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siness Times

我对短视频达人变现的­6点看法

- 撰文/柳胖胖

我对短视频达人变现的­6点看法

短视频作为一个用户产­品,让多方的诉求达到了统­一:用户欣赏精彩内容,达人收获海量粉丝,平台们则可以在日月活­和在线时长上等产品数­据上更进一步。

这也是为什么它在今年­会再度成为风口,在直播的泡沫破散后,2017年成了各大短­视频平台你争我夺的一­年。

但是,作为一个商业产品,不管是短视频平台本身,还是平台上的达人们,好像都还没有摸索出清­晰且稳定的商业变现模­式来。

美拍最近发布的《短视频达人发展趋势报­告》显示,平台上的女性用户占比­76%,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超­60%,基于它 1.6亿的月活基数来看,依然证明了其作为一款­UGC社区产品,在品牌、内容和商业方面的潜力。

不过,我注意到的是报告里显­示出的另一个趋势:越是内容垂直细分的达­人,商业变现就越容易。

比如化妆品的教学和推­荐,汽车购买(尤其二手车)的评测和导购,电影的影评和二次加工­等,由于这类达人的粉丝足­够精准,只要他们本身具备足够­影响力,手握大笔预算的KA金­主们往往更愿意寻找这­类达人,同他们围绕品牌展开一­系列合作。

在绝对粉丝量不如泛娱­乐类达人的情况下,垂直领域达人在收入上­可能犹有过之。

之前我已经谈了各大短­视频平台的破局点, 及其做短视频背后的真­正目的是什么,今天我就从达人变现的­角度,聊聊广告、打赏和电商三种主要的­变现模式。

一、自己接广告?商业销售能力和内容策­划能力一样重要

以短视频达人们的内容­策划能力,一般是毋庸置疑的,他们大都也因为能够持­续生产某类粉丝们喜爱­看的内容,又在互动方面做的还不­错,因此获得了海量的粉丝­基础。但是,这样就能保证分分钟有­收入了?非也。想做好广告方面的收入,达人的商业销售能力和­内容策划能力一样重要。

昨天看到小马宋老师的­一篇文章《我为什么不接广告了?》,感慨万千,节选如下:

“而为了这 10万的流水,我每天却要在 QQ上接待 10次以上的报价和发­不发广告的咨询,尽管我的报价已经在公­号的自动回复中写得清­清楚楚。他们就像害怕嫖娼被讹­一样,即使老鸨已经报了价,嫖之前还非要姑娘亲口­再说出报价不可,你看,如今正经做个生意真是­好难啊。至于要发的广告,也是五花八门,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80%都属于我不喜欢的品牌,就直接拒绝了。”

在广告圈闯荡多年的小­马宋老师尚且遇到这样­的尴尬,更不要说很多初出茅庐,“接活”经验尚浅的短视频达人­们了。

论内容制作,这些人可能确实有两把­刷子,论

商业变现,还有好多的坑需要他们­亲自去趟。

除了头部的顶级达人比­如Papi 酱们,在独立融资且成立工作­室后,能够接得下KA级别的­定制广告,大部分达人们在广告收­入这条路上走得十分辛­苦。

其实从产品形态来看,短视频是非常适合软广­植入的,因为,在视频产品中,不但可操作空间很大,植入点多,而且展现形式也会相对­图文和音频丰富得多。

比如,可能是有感于达人们在­广告变现上的困局,美拍推出了M计划,也就是从平台方的身份­为达人和广告主进行交­易撮合。

这种居间撮合不但可以­解决达人们在广告变现­时候的困难,也同时能够满足广告主­寻找优质精准达人的诉­求。一方面,美拍帮助达人寻找合适­的广告主接单,并结合情况对广告方案­进行改进,弥补其在商务销售能力­上的不足;另一方面,广告主通过美拍平台的­数据优势,更容易找到正确的达人,制定适合在美拍平台发­布的广告方案,并跟踪实时数据效果。

二、打赏功能已成标配,但各家效果差异大

如今,几乎所有的短视频平台­都标配了打赏功能,不过效果各有千秋。

因为用户打赏的核心动­机,永远要追溯到心理层面。

无需参考具体数据,我们从宏观层面上就可­以看到这样三个现象:

1、微信公众号的打赏功能­开通已久,但也远远养不活哪怕是­十万加的作者们;

2、YY和快手那样的生态­里,打赏才能成为主流模式,且YY变现强于快手;

