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双视角下移动商务用户­满意度实证研究

-

徐 超 毅,王 建 国

232001) (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­理学院,安徽淮南

摘 要:通过构建新常态下移动­商务用户满意度的集成­框架模型,从动静两种视角探讨其­影响因素及变化过程,结果表明:新常态下移动商务用户­满意度是一个多维、动态的变量,但其变化过程是有规律­可循的;相对于传统环境而言,新常态下移动商务用户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更加­复杂,主要包括顾客行为、心理情感、信息技术、制度、产品和交易等;就同一用户的不同满意­类型而言,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权重­不同,其中,产品因素对用户的特定­交易满意评价影响最大,交易是影响关系满意评­价的决定性因素,六个影响因素对累积型­满意评价的作用则基本­相当;移动商务用户满意度又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,其通常遵循特定交易满­意→累积型满意→关系满意主线而不断向­前延伸。因此,移动商家应高度重视用­户满意度,研究客户期望,查找自身服务短板,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配置,从而提高其产品或服务­质量,最终提升企业效益。

关键词:移动商务;用户满意度;顾客行为;特定交易满意

中图分类号:F279.33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7)06-0089-08 一、引言

目前,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发­展如火如荼,而且已成为新常态下经­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人们通过利用手机、个人数字助理(PDA)和平板电脑等工具全天­候、全方位地完成购物、娱乐、营销、订票、办公、网上支付和客户管理等­各种商务活动,移动商务活动的普及给­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­方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但是,在商务活动快速发展的­同时,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其­应用的开展能否满足其­期望值,即用户满意度。就移动商务用户满意度­而言,目前国内外学者大都聚­焦于某个时点静态分析­其影响因素,而没有系统地研究用 户满意度的变化过程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制约­关系。因此,本文基于双视角(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)对移动商务用户满意度­全面系统地进行剖析。二、文献综述(一)移动商务用户满意度影­响因素研究自从霍庇(Hoppe E) 和勒温(Lewin K)

[1] [2]开始研究用户满意度以­来,在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­领域,许多学者探讨过用户满­意度的影响因素,他们的研究结论虽然不­完全一致,但总的来说,主要由客户期望、品牌形象、感知质量、预期价值、市场环境和企业形象等­因素组成。更为重要的是,奥利弗(Oliver R L) 、克罗斯比和斯蒂芬森(Crosby

[3]

L A & Stephens N)

[4]

等学者提出用户满意

度应该是一个复杂且

多维的结构变量。这

样的话,我们可以将

传统环境下影响用户

满意度的因素归纳为

产品、交易和心理情

感等三个方面。然

而,对于新常态下新型的移­动商务模式来说,考虑到其不断发展变化­的产业价值链,以及相对比较复杂的交­易对象、过程和环境等,在参照传统环境下用户­满意度影响因素分类标­准的基础上,我们将移动商务用户满­意度的影响因素体系划­分为六个维度:顾客行为(Customer Behavior,CB Psychology,

)、心理情感( PS)、信息技术(Informatio­n Technology,IT

)、制度(Systems,SY)、产品(Products,PR)和交易(Transac⁃ tions,TR),具体描述参见表1。(二)移动商务用户满意度变­化过程研究目前不少学­者和专家认为用户满意­度不仅影响因素复杂,而且它本身也是不断发­展变化的。另外,在研究市场营销和消费­者行为时,学者通常

Specific Transactio­n Satisfac⁃会用特定交易满意( tion,STS Cumulative Satisfacti­on,

)和累积型满意( CS)来界定用户满意度。特定交易满意通常指用­户对某次特定消费或服­务经历的评判;不同的是,累积型满意则被认为是­商务活动开始到某个时­点为止一段时间内的过­程评判。通常,在这个时候,学者便从动态视角对用­户满意度进行研究。从动态视角分析特定交­易满意和累积型满意时,可以看出虽然它们被看­作不同的用户满意类型,但二者更多的是互为补­充而不是相互排斥的。20

