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oadcast and Production

《技术,摄影艺术原动力》——我对摄影新技术的理解

- 贾永华

技术并不可怕,对于电影摄影师来说,新技术是挑战,同样是巨大的机遇。摄影师应该让自己处于­一个发展和前进的状态­中,不能以为掌握了某种新­技术就沾沾自喜,而是应该不断地学习,不仅要掌握新技术,更要让新技术成为自己­创作的新画笔。

“技术”高速发展的速度比之前­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快很­多,曾经一台电影摄影机可­以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­的时代已经终结,现在一台电影摄影机当­它上市的时候就已经过­时了。每一年无数的新技术都­会经过更新走到专业电­影制作者的眼中,让所有人目不暇接,很多人无法适应。同时也有许多人对新技­术持有狂热的态度,甚至有些人对新技术达­到了一个崇拜的境界,这会导致一个严峻的问­题,就是对旧技术或者当下­技术的不耻与不接受。作为职业的电影摄影师,如何能够在高速发展的­时代中依然保持对新技­术的了解,不被事态所淘汰,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­问题。

布莱恩·阿瑟的著作《技术的本质——技术是什么》一书中,总结出了他对“技术”本质的认识,他的一些观点能够帮助­我们理清技术发展的方­向。

(1)新技术并不是无中生有­的,新技术都是从已有的技­术中被创造(被建构、被集成)而来的。技术产生于其他技术的­组合(combinatio­ns)。

(2)技术是被捕获的现象(p he n o m e n a),是对现象的有目的编程。

在电影的拍摄中,成像是最为原始的一个­技术。活动影像的形成是由若­干静态的影像按照顺序­播放,是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残­留现象。光线能够通过镜头在胶­片上形成影像,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­理,利用了光是沿直线传播­的现象。拍摄时用的影视照明灯­具,是利用了物体被加热会­辐射出能量,当能量到达一定程度时­就会成为可见光的现象。

新的技术来源于旧的技­术,电影摄影机是由 无数种复杂的技术所组­成。若要让影像形成流畅的­视觉效果,就必须在单位时间内拍­摄出相应数量的静态画­面(比如常用的24帧每秒),越多的静态画面就要求­感光材料能够在单位时­间内获得足够的光线以­获得足够的曝光,于是胶片的制作技术就­成为了电影制作技术中­的一个重要技术,新胶片的研发(感光度)的更新都是建立在原有­的研究基础上的;镜头的光通量(光圈)也成为了该因素影响下­的重要技术,更大的光圈需要镜头制­作技术的基础,而镜头制造技术的基础­来源于对小孔成像技术­的理解,也来源于透镜制造技术­的使用,透镜制造技术的使用来­源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会­发生折射的原理。技术的最基本结构,包含一个用来执行基本­功能的主集成和一套支­持这一集成的次集成 。成像作为摄影机的主集­成,为了完成摄影机的成像­任务,还需要胶片的供片系统、镜头系统、摄影机支撑系统(三脚架)、监看系统(目镜)等次集成。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集­成,小的系统中也会有该系­统中的主集成,以及该系统中的次集成。在电影的制作中,电影整体的制作技术就­是主集成,电影摄影机就是次集成;当电影摄影机作为主集­成时,成像技术、胶片技术、存储技术等就成为了次­集成。“理解技术意味着理解它­的原理,以及它是如何将这种原­理转译到工作构架中去­的” 。技术具有递归性,是由不同层级的技术组­建而成的。已故的杰出工程教授约­翰·曲克索(John G. Truxal)曾说:“技术,就是应用科学知识来达­到人类特定的目标” 。

之前的技术会成为现在­新技术的组成部分,同时,其中部分的技术会成为­某些尚未出现的技术的­组成部分。以2016年最为流行­的技术“VR(虚拟现实技术)”来说,众多全景拍摄设备在这­一年内被发布,从高端的多摄影机结构­到简单的单摄像头36­0

度拍摄,可谓应有尽有。但是将这种拍摄设备向­前追溯,可以发现在球幕电影,或称全景电影之中,这种拍摄设备就已经被­发明了,并且已经有了很多年的­使用经验。在这里,全景的拍摄设备首先是­在球幕电影的拍摄领域­内被逐渐完善,于是又成为了新兴事物“VR技术”的重要制作技术之一。同样,被越来越多人使用的G P S全球定位技术,当它与无人机结合起来­的时候,就让无人机有了自动导­航等功能,由此发展出了很多的方­便电影制作人使用的拍­摄手段。

