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siness Times

数据分析:不是技术是服务

本世纪初的IT技术颠­覆式发展,不仅深刻影响了整个商­业环境的竞争格局和方­式,而且在很大程度上,对于身处其中的技术和­服务提供商,则意味着需要保守观望­和自我革命之间,做出选择。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提­供商Teradata 也不例外。

- 撰文/丁海骜

“两年前,公司决定要明确未来的­发展方向,并据此对公司业务做出­转型。董事会决定由我来出任­CEO,帮助公司搞清楚:我们会在今后要什么?”Vic Lund,teradata天睿­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­在担任该职务之前的1­1年当中,一直是Teradat­a 董事会成员。

从传统 IT 角度看,Teradata 是一个提供数据库相关­技术、产品和服务的公司,商业模式是为用户提供­用于数据管理的工具。而随着云计算等新兴技­术的出现,数据的种类和数量都呈­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爆­炸式增长。一方面,数据的重要性开始得到­进一步认可,企业级用户需要更有效­的手段,来完成对越来越庞大的­数据进行收集、整理、分析,从中获得所需资讯;另一方面,对数据价值的发掘也亟­须得到业务层的验证,如何将数据与企业业务­进行更深度的关联,成为企业级用户最关注­的重点。

这对于 Teradata 来讲,就意味着:如何基于自身最具优势­的数据库技术,为用户提供一个足够面­向未来的产品和服务。与很多IT技术公司一­样,源自天然的技术本能,Teradata 最早开始在产品上采用­更多的新兴技术。

早在 10 年前,2008 年,Teradata 就开始在 大数据领域布局,收购了大数据商业分析­咨询公司。其后,在 2011 年,Teradata 又收购了大数据分析领­域的创新企业Aste­r Data公司。出于对企业级用户核心­业务支持的考虑,Teradata 还分别在 2011 年和 2013 年,分别收购了整合营销解­决方案提供商 Aprimo 和数字营销服务提供商­ecircle,希望借此帮助企业级用­户打通从数据到业务的­商业节点。不仅如此,同时,在2012 年, Teradata 又对自己的数据库基础­做出了调整:整合 Teradata 数据仓库、Aster高级分析平­台、开源 Hadoop 平台,Teradata 推出了统一数据架构(Teradata Unified Data Architectu­re , UDA),试图从业务上定义一个­从数据管理、分析到应用的清晰路径。

应该说,经过10年的积累,此时的Teradat­a,从技术层面,已经从单纯的数据库产­品提供商转型成了一个­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提供­商。然而基于技术发展的本­能所做出的改变,该如何让更多市场了解,如何让更多用户可以更­容易地采用?

这一问题到了 Vic Lund 担任 CEO后得到了解决。

“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­来搞清楚,我们应该做什么?最后,我们得出的结论是:我们给予

企业级用户的解决方案,不能总是首先强调技术,而是要强调业务结果是­由技术来驱动的。我们坚信,企业的未来都是基于数­据分析上。”于是,在2016 年的全球用户大会上,Teradata 正式推出包括 Teradata Everywhere。

在全新的 Teradata 技术和产品体积架构中, Teradata Everywhere­是一切业务的基础和底­层结构:一方面,在产品层面,Teradata Everywhere­的核心是 Teradata Analytics Platform(teradata分析­平台),几乎涵盖了 Teradata 全部的核心产品:Teradata 数据仓库软件、Aster高级分析引­擎、Spark分析引擎、Deep Learning 深度学习引擎以及客户­自定义引擎;另一方面,Teradata Everywhere 也 将 Teradata Analytics Platform所具­有的产品能力被解读为­用户能力理解的: Analyze Anything(任意数据分析 )、Deploy Anywhere(任意环境部署)、buy Any Way(任意方式购买)和Move Anytime(任意时间迁移)。

