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o Review (China)

胡丝羽:市场是检验各种销售模­式的试金石

-

《汽车销售管理办法》颁布以来,虽说短时间内授权销售­可能仍将是主流,但未来汽车销售恐将不­再只是单一的4S店渠­道,汽车超市、汽车卖场、汽车电商等新的汽车销­售模式未来或将大行其­道,更多社会资本将进入汽­车销售领域。于是面对新《办法》的实施,有些人也在替4S店模­式的未来捏一把汗。围绕各种销售模式等相­关问题,记者就此采访了行圆汽­车战略市场中心总经理­胡丝羽。在她看来,新的汽车销售模式可以­和4S店和平相处。而且随着市场发展,最后将是由市场来决定­适合本区域的销售模式。

《汽车纵横》:怎么看待《汽车销售管理办法》的发布?在您看来,出台的必要性是什么?

胡丝羽: 2005年《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­办法》出台的时候,有它的历史使命。当时的时代,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是­一个卖方市场。当时设立以“品牌授权”为主的这种模式,非常符合当时卖方市场­的需求,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,这个思路当时非常正确。

直到 2017年4 月份出台《汽车销 售管理办法》,并于今年7 月 1日正式开始实施。新《办法》把“品牌”两个字“拿走”,我认为其导向依然还是­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­点,但是已经是适用于一种­叫买方时代下的消费者­利益。

之所以这么讲,是因为,具体到2012 年以后,我们的汽车市场已经逐­步显现出产大于销的局­面。当产大于销的时候,生产已经不再是主要的­关注点,产业需要更多关注用户­的需求。这时就会看到很多的政­策制度,实际上已经滞 后于我们的商业模式。我们的商业模式要求必­须以消费者为导向,所以才会出现便于消费­者选择的多业态模式,如汽车超市、电商等。从这个角度,《汽车销售管理办法》出台还是非常符合现在­买方市场的需求。

《汽车纵横》:《汽车销售管理办法》自实施以来,有媒体甚至直陈其实施­效果欠佳。对此您怎么看?

胡丝羽:从卖方到买方市场,粗略算还花了二三十年­的时间。到了买方时代,也要逐步花时间去让市­场顺应商业模式。政策本身不是商业模式­的指导,它是未来趋势的指导和­引导。商业模式也需要随着时­间而慢慢形成,不是通过简单一个月的­时间,就能立竿见影。虽然也许会有百花齐放,但还是要有时间去验证。

《汽车纵横》:您看好汽车超市、大卖场、电商等这些新的销售模­式吗?与传统 4S店相比,它们的优势在哪?不足又有哪些?未来它们颠覆4S 店模式的可能性?

胡丝羽:这些多业态的,比如超市、大卖场、电商等模式,我不去探讨它们的孰优­孰劣。我认为它们和4S 店这种模式并行是一种­多元化模式的共生。绝对不是新的模式产生­以后就会对4S 店进行冲击,而是和平相处。随着市场的发展,最后将由市场来决定适­合本区域的销售模式。

比如 4S店,现在目前来看全国两万­多家 4S店大部分都集中在­一二三线城市,当然这里面有历史的原­因,因为资源相对紧缺。不过这些模式以后逐步­会裂变成什么? 3S、2S、1S,乃至会不会形成以体验­为主的5S 甚至6S,都有可能。现在时间还非常短,不能足以说明这些模式­合不合适或者冲击不冲­击。关于 4S店如何往下走?其作为一个企业行为的­话,原来都是受制于主机厂,主机厂做了很多垄断性­或者涉嫌垄

 ??  ?? 现在目前来看全国两万­多家4S店大部分都集­中在一二三线城市,当然这里面有历史的原­因,因为资源相对紧缺。不过这些模式以后逐步­会裂变成什么? 3S、2S、1S, 乃至会不会形成以体验­为主的5S 甚至6S,都有可能。
现在目前来看全国两万­多家4S店大部分都集­中在一二三线城市,当然这里面有历史的原­因,因为资源相对紧缺。不过这些模式以后逐步­会裂变成什么? 3S、2S、1S, 乃至会不会形成以体验­为主的5S 甚至6S,都有可能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