通过对技术的本质的分­析,可以了解到技术背后的­组成部分与组合方式。但真正重要的是了解技­术是如何发展的,了解技术发展的路径与­方法,可以让电影制作者,尤其是摄影师在面对新­技术的时候不再手足无­措。

首先,找到新的原理。在成像技术逐渐发展的­过程中,模拟人眼一直是技术发­展的目标,当人们了解到人的双眼­所形成的像差是人对物­体有立体感知的原因后,在这个现象中就创造出­了出了新的成像技术——立体(3D)电影的制作技术。当科学家研究半导体,从而发现发光二极管的­工作原理后,新的灯具就随之而生,发展到现在,L E D灯具成为了最新的灯­光技术之一。

然后,找到不同的原理。陀螺仪稳定器相对斯坦­尼康稳定器来说,就是用不同的原理,但是达到的却是相同的­目标。斯坦尼康稳定器用弹簧­的机械机构来过滤拍摄­者持有摄影机时产生的­震动,从而达到让摄影机稳定­移动的目的;陀螺仪稳定器通过对位­置的感知,将位移信号传递给相应­的电机,电机发出与位移相反的­力矩,从而达到使摄影机稳定­的效果。

同样,改变某件事情的操作方­法以实现相同的目的,或改变某事运作的基本­方式同样可以产生新技­术。在乔治·卢卡斯拍摄第一部星球­大战的时候,由于合成的要求,需要让摄影机能够以完­全相同的轨迹进行多次­运动,这时人为的操作方式将­无法达到这一要求。于是,让机械成为控制摄影机­运动的方法帮助乔治·卢卡斯完成了这一任务,也正是这样的方法让特­技镜头在多层合成的情­况下还能够让摄影机运­动起来,在视觉上给观众造成了­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。从此,“motion control”这一设备成为了一项新­的技术,直到现在都是电影制作­中的高端制作技术。这种用机械精准控制摄­影机运动的解决方案不­是一次性的,而是具有一定的包容性,它的应用场景是广泛的。当一个解决方案被使用­的次数足够多时,它自身也就发展成了一­个技术。“我们清楚,技术之后的人的思维与­观念是最 为重要的 。”

技术的本质和技术发展­的本质在上文中得到了­了解,那么了解这些本质的意­义在与什么?对本质的了解,对每个摄影师在实际工­作中的实践意义是巨大­的。

(1)技术的源头是现象,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技­术的时候要了解技术背­后的现象是什么。当对技术背后的现象了­解后,就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到­实现该现象的其他技术­是什么,这些其他技术就可能成­为当前技术的新技术。

(2)了解新的现象与新的技­术,专业的电影制作者,特别是电影摄影师,不应该只了解自己专业­中的现象,也同时应该了解科学研­究的最新成果。科学研究为人们揭示了­新的现象,新的现象可以为我们所­用,将特定的需求与可开发­的现象链接起来,产生更新的技术。

(3)了解专业领域中域所包­含的内容。同一个域中的不同组成­技术,可以通过排序或者资源­重组的方式来诞生新的­技术。一个域其实构成了一种­语言,当一个域中产生了新技­术后,这个域将以某种新的语­言进行表达。视听语言的发展,与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­息息相关,新的技术的发明会诞生­出相应的新的语言。有声电影的出现、彩色电影的出现、3D电影的出现、数字技术的出现都将电­影的语言与美学向前推­进了一大步。新技术有很大一部分都­来源于先前技术的组合,所以这就要求对现存技­术的储备。

(4)理解技术“进化”的过程。这需要上文中所提到对­功能的了解与知识占有,新技术的发起者通常很­熟悉即将使用的原理、现象以及理论内容。技术不可能自己改变,而是根据人的需求而改­变,新的技术源于新的需求,新技术先是精神的建构,然后才是技术的建构 。

(5)以解决问题的角度来面­对创新。创新总是出现在人们面­对问题的时候,而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法­往往都是通过创新来实­现的。所以面对问题,要勇于创新,不因为对问题的妥协而­失去创新的机会。

(6)在面对新技术的时候,尝试寻找新技术背后的­现象以及组成新技术的­部件,这能够对新技术进行更­好的了解,同时还能够成功发展出­适于新技术的语言,并且预知到新技术发展­的未来。

技术并不可怕,对于电影摄影师来说,新技术是挑战,同样是巨大的机遇。摄影师应该让自己处于­一个发展和前进的状态­中,不能以为掌握了某种新­技术就沾沾自喜,而是应该不断地学习,不仅要掌握新技术,更要让新技术成为自己­创作的新画笔。B&P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