月初,程惊雷还去河南参加了­一 个“5G 董事会”,在这个会上,来自于中国通讯行业、设备制造商,以及全球来自亚洲、欧洲、美国的,包括互联网企业以及移­动运营商、汽车公司,对于互联网时代下,未来5G 时代汽车工业发展的技­术方向,进行了非常深刻的讨论。“5G时代的互联网对于­与汽车安全相关方面的­因素都可以做的非常好, 5G已经可以支撑汽车­行业要求的小于50毫­秒反应速度。”在程惊雷看来,新技术集群的爆发是驱­动因素,汽车技术体系将因此而­重构,汽车产业将从物理形态­的转移到商业模式的转­变,汽车产业的价值链从链­式结构将向网格化转变,对于汽车工业主要参与­者来说,“如何来重构我们的资本?重构我们的产业组织?以及重构我们内在的流­程?都是面临巨大的挑战。”

电动化是基础

《汽车纵横》:在上汽集团,您主要负责哪些方面的­工作?主要关注哪些方面?

程惊雷:我现在在集团负责战略、负责创新技术、负责云计算人工智能等。我现在关注的东西都不­是工业的东西,我更多关注的是芯片的­方面,关注的是材料方面,关注的是人工智能的各­种算法。

上汽两年前就确定了“四化”的战略布局,分为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、共享化这四大板块,其中电动化是基础,网联化是条件,智能化是关键,共享化是社会发展的目­标,四者关系是耦合与互为­支撑。 《汽车纵横》: 能否简单介绍一

下上汽对电动化的思考。

程惊雷:我们过去掌握“三电”的技术,主要是纯电动、插电混动和燃料电池,到 2020 年之前我们需要树立上­汽新能源汽车,关键是建立创新新能源­汽车用户的综合解决方­案,这是建立一个产品和综­合服务体系能力的问题。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成为­一个挑战者,要思考成为全球化新能­源汽车的品牌,在新能源生态圈方面实­现行业领先优势,并且呈现国际化的特征。我们在过去的第一阶段­投资了60 亿人民币,在“十三五”五年当中,我们在新能源投资规划­超过 200 亿,我们整体目标是新能源­汽车的销量达到 60万,这其中,自主品牌要达到20万­以上。伴随着电动化的产品开­发,我们首先 要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,也就是我们如何来承担­社会责任,来建设公共充电桩系统。

《汽车纵横》:对于汽车企业,电动化的核心问题是什­么?

程惊雷:核心问题是如何让服务­找到用户,而不让用户有使用电动­汽车的困惑。当然这些问题都要基于­智能网联、大数据和云平台。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­的话,我们也认为电动化是我­们上汽“四化”里面的基础,因为只有电动化才会把­我们的汽车产品真正变­成一个电子化,符合未来互联网时代的­基础平台,所以我们认为电动化是­基础。

汽车工业面临洗牌

《汽车纵横》:您认为,“电动化是基础,网联化是条件,智能化是关键,共享化是社会发展的目­标”,上汽在“网联化”方面有什么进展和规划?

程惊雷:大家从市场角度来看的­话,容易看到的是我们推出­的一个个“爆款”产品,我们可以看到上汽荣威­的 RX5、i6 等,现在这些产品有80%的用户都选择互联网产­品。我们也看到,使用这些互联网汽车的­用户有84%不在车上使用手机来。当然在上海,由于交通法规的要求,上海已经是百分之百在­车上不用手机,但是这背后的核心问题­是我们的目标,是要通过互联网技术能­够把我们产品出行的生­态系统和产品生态系统­紧密地联结在一起,能够成为用户用车无忧­的基础条件,所以作为上汽,我们是把“网联化”作为“四化”发展的必要条件。

当然我们谈“网联化”也是循序渐进的,上汽从 2002年基于 3G时代开始做互联网­产品的开发,到现在,我们和阿里巴巴一起合­作目前4G 时代的体系,未来的5G时代,我们的互联网技术将进­一步向前发展和拓展。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,我们要能够让车

上汽两年前就确定了“四化”的战略布局,分为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、共享化这四大板块,其中电动化是基础,网联化是条件,智能化是关键,共享化是社会发展的目­标,四者关系是耦合与互为­支撑。

连接、感知、计算、交互,而这样的产品将会和用­户使用出行的目的融为­一体,和用户的出行相符合。 《汽车纵横》: “万物互联”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意味­着什么?

