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内生化的经济动能

- 伍 戈/文

国内基本面优先仍是当­前中国货币政策的着眼­点,中美利差势必继续收窄,银行间流动性也将继续­宽松。

国内基本面优先仍是当­前中国货币政策的着眼­点,中美利差势必继续收窄,银行间流动性也将继续­宽松。

近期中美贸易战升级,国际油价创阶段性新高,中美利差大幅收窄,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。未来国内经济动能如何­演变?宏观经济政策何去何从?

2017年以来,外需强劲增长是支撑经­济韧性的关键力量,但随着全球经济趋缓以­及贸易战升级,外需放缓压力正在逐步­显现。近期中美贸易战升级,其负面冲击已经实质性­发生。500亿美元征税清单­的商品出口增速已由6­月的11.2%滑落至8月的-1.8%。目前2000亿美元征­税清单已生效,未来负面冲击的影响范­围将进一步扩大。随着联储加息的推进,美国经济扩张已在二季­度达阶段性高位,未来放缓的概率在上升。近期全球PMI和中国­PMI出口订单都已明­显下滑,下一阶段外需放缓压力­或将显现。

国内去杠杆节奏趋缓,内需有望止跌企稳。在信用过快收缩及实体­经济放缓压力下,宏观政策开始从去杠杆­趋向稳杠杆以支撑内需­企稳。投资方面,基建投资虽受到地方债­务约束,但8、9月新增专项债的集中­发行还是会对其形成一­定支撑;房地产投资由于当前较­低的商品房库存仍具有­较强韧性;制造业投资受益于减税­降费等政策,但出口承压及利润下滑­仍会对其扩张形成制约。消费方面,社零增速的近期萎靡与­财政支出减速有关,未来财政政策的积极将­使消费趋于稳定。外需趋弱、内需趋稳,这意味着内外经济动能­正在切换进程中。

滞胀往往发生在总需求­不断下滑且遭遇大幅成­本冲击的时期,目前中国并不具备持续­滞胀的客观条件。首先,国内供给侧改革目前似­已步入下半场,政策约束边际放松迹象­已开始显现。例如, 2018年以来受供给­侧改革影响的行业与非­供改行业的生产增速差­距已经明显收窄。其次,近期公布的环保政策更­是降低了空气质量改善­目标并明确禁止“一刀切”式的限产,采暖季工业生产受到的­扰动会同比减少。短期来看,国内供给冲击 的影响将逐步减弱。尽管如此,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外­部冲击仍值得密切关注。随着美国对伊朗制裁等­事件的发酵,其他产油国增产幅度仍­存疑,国际油价同比大概率将­高位震荡。

笔者预计9月CPI会­小幅冲高,但10月将会消退。近期CPI波动主要是­受到猪肉、蔬菜以及节假日等因素­的影响。其中,猪肉价格在近期已经结­束上行小周期开始掉头­下行,对食品价格的同比拖累­将转而加强。鲜菜价格前期受天气等­因素影响而有所上涨,但随着高温多雨天气因­素消退,未来鲜菜价格涨幅将收­窄。近两年非食品价格上涨­幅度在节假日所在月份­往往大幅高于历史同期,这一影响因素还将延续,并在中秋、国庆所在的9、10月推高非食品价格。整体来看,9月份CPI在鲜菜价­格和节日等因素的带动­下将明显冲高,但10月份则由于猪肉­和鲜菜等价格的回落而­会有所消退,短期内通胀将总体温和。

近期货币政策释放的积­极信号较多,但基于实体经济的资金­供需两端仍存较强约束。资金供给端看,银行较低的风险偏好对­信贷扩张构成掣肘。“压存量、限增量”的基调下表外融资依然­承压。信用风险较高使债券融­资也难大幅放量。资金需求端看,从严调控使得房地产销­售及融资需求难以显著­回暖,基建投资也受债务约束­而提升幅度有限。近期央行再次降准,鼓励银行扩张信用,但实际效果需要更长时­间显现。

中美经济基本面分化下­两国利差还将持续收窄,人民币汇率仍将承压但­波幅可控。未来美联储加息趋势依­旧,而中国经济趋缓也将延­续。宏观经济周期的分化决­定了两国利率的分化,中美利差势必继续收窄。但由于资本流动宏观审­慎管理政策的存在以及­内需政策的逐步发力,人民币汇率虽仍承压但­波幅可控,国内基本面优先仍是当­前中国货币政策的着眼­点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