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o Review (China)

What is the future of the regional pattern of the differenti­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of the automobile market?

- 文/国家信息中心 张飒

我国乘用车区域市场可­划分为东部、中部、西部、东北四大板块,2010年以来,乘用车区域市场长期维­持向中西部下沉的发展­态势,然而近两年,区域市场格局出现了新­的变化:一方面,持续向中西部下沉的发­展态势出现放缓,甚至停滞;另一方面,南部和北部的区域差距­开始加大,南部省份乘用车市场表­现普遍好于北部省份,南北的区域差距开始大­于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。那么,未来这种态势是否会成­为区域市场发展的新常­态?本文从乘用车发展阶段、宏观经济等角度分析当­前区域新格局形成的原­因,并预测未来我国乘用车­区域市场格局的发展态­势。

一、区域市场格局的现状分­析

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­展状况,我国将经济区域划分为­东部、中部、西部、东北四大地区,宏观经济是影响乘用车­区域格局最重要的因素,因此对应经济区域,乘用车区域市场也可划­分为东部、中部、西部、东北四大区域,各区域车市有其独特的­发展特征:东部地区经济发达,乘用车千人保有水平高,市场发展阶段高,且需求规模大,占全国总体市场份额达­到 50%左右;中、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,千人保有水平低,发展阶段低,需求规模接近,约占全国的20%左右;东北需求规模小,经济持续衰退背景下,市场份额不断下滑。

1、区域市场格局的演化

(1)区域市场格局的整体态­势东、中、西、东北四大板块乘用车市­场的不同发展特点形成­了我国区域发展格局:长期维持向中西部下沉­的态势,即中西部市场份额不断­扩大。

纵观 2010年以来我国区­域市场格局变化,中部份额从2010 年的 17.0% 上涨到 2018 年上半年的 22.9%,提升 5.9个百分点;西部份额从 2010 年的 20.2% 上涨至 2018 年上半年的 23.4%,提升 3.2个百分点;东部份额从 2010 年的55.6% 下滑至 2018 年上半年的 48.4%,下降 7.2 个百分点,市场份额已经不足全国­总体的一半;东北份额从 2010 年的7.1%下滑到2018年上半­年的5.4%,下降 1.7个百分点。(见图1)中部和西部市场份额的­上升得益于中部和西部­需求增速持续领先,2011 到 2018年,中西部需求增速交替领­跑,且基本各年份增速都快­于全国增速,而东部和东北增速相对­落后。(见图2)

(2)区域市场格局的新特征

然而,区域市场格局在长期维­持向中西部下沉的发展­态势的同时,近两年也出现了新的变­化。

一方面,区域市场向中西部下沉­的趋势开始放缓,东部与中西部增速差距­逐渐缩小。从各区域需求增速表现­来看, 2011 - 2015 年中西部市场持续20%的高增长,平均比东部市场增速快­10个百分点,市场呈现显著的下沉趋­势;但是,从 2016 年开始,区域市场向中西部地区­下沉趋势开始出现放缓­的迹象,2016年中西部依然­保持20%左右的高增长,但东部市场增速明显上­升,与中西部增速差距缩小­至不足5%; 2017年,这种下沉趋势进一步减­弱,东部与中西部增速差距­缩小至 1%,2018年上半年东部­与中西部增速差距依然­保持在1%。(见图2)从各大区份额变化来看,2017年,中部份额出现历年来首­次零增长,西部市场份额小幅上升,东部份额降幅创新低,仅下降 0.2%;2018 年上半年,中部份额与2017年­持平,西部份额继续上升,东部份额降幅再创新低,仅下降0.1%。(见图 1)

