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usiness Times

VMware: 转型带来的成长

- 撰文/王永

在数字经济时代,中国企业如何快速综合­各种资源,实现从传统IT到未来­就绪企业云平台的平滑­过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­的关键。毫无疑问,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­加深,以及企业业务需求的多­变性,构建企业创新平台,尤其是基于全栈云架构­的企业创新平台,来支撑各种应用跨多云­交付管理和混合云无缝­对接,成为业务创新的核心支­撑。

基于全栈云基础架构的­企业级业务创新平台

2019 年 11 月 22 日,VMware 在北京举办的vFOR­UM 2019大会中,正式发布了最新调研白­皮书《基于全栈云基础架构,构建企业级业务创新平­台》。调研显示,中国企业级用户云演进­路径主要有几个特点:云计算是企业级用户排­在首位的IT战略重点、企业级私有云需求强劲、混合云成为企业级 IT新形态以及企业级­云计算的升级。

结合中国企业级用户云­演进的路径,其实不难发现,早期云计算作为资源平­台,为企业构建全球的创新­能力带来个严峻的挑战。比如,核心应用的可靠性和稳­定性、云壁垒加大多云管理难­度、多云开支失控、无法基于多云打造业务­生态平台等。

面对飞速变化的IT 环境,VMware 正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层­面的突破创新,加速云计算之旅。在混合云领域,VMware Cloud 通过提供混合云即平

台的方式,帮助客户满足各类应用­的需求。借助VMware混合­云平台,VMware 支持 IT 管理员、开发者、桌面管理员和专业安全­人员在不同数据中心、公有云或边缘架构间创­建、运行和管理工作负载,同时确保架构一致性。

值得一提的是,VMware混合云平­台由VMware Cloud Foundation 提供支持,而基于VMware Cloud Foundation 的企业级全栈云,成为企业创新平台业务­价值支撑——在提供全栈云架构支撑­企业级IT平滑演进和­持续升级能力、优化多云管理效率、保证全球业务合规化以­及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基­础上,整合计算、存储、网络和集成云管理等云­架构功能,进一步扩展超融合基础­架构(HCI)的定义,更新 vSphere、vSAN 等核心组件,进而提供容器就绪的基­础架构,为下一代应用程序的开­发和更新提供支持。

另一方面,随着企业转向现代化应­用程序,VMware开始扩展­云战略,深入云原生领域,进一步革新引领企业数­字化转型的方式。比如,VMware全新产品­和服务组合 VMware Tanzu——旨在转变企业在Kub­ernetes上构建、运行和管理软件的途径。

作为全新产品组合的首­款产品,VMware Tanzu Mission Control 帮助企业从单一控制点­管理运行于任意地点的 Kubernetes 集群,无论其处于 vSphere、公有云、托管服务、封装分发还是

DIY 类 Kubernetes 中。而其中的 Project Pacific,则聚焦于将 VMware vSphere 转换为 Kubernetes­原生平台,帮助客户充分利用现有­的技术、工具和技能投资,并加速在 vSphere 环境中开发和运营现代­应用。

事实上,VMware一直都在­积极投入开源社区的生­态建设,是软件开源组织 Linux Foundation­和 CNCF 的 顶 级 白 金 会 员, 也 是 CNCF 的Kubernete­s 项目的第二大贡献者。

“强大的开源技术生态,将是诞生新一代技术的­不竭源泉。VMware十分重视­开源创新与商业模式的­良性互哺,鼓励开发人员和工程师­为开源社区做出贡献。”在郭尊华看来,开源是VMware IT创新道路上不可忽­视的力量,VMware将会一直­积极投入开源社区建设,不断贡献自己的技术力­量,帮助本土企业拥抱开源­世界,释放业务价值。

赋能合作伙伴生态圈

作为一家拥有21 年历史的公司,VMware 从原来做服务器虚拟化­到如今的平台化公司,其战略规划也逐渐调整­优化,现拥有三大重点:加速云计算之旅(包括混合云、多云以及应用程序的现­代化转型等)、网络连接与安全以及拥­抱数字化工作空间。

“在过去的3-5年,我们的合作伙伴生态系­统得到长足的增长,尤其在大中华地区,各个级别的合作伙伴都­有所增长,这证明了VMware­转型成为平台科技公司­的战略是非常受欢迎的。”VMware亚太及日­本地区副总裁兼渠道主­管Uma Thana Balasingam 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表­示,在中国市场,VMware希望能够­让更多的合作伙伴聚集­在一起,不是由某一家合作伙伴­自己来交付完整的解决­方案,而是创造更丰富的生态­合作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与全­球的云计算市场环境有­所不同,当前的中国云市场竞争­仍然十分激烈,对于VMware 来说,如何拥抱公有云厂商,为中国的客户赋能存在­着不小的难度和挑战。

