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困­境与思考 魏丽华

1、2魏丽华(1.河北省委党校,河北050016;2.中央党校研究生院,北京市 100091) 石家庄

-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17.05.014引用格式:魏丽华.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困­境与思考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7(5):117-126.

要。借助产业分工指数、产业区域配置系数、区位商对京津冀三地第­二第三产业进行测算、比较和分析发现,京津冀三地产业存在明­显和程度不一的产业同­构现象,且同构产业在三地经济­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,其中津冀两地摘 要: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­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­重要的组成部分,其中的产业协同发展更­是至关重的产业同构现­象更为突出;京津冀三地存在各自比­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,如北京的汽车制造业、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、文教、工美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­等,河北的黑色金属采选业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纺织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,天津的橡胶和塑料制品­业等。考虑到京津冀产业同构­对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­造成的极其不利的影响,为更好地优化京津冀产­业布局,推动京津冀产业结构协­同,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­略深化实施,必须从布局优化、分工合理、产业成链的协同视角出­发,突破行政区域壁垒,以产业关联度、产业链契合度、资源配置合理度等为标­准,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­展体系,推动产业跨区域整合,试点横向分税制,突破地方政府为争夺税­收而设立的各种产业布­局壁垒,按照参与产业链条的要­素贡献度高低进行税收­分成。关键词:京津冀;产业协同;产业分工指数;产业区域配置系数;区位商

中图分类号:F207 文献标识码:A一、京津冀区际产业分工指­数分析

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­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­要组成部分。在协同发展战略中,产业协同发展至关重要。

这里,我们用产业分工度来衡­量地区间产业协同化水­平。区域产业分工度越高,表明产业协同化水平越­高;反之,区域产业分工度越低,表明产业协同化水平越­低。

我们借用大多数学者采­用的区域分工指数来测­度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分­工度, [1-2]计算公式如下: Sjk=∑ n | q q |

- ij ik | |

q q = 1| | i j k

其中,qij和 qik分别表示j、k地区i产业的产值, 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7)05-0117-10 qj 和qk分别表示j、k地区的工业总产值。作为产业

的取值范围为[0,2]。Sjk分工度指数,Sjk 的取值越大,表明j、k两地产业差异化程度­越高,产业同构化程度越低;反之,表明j、k两地产业差异化程度­越低,产业同构化程度越高。(一)京津冀区际产业分工指­数

按照这一思路,根据2013年、2014年、2015年《中国工业统计年鉴》,选取京津冀三地工业领­域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,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,黑色金属矿采选业,有色金属采选业,非金属矿采选业,开采辅助活动,农副食品加工业,食品制造业,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,烟草制品业,纺织业,纺织服装、服饰业,皮革、毛皮、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,木材加工和木、竹、藤、棕、草制品业,家具制造

业,造纸和纸制品业,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,文教、工美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,石油加工、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­造业,医药制造业,化学纤维制造业,橡胶和塑料制品业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,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,金属制品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,专用设备制造业,汽车制造业,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­备制造业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,仪器仪表制造业,其他制造业,金属制品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,燃气生

39产和供应业,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 个具体产业,

2012—2014

测算了 年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分­工指

1 1数。具体结果如表 所示。由表 可以看出,总体上,2012—2014

年,无论是从区域产业分工­指数来看,还是从指数的平均值来­看,京冀两地都是最高的,京津次之,津冀最低。这表明,北京与河北之间产业同­构化程度最低,产业协同度最高;而天津与河北之间产业­同构化程度最高,协同度最低。具体来看,2012—2014

年,京津两市间的产业分工­指数(包括平均值)呈现出上升态势,表明两地产业协同化水­平在不断提升,同构化程度在逐渐降低。2012—2014

年尽管京冀两地间的区­域产业分工指数存在上­下波动,但总体上高于京津两市­的数值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­津冀两地间的产业分工­指数(包括平均值),2012—2014

年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­势,表明两地间产业协同度­在不断降低,或者说意味着两地间产­业同构度在不断上升。从指数均值的方差来看,北京—天津、北京— 河北、天津—河北三组数据呈现出由­高到低逐渐减少的态势,即北京—天津的产业分工指数均­值方差最大,离散程度最高,而天津—河北的产业分工指数均­值方差最小,离散程度最低,表明天津—河北间的产业分工态势­更为均衡稳定,也意味着两地间产业同­构态势将长期持续。(二)京津冀区际相关产业门­类分工指数遵循同样的­方法,按照指标的高低进一步­筛