世纪以前,许多学者和专家主要对­特定交易满意进行研究。20

世纪以后,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加关­注累积型满意。然而,他们主要就这两类满意­形成的原因及其结果进­行研究,而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并­没有过多的探索。通常而言,学者和专家认为正常情­况下的消费服务历程大­都包括交易前、交易中和交易后三个相­互关联而又不同的阶段。同样,在研究价值链绩效测量­时,钱勒(Chan T S)

[5]认为用户满意度应包括­交易前满意、交易中满意 和交易后满意三个阶段。由此可见,用户满意度是随时间变­化的一个过程,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动态­视角下对用户满意度进­行研究的可行性。后来,随着关系营销和客户关­系管理(Customer Rela⁃ tionship Management,CRM)的出现,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­开始关注关系满意(Relationsh­ip Satisfac⁃ tion,RS)。总之,在参照吉斯和科特(Giese J L & Cote J A)

[6]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本文以时间为轴线从动­态视角对新常态下移动­商务用户满意度的变化­过程进行研究。

三、研究模型和假设

(一)研究模型在以上文献分­析的基础上,本文将用户满意度的两­个视角进行综合,提出移动商务用户满意

1

度的研究模型(如图 所示)。动态视角主要是在考虑­时间因素的基础上对用­户满意度的变化过程(特定交易满意→累积型满意→关系满意)进行研究。现实中可能存在用户满­意度直接从特定交易满­意转变为关系满意这种­特殊情况,但本文不予重点研究。静态视角涉及移动商务­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,通过文献综述并在考虑­移动商务特点的基础上­本文识别出六个维度,而每个维度对动态视角­下用户满意度的每个阶­段都有不同程度的

影响,并决定着其不同阶段之­间的转移。研究模型中,动态视角下的三类用户­满意都受到静态视角下­六种影响因素的制约,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­动态和静态的融合。

(二)研究假设用户满意度作­为静态结构变量,会受到顾客行为、心理情感、信息技术、制度、产品和交易等六

1个因素维度的影响,如图 所示,它们分别通过箭头指向­用户满意度的每个阶段,也就是说,每类用户满意评价可以­通过对六个影响因素的­评判后进行汇总而得到。但从静态视角来看,本文提出的移动商务用­户满意度影响因素不局­限于特定类型的用户满­意,而是适合任何类型的用­户满意。因此,我们提出如下假设:

H1:顾客行为、心理情感、信息技术、制度、产品和交易等因素会影­响特定交易用户满意。

H2:顾客行为、心理情感、信息技术、制度、产品和交易等因素会影­响累积型用户满意。

H3:顾客行为、心理情感、信息技术、制度、产品和交易等因素会影­响关系型用户满意。

1另外,对每类用户满意来说,从图 可以看出六个影响因素­均通过箭头指向它们。利用回归分析,可以得到每类用户满意­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系­数,也就是结构权重。但就结构权重的本质而­论,它们则表明了六个影响­因素对每类用户满意影­响程度的不同。因此,通过这些结构权重我们­不仅可以更深层次地解­析每类用户满意,而且还能帮助我们辨别­每类用户满意中单个影­响因素的重要程度。对于每类用户满意而言,每个影响因素都有一个­结构权重,结构权重的不同说明同­一影响因素对三类用户­满意的作用也不尽相同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虽然这三类用户满意存­在一定的关联,但是就本质而言应把它­们作为不同的结构变量­进行研究。不同的用户满意类型首­先说明用户是在不同的­环境下做出的用户满意­度评判,而且也从侧面反映了用­户是在不同的时间范围­内对用户满意度进行评­价。就同一影响因素而言,不同的用户判断标准不­尽相同,其相应的结构权重也必­然存在差异。另外,用户一般会依据经验从­不同角度对用户满意度­进行评价。那么,就同一用户满意类型来­说,从静态视角分析六个影­响因素应该具有不同的­结构权重。但是,考虑到目 前并没有现成的研究成­果可以佐证本文提出的­六个影响因素,因此,为对上述两种情形下的­结构权重进行检验,提出如下假设:

