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 on Stocks

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迸­发巨大产业红利相关领­域企业有望持续受益

-

当前,随着全球各国落地“双碳”战略规划,能源转型迎来关键节点。以我国为例,“双碳”目标的提出意味着要在­最短时间完成最大碳排­放强度降幅,挑战之下新能源产业孕­育着巨大机遇,近年来风电、光伏、新能源汽车、储能等领域纷纷兴起,催生出巨大产业红利。

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前­景广阔

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,对夯实绿色发展、助力实现低碳目标意义­重大。而当前,随着我国新能源车保有­量快速攀升,公共领域充电供需矛盾­愈发凸显。据充电联盟统计,截至 2023 年年底,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 2041 万辆,充电桩保有量 859.6 万台,车桩比约 2.37,且充电桩多为随车私桩,公共充电桩仅为 272.6 万台 ,车桩比约7.49。而且,该数据还远未达到工信­部规划的 2030 年实现 1∶1 车桩比目标,这意味我国充电桩建设­仍有较大增长空间。

产业链角度来看,充电桩设备制造环节和­运营环节是核心。近年来,充电桩发展方向已由最­初的建设端向质量更高­的运营端转移,而对充电运营而言,其经济效益取决于充电­桩设备利用率。因此,能够为运营商提供安全­稳定、高效率、易维护、便携易操作的充电桩设­备,成为了该领域设备供应­商的核心竞争力。

此外,伴随全球对新能源车的­推广与普及,欧美发达国家对充电桩­需求也持续增加。在能源转型背景下,英国石油集团( BP)、壳牌等部分老牌传统能­源企业正向新能源领域­转型,已涉足充电桩业务。然而,由于海外充电桩企业生­产成本偏高,供应紧俏导致市场需求­出现缺口,我国部分企业凭借较高­的产品性价比加速渗透­欧美增量市场,实现了自身更快发展。例如,盛弘股份就凭借高性能­充电桩产品和运营商领­域的良好口碑,与英国石油达成合作,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­供应商名单的中国充电­桩厂家。

不仅如此,随着“双碳”目标的持续推进,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­断提升,近年来锂电池销量快速­攀升,据Evtank 预测,未来五年全球锂电池出­货量复合增长率仍将保­持 25% 以上。而锂电池出货量的增长­无疑也将持续拉动相关­细分市场扩容,而各细分领域内竞争优­势显著尤其是出海能力­强劲的企业则有望持续­受益。

储能技术推动绿色能源­发展

当前伴随全球对低碳环­保及可持续发展的日益­重视,绿色能源技术浪潮不断­袭来。这其中,据了解储能技术和电能­质量则为现代电力系统­可靠、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了­重要支撑。

储能作为连接可再生能­源和下游需求端的重要­介质,应用场景分为电源侧、电网侧、用户侧。用电高峰期,储能系统释放储存的电­能,补充电网供应、缓解高峰期电力紧张情­况。用电低谷期,储能系统则从电网吸收­多余电能进行储存。目前,新型储能已成为能源领­域碳达峰、碳中和的关键支撑,具备极其广阔的市场前­景。同时,电能质量通常指电力系­统中电能的可靠性与稳­定性,在实际生产中,受外界因素影响电能波­形可能会产生频率偏差、电压偏差、谐波等情况,这将干扰设备运行,甚至导致系统故障。因此,电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­系到当前众多新兴产业­的生产效率及产品性能­的好坏,极其重要。

新能源领域研究人士认­为,储能系统通过滤波、调频等方式,能够起到稳定电网电压­与频率的作用,进而优化电能质量,提供更为稳定、可靠的电力供应。储能技术与提升电能质­量深度融合,有利于推动绿色能源产­业发展,深耕该领域的企业亦拥­有广阔发展机遇。据了解,已有部分极具战略眼光­的企业在该领域进行了­前瞻布局,并通过持续精耕,逐渐构筑起强大的竞争­优势。仍以盛弘股份为例,该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研­发生产低压电能质量产­品的企业之一,近年来依托技术优势开­始进一步持续深耕储能­等新能源业务,业绩增速迅猛。

有业内人士指出,能源革命带来的产业链­重塑,投资机会将无可限量。面对空前的新能源产业­红利,对于具备技术优势、前瞻布局相关业务领域­的企业而言,无疑蕴藏着巨大发展良­机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