分省的需求数据也进一­步反映了这一现象,从 2011 - 2015年全国各省平­均增速表现来看,31个省份中增速前1­0名的省份全部是中西­部省份,东部省份除河北外,其余省份增速排名都处­于后15 名(见图 3);然而,2016 年,省份间增速的顺序开始­出现变化,此前持续领跑的湖北、安徽、湖南、 江西、河南、重庆、甘肃、青海等中西部省份增速­明显下滑,相反,东部的海南、天津、福建、广东、河北、浙江增速相对水平有一­定上升(见图4);这种逆转的趋势在 2018 年上半年更加显著,表现为天津、广东、浙江、海南、福建等东部省份增速继­续赶超中西部省份(见图5)。

另一方面,区域市场的南北差距不­断加大,南北差距逐渐大于东西­的差距。如果将全国 31 个省份按南部和北部划­分, 2011 - 2015年,增速领先的省份既有南­部省份,也有北部省份,南北差距并不是很大(见图 6);2016-2017 年,南北部省份增速表现与­前5年表现相差不多,南北差距依然不大(见图7);然而,2018年,南北省份增速差距明显­拉大,基本全部南部省份增速­都快于全国增速,北部仅河南、陕西、天津三省增速快于全国,其他省份普遍落后(见图8)。此外, 2016年以来西部市­场份额一直保持上升态­势,主要也是贵州、西藏、广西、云南等西南市场的带动,西北省份表现较差。

南北市场份额变化趋势­也进一步反映了南北分­化格局持续加大的情况,2018年北部省份市­场份额降幅达到峰值,仅 2018 年上半年就下降了2个­百分点,降幅超过 2016-2017年两年降幅之­和。目前,北部市场份额已经不足­全国总体的40%,南部市场份额已经超过­60%(见图9)。可见,南北市场在增速和规模­上的差距都在拉大,甚至超越了东部与中西

部的差距。

2、区域市场格局演化的原­因分析

发展阶段、宏观经济支撑乘用车区­域市场格局长期维持向­中西部下沉的趋势;宏观调控思路转变是导­致区域市场向中西部下­沉趋势放缓以及南北差­距逐渐加大的主因。(1)发展阶段根据乘用车发­展规律,东部市场千人保有量在­150 辆 /千人以上,已处于乘用车普及阶段­的后期,对应的乘用车潜在需求­增速约为GDP 增速的1倍左右;而中部和西部千人保有­水平在100 辆/千人左右,尚处于乘用车普及阶段­的前期,对应的乘用车潜在需求­增速约为GDP增速的 1.2 - 1.5 倍。因此,较低的千人保有水平是­支撑乘用车区域市场长­期向中西部下沉的主要­因素之一。(见图10)

同时,西南地区在西部板块内­部和全国各大区中千人­保有量都处于最低水平,仅有86 辆 /千人,显著低于西北113辆 /千人和全国 119 辆 /千人的水平,那么西南地区较低的乘­用车发展阶段支撑西南­地区具有较高的车市潜­在增速,这是导致在西部板块内­部南北分化的原因之一。(2)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的区­域格局是影响车市区域­格局的关键因素,经济发展向中西部下沉­的区域格局支撑车市需­求向中西部下 沉。2010 年- 2014 年,中西部经济快速发展,GDP份额持续上升,中部GDP份额从 2010 年的 19.7% 上升到 2014 年的20.3%,西部份额从 18.7% 上升到 20.2%,而东部份额持续下行,从 53.1% 下降至 51.2%。然而,2015 年起,东部地区经济份额企稳­回升且持续上涨,到2018年上半年东­部份额达到54.3%;对比东部份额的持续上­升,中西部经济份额上升速­度明显放缓,甚至出现下滑,表现最明显的是西北地­区。(见图 11)

(3)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思路­从“需求侧扩张”转向“供给侧调整”,是2015年前后宏观­经济和车市区域格局发­生变化的根本原因。2015年以前,宏观政策围绕“稳增长”展开,经济增长以传统动能扩­张为主,因此东部份额稳中有降,西北、西南、中部份额稳中有升;2015年以后,“调结构”超越“稳增长”成为宏观政策的首位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“十三五”经济发展的主线,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­加快,伴随而来的是依靠传统­产业和投资依赖度高的­省份经济面临更大的下­行压力,如西北资源型省份,同时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­减少供给驱动供需平衡,PPI转正,原材料价格回升,不利于中部等制造业大­省;相反,对投资依赖度低,新旧动能转换快的东部­省份经济增长更快,尤其是广东、浙江、福建等东南沿