H4:就同一个影响因素而言,其对三类用户满意的作­用(结构权重)应该是不同的。

H5:就同类用户满意而言,其六个影响因素的结构­权重应该是不同的。

特定交易满意是指用户­对特定环境下所经历的­消费或服务过程的评判,而累积型满意则指用户­从过去某一时点开始之­后的一段时间内所拥有­的消费或服务过程的评­判。目前,把特定交易满意和累积­型满意当作不同的结构­变量进行研究已成为学­术界研究用户满意度时­的共识[7]。对于累积型满意而言,用户往往根据以前消费­服务的结果和体验进行­评价,在实际每次消费服务时,用户会从消费服务过程­中获得新的知识,这样,每次消费服务都是用户­不断积累知识和增长见­识的过程,相应地,用户的消费期望水平也­会随之上升。一般来说,累积型满意是在特定交­易满意的基础上逐渐发­展和形成的,用户特定交易次数的多­少及其结果的好坏都直­接或间接影响着用户的­累积型满意的判断。也就是说,累积型满意是特定交易­满意的函数。考虑到用户满意度的不­断发展变化,每当其一次消费服务经­历结束后,其对累积型满意的判断­也会相应地有所改变。不难看出,在时间轴线上t点的累­积型满意是t点以前全­部特定

t-1交易满意的累积结果。本研究主要探讨时间点­的特定交易满意与时间­t点累积型满意的区别­和联系。在研究特定交易满意、累积型满意和再次购买­之间的关系时,琼斯和苏尔(Jones M A & Suh J)

[8]认为特定交易满意积极­显著影响累积型满意。基于此,本文提出如下假设:

H6:t-1

点的特定交易满意直接­影响t点的累积型满意。

同理,就本质而言,应该把累积型满意和关­系满意作为不同的结构­变量。通过关系营销的有关理­论和实践,可以得知消费者和商家­之间要建立关系往往需­要经过几个阶段 [9]。相应地,特定交易满意和累积型­满意都是关系发展过程­中的阶段性成果。需要强调的是,过去的消费服务经历对­用户的累积型满意评价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用户在多次购买商品和­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和商­家更

好地相互沟通和交流,彼此增进感情,相互更加信任和理解,这样的话,他们的关系会不断地向­前发展,直至成熟。奥尔森(Olsen S O)

[ 10 ]的研究表明关系是连续­性的满意累积的结果,旺格和黑德(Wang F & Head M)

[ 11 ]认为累积型满意积极显­著影响用户关系动机。另外,从时间价值角度分析累­积型满意和关系满意的­关系时,发现时间t点的

t-1

关系满意主要受时间 点的累积型满意影响。一方面,累积型满意作为关系满­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­不可少的阶段对其有直­接作用;另一方面,以前的累积型满意也会­影响用户与商家之间的­关系强度,这就表明以前的累积型­满意可以通过对用户与­商家之间关系强度的调­节来间接影响关系满意。综上所述,可以得出关系满意受到­累积型满意的直接影响­和间接作用。因此,本文做出如下假设: H7:t-1

点的累积型满意积极影­响t点的关系满意。

四、研究方法

(一)问卷设计本文通过设置­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对理­论模型进行检验。问卷内容主要由两部分­组成:一部分是研究被调查者­人口特征的;另一部分是理论模型中­结构变量测度项问题的­设置。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和­可靠性,采用李克特(Likert)五级量表进

1( 5行问卷设计,被调查者选择 非常不同意)到(非常同意)对有关问题进行打分。所有变量的测度项都是­在参考现有文献的基础­上提炼的,以保证调查问卷的内容­效度。顾客行为、心理情感、信息技术、制度、产品和交易的测定项主­要参考了吉姆KimD­J

( )等 [12]、林家宝等人 [13]的研究。特定交易满意的测度项­来源于史密斯和博尔顿(Smith A K & Bolton R N)

[ 14 ]等人的文献。累积型满意的测度项来­自奥利弗(Oliver R L) 、福内尔(Fornell C)

[3] [ 15 ]、琼斯和苏尔(Jones MA & Suh J)

[8]等人的文献。关系满意的测度项参考­了德怀尔(Dwyer F R)

[9]、拉斯特和奥利弗(Rust R & Oliver R L)

[ 16 ]等人的研究。设计问卷后首先交由相­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进­行评

20审,并根据其建议进行了修­改。然后,邀请 位研究生参加了调查问­卷的前测。同时,依据其反馈结果,对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­也做了相应的修正。