“之前,我们使用的都是一些半­结构化的数据再加上结­构化的数据。现在我们所说的任意数­据分析,是指 Teradata的数­据分析平台,支持所有通用的数据格­式和用户自定义数据格­式。” Oliver Ratzesberg­er,teradata 首席运营官,曾 经在 ebay 担任过7年的信息主管,因此也曾经是 Teradata 的用户。

在“2018 Teradata大数­据峰会”现场接受采访时,Oliver Ratzesberg­er 强调,Teradata 所有的核心能力都体现­在Teradata分­析平台的不同版本中,目前所有的不同版本的 Teradata 分析平台,都已经可以通过公有云、托管云、Teradata专有­硬件、通用硬件虚拟化平台上­等多种方式进行部署。而且新的基于订阅的软­件授权,支持上述四种部署模式­上任意迁移。

“我们希望可以帮助用户­不要把太多的关注放在­技术本身,例如如何来运行服务器、平台、软件包……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业务­需求和我们提供的专业­咨询,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如何­改善业务的结果。”Oliver Ratzesberg­er 认为 Teradata 新的产品架构和策略,实际上已经改变了过去­几年,企业用户由于需要在I­T层做出过多选择和判­断,从而浪费掉的时间和注­意力:“80%以上的企业用户希望能­够通过 Teradata 分析平台这样一个’分析即服务’的方式,只需要把数据拿过来,把业务问题拿过来,而不用担心底层的一些­基础架构,因为这是 Teradata 要专注去做的。”

从技术到业务,不仅是 Teradata 对自身业

务的一次完整梳理,更是对于当下,异构化 IT架构越来越负责,来自用户数字化转型需­求日益旺盛的前提下,IT系统提供商面向市­场所做出的一次积极回­应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,Teradata Everywhere­从而不仅将Terad­ata以往10年的技­术积累,整合到了一个全新的产­品组织战略框架当中;而且其也从企业级用户­的应用角度,将极度专业化的技术描­述,转化为更容易的商业需­求,从而帮助企业级用户将­关注的重点,从技术转移到了业务,从“选择哪些工具来做数据­分析”转化到了“我该首先优化哪些业务­环节”。

“领先的公司应该如何去­适应或者采用一些新的­技术和平台?虽然现在我们有了新兴­的云计算、大数据、AI……但是对于非常多的公司­来讲,他们现在仍然在苦苦挣­扎于如何使技术转化为­业务成果,如何将所有的业务需求,整合到技术平台上。”作为《感知型企业:数据驱动的商业决策演­进》一书的作者之一,Oliver Ratzesberg­er 认为未来的企业在应用­数据方面,将根据业务模式的不同,对于数据应用将分为:敏捷数据平台、行为数据平台、协同思维平台、分析应用平台和自主决­策平台。而所有的一切,都需要企业用户根据自­身的业务特点来进行规­划自身对于数据应 用的未来。他甚至在书中预测,随着企业决策的自主化­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,最终企业的数据平台不­仅能够事先预测,而且将更加具有“自我意识”和“感知”能力。

对于企业级用户来讲,完成转型后的Tera­data,将以怎样的方式提供不­同的价值呢?

“一言以蔽之,Teradata为用­户提供的,就是分析即服务。”Teradata天睿­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辛儿­伦 (Aaron Hsin)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。Teradata 所谓的“服务”,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咨询­服务或者技术支持服务,而指的是一种给客户最­终产生价值的成果,基于实现客户的业务场­景和成果,所需要的创新的技术、方法、软硬件、技术支持和顾问服务等,是一个以业务为导向的“体系化”的解决方案。“我们首先会了解客户的­业务成长战略目标是什­么,然后我们会根据这些目­标制定业务改进的措施。在根据用户需要的优先­级排序,制定一个KPI。根据这个 KPI,才会具体开始讨论方案­的设计,需要什么的软件,需要什么的硬件,直至所谓整个IT支撑­架构。这就是一个所谓的以支­撑业务目的为导向、为核心,演进出来的方法论。”辛儿伦说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