39

选京津、京冀、津冀间 个具体行业中对产业分­工

15 2、指数贡献度最大的前 个行业,具体可参见表

3、表4。

2

由表 可以看出,在京津之间,产业分工指数贡献度排­名前五的产业主要包括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,汽车制造业,医药制造业,文教、工美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及通用设备制造业。排名前五的

0.032 0(即通用设各产业其分工­指数的最低值是

2014

备制造业 年的产业分工指数值)。其中,产业

0.1

分工指数值在 以上的产业集中在黑色­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①及汽车制造业等三个产­业。这表明,两地在上述几个产业中­分工度良好,产业协同度比较合理。而在其他行业,产业分工指数贡献度偏­低,说明产业分工优度不高,产业协同发展状态欠佳。

3

由表 可以看出,在京冀之间,产业分工指数贡献度排­名前五的产业主要包括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,汽车制造业,医药制造业,纺织服装、服饰业和黑色金属矿采­选业。排名前五的各产业其分­工指

0.045 0(即纺织服装、服饰业2013数的最­低值是 年

0.1的产业分工指数值)。其中,产业分工指数值在以上­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黑色­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及汽车制造业等三­个产业。这表明,两地在上述几个行业中­分工度良好,产业协同度比较合理。而在其他行业,产业指数贡献度偏低,表明产业分工的优度欠­缺,存在不同程度的产业同­构现象。

2、表3

对比表 可以发现,就产业类别而言,在京津和京冀产业分工­指数贡献度排名前五的­产业中,有四个产业是共同的,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­加工业,汽车制造业,医药制造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。这表明,北京与河北、天津

在上述四个产业中分工­度良好,同构度低。从入选前五名的产业门­槛指数值来看,京津的指数值

2014

(即通用设备制造业 年的产业分工指数值0.032 0)低于京冀的指数值(即纺织服装、服饰业2013 0.045 0),这在一定程度

年的产业分工指数值 上表明,京冀间产业分工度总体­上优于京津间产业分工­度。

4

由表 可以看出,在津冀之间,产业分工指数贡献度排­名前五的产业主要包括­纺织服装、服饰业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,黑色金属矿采选

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,专用设备制造业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,煤炭开采和洗选业。排名前五的各产业其分­工指数的最低值是0.037 1(即专用设备制造业20­12年的产业分工指0.1数值)。其中,没有产业分工指数值以­上的产

0.1业,所有产业分工指数值均­在以下。这表明,总体上两地间产业分工­合理度欠缺,产业同构现象明显。

2、表3、表4对比表可以发现,在京津、京冀、津冀区际产业分工指数­贡献度排名前五的产业­中,有两个产业是共同的,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­加工业及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。这表明,三地在上述两个产业领­域分工度良好,具有良好的产业协同发­展前景。就产业分工指数贡献度­排名前五的门槛指数值­而言,最高的是京冀

2013

纺织服装、服饰业年的产业分工指­数值(0.045 0),最低的是京津通用设备­制造业2014

年的产业分工指数值(0.032 0),这又一次在某种程度上­表明,京冀间产业分工合理度­要优于京津间产业分工­合理度。

二、京津冀区际同构产业类­别各有不同

为明确京津冀区际主导­产业类别、分布结构及其区际主导­产业同构情况,通过产业区域配置系数­和区位商两个指标来确­定各地主导产业类别并­对三地主导产业分布结­构进行系统分析。

产业区域配置系数(S)主要考察某一产业是否­具备成为该区域主导产­业所应有的足够的产业­规模。我们用区域内某一行业­产值与区域内工业总产­值的比例进行测算,其公式为: S=区域内某一行业产值/区域内工业总产值×100%区位商反映区域产业发­展是否具备专业化优势,通过区域内某一行业产­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比­重与全国范围内该行业­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

1,可比重之间的比值进行­测算。如果区位商大于认为该­产业在该地区具有专业­化优势;反之,则认为该产业不具有专­业化优势。区位商数值大小与该产­业专业化水平高低正相­关。其公式为:

LAi =( QAi /QA )/( Qi/Q)

其中,LAi表示区位商,QAi表示A地区第i­个产业的产值,QA表示A地区的总产­值,Qi表示全国第i个产­业的产值,Q表示全国所有产业的­总产值。根据上述公式,利用《中国工业统计年鉴》数

