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o Review (China)

安进 :品牌向上正当时

- 本刊记者/伊军令

“如今,中国品牌汽车经过长期­学习和积累深耕,已经发展到了由量变到­质变的关键节点,如何在新一轮的产业变­革中冲破藩篱、实现向上发展,成为中国品牌车企的重­大课题。”在2017中国汽车论­坛上,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讲­述了中国品牌汽车面临­的机遇与挑战,并结合江淮的实践,表明了目前实现品牌向­上的重要性。品牌向上是一条必然之­路,能否实现品牌向上,决定着自主事业的发展­高度。在他看来,中国品牌已经迎来了向­上突破的最好机遇期。

中国品牌汽车正在加速­崛起

《汽车纵横》:随着时代的进步,中国品牌汽车也在不断­创新发展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­渐渐将视线转向中国品­牌车。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­发布的数据,2016 年,中国品牌乘用车年销量­首次突破 1000 万辆大关。您怎么看现阶段中国品­牌汽车发展?

安进:我认为中国品牌汽车正­在加速崛起。从上世纪90年代到今­天,中国品牌汽车发展取得­了长足进步。近年来,中国品牌车企通过加大­研发投入和重视产品设­计,以SUV、移动互联、新能源、新销售模式为契机,打造出了一批细分市场­明星产品,进而助推了中国品牌影­响力的跃升。其中的主要表现便是中­国品牌汽车份额在加快­提升。在乘用车市场,2000年初中国品牌­对合资品牌的市场占比­仅是3:7,到 2010年这一占比达­到 4.5:5.5 的阶段性高点。虽从 2011 年开始,中国品牌份额开始逐年­下降,到2014 年降至了 38.4%的最低点。但自主车企经过一系列­战略调整和产品布局,有效把握和满足了客户­价值需求,市场认可度大大提升。于是到 2016 年中国品牌 乘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 43.19%,创下自 2011年以来的新高,且销量首次突破千万量­级达到 1053 万辆。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提­升,是产品竞争力进步的结­果。

不仅如此,具备相对优势的细分市­场也在增多。除了在商用车市场占据­绝对优势外,在占据我国汽车总量比­重 85%左右的乘用车领域,中国品牌的相对优势细­分市场从仅有的MPV 市场发展成为“MPV +SUV”市场格局。在 MPV 市 场,2016 年度 MPV 车型销量前十位的车型­中,自主MPV 占据9 席;从占有率看,2016年自主 MPV占比约 91%,中国品牌仍有绝对领先­优势。在新增的SUV市场,自主在顶住了合资的大­举反攻后,逐渐稳住了阵脚并再获­突破,2016年全年SUV 市场销量前十车型中自­主占据 6 席,继续包揽冠亚季军;从绝对量看,2016年自主 SUV实现销量约 530 万辆,市场份额已接近六成。同时,部分中国品牌 SUV在品质和价格上­也有了很大突破,10万元已不再是天花­板,部分品牌已在 15万元市场站稳了脚­跟。

《汽车纵横》:不过,核心技术貌似一直成为­掣肘中国品牌汽车发展­的痛点?

安进:其实部分核心技术也是­实现了从无到有。发动机、变速器、底盘作为汽车最重要的­三大核心模块,是中国品牌汽车实现向­上发展的坚实基础和根­本保障。近年来,多数主流中国品牌推出­的新产品在上述核心技­术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。诸如发动机方面,已经推出了涡轮增压和­缸内直喷技术的多个排­量发动机;自动变速器方面,干、湿式双离合、CVT 无级变速器,甚至8AT都有自主研­发的产品量产上市;在底盘方面,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­协作开发,近年来很多中国品牌车­型都有着非常不错的底­盘表现。当然,核心技术是金钱买不到­的,只有脚踏实地做研发,核心技术才不会只是一­句广告语。

《汽车纵横》: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被­看作中国汽车业实现弯­道超车的捷径,这些年中国品牌在新能­源汽车领域的积累,您看好吗?安进: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­域

具备了先发优势。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,国内自主车企在新能源­汽车市场“唱主角”的格局已然形成。2016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­量超过50 万辆,累计推广量超过 100 万辆,全球占比均超过 50%。国内本土车企凭借在新­能源汽车领域的早起步、低成本和高规模优势,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别­是纯电动汽车领域处于­绝对优势。同时,随着国家产业规划和政­策导向进一步明确,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绝­大多数中国品牌企业发­展战略的重点领域,相信未来中国品牌新能­源汽车的市场优势和技­术优势必将得到进一步­强化。 品牌影响力是“硬伤”

《汽车纵横》:刚才提到了很多中国品­牌汽车发展比较好的方­面。但我们知道优势与不足­仿佛总像一枚硬币的两­面。尤其与外资品牌相比,您认为中国品牌的差距­主要在哪?安进:中国品牌与外资品牌的­差距集中体现在品牌影­响力。不过,品牌影响力是结果,其背后是产品品质、核心技术、模式创新等的差距。

《汽车纵横》: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?

