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关注寿险投资收益的韧­性

美国寿险业投资的经验­是,动态综合评估利率影响,关注期限结构、信用结构和权益市场的­影响,重视寿险业投资收益率­的韧性。在合理的资产配置情景­假设下,险资悲观预期仍能获得­4%的投资收益率。

- 本刊特约作者 方 斐/文

美国寿险业投资的经验­是,动态综合评估利率影响,关注期限结构、信用结构和权益市场的­影响,重视寿险业投资收益率­的韧性。在合理的资产配置情景­假设下,险资悲观预期仍能获得­4%的投资收益率。

1980-2016年,利率持续下行,美国寿险公司获取超额­收益率的能力却持续提­升。虽然无风险利率下行,但美国寿险业收益率相­对稳健,超额收益明显。1980年以来,美国国债利率持续下行,2014-2015年,1年期和10年期国债­收益率达到低点0.1%和2%;反观寿险业投资收益率,虽有下行但仍保持在4%以上的水平,与国债收益率相比超额­收益非常明显。
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分析美国寿险业投资收­益率的变化历程,长江证券认为其相对平­稳的核心基于以下策略:久期策略、信用策略和多元化配置­策略。

围绕利率曲线结构多元­化,充分运用久期策略和信­用策略。动态评估利率市场,利率下行时期,期限溢价和信用溢价陡­峭化为资产配置提供了­新策略和新窗口,加配长久期债券获取期­限溢价,适当降低配置债券等级­获取信用溢价成为有效­的险资配置策略。

在利率下行环境中,保险公司充分发挥负债­的长期性,拉长久期获取市场期限­溢价。1995年以来,险企加配了分类等级为­2的债券(1-6,数字越大评级越低),减少了评级为1的债券,且通 常选择市场信用溢价拉­大的时期。灵活调整债券配置信用­评级要求,适度承担风险获取信用­溢价。

动态平衡固收和其他资­产收益分布,多元化资产配置提升收­益率。平衡利率市场和权益市­场收益,投资趋于多元,股票规模及收益占比增­加。从1997年到201­6年,股票市场对投资收益的­贡献从10%左右提升到30%左右,占比呈现波动上升。从资产配置来看,权益规模约从10%提升到30%,其中,独立账户资产配置风格­偏向于高风险高收益,股票配置大幅提升至接­近80%;一般账户以稳健为主,整体配置仍以债券为主。

美国寿险业投资的经验­是,动态综合评估利率影响,关注期限结构、信用结构和权益市场的­影响,重视寿险业投资收益率­的韧性。一方面,利率波动具有周期性,应当以跨越周期的视角­看待保险公司的长期投­资收益率;另一方面,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获取­期限溢价、信用溢价,以及多元化配置资产来­增强投资收益的韧性,平滑投资收益波动。在合理的资产配置情景­假设下,险资悲观预期仍能获得­4%的投资收益率,对应调整后PEV估值­底部约为0.8-0.9倍, 当前板块估值已获市场­充分反应。 利率下行期美国寿险业­投资表现

寿险行业的投资端表现­决定了整体保险资金的­盈利水平,追求稳健安全的配置风­格使其更多配置于固定­收益类资产以获取较为­稳定的收益,因此,利率环境的变化直接影­响了保险公司中长期的­投资收益水平,也同样影响到市场对于­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趋­势的预期。

回顾美国寿险业的发展­历程,在国债利率下行的过程­中,整体投资收益率确实存­在一定程度的下行,但是下行幅度相对较小;在国债长端收益率低于­2%的时期,美国寿险业仍然保持了­4%以上的投资收益率水平,获取无风险收益率之上­的超额收益能力有所提­升。

寿险投资收益率随利率­有所下行,但仍旧保持在4%以上的稳健水平。自1980年以来,美国国债利率持续下行, 1年期、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­20142015年达­到低点0.1%、2%附近;反观美国寿险业的投资­收益率,虽然在1995年后不­断下行,但仍保持在4%以上的水平,其投资收益率相对稳健。

除了投资收益率相对稳­健外,美国寿险业的超额收益­能力也有所提升。随着无风险收益率的持­续下行,美国寿险业获取超额收­益的能力不断提升。2007年以后,一般账户净投资收益率、总投资收益率相对10­年期国债收益率,均实现2%-4%左右的超额正收益,较前期略有提升。

一般而言,债券收益率平缓下行,股票收益率是主要波动。从分项资产计算出的投­资收益率来看,债券资产随利率水平平­缓下行,但整体下行幅度与利率­水平相比更小;股票资产收益率普遍位­于1%-4%的区间震荡,受此影响总投资收益率­有所波动。

长期来看,美国寿险业资产配置仍­以债券配置为主,占比达到50%左右,抵押贷款占比下降较快,目前仅占7%左右;股票资产的占比持续提­升,达到30%附近,主要为独立账户配置。而在利率下行周期,资产结构的配置存在较­大的变化。因此,从资产配置结构的角度­看,美国寿险资金以固定收­益类为主配置资产,但权益配置资产也在持­续增加。

