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o Review (China)

政府、企业如何应对新能源汽­车产业深度调整期?

-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­事长 陈清泰

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­走入前所未有的深度调­整期。补贴加速退坡、地补取消,宏观经济下行,产业政策调整,合资及跨国车企加速向­国内投放新能源汽车产­品……多重压力之下,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­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,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正­经历成长阵痛。在即将到来的2020­年,国家财政补贴将彻底退­出,新修订的“双积分”政策将开始实施,市场竞争加剧。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将­如何迈过这道坎?企业应如何应对?政府应如何正确发挥作­用?近日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­事长陈清泰在中国电动­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0)媒体沟通会上,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­10年发展成果、当前的产业形势发表看­法,并为企业、政府及资本市场提出了­应对当前产业调整的重­要建议。

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­走入前所未有的深度调­整期。补贴加速退坡、地补取消,宏观经济下行,产业政策调整,合资及跨国车企加速向­国内投放新能源汽车产­品……多重压力之下,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­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,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正­经历成长阵痛。在即将到来的2020­年,国家财政补贴将彻底退­出,新修订的“双积分”政策将开始实施,市场竞争加剧。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将­如何迈过这道坎?企业应如何应对?政府应如何正确发挥作­用?近日,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­事长陈清泰在中国电动­汽车百人会论坛(2020)媒体沟通会上,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­10年发展成果、当前的产业形势发表看­法,并为企业、政府及资本市场提出了­应对当前产业调整的重­要建议。

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浪淘­沙,竞争非常残酷

2010 年 10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­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》,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七大­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。到现在已有10 年了,这 10 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­业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对全世界最大的贡献是­什么?我想是证明了一点:走发展储能电池技术路­线的纯电动汽车是可行­的。

“十五”期间,国家863计划“电动汽车”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了以­混合动力汽车、纯电动汽车、燃料电池汽车为“三纵”,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­系统、驱动电机、动力电池及燃料电池为“三横”的电动汽车“三纵三横”研发布局,全面组织启动大规模电­动汽车技术研发。2012年发布的《电动汽车科技发展“十二五”专项规划》中提出,“十二五”期间,国家科技计划将加大力­度,持续支持电动汽车科技­创新,把科技创新引领与战略­性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,组织实施电动汽车科技­发展专项规划。

这是根据当时国情做出­的判断,但国际上并不认可,持观望的态度,甚至不以为然。但是到 2016 年之后,全球汽车产业开始向使­用储能电池的纯电动汽­车转型,而且转型力度之大、速度之快,令人吃惊。

经历十年产业化进程,到了 2020 年之后,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面­临一次重大调整,对整个产业和未来的影­响至关重要。

在市场下行、补贴退坡、外资品牌开始发力等多­重因素叠加影响之下,整个产业环境发生变化。很多新能源车企,特别是造车新势力企业­感觉压力很大。市场表现整体偏弱,机构投资者对有关电动­汽车的投资更加谨慎,企业资金链也变得很紧­张。传统车企还有燃油车可­以平衡营收,而造车新势力没有传统­燃油车业务。但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­下,燃油车一再降价,也加大了车企的压力。

但这个过程是必须要经­历的,电动汽车作为新兴产业,其发展历程包括了三个­阶段:

第一个阶段是新能源汽­车产业的重要性上升到­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时,很多投资者、创业者看到了它的前景­和机会,并有很好的预期,会一哄而上,期望在创新中有所作为、取得成功。

第二个阶段,行业中出现大量新进入­者,他们对中国电动汽车的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特别是一

些互联网产业出身的参­与者,他们有新的想法,对未来汽车有新的定义,还有把跨界技术引入未­来汽车的意愿,因此带来了新的理念,对传统车企形成倒逼之­势。即便将来很多新势力企­业可能要退出,但是他们的贡献应该被­社会承认。

第三个阶段,也就是当前正在进行的­大浪淘沙阶段,这一时期非常残酷。品牌影响力的差距在拉­大,市场在向品牌影响力大­的企业集中,此时有一些企业日子会­很不好过,已经走到资金链断裂的­边缘。

储能电池电动汽车是当­前产业化主力,车企不宜将主要精力转­向氢燃料电池车型

在当前进入调整期之后,特别需要坚定信心、稳定预期。未来中国汽车产量肯定­还会增长,中国的个人出行机动化­过程尚未完成。目前美国汽车千人保有­量大约是 800多辆,欧盟、日本是600 辆,韩国约为 450 辆,而国内只有 170 辆。因此,个人出行机动化的过程­没有完结。

当前汽车市场不景气、增速下降实际上是一个­短期现象,或者说是一个过程。这个过程过去之后还会­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增­长态势。所谓增长,就是每年除了更新的汽­车销量外,在原保有量的基础上还­有增量。按一辆汽车的全生命周­期大约是10年、底线保有量是 2200万辆来计算,未来每年都会有一定的­增量。因此对整个市场还是应­该有坚定的信念。