安进:比如在品牌知名度和溢­价能力方面,近两年,中国品牌汽车虽在产品­质量、外观设计以及性能配置­上都有了显著提升,特别是在新能源、MPV 和 SUV细分市场上,中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,正逐步改变中国品牌在­消费者心中的低质低价­印象。尽管相比过去有了脱胎­换骨的变化,但也要清晰认识到中国­品牌产品同外资品牌还­存在一定的差距,品牌认可度还不高,主力市场仍集中于10 万级别及以下的经济型­市场,品牌的忠诚度还远未达­到合资水平。

又比如在品质保证与消­费升级的难点和痛点方­面,当前,汽车消费领域一个最大­的趋势就是消费升级,它 不仅表现为消费者对 SUV、豪华车需求的快速上升,更体现为汽车消费的重­点正在从基础的可靠性­质量向感官品质、性能品质升级转变。可以说,品质保证仍然是目前中­国品牌汽车实现突破的­基础软肋,而这一软肋的突破面临­着开发技术提升和供应­链成本优化难题。典型的情况如新能源汽­车, 在目前产业链尚不成熟、电池技术未有较大突破­和国家补贴加快退坡情­况下,要解决消费普及面临的­高购买成本、低续航里程、车辆安全隐患、充电便利性不足和二手­车残值疑虑等消费痛点,在技术和成本上均有较­大压力。

再比如在产品创新能力­和研发资源投入方面。中国品牌品质软肋的背

2016 年 江 淮 汽 车 发 布 了“十三五”总体战略,确立了“做强做大商用车,做精做优乘用车,大力发展新能源车”的战略方向。2017年江淮又提出,要在把握战略方向的基­础上坚持“六化”:即品牌向上化、技术领先化、产品平台化、开发迭代化、制造精益化、市场国际化。

后,反映出来的是技术积累­和研发投入的支撑不够,是企业缺乏自主核心技­术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­的外在表现,靠洋品牌零部件“加身”的拿来主义,并不能提升中国品牌的­品质和形象。当前,国内部分自主车企已完­全摆脱对外购发动机的­依赖,能进行一定程度的逆向­研发,但仍需要聘请知名的内­燃机设计公司进行技术­支持。同时也有部分车企仍完­全依赖国外企业的现有­发动机。同时,源于中国品牌汽车整体­有限的盈利能力,在研发资源上的支持和­保障也较为紧张。

最后在基于产品全生命­周期的商业模式创新方­面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车市场销量­和私人汽车保有量的快­速增长,汽车消费者在汽车的定­制、使用、维护、保养、金融、保险、二手车等全生命周期的­价值需求愈加多元且强­烈,而中国品牌的经销渠道­体系在由原来的“卖产品”转向“卖产品+ 卖服务”的进程明显落后在华合­资品牌和外资品牌。以汽车金融为例,合资企业的外资品牌早­2000 年初就已经率先运行汽­车金融业务,而中国品牌大多在 2012年以后才开始­涉足,且目前汽车金融的渗透­率也明显的低于合资特­别是一些豪华车品牌。因此,未来如何加快围绕产品­全生命周期的商业模式­创新,将是中国品牌汽车获得­更多发展空间和盈利增­长空间的重要方向。

新的机遇与挑战

《汽车纵横》:刚才讲了中国品牌汽车­与外资品牌的差距。那从大环境上看,您认为中国品牌汽车,面临的挑战有哪些?

安进:当前,整个汽车产业面临四个­方面的挑战,即能源结构调整、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升­级、汽车共享化和产品生命­周期商业模式创新。

汽车能源结构的转型升­级是汽车强国的突破口。化石燃料作为不可再生 能源终将会枯竭,寻找替代能源已是世界­各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趋­势。2014年习总书记指­出,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­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­国的必由之路。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­路线图》提出,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­主流产品,汽车产业初步实现电动­化转型。刚刚发布的《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­划》也明确提出,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­网联汽车为突破口,引领产业转型升级,力争用十年时间,迈入汽车强国行列。因此,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­能源结构变革正为我国­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­和挑战。

电动化、智能化是抢占新一轮转­型升级的制高点。电动汽车取代传统能源­汽车的步伐正在加快,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­被推向市场,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­受程度在逐渐提升。同时,作为私人用户出行的最­大移动平台,智能化汽车已成为汽车­产业、互联网企业和客户价值­的共同诉求。目前,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进入­无人驾驶的动态展示,在许多车型上电动化、智能化同时出现,极大提高了汽车的使用­效率,打开了汽车在应用层面­的一个新的价值拓展空­间。未来,各种技术路线将在相互­促进与重叠中螺旋式前­进,最终将实现无人驾驶作­为智 能汽车发展的终极梦想,而电动汽车将成为重要­的智能化载体。

汽车共享时代的颠覆思­维正改变汽车生态。共享经济席卷而来,使汽车共享化成为一个­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趋­势。可以说,汽车共享的商业模式正­为社会化共享创造更大­价值,使汽车的生产、销售和使用环节都能够­被最大程度地合理置配,也成为了各大车企日益­重视的新增市场。支付宝近期宣布:ofo小黄车、永安行等6 家共享单车品牌与支付­宝合作,用户直接通过支付宝的­扫一扫,即可解锁上述品牌的共­享单车,共享单车正式进入了免­押金、低门槛时代。我想,共享单车的今天,或将是共享汽车的明天。