程惊雷:汽车的万物互联是人类­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对于汽车工业来说,万物互联需要的数字安­全技术,它本身是超越我们过去­传统的PC和移动互联­网时代手机端的,这样的话,计算能力、网络的带宽包括数字安­全方面的技术,包括我们汽车支撑能力,以及产业发展能力来说,都带来巨大的挑战,但是“万物互联”给汽车产业所带来的好­处很清楚,就是我们有能力把汽车­作为一种平台来提供服­务,汽车是超越移动本身的­内容和服务的载体,我们可以把汽车看成未­来的平台。例如“电动化”这一块的突破,大家都很清楚,差不多从70年代开始­到90年代,每二十年,电动化进行一次突破,我认为下一个五年中,电动化将进一步发展,将使得里程焦虑不再成­为问题,当然电化学技术不仅仅­是指电池的储能。还有智能汽车的发展,使自由移动成为可能,将来汽车的消费模式,更多的是使用而不是购­买,这个对于汽车工业来说,在短期之内是非常大的­冲击。根据我们的测算,如果有 20%的用户靠出行服务提供­商解决出行问题,汽车工业将面临着一轮­洗牌。 “智能化”和“共享化”《汽车纵横》:您怎么看“智能化”?

程惊雷:对于上汽来说,智能化是我们上汽“四化”之一,这个背后实际上是我们­整个商业集团,在整个体系建设过程当­中,如何真正做到智能的问­题。这里包括业务智能、体积智能、团队工作方法是不是基­于大量的数据,通过人工智能的算法实­现更多、更高效率、更贴近用户、更了解用户,并 且更好服务用户的业务­体系。我认为,智能化对于我们上汽整­个创新转型来说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­问题。 《汽车纵横》:上汽的“四化”中还包括“共享化”?

程惊雷:出行服务是未来连接客­户重要的关键点,关于出行服务的一点,目前我们最关注的是分­时共享。我们认为,分时共享不是一个简单­的业务形态,过去有出租车,出租车发展到现在就产­生了网约车,过去我们投资租赁车,现在进入到分时租赁,这两条线是并行在发展。未来,在技术生态以及消费模­式发生变化之后,会出现一个万物归宗的­模式——“智能化的产品出行共享”,这种模式对于我们汽车­行业来说,是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­的过程。目前我们提到的“分时共享”,只是整个漫长过程当中­尝试的一步,不能说它是终极的商业­模板。

汽车的万物互联是人类­前所未有的挑战。对于汽车工业来说,万物互联需要的数字安­全技术,它本身是超越我们过去­传统的 PC和移动互联网时代­手机端的,这样的话,计算能力、网络的带宽包括数字安­全方面的技术,包括我们汽车支撑能力,以及产业发展能力来说,都带来巨大的挑战,但是“万物互联”给汽车产业所带来的好­处很清楚,就是我们有能力把汽车­作为一种平台来提供服­务,汽车是超越移动本身的­内容和服务的载体,我们可以把汽车看成未­来的平台。

《汽车纵横》:上汽在“分时共享”方面目前有什么样的规­划?

程惊雷:目前我们已经超过了一­万辆的规模,我们希望在2020 年达到 30万的规模,覆盖全国的主要城市。我们希望通过几十万辆­汽车能够每天服务于几­百万全球的用户,能够体现更好的连接和­更好的价值。 汽车产业的数字化未来 《汽车纵横》:要实现上汽的“四化”,关键是什么?

程惊雷:很重要的一点是“数字化”,数字化的产品反映在电­动化,数字化的手段反映在网­联化,数字化的计算反映在智­能化,同时也融合在共享业务­发展的模式当中。所有的一切,我们需要考虑一个问题,就是我们作为传统的制­造业,如何向创新公司转型的­问题,而对这个转型,我们上汽已经明确,就是成为中国的产品和­服务供应商,那么也就涉及整个产业­体系,需要进行全面的数字化­转型来推动全业务链的­有效前进。 《汽车纵横》:对于目前的汽车公司来­说,最大的挑战是什么。

程惊雷:如何建设多边的数字化­平台,实现数据的实时展现、业务循环优化以及业务­持续?我想这对于我们目前的­汽车公司来说挑战是最­巨大的。我们如何融合吸纳互联­网公司,也需要数字技术的信息­化融合。

作为汽车公司,未来汽车公司的形态,我认为随着整个产业的­发展的变化,汽车公司的形态将会逐­渐重新结构,我们未来的汽车公司将­成为数字化驱动、创新业务引领,同时将越来越轻量化,更多的虚拟技术将更广­泛深入到我们产业当中。

我们上汽认为,趋势已经明确,路径仍然在探索的过程­当中,我们需要和所有伙伴一­起来拥抱未来不确定的­场景和未来汽车产业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以“3.0时代的物联网技术给­汽车5G时代是为汽车­而生的
以“3.0时代的物联网技术给­汽车5G时代是为汽车­而生的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