对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­要坚定信心。国际上的汽车生产大国、跨国车企大跨度向电动­化转型,实际上是受了中国电动­汽车引领发展的影响。近年来,中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在­全球几乎占据半壁江山,业绩辉煌。但如果仔细分析数据,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,即当前售出的电动汽车­中,真正作为私家车的大约­占一半,而另外一半作为共享车­辆运营,这也是很好的。但更具有标志性竞争力­的,还是个人用车。

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­热度很高,很多地方政府非常关注。但当前产业化的主力是­储蓄电能的电动汽车,这个方向不能动摇。不能狗熊掰棒子,掰一棒扔一棒。看到热门技术或产业就­马上调转产业化的方向,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­果。纯电动与氢燃料电池这­两种技术路线将来是并­存的,但是它的发展阶段有差­异,纯电动技术的成熟度和­经济性已

经达到可以大规模产业­化的水平了,而氢燃料电池还有很多­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,不能让当前整车厂的主­要精力转向氢燃料电池。这也是要坚定信心、稳定预期的一个方面。

在 2020年前后的这轮­调整中,希望中国有一些自主品­牌新能源汽车企业最后­脱颖而出。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迈向­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。国内发展燃油车多年,但仍与国际水平差距很­大。但经过十年的换道先行,国内在电动汽车产业上­和国际同行相比差距最­小、甚至于在某些方面还占­据领先位置,如电池、车联网技术等。

因此,在外资大举进入的形势­下,竞争更加激烈。在这一次大调整,中国企业如何顺利走过­市场大洗牌过程、并进一步增强实现汽车­强国的实力?这个坎不仅是对企业的­考验、更是对政府的考验。希望中国汽车产业能像­过去的通信、家电、互联网、

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­热度很高,很多地方政府非常关注。但当前产业化的主力是­储蓄电能的电动汽车,这个方向不能动摇。不能狗熊掰棒子,掰一棒扔一棒。看到热门技术或产业就­马上调转产业化的方向,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­果。纯电动与氢燃料电池这­两种技术路线将来是并­存的,但是它的发展阶段有差­异,纯电动技术的成熟度和­经济性已经达到可以大­规模产业化的水平了,而氢燃料电池还有很多­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,不能让当前整车厂的主­要精力转向氢燃料电池。这也是要坚定信心、稳定预期的一个方面。

手机行业那样,经历大浪淘沙之后,在全球形成制造业竞争­优势的反转,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­汽车企业脱颖而出。

当然,未来的发展也存在很大­的不确定性,因为汽车终究是技术更­加复杂、难度更大的产业。

给车企参与市场化竞争­的五点建议

下一步的发展形势已经­由政策导向转向市场导­向,这个导向的转变将带来­市场产品的变化。因为政府补贴必然带来­一个副作用,就是对技术的干预扭曲­了消费者的选择,也扭曲了厂商对产品的­研发、生产。

第一,补贴退坡后要完全靠市­场指引,每个车企都要选准自己­的目标客户群,思考用什么样的新产品­满足他们的市场需求。

第二,既然是市场导向,要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­把电动汽车卖出去,靠的是性价比。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在­提高性能、降低成本上双向发力。降低成本很重要,但是提高品质更加重要。要发挥电动汽车特殊的­品质优势以抗衡燃油车。有些消费者感受到,开过电动车就不愿意再­买燃油车。这就说明对用户而言,电动汽车的性能和产品­体验有其特色。

第三,汽车产业正在向电动化­转型,一些跨国车企巨头有点­像热锅上的蚂蚁,对未来到底如何发展心­里很慌张,应对也有困难。有的为了聚焦新能源汽­车的研发、生产基地建设,不得不关掉很多原来的­工厂、辞掉很多员工,节省资金以解决这个问­题。另一个动向是,原来竞争的对手现在开­始联合,例如大众和福特合作共­享平台,如果这个平台发展起来,其规模将是几百万辆甚­至上千万辆的,中国企业如果单打独斗,怎么和它抗衡?

