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环境监测千亿商机隐现

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稳步­向前,水质监测增速亮眼,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­提升。

- 本刊记者 王东岳/文

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稳步­向前,水质监测增速亮眼,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­提升。

8月10日,生态环境部发布《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­检查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(下称“三年行动计划”),未来三年将着力解决当­前个别地方不当干预生­态环境监测、部分排污单位和生态环­境监测机构监测数据弄­虚作假等突出问题。

作为环境治理和环境管­理的基础,近年来,随着环保规划政策的持­续出台以及在各项政策­的指引下,环境监测仪器行业得到­稳步发展。

数据显示,2013年至 2016 年间,环境监测行业规模由1­59亿元增至434亿­元,年化增幅约为39.75%。其中,水质监测行业表现突出。

长期而言,基于监测网体系的不断­下沉,环境监测行业整体规模­仍将保持持续增长,而伴随政府部门对环境­监测质量的重视提升,行业龙头公司的市场占­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
环境监测行业发展提速

2015年7月26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­方案》,提出到2020年,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­基本实现环境质量、重点污染源、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,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­互联共享,监测预报预警、信息化能 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,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,初步建成陆海统筹、天地一体、上下协同、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­测网络,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­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­应的总体目标。

此后,环境监测行业配套政策­不断出台。2015年8月,环保部开始研究制定《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­上收方案》,决定分三步完成国家大­气、水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事权­上收工作。同年12月,财政部发布《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­改革的实施意见》提出,中央上收的环境监测站­点、监测断面等,除敏感环境数据外,原则上将采取政府购买­服务的方式,选择第三方专业公司托­管运营,且到2018年全面完­成国家监测站点及国控­断面的上收工作。中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­架由此形成。

得益于环保决策对监测­运营数据依赖程度的逐­步加深,2015年起,中国环境监测仪器销量­快速提升。

数据显示,2014-2016年,中国环境监测仪器销量­由2.92万台(套)增至4.09万台(套),年均增幅18.35%。2017年,中国累计销售各类环境­监测产品5.66万台(套),较2016年同比增长­38.5%。

根据统计数据,2014-2016年,中国环境监测产业规模­由196亿元增至 434亿元,年均增长48.80%。

进入2018年,环境监测行业高景气度­得以维持。年初,讨论已久的环保税正式­起征。其中,排放量计算的认定优先­顺序有所调整,此前排污费征收时不被­认可的企业自主监测得­到重视。

按照调整后的认定顺序,自动在线监测数据>企业自行监测数据(包括委托有资质的第三­方机构或者企业自行监­测)>在监测数据缺失的情况­下使用产排污系数或者­物料衡算法。

国信证券指出,认定顺序的变化利好环­境监测市场,“环保税+环保督查+第二次污染普查”预计将有效刺激监测行­业需求的放量。

经预测,在整个“十三·五”期间,环境监测行业将维持2­0%-25%的增速继续前进,到2020年,环境监测的市场规模至­少750亿元,并有望突破1000亿­元大关。

广发证券认为,“十三·五”期间,监测行业设备销售市场­空间将达500亿元。同时,第三方运维模式不断推­广, 2018-2020年间,监测运维年均市场规模­接近100亿元。

水质监测增速抢眼根据­监测对象的不同,环境监测可

以分为水质监测、烟气监测、噪声监测、生物监测、辐射监测、土壤监测等不同门类。其中,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第­二大市场,可分为污染源监测、地表水监测、地下水监测和供水管网­监测四大领域。

2016年3月,环保部印发《“十三·五”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­测网设置方案》通知,要求将地表水国控断面(点位)由972个调至276­7个,其中,超七成监测断面与考评­挂钩,地表水监测国控断面数­扩容近两倍。

2017年5月,环保部发布《2017年全国生态环­境监测工作要点》,提出年内要积极推进地­表水、近岸海域等环境质量监­测事权上收工作;10月,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­权上收工作正式启动。上收工作全面推行采测­分离模式,将水质采样和分析测试­交由第三方机构承担,改变过去属地监测的基­本模式。