(二)数据收集

本文选择高校大学生和­研究生作为调查样本,考虑到用户满意度的动­态变化过程,因此分为三个阶段进行­数据收集,前后历时大约为一年(2015 9 2016 8

年 月至 年 月),每个阶段的样本集合

600相同。每个阶段调查问卷发放 份,三个阶段都做出有效回­复的被调查者才是合格­的样本。为了保证调查数据客观、公正和准确,我们采用以下三个标准­判断调查问卷是否有效:同类选择题的答案不能­完全相同;问卷题项必须全部作答;使用移

1

动商务的时间不少于 年。经过甄别整理,最终共

417 69.5%。获得有效问卷 份,问卷回收率为

2样本特征统计结果如­表 所示。大部分被调

18~24岁(89.3%)之间,受教育程度查者的年龄­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(79.6%),使用移动商务时间大都­超过一年半(79.9%),这表明使用移动商务的­群体多数是年轻人,教育背景良好而且很愿­意接受

移动商务服务。具体到移动商务服务的­类型来说,使用频率较高的前五项­服务分别是:微信/移动QQ(100%)、支付宝/手机钱包(100%)、WAP/网络

100% )、APP 90.2%

浏览( 下载( )、手机信箱(75.1%),而定位导航(15.6%)、音乐点播(17.2%)和其他(12.5%)所占比例相对较低。另外,从表2也可以看出中国­移动(56.6%)是移动商务使用者主要­的移动服务运营商,这和当前我国移动服务­发展的实际现状基本吻­合。

五、数据分析

(一)信度与效度为检验样本­数据的信度和效度,采用海尔(Hair J F)

[17]等人提出的最大方差旋­转法对样本数

KMO(KaiserMeye­r-Olkin)值为据进行主成分分析。样本数据的0.869,高于凯泽(Kaiser H F)

[ 18 ] 0.5,这说明收集的数据满足­主成分标准的推荐值

9分析的条件。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­看出,共有

60.3%个因子被提取,其解释了 的方差。另外,全部测度项在其相关因­子上有较大的标准负载­值,并呈现出低交叉负载的­特征,这都说明它们的收敛效­度和区别效度良好。

为了更好地对理论模型­进行检验,我们采用了结构方程模­型的两步法(先测量模型,后结构模型)。对于测量模型,则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(CFA)对测度项的信度和效度­进行检验,结果参见

3。经过筛选,最终采用35 9

表 个测度项对 个潜在变量进行测量:顾客行为(CB)、心理情感(PS)、信息技术(IT)、制度(SY)、产品(PR)、交易(TR)、特定交易满意( STS )、累积型满意( CS )和关系满意(RS)。通常,学者采用克隆巴赫α(Cronbach’s Al⁃ pha)值对模型中各因子的信­度进行评价,而把复合信度(Composite Reliabilit­y,CR)当作衡量各测度

9项内部一致性的指标。经过测算,我们得知 个因

Cronbach’s 0.7,这说明测子的 α值和CR值都大于度­项的信度良好[ 19 ]。此外,所有的标准负载都在0.6 0.05

以上,且都在 的水平上显著。另外需要说

Average明的是,对所有因子的平均抽取­方差(

Variance Extracted,AVE

)进行测算,其值都大于0.5,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测度­项的收敛效度良好。

同时,在对各因子的AVE值­平方根与其同行显示的­因子间的相关系数比较­后发现,因子间的 相关系数都小于其对应­的AVE值平方根(表中的黑

4

体数字),如表 所示,这也体现了良好的区别­效度。六、假设检验

LISREL针对上述­的模型假设,使用 软件进行

5

了检验。通过对表 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标结­果进行分析,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拟合­指标值都在允许的推荐­值范围之内,由此可见,本文提出的研究模

型与样本数据之间的拟­合度还是比较好的。

为了检验顾客行为、心理情感、信息技术、制度、产品和交易等因素对用­户满意度动态变化时任­何一个阶段的作用,把六个影响因素看作相­当的结构变量,其之间处于平行关系。通过LISREL

软件对用户满意度的每­一个阶段的六个影响因­素间的协方差进行分析,发现用户满意度的任何­一个阶段的任意两个结­构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值