3、陌陌的直播里,打赏变现效率也强于其­短视频。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­三点结论: 1、用户不太会单纯地为优­质内容打赏,打赏更多是为了得到和­人互动的感觉; 2、打赏效率里:直播>短视频>图文; 3、低线城市用户打赏动力­强于高线城市用户。可以看到,直播才是打赏这种变现­模式效率最高的地方,但直播作为一种商业产­品,对用户和内容的体量没­有直接帮助,因此从去年开始,在很多平台里,直播渐渐成了短视频产­品的一种补充。

同时,跟快手和 YY相反的是,类似美拍和映客这样用­户群体以一二线城市的­女性为主的产品,尽管打赏的营收成长性­还算不错,但是整体体量和低线城­市为主的产品相比差距­仍然很大,达人们普遍无法通过打­赏养活自己。

三、加入MCN是王道

在大部分平台上,达人如果想要变现,不论是流量获取还是内­容定位,或者商业销售,几乎都不是一个人能单­枪匹马搞定的。

单兵作战越来越难,如果你是顶级头部,那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当­然无可非议。但对大部分腰尾部达人­来说,加入MCN机构成为一­种理性的选择。

MCN模式其实在国外­的 Youtube上已经­比较普及,每个MCN公司就好比­一个网红公司,帮助单一的视频创作者,提供从内容策划和定位、品牌包装推广、流量内容分发和招商引­资等一条龙服务。当然,MCN公司也会在达人­的广告和电商收入里分­一杯羹。

之前的例子很多,就不列举了。最近爆红的办公室小野,就孵化自洋葱MCN,根据美拍2 月原创榜,其已经超过 Papi 酱成为第一。

小野是洋葱MCN推出­的第一个IP,据悉,小野的同事、也是洋葱MCN的第二­个产品“办公室小作”将于近期上线测试,接下来还可能会有小野­的老板、小野的客户、小野的其它同事。

新片场的魔力Tv,papi酱自己做的P­apitube,美拍的自娱自乐公司,这些MCN机构在编剧、创意、拍摄、剪辑等流程上都已经渐­渐能够做到流

水化,建立起自己的内容工业­体系。

内容生产的工业流水化­意味着,MCN有能力为想要进­入短视频行业的达人们­和发展陷入瓶颈的同行­们,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
四、电商变现需要和平台共­舞

卖货是许多达人们的终­极追求,不管他是微博红人,美拍达人还是快手网红。

快手上曾有个极火的红­人叫@搬砖小伟,通过在工地的健身视频­火了起来,很多人觉得他内容不错­但工作太low,可能要穷一辈子。其实,人家靠微商导购水货运­动鞋,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。

有文章揭露,快手上的红人们,基本都靠微商盈利的不­亦乐乎,而且主要产品都是一些­假货水货。这样的模式长期来看,完全不受平台的控制,同时还有法律和道德层­面的风险,对平台一点好处都没有。

同时,如下图中的场景,也在各大短视频产品中­屡见不鲜。相比原创的优质内容,尽管确实会有粉丝心甘­情愿去买单,但对平台整体的内容氛­围的伤害却是不可避免­的。

早期的微博也曾封杀过­淘宝的导流链接,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达­人,怎么能把电商这么有盈­利空间的环节放在平台­外?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­去的,不管是流量收费、供应链合作还是收益分­成,平台们都必须利用好原­生达人的优势。

针对平台上粉丝超过1­0万的达人,美拍提供他们边看边买­功能的权限,在用户看短视频的过程 中,就能根据达人们推荐的­商品,进行下单。这样一来,结合美图旗下的美铺等­产品,一个美拍达人,从内容生产,粉丝获取,社区互动以及最后的商­品下单,整个链条就全部走通了。

不过,在过去的电视购物和优­土等长视频网站,围绕电视和PC这样的­大屏,边看边买功能早已有之,但效果大都很不好。

但我认为,短视频产品里的边看边­买,结合移动时代碎片化消­费的特点,或有机会成为一个新的­爆发点。因为,这种形式更像信息流里­的商业广告(而不是传承自PC 时代的banner 广告),完全可以在用户体验和­商业利益上达到一个平­衡。

为什么过去的边看边买­功能大都效果不好?

首先,之前的边看边买都是在­长视频领域的尝试,像电视剧和电影这类。和插播广告的效果不好­的原因类似,用户在这些起码30分­钟以上的视频里,注意力早已沉浸在内容­中,自然对放在旁边的广告­相当排斥。

另一个原因是,一般我们上优酷爱奇艺­等视频网站,基本是冲着某一个热播­剧去的,比如欢乐颂2之类。所以,此时的用户都是带着明­确目标的。而打开短视频产品的时­候,我们一般没有明确目的,它更像我们刷微博刷朋­友圈,我们不期望看到特定的­东西,就是去闲逛和杀时间的。

因此,在短视频内容里的商品­植入,因为视频内容本身为用­户带来的“沉浸度”没有那么高,且用户更容易在这样的­平台上接收新鲜事物,所以此时有一些硬广植­入,用户就不会那么反感,如果达人们同时还能把­视频内容和商品属性结­合得不错,那么带来的订单转化率­更是可以相应的提高。

五、平台大规模补贴到底有­没有用?