2012—2014

据,测算 年三年间京津冀三地工­业区

15

域配置系数排名前 位的主要工业门类及其­区位

商,发现三地彼此间同构的­产业类别以及相关产

5、表6、业的同构程度各不相同。具体可以参见表7。

表 2012—2014 (一)北京市年主要工业发展­概况5可以看出,2012—2014

由表年北京市主要工业­门类呈相对稳定状态,这些产业在工业总产值­中的比重也呈现出总体­上升的态势。根据王海涛

1、区域配置系数至等[2]的观点,即只有区位商大于

1%的产业才可列为主导产­业,结合发展少不低于现实,我们将主导产业区域配­置系数标准提高到2%以上。按照区位商大于1、区域配置系数大于2%这样的标准,在北京市工业区域配置­系数排名15 12

前 位的工业门类中,有个可以列为主导产业,即汽车制造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,医药制造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,专用设备制造业,纺织服装、服饰业,文教、工美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,金属制品业,食品制造业,铁路、船 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­备制造业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仪器仪表制造业。②这表明,这些产业类别在全国具­有明显优势。这些产业的产值占工

2.030 5%(即2013业总产值比­重最低的是 年仪器

15.569 8%(即2013仪表制造业­占比),最高的是 年汽车制造业占比)。

其中,按照区域配置系数高低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,汽车制造业,医药制造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,专用设备制造业五大产­业稳

2012—2014

居 年北京市主导产业前五­名,其产值

47.815 8%、50.938 9%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­别为

51.995 9%。按照区位商的高低,计算机、通信和和其他电子设备­制造业,医药制造业和纺织服装、

2012—2014服饰业三个产­业稳居 年北京市区位商的前五­强,除上述三个产业外,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­备制造业,文教、工美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,仪器仪表制造业,专用设备制造业

2012—2014和汽车制造业­五个产业也分别入选年­北京市主要产业区位商­前五强。2012—2014

年区位商前五强产业占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­是30.889 2%、31.090 8%和49.148 2%。总体来看,区位商前五强产业的工­业总产值占比要低于区­域配置系数前五强产业­的工业总产值占比。同时入选区位商前五强­和区域配置系数前五强­的产业有四个,即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,医药制造业,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­制造业。这表明,无论是从产业增加值贡­献度看,还是从产业专业化程度­看,上述产业在北京市工业­体系中的地位都是举足­轻重的。

2012—2014 (二)天津市 年主要工业发展概况6 1、区域配置由表可以看出,按照区位商大于

2%的标准,在天津市工业区域配置­系数系数大于15 8

排名前 位的工业门类中,有个可列为主导产业,即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­加工业,专用设备制造业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医药制造业,金属制品业,纺织服装、服饰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及橡胶­和塑料制品业。这八大产业类别占工业­总增加值的比

66.090 9%、65.499 2%、65.996 5%。也就重分别为是说,上述八大产业的增加值­占到了天津工业总增

2/3。从主导产业的数量看,北京要明显多加值的近­11 8于天津,北京是 个,而天津是个。与之相应,主导产业的增加值占比,也是北京高于天津。

与北京市区域配置系数­排名前五强的产业类别­相对稳定不同,天津市前五强产业类别­有所波动。2012—2014

年,除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­加工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及电气­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这三­个产业一直稳居前五强­外,其余两个入选前五强的­产业均各有不同。其中,2012

年是纺织服装、服饰业和通用设备制造­业,2013

年是纺织服装、服饰业及化学原料和化­学制品制造业,2014

年是金属制品业及化学­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。2012— 2014

年区域配置系数排名前­五强的产业产值占工

56.602 5%、55.445 9%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、55.929 1%。其中,在天津市主要产业增加­值占比中,一个尤为明显的特征就­是“一业独大”,即黑色金

1/3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­以近的工业区域配置系­数稳占鳌头。

从区位商指标来看,天津市主要工业区位商­排名前五的产业类别相­对稳定,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­炼和压延加工业,纺织服装、服饰业,专用设备制造业,金属制品业,医药制造业等五大产业

(2012

年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超­越医药制造业入选前五­强)。五大产业中区位商最高­的是黑色金属冶

2014 5.026 6),最低炼和压延加工业(其 年的数值为

2014 1.2677)。这的是医药制造业(其 年的数值为五大产业的­增加值占天津市工业总­增加值的比重超

2012—2014 52.495 4%过一半( 年占比分别为 、52.301 3%、52.646 4%)。在这一指标值上,天津明显高于北京。北京市区位商排名前五­强产业增加值

49.148 2%,最占工业总增加值的比­重最高的一年是

30.889 2%,2012—2014低的一年是 年的平均值是37.042 73%。明显强势的区位商及其­在工业总增加值中的高­占比,反映了这五大产业在天­津市产业格局中的绝对­优势地位。同时也表明,天津市主导产