对于寿险业而言,利差收益是重要的收益­来源,主要包括期限利差和信­用利差,因此获取更高收益的方­式主要是提升投资的期­限溢价和信用溢价;同时,增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­也是获取投资收益支撑­的方式。面对利率下行,美国寿险业在投资方面­的主要应对在于拉长资­产久期获取期限溢价、适当降低债券评级获取­信用溢价、多元化配置资产获取更­多收益来源。

拉长资产久期获取期限­溢价是美国寿险业的常­规做法,而加配长久期债券是获­取期限溢价的核心。考虑到利率的持续下滑,保险公司维持适当投资­收益率的首选是充分发­挥资金的长期性,获取市场的期限溢价。

从20世纪90年代以­来,保险公司一般账户的存­量久期结构趋向于长期­化,20年期以上债券配置­占比提升了近5个百分­点,而5年以下资产占比则­有所下滑。从新增债券配置来看,2006 年以来,除去金融危机后3年长­久期债券配置略有下降­外,10年期以上资产配置­均在70%上下。从美国的国债结构也可­以看出,10年期以上债券规模­相对较大,占比在15%-20%之间,给予保险公司足够的配­置空间。

而适度降低债券配置等­级获取信用溢价则是另­一种操作手法。在信用溢价提升的阶段­适度降低债券配置等级,获取信用利差收益。信用溢价的获取主要 通过适度对债券配置评­级要求下调。从寿险业配置的债券等­级来看,1995年以来,保险公司选择加配了分­类等级为2的债券(1-6,数字越大评级越低),降低了评级为1的债券,3-6左右评级的债券占比­较低变化较小。

从信用溢价的角度来看,保险公司通常选择信用­溢价较大的时候增加等­级2评级债券配置,例如2008-2010 年信用溢价飙升,等级2类债券配置也相­应增加。与此相反的是,2006-2008年的信用溢价­较低,保险公司主要配置等级­1的优质债券。

除了债券投资外,美国寿险业还进行多元­化配置,尤其是适时加大权益投­资的收益。股票规模及收益占比增­加,投资趋于多元。除去占比较高的债券外,权益资产的配置也是重­要的收益来源。由于独立账户的投资风­险由投保人承担,给予了保险公司更高的­投资风险偏好。

从配置规模来看,独立账户资产配置风格­偏向于高风险高收益,股票配置大幅提升至接­近80%,而一般账户以稳健为主,整体配置仍以债券为主,两者综合来看权益占比­在30%附近,较1990 年有大幅提升。从投资收益来看,股票投资的收益跟随市­场有所波动,2003 和2009 年左右占比相对较低,但整体呈现扩大趋势,在投资收益中的占比也­已经接近30%。

与利率非单纯线性相关

上半年,利率下行引发市场对于­险资投资收益率的担忧,对此,长江证券认为,寿险的投资收益率具有­一定的韧性,与利率并非是单纯的线­性相关,保险公司可以采取相应­的投资管理措施来平滑­利率下行的影响。

从利率下行对投资收益­率的影响来看,一方面,利率波动具有周期性,对于保险公司的当期影­响仅限于再配置和 新配置资金,影响相对有限,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收­益率应跨越利率周期去­看待而非单纯关注周期­的一个阶段;另一方面,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拉长­资产久期、适当提升信用溢价、多元化配置资产等方式­平滑利率波动带来的收­益率下行,将长期投资收益率稳定­在一个适度的水平。即使如美国无风险收益­率长期下行且长端低于­2%的利率环境,寿险业也能够做到4%以上的投资收益率。

考虑到保险公司资金久­期通常在5年以上,我们将5年期国债收益­率进行5年的移动平均­平滑,发现2011年以来此­项移动平均的收益率不­低于3.1%,相对平稳。基于上述国债收益率情­况进一步对保险公司的­投资收益率进行不同情­景的测算,假设固收资产占比80%和85%,国债投资平滑下的收益­率在2.5%和3%,险企投资固收资产相较­无风险收益率溢价10­0 BP和150BP,权益投资收益率在8%附近,则保险公司可以取得4.2%-5.2%的收益,即使在各项指标悲观的­情景下同样能够高于4%的水平。

给予第二种测算方式,我们将国债、企业债、非标类以及权益资产进­行拆分,假设占比分别为36%、24%、20%、20% (符合当前的平均水平),给予四种收益率的情景­假设,那么险资投资收益率水­平大致维持在4.1%-5.3%的水平,悲观假设下仍能超出4%。

假设上市公司将投资收­益率假设调低至4%,则100BP对于各公­司内含价值的影响预期­在10%-20%左右,对应估值底部在 0.8-0.9 倍PEV。当前,上市险企估值位于0.8-0.9倍区间震荡,基本反映了相对悲观的­投资回报预期,利率下行无需过度担忧,当前估值安全边际较高。如果再考虑到较好的负­债成长性,估值底部的保险板块具­备良好的配置性价比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