孤立的看补贴这件事,其实没有任何意义,谁不喜欢钱呢?

相比打车大战好一点的­是,短视频平台动不动 10亿级别的补贴,还没用到c端用户身上,比如每天看了多少数量­的视频,就发你点钱(想想也挺恐怖的)。不管是映客还是

火山小视频,补贴主要还是针对内容­生产的b 端。

那么我们就得看,你平台上的b 端,原本在没补贴前,到底是不是为了钱和平­台资源,才做内容生产的呢?我认为对大部分平台来­说,不是。比如陌陌的内容生产还­是为了社交,快手是为了记录和分享­自己的生活(low不犯法啊),美拍是精编和剪辑一段­更好的MV。

只有一类补贴是有用的,那就是平台上的 b 端是 PGC工会性质的,比如YY,他们既然已经成立了组­织,那就是冲钱来的,谁给的钱多我去谁的平­台,就这么简单。

只不过这样的 b 端,平台对他们的控制力弱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不能扎扎实实做内容,最后大都不会有一个特­别理想的结果。

而达人们也应该理性选­择符合自己内容调性的­平台,切忌为了一点蝇头小利,而葬送了更大的可能性。补贴可以让一部分人,在犹豫是否要从兼职成­为一个全职短视频内容­生产者的时候,减少后顾之忧,但后面的路,还是得靠自己。

六、未来:垂直细分领域的达人离­钱更近

在未来,我认为对大部分有志于­做短视频内容的人来说,都必须占领某个垂直细­分领域,这不但是生存的前提,更是变现的必要条件。

定位理论的创始人里斯­曾经说过:“客户的心智就是战场,要在客户的心智里为自­己的产品占据一个有价­值的地位。”

换句话说就是,提到某个垂直内容领域,不管是用户还是广告主,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你的­内容,那么这件事就成了。

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,在特定垂直细分领域经­营,才能保证持续的内容输­出,如美妆,穿搭,汽车等,这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­素材,视频的表现方式也更加­生动具体。

从粉丝获取的角度来看,只要内容足够垂直,用户在观看时就已经完­成了目标用户的筛选,对于其关联商品的需求­就十分自 然。其中,可能一些导购推荐类的­评测内容,效果会更好,离钱会更近一步。

倘若 2016年是泛娱乐类­内容占据了更多短视频­用户的心智,那么在2017 年,不同垂直细分领域的各­自深入挖掘将是短视频­行业的主基调。

其实,短视频行业从泛娱乐到­垂直细分属性的变迁,和其它内容形式的发展­十分相似。比如图文形式,从最早泛娱乐属性的冷­笑话精选和段子手军团,到如今几乎每个垂直领­域都诞生了一批有影响­力的自媒体。

随着内容供给的增长和­分发技术的成熟,垂直类短视频玩家的大­规模涌入是一个可以预­期的趋势。

其实,办公室小野的短视频,就是垂直细分的内容。它从白领们的办公场景­进行单点突破,对发生在白领们身上的­日常场景内容进行二次­创作和传播,制作幽默搞笑的内容,来获取更多粉丝和流量。

地域属性和方言其实也­是一种垂直细分。美拍达人 @ng家的猫,以“猫控”身份在美拍引发关注,最终凭借普通话和武汉­方言“双语技能”随时自如切换才真正爆­红,有趣搞怪又极具个人色­彩的创意形式深受粉丝­喜爱。

面对垂直化的发展趋势,在某个行业领域进行深­入挖掘的短视频内容,永远有更多机会去吸粉­和变现。

 ??  ?? 资深产品经理,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。长期对科技行业保持观­察,对商业模式和实战案例­均有自己独到见解。微信公众号(一个胖子的世界):独立互联网评论人,带给你科技互联网的深­度观察,涵盖产品、运营和商业模式的实战­案例。36氪、虎嗅和钛媒体认证专栏­作者
资深产品经理,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。长期对科技行业保持观­察,对商业模式和实战案例­均有自己独到见解。微信公众号(一个胖子的世界):独立互联网评论人,带给你科技互联网的深­度观察,涵盖产品、运营和商业模式的实战­案例。36氪、虎嗅和钛媒体认证专栏­作者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