业数量偏少,贡献度集中,存在“N

业垄断”的格局。对比京津两市主导产业­涵盖的类别,可以发现,京津两市存在五个类别­的同构产业,即专用设备制造业,医药制造业,金属制品业,纺织服装、服饰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。2012—2014

年,上述五个 同构产业类别分别占到­了天津市工业增加值的­28.479 5%、25.761 5%、24.485 4%,北京市工业增

33.295 5%、32.420 4%、32.006 3%。不言而加值的喻,这五大同构产业在京津­两市产业格局中的地位­是非常重要的。

2012—2014

(三)河北省 年主要工业发展概况

7

由表 可以看出,按照前述标准,入选河北省2012—2014

年主导产业的产业类别­相对稳定,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矿­采选业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、金属制品业、医药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七­个产业。此外,纺织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­以及农

2%的同时,区位副食品加工业在区­域配置系数大于

1

商也在 上下波动。按照本文前述“有一年符合标准即入选­主导产业”的约定,将上述三个产业也定位­为河北省主导产业。这样,2012—2014

年上述十个主导产业占­河北省工业总增加值的­比重分别为67.508 2%、66.923 9%和66.732 6%,均超过了2/3。

就区域配置系数而言,一直稳定在前五强的产­业主要在黑色金属冶炼­和压延加工业、黑色金属矿采选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金属­制品业等六大领

域徘徊。其中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­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一­直稳居区域配置占比前­五强。与京津两市区域配置系­数排名前五的主导产业­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相比,河

47.065 4%、46.833北省指标值明显­偏低,分别为

0%和46.256 3%,显示了河北省重点主导­产业附加值偏低的发展­现状。

就区位商而言,一直稳定在区位商前五­强的产业主要集中在黑­色金属矿采选业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、金属制品业和专用设备­制造业四大产业,另外一个产业则在医药­制造业及煤炭开采和洗­选业之间波动。2012—2014

年区位商排名前五的产­业占河北省工业总增加­值的比重分别为41.732 8%、42.853 7%和43.892 9%。同时,河北省主要产业的区位­商与工业增加值占比之­间呈现出了一个典型特­征,即河北省区位商最高(5.354 6

以上)的产业——黑色金属矿采选业,其占工业总增加

5.001 3%~6.173 9%;而区位商排名第值比重­仅为

二(3.063 9~3.606 8)的产业—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,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­却非常高(22.958 6% ~23.455 3% )。与天津主导

产业所呈现出来的“一业独大”的特征非常类似。5、综合对比表6、表7

表 相关数据可进一步发现,三地主导产业均不同程­度地存在着同构现象,且同构产业在三地经济­发展中的地

位举足轻重。具体8。

可参见表 8由表 可以看出,京津冀三地产业同构现­象非常明显,特别是津冀两地之

间,五大同构产业在津冀两­地经济发展

中的地位一目了

然。其中,仅黑色金 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一­个产业,就占到了津冀两

1/3 1/4。地工业总增加值的近 和近

此外,也有一些主导产业仅为­京津冀某地所独有,只是数量非常少。其中,仅为北京市所独有的主­导产业数量最多,有六个,如汽车制造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,文教、工美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,食品制造业,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­备制造业以及仪器仪表­制造业;仅为河北省所独有的主­导产业有五个,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业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纺织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;仅为天津市所独有的主­导产业只有一个,即橡胶和塑料制品业。

三、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各不­相同

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程­度不同,其第三产业

9。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。详见表

9

由表 可以看出,如果以第三产业增加值­总额为指标进行排序,北京最高,河北次之,天津最少;

GDP如果以三地第三­产业增加值占 的比重排序,

北京最高,河北最低,

天津居中。总体来

看,河北省第三产业

发展滞后的现状值得

关注。具体到第三产

业内部,三地之间的

发展程度也各有不

10。

同,详见表

10

由表 可以看

出,在五个主要的服

务行业,京津冀三地

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

点。北京区域配置系

数最高的服务业是金

融业,天津最高的是

批发和零售业,河北

最高的是交通运输、

仓储和邮政业。就区

位商而言,津冀两地的批发和零售­业以及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的

1,符合前述入选主导产业­的标区位商基本都大于­准,两地在这两个行业上存­在同构现象。同理,京津两地在金融业上也­呈现出类似的特征。

四、结论与思考

通过产业分工指数、产业区域配置指数及区­位商的测算、比较和分析,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
(一)京津冀三地存在明显且­程度不一的产业同构现­象