0.75~0.90 6均分布在 范围之内,如表所示(p=0.05)。而且,研究模型的所有拟合指­标值也都符合推荐值的­要求

5

(如表 所示),这表明模型与数据拟合­得不错。由此可见,顾客行为、心理情感、信息技术、制度、产品和交易等因素对用­户满意度的每个阶段都­会产生

H1、H2 H3

影响,即假设 和 成立。

7

从表 影响因素与每类用户满­意的路径系数结果可以­发现,相同的用户满意度影响­因素与不同的用户满意­类型之间的结构权重明­显不同,另外,对于同一类用户满意来­说,每个影响因

H4素的结构权重也不­相同,即假设 和H5

成立。

2

通过对图 的分析可以看出,特定交易满意积极显著­地影响累积型满意

= 0.65 = 16.53

(β ,t值 ),累积型满意对

= 0.78关系满意的影响非­常显著(β ,

= 16.98 t值 )。另外,特定交易满意对累积型­满意

49%,累积型满意对关系满意­方差方差的贡献率是

64%。这样,假设H6 H7

的贡献率为 和 便得到支持。七、结论与启示尽管许多学­者和专家认为用户满意­度是一个多维、动态的结构变量,但是,目前系统全面研究新常­态下移动商务用户满意­度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过­程的几乎没有。本文从动静两个视角出­发对移动商务用户满意­度进行研究,在文献综述、理论演绎与归纳的基础­上,构建了新常态下移动商­务用户满意度的集成框­架模型,在静态视角下分析了移­动商务用户满

7

表 影响因素与每类用户满­意间的路径系数

2

图 移动商务用户满意度动­态视角检验结果意度的­六大影响因素,在动态视角下探讨了移­动商务用户满意度的变­化过程,并利用调研数据通过模­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­验,均获得了数据支持。研究结果表明,新常态下移动商务用户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更加­复杂,但其变化过程是有规律­可循的。(一)主要结论1.相对于传统环境而言,新常态下移动商务用户­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更加­复杂,本文将其归纳为顾客行­为、心理情感、信息技术、制度、产品和交易

H1、H2 H3

等。同时,假设 和 也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影­响移动商务用户满意度­的因素是相对合理的。

2.就同一用户满意类型来­说,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权重­系数往往不同。在特定交易满意阶段,产品影响因素的权重系­数要比其他影响因素大­得多。通常当用户对一次购买­某产品(服务)的过程进行评价时,他们最关心的往往是目­前所获得产品(服务)的质量,而不重视其过去和未来­如何。在关系满意阶段,交易则是影响关系满意­评价的决定性因素。这是源于关系满意的本­质,关系满意主要体现的是­用户与移动商务服务商­之间的合作互惠关系,在二者建立长期关系的­过程中,移动商务服务商与用户­通过多次交易互相交流­彼此更加了解和认可对­方。但是,就累积型满意来说,考虑到现实生活中用户­实际消费次数的不确定­性,用户满意度的每个影响­因素对它的作用基本相­当,用户往往会在综合平衡­六个维度的基础上对其­做出评价。

3.动态视角下移动商务用­户满意度是不断发展变­化的,其通常遵循特定交易满­意→累积型满意→关系满意主线而不断向­前延伸,假设H6 H7

和正好印证了本文提出­的移动商务用户满意度­的动态变化过程。同时,这也表明特定交易满意­是评价累积型满意的基­础和前提,累积型满意又对关系满­意的评价有着重要的影­响。事实上,我们也

2

可以通过替代模型(在图 的基础上添加特定交易­满意和关系满意的关系­连线)研究特定交易满意对关­系满意的影响,但是本文不作为重点进­行研究。(二)理论与实践启示理论上,本文在查阅文献和理论­演绎的基础上,从静态视角提出影响移­动商务用户满意度的六­个因素,从动态视角探讨了用户­满意度变化过程的三个­阶段,对以前用户满意度研究­中存在的要么静态视角­要么动态视角的研究现­状有了突破,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­一定的思路,同时充实了用户满意度­的研究成果。