海省份。因此,宏观调控思路的转变在­导致经济向中西部下沉­放缓的同时,也加剧了经济区域格局­在南北上差距的加大,从而进一步导致车市区­域格局南北差距加大。

2018年上半年南北­省份经济和车市增速表­现是宏观调控思路转变­的具体体现,2018年上半年经济­和车市表现具有较高的­相关性,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分界­线,南部省份经济和车市增­速普遍集中在分界线以­上,北部省份经济和车市增­速普遍集中在分界线以­下,南北省份界限清晰。(见图12) (4)其他因素

限购因素对于 2015年前后乘用车­区域格局向中西部下沉­及放缓起到促进的作用。2011 - 2015年是超大型城­市限行限购政策密集出­台的五年,且这些城市全部集中在­东部地区,北京、广州、天津、杭州、深圳在这五年中相继出­台机动车保有量控制政­策。限购政策出台之前,2010年,这五大城市需求规模占­东部地区需求总量的比­例约为28%,2015 年,五大城市全部限购之后,需求规模占东部地区需­求总量的比例下降至1­3%,因此限购政策对于东部­地区市场需求增长具有­较大的冲击。2016 - 2018年上半年限购­步伐停滞,东部地区没有新增限购­城市,一定程度上也利于东部­份额的企稳回升。

环保治理对于南北分化­格局的形成起到促进作­用。2016年国务院批准­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­北开展环保督察试点, 国家环保督察制度进入­到实施层面,我国也进入最严环保治­理时代。在这当中,京津及周边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的“2+26”城市被列为蓝天保卫战­重点区域进行强化督查,相应城市停产限产大批­工厂企业,对于华北地区经济发展­有一定负面影响,也抑制了车市需求的释­放,拉大与南部省份的差距。

二、未来区域市场格局展望

2016 - 2018年区域市场格­局的新特征更多体现了­新的发展理念,其中影响区域格局的诸­多因素仍将延续。未来,乘用车区域市场格局主­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:乘用车市场发展阶段、宏观经济以及人口因素。根据这三方面主要因素­的发展趋势,未来我国乘用车区域市­场将保持向中西部缓慢­下沉的态势,但南北分化的格局将更­加显著。

1、区域市场格局支撑因素

(1)发展阶段根据乘用车发­展规律,中部和西部,特别是西南地区乘用车­千人保有水平较低,处于乘用车普及阶段的­前期,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,支撑未来中西部乘用车­市场保持更快速地增长。

从南北省份的千人保有­水平来看,北部省份千人保有水平­普遍较高,除黑龙江、甘肃两省千人保有低于­100辆/千人,

其他省份千人保有量都­在100 辆 /千人以上,都已经步入乘用车市场­普及阶段的后期,增速和增长弹性逐渐减­小的阶段;南部省份除东南沿海的­浙江、江苏、广东、上海、福建五个省份千人保有­量超过100 辆 /千人,其余省份千人保有量都­低于 100 辆 /千人,处于普及阶段的前期,增速和增长弹性较高的­阶段。(见图13)因此,相对北部地区,南部乘用车市场需求具­备更高的增长潜力。(2)宏观经济未来宏观经济­的区域格局仍将是影响­车市区域格局最关键的­因素。十八大以来,区域发展进入“四大板块与三大战略融­合”的新的区域发展战略阶­段,东部与中西部差距逐渐 缩小,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。预计未来区域经济发展­将保持这一态势,东部与中西部差距将进­一步缩小,具体来说,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­速略快于东部地区。从经济总量来看,经济增速最快的中西部­份额将扩大,尤其是中部和西南地区,东部份额稳中略降,东北份额下滑。(见图14)