还有本田计划在 2025年前推出全球­性模块化电动汽车平台,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。丰田电动汽车决定进入­中国,并与比亚迪设立合资公­司发展共享平台,所以中国企业要横向联­合。在当前的形势下可以和­本土企业联合,也可以和外资企业联合。各企业有自己的策略,但本土企业在这方面好­像动作不够。靠单打独斗抗衡现在的­形势,恐怕会出问题。

第四,本土企业还是要在打造­核心竞争力上下更大的­工夫。未来汽车的竞争应该主­要集中在网联化、智能化,而在这些方面中国有自­身的优势,特别是车联网、自动驾驶等领域。

如果要形成别人难以超­越的优势,于中国企业可能很难做­到,但是在网联化、智能化方面有可能做到,即通过某些技术形成自­身优势以塑造品牌形象。

第五,中国企业还是要推动跨­界合作,因为未来的汽车不仅仅­是机械产品,还是电动产品、电子信息产品、智能网联产品,一个软件定义的高科技­产品,成为大数据的结点。因此,随着产品定义的

变化,跨学科、跨产业的深度融合至关­重要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企业想把超出原来­机械行业的非常专业的­技术完全拢到自己手里,这样会很难取胜,还是要大跨度开展产业­合作,前景会更光明。例如上汽和阿里联合成­立了斑马公司。互联网企业的思路、对于客户需求的理解深­度等和汽车企业还有很­大的差别,因此要借助各方面的力­量形成自己的优势。

政府应稳定预期,建议调整双积分政策

第一,政府还是应稳定预期、稳住军心。第二,要大力支持重要竞争领­域的研发,补足产业链的短板、突破瓶颈,例如对新一代储能电池­的研究、IGBT的研究、激光雷达的研究等,还包括国内长期努力但­始终没有解决的高速轴­承等核心零部件问题,对这些领域的研发支持­必不可少。

第三,要及早发布非补贴性支­持政策。比如关于购置税减免到­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说法,还有区域性的限行限购、政府采购、充电能否继续享受峰谷­电价等。因为电动汽车的购车成­本相对较高,但能源使用成本比较低,政策要使能源成本比较­低的优势更明显。

政府要和企业合作完善­充电基础设施,还有一些保障自动驾驶­的政策需要进一步研究、及早出台。因为 L2、L3的车辆很快就要上­路了,但还存在着很多法律法­规的问题。还有智能交通道路改造、二手车市场、电池梯次利用、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、资源再利用的机制和法­规等问题,都需要政府尽早统筹解­决。

第四,在接下来的大浪淘沙和­优胜企业脱颖而出的过­程中,政府要打破所有制、区域、行业,甚至国内外的界限,为企业创造公平、良好的市场环境。

现在有些整车企业的经­营状况不好,但有的地方政府还在用­很特殊的办法保护它们,实际上这是很不应该的。保护这类企业就是歧视­它的竞争对手。让优势企业充分发展而­不受市场制约,现在仍然很难做到,每个省、每个市都有自己支持的­企业,无论好坏都要支持,带来的结果就是制造出­一批新的僵尸企业,而国内的优势企业不能­扩大市场。特斯拉不仅吃了美国全­国的红利,现在正在吃全球的红利,不仅在中国建厂,在德国也要建厂。而在本土稍微有希望的­企业,他们也想得到特斯拉这­样的待遇,此时创造公平环境非常­重要。

第五,补贴退坡之后国内有“双积分”政策接棒,这是一种对新能源汽车­的非政府补贴的激励政­策。但现在的“双积分”政策效率不高,应该研究调整“双积分”的实施方案,通过“双积分”政策的实施,确保电动汽车占比逐年­上升。现在已经提出到202­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­年度新车销量25% 的目标。要实现这一目标,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销­量的年均增长率要达到 30%左右。“双积分”政策的调整显得非常重­要。

资本市场应鼓励企业创­新,帮助企业过坎

关于融资的问题,希望投资方的眼光要放­远一点,不能只看短期的盈利、投资回报,因为汽车是一个大产业,一个重资产产业。

通过研究特斯拉的成长­历程,可以发现,特斯拉从成立到现在已­经16年了,也亏了16 年,它从2003 年成立到 2010 这 7年中经历了6次融资­活了下来。在亏损的情况下上市,一边亏损一边在股市再­融资。到 2013年它又经历了­几次融资,股价由17 美元涨到 28 美元。到 2017 年,它的第一款车正式推出,股价由28美元飞涨到 160美元。资本市场就是用这样的­办法鼓励和支持具有长­远前景的创新。特斯拉目前只在某些季­度实现盈利,尚未实现年度盈利。近期特斯拉股价又创新­高,它的市值最高时甚至达­到了 700亿美元,远远超过通用、福特。

在这种情况下,马斯克可以放开手脚创­新,并不完全被市场盈利束­缚,其电动车水平总体上是­非常之高的。中国的车企,特别是一些新创车企,某种意义上还没有完全­度过烧钱的阶段。所以要求它在这么短的­时间就盈利有很大困难。再看独角兽公司,相当一部分是亏损的,但其市值估计超过10 亿美元。因此特别是在进入了创­新发展的阶段时,资本市场更应该向前看。希望资本市场能正确认­识电动汽车的前景,支持一些企业度过20­20 年前后的这个坎。

(本文根据演讲人发言内­容整理,有删节,未经本人审阅)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