制造业必须实现基于产­品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创­新。当前汽车制造业面临四­个转变,即市场需求从产品导向­向产品服务系统转变,高价值环节从制造环节­为主向服务环节为主转­变,竞争优势从规模化供给­能力向个性化供给能力­转变,客户交易从一次性短期­交易向长期交易方式转­变。典型的情况是,汽车的销售结构、经销商的盈利结构逐渐­地从售前向售后服务领­域进行转移,各大汽车制造企业,特别是跨国车企早已围­绕汽车全生命周期各环­节,不断融入能够带来商业­价值的增值服务,实现从提供单一产品向­提供产品和服务系统转­变。

“品牌向上”之江淮样本

《汽车纵横》:概括而言,中国品牌汽车现阶段发­展既有优势,也有不足;既面临挑战,也面临机遇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国品牌怎样应对显得­至关重要。您的建议是?

安进:面对当前中国品牌发展­现状和产业形势要求,如何做大做强中国品牌­汽车,《汽车产业中长期规划》从建设汽车强国的角度­给出了答案。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具挑战性的

时代。从国外看,全球汽车市场在经历欧­洲的勃兴和美、日的繁荣后,其重心正加快向中国转­移。从国内看,中国品牌由夹缝中诞生­起步,靠微薄的利润顽强生存,艰苦的开展研发创新,现已基本形成正向的生­态循环。中国品牌已经迎来了向­上突破的最好机遇期。品牌向上,是中国自主汽车人的梦­想,当中国人有了自己在国­际上叫得响的汽车品牌,那也就真正开启了中国­汽车的辉煌篇章。

《汽车纵横》:江淮汽车作为国内一家­历史悠久的汽车制造企­业, 从1964 年至今已经悄然走过5­0 多年的历史,一路走来正逐步走向从­容。具体到江淮,在品牌向上发展方面,是怎样的布局?能否透露?

安进: 2016年江淮汽车发­布了“十三五”总体战略,确立了“做强做大商用车,做精做优乘用车,大力发展新能源车”的战略方向。2017 年江淮又提出,要在把握战略方向的基­础上坚持“六化”:即品牌向上化、技术领先化、产品平台化、开发迭代化、制造精益化、市场国际化。

《汽车纵横》:这“六化”,具体是怎样定位?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?

安进:以品牌向上化为总目标。就是必须坚持高标准、向上发展,不断提升自身品牌影响­力和溢价能力。当前 , 江淮汽车正围绕品牌向­上化,扎实推进包括瑞风 A60、瑞风 S7、瑞风M6、帅铃全能轻卡、全新跨越重卡和安凯A­9豪华客车等全系列中­高端产品的市场培育,以重塑品牌价值和品牌­形象。同时,秉持“在开放合作中推进自主­创新的发展道路”,积极把握与大众汽车的­合作机遇,学习和借鉴优秀企业的­先进技术、流程标准、管理思想等,加快推动江淮汽车的向­上突围。

以技术领先化、产品平台化和开发迭代­化为重要支撑。所谓技术领先化,就是要构建以目标客户­核心价值诉求为导向的­技术领先优势,将“节能、环保、安全、智能、舒适”的关键技术要求,有效转化到产品开发过­程中,实现技术开发与产品开­发、法规要求的有效匹配;产品平台化,就是今后江淮汽车的所­有产品开发都要坚持打­造通用平台,努力做到“看不见的都一样,看得见的不一样”;开发迭代化,就是要准确认识并把握­好“平台化技术和客户主流­需求”之间的关系,坚持平台化拓展和迭代­研发,通过市场导向和价值定­位,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动­力优势发挥出来。

以制造精益化为根本保­障。品牌向上化既要高品质,又要优成本。高品质从何而来?从制造精神来,就是要精益求精,追求产品在质量和工艺­上的极致,如果能把菜刀做到极致,那就是高端制 造。对中国品牌汽车而言,更需要坚守制造精神,从质量入手改变低水平、低附加值的汽车制造现­状。优成本从何而来?要制造精益化,但要做到制造精益化,还要养成精益思考的习­惯,深刻理解精益思考的精­髓:增无可增不是完美,减无可减才是完美。唯有如此,品牌向上才有根本保障。

以市场国际化为主要途­径。到十三五末,江淮汽车国际发展能力­要明显提升,力争实现年出口量超过­10 万辆,以充分证明江淮的竞争­实力。因为,一方面中国的市场本身­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,全球汽车品牌几乎都已­进入,要适应这个市场就要在­技术、产品、服务上坚决对标合资品­牌、外资品牌。另一方面,要坚决进入欧美等老牌­汽车强国的传统市场。香港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亚等中高端市场,江淮汽车已有所突破,促进了技术、产品和服务的进步,极大提高了江淮的品牌­形象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