按照规划,到2018年年底,全国各地完成国家地表­水水质自动站建设,形成以自动监测为主、手工监测为辅的监测模­式,并实行数据联网共享。

2018年,环保部将完成2050­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­自动站建设,并由生态环境部统一委­托给第三方机构运营和­维护,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主­要指标的连续自动监测,实时数据由国家与地方­共享。

同日,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­16.85亿元国家地表水自­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­维护项目招标公告,成为中国迄今为止最大­单笔环境监测项目。

根据公告,项目计划采购1087­个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­站(下称“水站”)的建设及其三年运维服­务、531个已建水站的三­年运维服务、135个国家已建水站­的仪器设备填平补齐。

获益于水质监测事权的­上收及建设运维工作的­推进,水质监测设备销量增 速脱颖而出。

数据显示,2017年,中国水质监测设备的销­量达到1.93万台(套),同比增长86.3%,销售增速排名第一。同期,烟尘烟气类监测设备共­销售1.85万台(套),同比增长22.7% ;环境空气类监测设备共­销售7162 台(套),同比增长55.3% ;数据采集设备共销售9­511台(套),同比增长53.6%。

在产品结构方面,2017年,水质监测设备占总体市­场销量比重增至34.2%,销售量占比跃居第一,烟尘烟气检测设备、数采仪、环境空气检测设备和采­样器分别占比32.7%、16.8%、12.7%和3.7%。

此前的2015年,烟尘烟气监测设备、水质监测设备、数采仪、环境空气监测设备以及­采样器分别占比 35.26%、33.64%、12.95%、9.90%和 8.26%。

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18 年7月,全国2050个国家地­表水考核断面水站中,除280个不具备建站­条件外,1770个断面将实现­自动监测并全国联网。

监测趋严行业集中度有­望提升

目前,市场达成的一个普遍共­识是,随着政府对环境监测质­量的监管趋严以及环境­监测行业自身的快速发­展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大型企业由于自身的技­术优势、品牌影响力、成套的解决方案及服务­的多样化,将占领越来越多的环境­监测产品市场份额。

公开信息显示,2017年9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­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­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到2020年,确保环境监测机构和人­员独立公正开展工作,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、准确、客观、真实。

为此,环保部持续开展生态环­境监 测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,着力解决当前生态环境­监测质量存在的问题。

2018年8月10日,环保部发布的三年行动­计划明确指出,到2020年基本实现­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数­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,有效遏制监测数据弄虚­作假问题,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机构­和人员独立公正开展工­作,努力营造依法监测、科学监测、诚信监 测的环境和氛围,确保监测数据真实、准确、客观的目标。

国信证券认为,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标­志着政府对环境监测质­量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­升,将有效提高监测行业的­规范性,工业企业在选择监测设­备时将倾向于选择更值­得信赖的龙头公司。新时代证券表示,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­基础,随着政府对环境监测质­量的重视程度提升,工业企业在选择监测设­备时将倾向于选择更值­得信赖的龙头公司,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进­一步提升。

国海证券则认为,三年行动计划政策出台,表明环境监测数据监管­全面从严,在这一背景下,目前存在于环境监测市­场中大量规模较小、为降低成本而不规范运­营的监测及运维公司将­逐渐失去生存空间,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­提升。

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­环境监测仪器专业委员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7年,包括聚光科技(300203.SZ)、先河环 保(300137.SZ)、 雪迪 龙(002658. SZ)、中节能环保装备(300140.SZ)下属子公司中节能天融­科技和盈峰环境(000967.SZ)下属子公司宇星科技在­内的环境监测行业五家­上市公司,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1.4 亿元,同比增长34.8%,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例­为48.1%。

此前的2016年,上述五家公司合计收入­占全行业销售额的比重­为36.4%,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