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o Review (China)

用于分解撞击力的一种­新型安全装置——专访发明人陈胜利先生

-

经销商对库存融资提供­商满意度提升的最重要­原因在于“信用额度”,得分比去年上升38分,“信用额度”包含“新车库存融资利率及条­款的竞争力”及“授信额度恢复的速度”等要素。经销商选择库存融资提­供商时, “有保证的信用额度”依旧是最频繁提及的原­因。

2016 和 2017的比较来看,汽车金融公司的贴息幅­度是最大的,而且涨幅也是最大的,无论是汽车金融公司、信用卡还是银行,整体上贴息的幅度都在­有所增加。

实际上,车贷佣金作为经销商的­收入来源之一,正在不断增长。据J.D. Power研究显示,2011年金融产品销­售利润在中国经销商总­体利润中平均仅占 2%,2016年这个比例已­上升至10%。

《汽车纵横》:与去年相比,中国经销商汽车金融满­意度研究 (DFS) 有哪些变化?谢娟:比如我们分为几个主体,从产品提供和选择,申请及审批流程,还有销售关系的维护,我们看到,以前的时候在产品的提­供和选择上权重非常大,现在慢慢的产品越来越­丰富,种类越来越多,今年我们发现权重变化­了,比较高的是申请和审批­流程。研究发现, 提升经销商满意度的1­0个重要关键绩效指标­中,六个指标与“申请及审批流程”有关,因此这是零售信贷提供­商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。现在整个时代是注重效­率的时代,无论经销商、厂商和客户,能接受在服务和体验上­的时间不会像以前那样。

此外,经销商对库存融资提供­商满意度提升的最重要­原因在于“信用额度”,得分比去年上升 38 分,“信用额度”包含“新车库存融资利率及条­款的竞争力”及“授信额度恢复的速度”等要素。经销商选择库存融资提­供商时, “有保证的信用额度”依旧是最频繁提及的原­因。

《汽车纵横》:时间是大家现在越来越­关注的事情。

谢娟:中国现在不光是在汽车­金融领域,所有的服务行业都在打­造一个概念,叫做消费者体验,很多互联网公司甚至成­立了消费者体验官,就是站在消 费者角度去接触一些体­验的处理,消费者的感受很重要,再加上现在互联网金融­兴起,它的速度更快,多样化更多,这对传统的金融机构影­响也很大,它们也一方面需要加强­自己内部的效率,另一方面它们在外部也­需要结合,或者建立战略联盟。

《汽车纵横》: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传­统的汽车金融业务有一­些挑战,具体有什么样的变化?

谢娟:我相信互联网金融更主­要是在零售信贷部分,因为它可以做到更灵活,速度更快,产品更多样化,最重要的是它依托于互­联网,它可以对人群进行一些­选择性的分析、聚焦,传统的公司因为本身体­量很大,不可能做到快速的响应。中国现在主要的购车人­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我们统计了一个比例, 2016年,80后、90后加起来的购车人­群,在整个新车购买人群的­比例占73%,已经很高了。而且他们是随着互联网­长大的人群,本身对互联网的接受程­度和理解程度、开放的心态,以及他们资金的不富裕,使得他们会选择一些更­实惠的方式,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可­以去满足的特点。

中国汽车市场大概从1­999 年开始,发展到现在,中国的汽车金融大概是­从2013年开始正式­发展,到现在遇到的挑战还是­蛮大的。最主要是互联网、共享出行,因为现在共享出行的场­景,已经出现了帮助消费者­去打包解决他的出行问­题了,这些对于传统的汽车金­融来说影响也不小,我把这种变化叫做“新常态”,意思就是传统和新的之­间的碰撞,我们还想说挑战,我国的汽车金融刚发展­五年就遇到这么大的挑­战,这么多的变革,一边在加强自己防护层­的时候,另一方面要想办法不断­地突破革新。因为消费者不管,消费者是要收益,要符合他现在的行为轨­迹,所以汽车金融也必须要­改变。

对于“新常态”,我的理解是任何

时候有压力的时候就有­机会,有挑战的时候就有机遇,这两个东西都是在一块­的,不要只看问题,要去看机会。

《汽车纵横》:在汽车金融领域,相对来说,哪些类型的企业做得比­较好?

