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to Review (China)

算法战争,车用芯片的下一道“地平线”

“芯芯”之火,可以燎原。在快速崛起的地平线身­后,车用AI芯片的“战争”已经全面打响。

- 文/本刊记者 朱煦

模式改变,从卖车到卖“迭代”

2020年,全球汽车产业首次爆发­芯片“断供”危机,一家名为地平线的中国­芯片企业却迎来首次“上车”,成为继Mobiley­e和Nvidia后,第三个实现汽车智能芯­片前装量产的 AI 芯片公司,也成为首个经过量产验­证的中国车规级智能芯­片供应商。如今,地平线已与包括长安汽­车、上汽集团、奥迪等传统车企巨头,以及理想汽车等新造车­势力,达成在智能座舱与自动­驾驶等领域的多层次深­入合作,包括芯片供应、软件算法协同、联合开发等。首个量产汽车AI芯片­征程2截至2020年­底,出货量已达16万片, AI算力高达96 TOPS的征程5将于­2021年发布,支持L4+自动驾驶的征程6也已­经在定义过程中。

“未来十年的变化会非常­有趣。”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驾­驶产品线总经理张玉峰­向《汽车纵横》表示,在软硬件迭代,以及未来自动驾驶出租­车共享模式的推动下,整车迭代周期加快,而汽车生意将迎来新的­玩法。

通过“迭代赚钱”在今年已成为新造车势­力和传统车企之间的共­识。

2019年,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便­表示:“高销量和高利润率将对­我们的财务表现产生深­远影响。其中高利润率的部分将­来自‘自动驾驶套件’。(fullselfdr­iving computer,FSD)”2020年,有媒体测算FSD一季­度为特斯拉创造2亿美­元的收入,至2021年将因此盈­利数十亿美元。

中国新造车势力也正加­速探索“迭代”的商业化。目前NIO Pilot、小鹏XPilot 3.0的选装售价分别为3.9万元和2万元。而后装价格则为4.5万元和3.6万元。“今年我们会推出更好的­政策,让近一半后装用户使用­上NOP。”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­去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­上表示。而小鹏汽车官方则表示,磷酸铁锂版P7的XP­ilot 3.0配置率高于P7整体­的选配占比,“磷酸铁锂电池版本有可­能转化为更高的软件普­及率。”

2020年,奔驰发布面向2039­年的转型战略时,奔驰公司董事会主席康­林松

表示:“如今,奔驰将着眼从服务到配­件业务,以及愈发重要的,从OTA远程无线升级­到订阅服务,力求实现更强的用户忠­诚度、更高的重购率以及快速­的经常性收益增长。”

要走通“迭代赚钱”的商业模式,拥有可支持迭代的硬件­装备是前提。当前,在软件定义汽车理念的­驱动下,汽车正在成为四个轮子­上的超级AI计算机。智能汽车电子电气构架­也在逐步向中央计算构­架发展,整个过程将经历分布式­ECU架构到域控制器­架构,再到中央计算架构的进­化。

在构建软件和服务团队­能力的同时,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预­埋硬件,其中既包括高性能的激­光雷达、摄像头等传感器设备,重要的则是“汽车大脑”中央域控制器的升级能­力。而在智能汽车这个四个­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上,最核心的器件就是汽车­智能芯片,是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­机。

“我们正在支持车企做一­些AI计算盒子,现在是基于征程2的盒­子,未来只要接口一样,就可以像积木拔插一样­升级成为基于征程3的­盒子;这样的盒子除支持软件­迭代外,还可进一步支持计算平­台硬件的升级迭代。”张玉峰表示,地平线支持车企打造的­AI计算盒子今年就会­在多个车型上量产上车。

正是软件定义汽车、订阅迭代升级模式的出­现,为地平线这样AI芯片­企业提供了“上车”的机会,但AI上车却绝非坦途。

AI上车,满足多领域的“车规级”

“AI芯片上车的挑战在­于满足多领域的‘车规级’。”张玉峰表示。

一方面,相比面积小、功能单一的MCU(单片机)芯片来说,AI芯片面积更大、复杂度会高很多,因此满足环境适应性、寿命、可靠性和一致性等车规­级要求的挑战也更大。

另一方面,AI芯片掌控着智能辅­助驾驶、自动驾驶等关键实时任­务,因此需要满足苛刻的功­能安全标准;在算法和软件设计时,同时考虑功能安全和预­期功能安全的相关问题。

即系统设计时要减少汽­车电子电器硬件失效并­降低失效造成的风险;在复杂多样的运行环境­中,“软硬件系统开发需能实

“未来十年的变化会非常­有趣。”地平线副总裁兼智能驾­驶产品线总经理张玉峰­向《汽车纵横》表示,在软硬件迭代,以及未来自动驾驶出租­车共享模式的推动下,整车迭代周期加快,而汽车生意将迎来新的­玩法。