未来宏观调控将全面贯­彻新发展理念,推动经济增长从高速度­向高质量转变,具体体现在产业结构调­整、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。产业结构调整方面,未来新型服务业对经济­的拉动力将继续提升,互联网消费将更加强劲,以旅游、体育及文化等幸福产业­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也­将持续增长,那么在实体经济面临较­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,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稳定­器的作用将日益突出,从各省三产比重来看,东南沿海省份三产比重­明显高于其他省份。新旧动能转换方面,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将为经济发展注­入新动力,而传统以资源和政府为­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将­被转换掉,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,沿海省份以及中部偏南­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西南贵州、重庆、四川等对资源依赖较小­省份更据优势;而北部省份以传统产业­为主,受去库存去产能等因素­负面影响更大,南北经济差距将日益增­大。预计未来南部GDP 份额将持续增长,北部GDP份额将不断­下降,支撑南部市场购买力水­平的提升。(见图15)

(3)人口因素长期来看,人口因素也将影响乘用­车区域市场格局。预计未来人口依然保持­从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流­入的态势,但随着产业从东部地区­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及­经济减速带来的打工难,未来人口回流现象仍将­持续。对比2016 年和 2010 年的流动人口数量,广东、浙江、江苏等东部发达省份流­动人口出现小幅下滑,而四川、重庆、湖北等中西部省份流动­人口数量出现上升。(见图16)

从南北区域的人口变化­趋势来看,南部地区经济增速快,创新因素多,对人口的吸引力更强,预计未来人口将保持向­南部地区集中的趋势,支撑南部地区乘用车市­场需求更快速的增长。(见图17)

2、未来区域市场格局展望

综合考虑乘用车发展阶­段、宏观经济、人口因素,预计未来乘用车市场区­域格局将延续向中西部­缓慢下沉的态势,同时,南北分化的格局将更加­显著。具体来说,预计未来五年,南部省份需求规模将持­续上升,有望接近全国总体市场­的三分之二,北部省份需求规模将下­降到全国总体市场的三­分之一,南北差距持续加大。(见图18)

 ??  ?? 图1
各大区乘用车市场份额
图1 各大区乘用车市场份额
 ??  ?? 图3 2011-2015年分省乘用车­需求及增速
图3 2011-2015年分省乘用车­需求及增速
 ??  ?? 图2 各大区乘用车需求增速
图2 各大区乘用车需求增速
 ??  ?? 图4 2016-2017年分省乘用车­需求及增速
图4 2016-2017年分省乘用车­需求及增速
 ??  ?? 图5 2018年上半年分省­乘用车需求及增速
图5 2018年上半年分省­乘用车需求及增速
 ??  ?? 图6 2011-2015年分省乘用车­需求及增速
图6 2011-2015年分省乘用车­需求及增速
 ??  ?? 图7 2016-2017年分省乘用车­需求及增速
图7 2016-2017年分省乘用车­需求及增速
 ??  ?? 图8
2018年上半年分省­乘用车需求及增速
图8 2018年上半年分省­乘用车需求及增速
 ??  ?? 图9 南北乘用车市场份额
图9 南北乘用车市场份额
 ??  ?? 图11 分大区GDP份额
图11 分大区GDP份额
 ??  ?? 图10 分大区乘用车千人保有­量
图10 分大区乘用车千人保有­量
 ??  ?? 图14 各大区GDP份额预测
图14 各大区GDP份额预测
 ??  ?? 图12 2018年上半年分省­车市需求增速和GDP­增速
图12 2018年上半年分省­车市需求增速和GDP­增速
 ??  ?? 图13 2017年分省乘用车­千人保有量
图13 2017年分省乘用车­千人保有量
 ??  ?? 图15 南北GDP份额预测
图15 南北GDP份额预测
 ??  ?? 图16 分省流动人口
图16 分省流动人口
 ??  ?? 图18 南北乘用车市场份额预­测
图18 南北乘用车市场份额预­测
 ??  ?? 图17 南北人口份额预测
图17 南北人口份额预测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