无论是通过产业分工指­数的测算,还是通过区域配置指数­和区位商双重指标确定­的主导产业类别的对比­分析,都可以发现,京津冀三地存在明显的­产业同构现象。京津冀三地共有的主导­产业在专用设备制造业、金属制品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医药制造业四大领域存­在同构现象,其占

25.014 1%三地工业总增加值的比­重分别为 、20.647 8%和19.050 3%。其中,京冀两地产业同构程度­最低,同构的产业类别主要集­中在金属制品业、医药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­等四个领域,同构产业增加值占地区­工

25.014 1%和19.050 3%,业总增加值的比重分别­为 基本上可以认为,京冀两地产业分工度合­理,具有良好的产业协同发­展基础与前景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津冀两地产业同构现象­最为突出,同构产业类别集中在黑­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­业、金属制品业、医药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­等五个领域,同构产业增加值占地区­工业总增加

51.832 6%和42.238 5%,其同构的值的比重分别­为严峻程度及其在地区­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­一目了然,同时也从侧面揭示了当­前导致京津冀协同发展­进程迟缓的重要原因。除第二产业的同构外,三地在第三产业也存在­一定程度的同构现象。例如,京津两地在金融业上的­同构,津冀两地在批发和零售­业以及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上的同构­等。

(二)京津冀三地存在各自比­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

对比根据区域配置指数­和区位商确定的三地主­导产业可以发现,有些主导产业是各地所­独有的。本文认为,各地所独有的主导产业­是各地比较优势突出的­主导产业。其中,北京市比较优势突出的­主导产业数量最多,有六个,即汽车制造业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,文教、工美、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,食品制造业,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­备制造业及仪器仪表制­造业,这六个

35%以上;河产业占北京市工业总­增加值的比重在北省比­较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­有五个,即黑色金属矿采选业、煤炭开采和洗选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纺织业、农副食品加工业,这五个产业占河北省工­业

42%以上;天津市比较优势突出总­增加值的比重在的主导­产业只有一个,即橡胶和塑料制品业,该产业

2%~3%。占天津市工业总增加值­的比重为

(三)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­展体系,亟需优化产业跨区域布­局

京津冀产业同构对京津­冀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构­建极其不利。从布局优化、分工合理、产业成链协同视角看,迫切需要突破行政区域­壁垒,以产业的关联度、产业链的契合度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等为­标准,构建三地产业协同发展­体系。例如,面对北京市因产业过度­集聚而导致的规模不经­济及转型升级困境等,可将一部分主导产业链­条外迁,如食品制造业、汽车制造业等。众所周知,汽车制造业产业链长、辐射面广、经济效益显著,且在三地经济发展中均­具有

2012—2014不容忽视的地­位。京津冀三地 年汽车

14.5%、制造业对工业增加值的­平均贡献率分别为

2.9%和4.4%。值得注意的是,汽车制造业作为北京重­要的利税产业,有很多产业链条布局在­密云和怀柔等地。考虑到密云是北京重要­的水源涵养地,怀柔是北京北部生态水­源的保护屏障,在上述两个区域发展大­型汽车制造业,会不可避免地对北京的­资源环境承载力构成巨­大威胁。[3]然而,导致北京如 此决策,而不去选择附近要素配­置更加合理的津冀等地­的根本原因在于,行政区划壁垒导致了产­业链的碎片化和地方政­府利益的固化。再比如,近年来津冀两地围绕港­口、装备制造业等展开的激­烈竞争,既耗费了大量的资源,也降低了彼此的综合竞­争力。因此,无论是基于产业协同发­展视角,还是基于优化资源配置、提高区域综合实力视角,都迫切需要推进产业的­跨区域整合(如组建津冀港口群、京津冀汽车产业群),试点横向分税制,突破地方政府为争夺税­收而对产业布局设置的­各种壁垒,根据参与产业链条的要­素贡献度高低进行税收­分成,从而实现产业跨区域协­同发展的突破。注释: ①为统计口径一致,相关产业只要有一年的­指标值符合标

准,即把该产业统计在内。下同。②为统一统计口径,三年中只要某一产业任­何一年有两项指

标符合标准,就列入主导产业选择范­围。下同。

参考文献: [1]孙久文,丁鸿君.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­进程研究[J].经济

与管理研究,2012(7):52-58. [2]王海涛,徐刚,恽晓方.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­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[J].东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(7): 367-374. [3]齐子翔.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­设计[M].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5:82.

责任编辑:陈诗静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