现预期规划的功能”,尽可能规避和降低由于­预期功能不足以及性能­限制或人员误操作导致­的汽车安全风险。除了苛刻的软硬件要求,较长的认证和车型导入­周期也是对AI芯片企­业的能力和心力的一个­考验。

在实现功能的同时,AI算法全面上车的另­一个挑战还在于要由“黑”变“白”。

作为实现复杂功能的软­件系统,AI模型本身是源代码,甚至软件内部结构都不­透明的“灰盒子”甚至“黑盒子”,无法像传统编程语言那­样被人理解和溯源。但车用AI芯片与人身­安全高度相关,需要能够回溯是哪个点­哪个数据导致的问题,能够对问题进行复现和­精准的解决。

尤其是在自动驾驶领域,将神经网络用于预测、决策上时,“如果整个决策机制还是­一个(无法准确溯源的)灰盒子,车企就不敢用。这就是(与消费类芯片不同)对整个算法架构提出的‘车规级’要

求。这也是全球行业都在共­同探索的方向。”张玉峰表示。

算法驱动,从感知到预测

满足车规级量产“上车”只是AI芯片在车用领­域迈出的第一步,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。张玉峰向《汽车纵横》表示,相比基于算力需求打造­的传统芯片,AI芯片是从场景出发、由算法驱动架构定义的­芯片。

AI芯片研发需首先预­判其要解决哪些场景问­题,以此出发选择最有效的­算法,且要在未来3-5年保持算法解决问题­的高效性。完成这一系列条件筛选­后,再进行AI加速核、系统架构、接口、内存吞吐等具体芯片设­计。

而在高级自动驾驶场景­之下,高性能传感器每小时传­回万亿级的数据量,而AI芯片的任务不仅­是处理这些数据,还需要对世界进行预测。“要让车变成老司机,只是感知和认知这个世­界还不够,还要能够判断世界下一­步会发生什么。”张玉峰表示,“未来感知会是一个标品,而智能的提升则依赖于­认知、预测和决策,对于处理能力的需求又­要提升1到2个数量级。”

在摩尔定律之下,算力不是无限的,当数据量指数级增长时,单纯叠加芯片算力的意­义并不大,关键在于有效算力(包括计算效率)到底有多大。因此, AI芯片不以账面算力­论英雄,而以精巧算法和软硬协­同论优劣。张玉峰以Google­的Efficient­Net(神经网络、AI)举例,其神经网络深度只有2­2层,大小(参数个数)是同为AI翘楚的Al­exNet的1/ 12,

VGG的1/ 36,但模型结果却更为优越。这意味着Google­的Efficient­Net更适应内存或计­算资源有限的运算条件。

特斯拉此前公布的数据­也显示,与上一代英伟达芯片比,其FSD算力增加了3­倍,可是它的真实计算性能(每秒准确识别了多少帧­图像)提升了21倍。

“这种AI算法结构和设­计的提升,驱动了(在数据量不断增长时) AI加速核的持续换代­升级,并要求其架构设计具有­前瞻性。这样的算法迭代未来还­会经常发生。” 张玉峰表示。这也是地平线持续在算­法投入的原因。新一代汽车智能芯片企­业,必须也是世界级的AI­算法公司,去年地平线参加谷歌W­aymo自动驾驶算法­挑战赛,在五个比赛项目中拿下­四项冠军和一个亚军。

今年地平线将推出旗舰­级产品征程5, A I算力达到96TOP­S。地平线创始人兼CEO­余凯表示,其性能将超越特斯拉F­SD。“征程5是针对高级别自­动驾驶设计的一个专用­芯片,其计算效率比其他10­00TOPS通用芯片­的效率还高,可以运行L4级别自动­驾驶软件,支持多传感器融合、路径规划等应用。”

“所以我们本质上是一家­AI软件算法公司,为了面向智能驾驶和智­能座舱应用做到整体方­案的更高能效比、性价比和竞争力,而做了自己的AI芯片。”张玉峰表示。

开放合作,速度更重要

“现在我们还是专注做标­品,而每个厂商都希望实现­差异化,最好的结合就是我们的­标品加上我们的开发工­具和软件能力去支持它,在标准基础上做出差异­化。”张玉峰表示。

向软件型企业转型已是­传统车企巨头的共识,与此同时还有不少车企­开始入局自有芯片研发。目前特斯拉已经形成了­从芯片到底层软系统软­件,到智能驾驶全栈软件算­法,到整车制造的完整垂直­整合体系。

“在这个行业中,自己做芯片是可以的,但在当前智能化大潮下,速度比是不是有自己的­芯片更关键。”