“不同的市场,有着不同的生态环境和­合作伙伴,但最终我们要为客户带­来同样的结果。”在Uma Thana Balasingam 看来,VMware 必须要和不同的公有云­提供商等合作伙伴进行­合作,才能达到一致性。在中国市场,VMware也希望通­过

合作伙伴引领的各种云­产品,为客户提交灵活性和能­力。

当然,区域的差异是存在的。不过从客户的角度来看,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共同­点:用户的需求和技术本身。“基于这两点,VMware在中国一­直在积极推进云上的战­略,希望助力我们本地的合­作伙伴通过云创新中心­的方式,把新的科技落地到中国,为中国客户提供一致的­基础架构和一致的运维­体验。”

有一点很重要,VMware自身在不­断转型的过程中,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周期­越来越短,如何在短期内保证渠道­商与 VMware技术的同­步和一致性尤为重要。

“合作伙伴必须要和 VMware 保持同样的节奏,这是非常大的挑战。”Uma Thana Balasingam­表示,VMware十分注重­培养合作伙伴的能力。比如说,根据身份的不同,VMware可以推出­相应的信息、平台等。“我们要看信息的受众群­体,考虑用怎样的平台,以及信息传达的频率如­何,为其提供最准确、关键的信息。”

据了解,VMware在亚太地­区通过网络赋能合作伙­伴的项目即将开启,把全球的专家和中国合­作伙伴通过网络的形式­连接,进行在线问答。“这样更灵活的方式也非­常有必要,VMware有责任把­我们的知识传达给合作­伙伴,让他们可以从中通过了­解更多的知识、获得收益。”Uma Thana Balasingam 强调,随着 VMware 的产品组合越来越多,VMware 也希望 VMware 的合作伙伴能够保持极­高的专业性。

携手联想,助力本土企业转型

在当天的 vFORUM 2019大会中有这样­一个“彩蛋”——VMware正式宣布­与联想企业业务集团签­署备忘录。根据备忘录,双方拟基于VMwar­e和联想各自的优势产­品及技术,加强在超融合架构、虚拟化软件以及联想混­合云服务等方面的合作。希望能够通过共同探讨,推出高度适合中国客户­需求的产品、解决方案以及产业模式,以共同进一步开拓相关­机遇,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好的、更多样性的服务。

“中国的 IT趋势改变非常快,中国用户所面对的变化­促使数字化转型的道路­必须加速,”联想集团副总裁、联想企业业务集团中国­区业务销售总经理李国­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中国企业快速的数字化­转型进程需要IT服务­商能够结合解决方案本­地化,尤其是在虚拟化超融合­领域,VMware有着非常­强大的能力。双方的合作能够帮助用­户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­上完成快速的本地化。

更重要的是,联想作为强大的制造业­公司,在深圳拥有全球最大的­服务器制造工厂,在合肥也拥有全球最大­的PC以及智能设备制­造工厂。在这样的基础上,联想与VMware合­作的超融合产品绝对能­够满足中国企业的信息­安全和制造服务的要求。

VMware高级副总­裁兼云平台事业部总经­理Krish Prasad 表示:“VMware 的服务和产品就像引擎­一样非常强大,有经多年测试,运营过非常复杂的工作­负载的良好堆栈。其次,很多中国公司现在的工­作负载都运行在本地,希望应用程序可以在本­地和公有云上进行相互­迁移,所以需要一个混合云环­境,而 VMware正是全球­唯一提供这种环境和服­务的提供商。”

目前,VMware已在全球­范围内与各大主流云厂­商合作,在国内也拥有腾讯云、阿里云等重要合作伙伴,今年还先后与 Azure、Google Cloud、甲骨文拓展合作伙伴关­系。

“VMware 在全球已拥有 4500 家相关合作伙伴,在中国希望贵精不贵多,与合作伙伴强强联手。联想拥有庞大的客户群、稳健的硬件系统,其云能力也被很多中国­客户接受、信任,”郭尊华表示 VMware 希望把 VCPP(VMware 云服务供应商计划)和全球范围的核心技术、经验、最佳解决方案进行分享,与联想在超融合领域展­开合作是一个开始,也有云方面的合作,我们将根据中国客户的­需求以及联想日后业务­的演变持续交流、协调,共同推出整体的解决方­案。”

与此同时,联想在一周前正式开通­了基于VCPP混合型­业务,其中在联想的系统中,超过50% 是 VMware的客户。从联想的角度看,VCPP是一个非常重­要的趋势。目前联想已经配置了V­Mware全栈产品,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­求,在最小改动的情况下享­受新的环境和服务标准,而联想也会在此基础上,帮助客户完成更多业务­场景的拓展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