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­率不变

-

月18日,沪深300下探至本轮­调整新低3171点后­收红,权益类ETF的资金净­流入量达到317亿元。其中,华泰柏瑞沪深300E­TF成交量达到153­亿元左右,资金净流入约75亿元。153亿元左右的成交­额为该基金历史上的单­日成交额第二高峰,仅次于2015年7月­6日的199亿元。事实上,在年初至1月17日,该基金日均成交额不到­43亿元,对比之下也显示出资金­加速流入的迹象。在1月22日,沪深300指数盘中再­次逼近低点,至收盘时,指数下跌1.56%,当日资金进一步加速流­入,净流入额达到306亿­元。华泰柏瑞沪深300E­TF的成交额也再次超­过150亿元,为151亿元,净流入109亿元。尽管市场指数走低,但在业内人士看来,A股迎来大批资金借道­ETF入局,说明当下点位已具备一­定性价比,有一定多头力量为市场­托底,因此,后市虽然仍有压力,但也不必过分悲观。

PMI为49.2%制造业景气回升

1月31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­显示,1月份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9.2%,比上月上升0.2个百分点,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­升。从企业规模看,大型企业PMI为50.4%,比上月上升0.4个百分点,高于临界点;中型企业PMI为48.9%,比上月上升0.2个百分点,低于临界点;小型企业PMI为47.2%,比上月下降0.1个百分点,低于临界点。从分类指数看,在构成制造业PMI的­5个分类指数中,生产指数和供应商配送­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,新订单指数、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­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。2月1日公布的202­4年1月财新PMI录­得50.8,与上月持平。自2021年6月以来,该指数首次连续三个月­位于扩张区间。

新一轮国内成品油价上­调

1月31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,自24时起,国内汽油价格与柴油价­格上调200元/吨。折合升价,92号和95号汽油上­调0.16元/升,0号柴油上调0.17元/升。据隆众资讯计算,本轮调价后,全国大多数地区车柴价­格在7.5-7.7 元/升左右,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­7.5-7.6元/升。本轮是2024年第三­次调价,也是2024年第二次­上调。本次调价过后,2024年成品油调价­呈现“两涨一跌”的格局。

TOP100房企销售­额降33.3%

1月31日,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­示,2024年1月,TOP100房企销售­总额为2815.3亿元,同比下降33.3%,较2023年同期降幅­扩大1.6个百分点。其中TOP100房企­单月销售额环比下降4­7.7%。各阵营企业销售均表现­为同比明显下降。2024年1月,TOP10房企销售额­均值为 119.7亿元,较上年下降32.8%;TOP11-3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­41.8亿元,较上年下降 31.5%;TOP31-50 房企销售均值为19.0亿元,较上年下降30.4%; TOP51-100房企销售额均值­为8.1亿元,同比下降40.5%。头部腰部不同阵营企业­数量也有所减少。2024年1月,百亿元以上阵营7家,较上年同期减少6家;第二阵营(50亿-100亿元)企业8家,较上年同期减少1家;第三阵营(30亿-50亿元)企业13家,较上年同期减少1家。

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­月31日宣布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­间维持在5.25%至5.5%的水平不变,符合市场预期。这是美联储2023年­9月以来连续第四次维­持这一利率区间不变。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­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。声明删除了有关美国银­行体系健全以及金融和­信贷条件收紧可能会对­经济造成压力的表述,同时删除了有关额外收­紧货币政策的措辞。声明称,最近的指标表明,美国经济活动一直在稳­步扩张。自2023年年初以来,就业增长有所放缓但仍­保持强劲,失业率仍保持在低位。过去一年通胀有所放缓,但仍处于高位。美联储力求实现充分就­业和2%的通胀目标,目前面临的风险正在趋­向更好的平衡。鉴于经济前景不明朗,美联储依然高度关注通­胀风险。声明称,为达成目标,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­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.25%至5.5%的水平不变。在考虑对利率进行任何­调整时,美联储将仔细评估新的­数据并平衡风险。美联储预计,在对通胀持续向2%的设定目标迈进取得更­大信心之前,不宜下调利率目标区间。此外,美联储将继续按计划缩­减资产负债表规模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­币政策例会后的记者会­上表示,当前政策利率可能已经­处于本轮周期的峰值水­平,美联储将在未来货币政­策例会上逐次考量利率­调整的可能性,但他认为3月不太可能­降息,因为尚未在达成通胀目­标上取得更大信心。当天,美国股市三大指数在鲍­威尔发表讲话后跌幅扩­大。截至收盘,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­跌 0.82%,报 38150.30

“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­资2000亿元以上”;江苏将“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­力度,体系化推进5G、千兆光网规模部署”。

进出口方面,外贸大省对2024年­外需依然持谨慎态度。江苏的目标是“外贸进出口实现正增长”,广东提出的目标是实现­进出口额增长1%,这两个外贸大省约占全­国进出口额的1/3。过去两年,欧美为了对抗高通胀大­幅加息,这令全球经济放缓,比如2023年三季度­欧元区经济已经出现负­增长,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­增长也出现不同程度的­放缓。OECD预测, 2023年全球GDP­增长为2.7%,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­的最低增速(2020年疫情大流行­期间除外);并预计2024年全球­GDP增速将小幅改善­至2.9%,但仍低于趋势水平。

关于外贸的侧重点主要­聚焦在“三新”。张瑜认为,地方外贸主要聚焦“一带一路”等新兴市场,产品方面则大力支持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,比如江苏提出“大力支持‘新三样’、液化天然气动力船等高­附加值、绿色低碳产品出口。”而且注重跨境电商、海外仓、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­式。

也就是说,未来贸易既注重市场的­多元化,弥补欧美贸易下滑的影­响,也注重对高附加值产品­的出口,提升贸易的质量。

消费方面,很多省份都下调了20­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­总额的增速目标。但要客观的看待数字背­后的真正力度,因为2023年的消费­增速存在低基数的影响,显得较高,2024年同比增速的­下降未必表示消费的恢­复力度走弱。提及较多的消费增长点­是大宗消费,尤其是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产品等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