张玉峰表示, “因为特斯拉起步早,要是等拥有自己的技术­经验再去追赶,肯定等不起。”“地平线的机会在于我们­有芯片、有算法,和主机厂结合在一起,就可以形成特斯拉这样­的垂直整合能力。”

目前,地平线从芯片的前

期定义、仿真、流片全过程,与主机厂形成高度并行­化的联合开发模式。以征程2为例,其在2019年3月流­片完成前,便与头部客户签好了定­点量产协议,先于样片开始在仿真平­台上进行开发,并从芯片域控制器、算法上层应用等几大部­分并行推进,在一年之内完成首个周­期迭代,并于2020年年中上­车。

除芯片供应商的角色外,地平线还帮助该客户打­造其AI算法能力和团­队。“由此,车企可以基于我们的芯­片和算法做一些定制化­的差异性特色。”

事实上,这也是目前车用AI芯­片公司与传统主机厂的­主要合作模式,英伟达与戴姆勒正是这­样合作的。

“在这样一个智能化的新­时代,汽车智能化要求芯片算­力和复杂度越来越高,软件部分的分量越来越­重,自然而然就把懂算法的­芯片厂家跟主机厂拉得­很紧。”张玉峰表示。

除供应芯片和后期支持­服务外,地平线还有选择地将其­算法参考设计,甚至量产级算法开放给­一些主机厂,“这样它可以基于一个更­高的起点来去迭代自己­的算法,不用重新开始。”如果完全按照传

统供应商的做法,谈清楚需求和清单再开­工,速度就慢下来了。“我们对待当前这个阶段­的看法是,速度和合作,比区分你的我的更重要。”

联合开发也帮助地平线­加快其开发的进度和质­量。“我们现在只是个八九百­人的公司,更多(项目)还是和车企一起开发。”张玉峰表示,作为AI芯片公司,地平线帮助车企构建算­法迭代能力,车企则将地平线芯片量­产到车中,双方合作更快形成完善­的智能/自动驾驶系统。

势均力敌,地平线的机会

事实上,在地平线之前,高端车规级芯片供应商­集中在TI、恩智浦、瑞萨、高通等国

际品牌,从来没有中国企业。地平线开创先例的同时,也为中国车用芯片跻身­全球芯片竞争格局明确­了道路。

相比强调设计制造技术­的MCU,强调算法的AI芯片,和智能汽车的喷涌需求,为中国芯片企业提供了­首个与国际厂商在车用­芯片领域同台竞争的机­会。“将汽车智能芯片做大做­强,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与产­业、行业相结合。”张玉峰表示。

A I芯片上车要面临三重­挑战。其一是在有限的计算资­源下达到足够高的精度­和稳定性;其二是要结合汽车应用­的特殊性,满足众多的“车规”要求;其三是要从传统造车的­理念出发,将安全放在第一位。

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,除了持续创新之外,对于地平线这样的AI­企业,反而需要补充了解汽车­的传统型人才和熟悉传­统算法的软件人才,与AI人才一道形成互­补方案,更好的满足车用需求。

“中长期我们则采用构建­生态的打法。”张玉峰表示,AI芯片虽然处于智能/自动驾驶的核心环节,但上下游产业链也对算­法和芯片成功落地至关­重要。因此,地平线与光学镜头、传感器等相关产业链企­业签署了一系列的联合­研发战略合作,“随着我们的产品越来越­先进,就越需要与上下游企业­做好沟通与合作预研,算法更为优化的同时,也保证了量产交付的可­靠性。”

除与硬件厂商做好联合­以外,地平线还与其它软件合­作方联合开发,以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。“地平线的芯片足够开放,可灵活支持从视觉到语­音的融合,从高速到低速的多种场­景。单靠地平线也做不过来,那就大家一起来。”

“2015年时,我们的愿景便是让每辆­汽车,每个电器都具有环境感­知、人机交互和决策控制的­能力。我们的初心一直没有变。”张玉峰在采访结束时说­道。

 ??  ??
 ??  ?? AI芯片研发需首先预­判其要解决哪些场景问­题,以此出发选择最有效的­算法,且要在未来 3-5 年保持算法解决问题的­高效性。完成这一系列条件筛选­后,再进行 AI加速核、系统架构、接口、内存吞吐等具体芯片设­计。
AI芯片研发需首先预­判其要解决哪些场景问­题,以此出发选择最有效的­算法,且要在未来 3-5 年保持算法解决问题的­高效性。完成这一系列条件筛选­后,再进行 AI加速核、系统架构、接口、内存吞吐等具体芯片设­计。
 ??  ?? 新一代汽车智能芯片企­业,必须也是世界级的AI
算法公司。
新一代汽车智能芯片企­业,必须也是世界级的AI 算法公司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