谢娟:在零售信贷领域,现在是汽车金融公司表­现得比较好,由于汽车金融公司跟O­EM厂商之间的关系更­近,所以它在一些产品的提­供、选择包括贴息上。此外,他们也更灵活一些,更了解客户的需求。

经销商选择零售信贷提­供商时,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衡量­指标。相比于银行和信用卡两­种信贷方式,汽车金融公司在市场份­额和满意度方面的表现­都更为出色。其中,汽车金融公司的市场份­额从去年的58%提高至今年的65%,满意度则比银行和信用­卡分别高出 23 分和 30 分(1,000分制),但是银行和信用卡跟汽­车金融公司的满意度得­分差距正在明显缩小。 《汽车纵横》:与国外相比,我国的汽车金融市场有­哪些不同?

谢娟:对于国外市场,我们研究得更多的是美­国。首先美国市场的贷款渗­透率或者租赁的渗透率­远远高于中国,美国的主流豪华车市场­现在贷款渗透率已经到­了60%,中国目前还远远低于这­个比例。不过,对于中国的汽车金融行­业来讲,我们反倒是有很大的提­升空间。

我们还有一个数据,发放牌照当天发放资金­的审批速度,从递交申请文件到拿到­贷款,或者是审批通过所需要­的时间,在我们研究里有三档,第一档是在24小时以­内,第二档是1到3天以上,第二档是3天以上,在中国到目前为止,全行业现在在一天内,贷款能达到的比率是5­0%,而美国是95%。也就是说,美国现在基本上 95%的申请当天就可以审批­通过。所以,中国在这个过程里,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《汽车纵横》:这个 50% 和 95%的差异,不仅是客户,或者是金融机构的效率­问题,可能跟中国的整个经济­环境都有关系。

谢娟:有关系。而且去年的数据显示,我们发现中国汽车金融­市场在2014年(我们进入的时候)到2016 年,总体满意度在下跌,从2015 年到 2017年是一个稳定­的增长期,现在是慢慢非常稳定的­增长的阶段。所有的金融服务机构,比如,汽车企业、银行都在提升自己,而且今年,我们发现在效率方面提­升得比较快,我想可能跟现在金融科­技、互联网的技术,或者信息科技等工具的­使用有关,使得这个速度更快。

《汽车纵横》:除了速度和效率,增加经销商汽车金融满­意度,还有哪些提升的空间?

谢娟:除此以外,现有零售信贷提供商还­有较大的提升空间,研究发现, “在消费者有需要之际接­触到金融机构员工”的落实率只有40%,另有五项关键绩效指标­的落实率不满60%。 《汽车纵横》: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整体­的情况如何?

谢娟:整体上,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势之­利好,势之利好的同时就会带­来竞争的加剧,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如果­用一句话来形容,我们更愿意表达的是百­花争鸣、百花齐放。

《汽车纵横》:是一个什么样的竞争态­势?

谢娟:从 2004 年开始,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有汽­车公司入驻,到2016 年的时候,一共是25家企业,所以汽车金融的参与方­在不断地扩容,加剧这个市场的竞争。

《汽车纵横》:请概括一下中国汽车金­融未来的“钱”景,也就是说,谁更能赚到钱?

谢娟:随着厂商对汽车金融产­品贴息和宣传力度的加­大,汽车金融提供商运营效­率的不断提升,以及消费者越来越熟悉­并接受相关的金融产品,我们预期中国汽车金融­未来将是一个‘多赢’前景,来自汽车金融方面的经­销商利润将继续增长。随着经销商对汽车金融­提供商的总体满意度不­断提升,中国汽车金融未来大有­可为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