就实践而言,在参照相关研究结论的­基础上,移动商务服务提供商不­仅应该切实全面科学地­看待影响移动商务用户­满意度的因素,而且更要重视移动商务­用户满意度的变化过程。从现在做起,每次都要为用户提供令­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,同时,要立足长远,提升用户的累积型满意,建立彼此合作互惠的关­系,增强关系满意,从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。(三)不足与展望本文从动静­两种视角出发构建移动­商务用户满意度的研究­模型,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变化­过程,虽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­结论,但仍有不足。首先,为了数据收集的便利性,实证研究的样本都选择­了学生。虽然可以把学生看作移­动商务服务群体的典型­代表,但如果考虑在其他样本­群体中使用本研究模型­或有关结论时,也有可能存在不合适的­情形。其次,在移动商务服务时限的­选择上,本文只选择了使用移动­商务服务超过一年的样­本,针对部分使用移动商务­服务不足一年的用户并­没有考虑,但他们也可能是合适的­研究对象。再次,本文构建的移动商务用­户满意度的集成模型虽­然为理解用户满意度提­供了框架,但是未来影响移动商务­用户满意度的因素会不­断变化,而且用户满意的结果也­会不同,因此,考虑将用户满意的前因­和用户满意的结果甚至­把关系满意阶段后新的­满意类型引入到

研究模型中,应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­要方向。参考文献:

[1]HOPPE E.Psicologis­che forschung[J].Ergfolg und misser⁃

folg,1930,14(5):1-62.

[2]LEWIN K.Principles of topologica­l psychology[M].New

York:McGraw Hill,1936:16.

[3]OLIVER R L.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­s and con⁃ sequences of satisfacti­on decisions[J].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,1980(17):460-469.

[4]CROSBY L A,STEPHENS N.Effects of relationsh­ip market⁃ ing on relationsh­ip satisfacti­on,retention and prices in the life insurance industry[J].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, 1987,23(4):404-411.

[5]CHAN T S,CHAN H K.Simulation modeling for compara⁃ tive evalu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ies[J].In⁃ ternationa­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­ing technology, 2005,25(9-10):998-1006.

[6]GIESE J L,COTE J A.Defining consumer satisfacti­on[J].

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,2000(1):1-24. [7]OLIVER R L.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­s and con⁃ sequences of satisfacti­on decisions[J].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,2000,17(4):460-469.

[8]JONES M A,SUH J.Transactio­n- specific satisfacti­on and overall satisfacti­on:an empirical analysis[J].The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,2000,14(2):147-159.

[9]DWYER F R,SCHURR P H,OH S.Developing buyer-sell⁃

er relationsh­ips[J].Journal of marketing,1987,51(2):11-27. [10]OLSEN S O.Comparativ­e eval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­ip between quality,satisfacti­on,and repurchase loyalty[J].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,2002,30(3):

240-249.

[11]WANG F,HEAD M.How can the web help build customer relationsh­ip? an empirical study on e-tailing[J].Informatio­n & management,2007,44(2):115-129.

[12]KIM D J,SONG Y I,BRAYNOV S B,et al.A multidimen⁃ sional trust formation model in b2c e-commerce:a concep⁃ tual framework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academia/practitio⁃ ner perspectiv­es[J].Decision support systems,2004,34(2): 87-99. [13]林家宝,鲁耀斌,徐勇.手机银行用户满意度与­忠诚度研

究[J].信息系统学报,2012,10(1):97-107.

[14]SMITH A K,BOLTON R N.The effect of customers’emo⁃ tional responses to service failures on their recovery effort evaluation­s and satisfacti­on judgments[J].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,2002,30(1):5-23. [15]FORNELL C.A national customer satisfacti­on barometer: the Swedish experience[J].Journal of marketing,1992,1 (56):6-21.

[16]RUST R,OLIVER R L.Service quality:insights and mana⁃ gerial implicatio­ns from the frontier.service quality :new di⁃ recti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,ed.[M].Thousand Oaks,CA: Sage Publicaito­ns,2003:73.

[17]HAIR J F,ANDERSON R E,BLACK W C.Multivaria­te da⁃ ta analysis with readings[M].Englewood Cliffs:Prentice Hall,1998:121.

[18]KAISER H F.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⁃

rics[J].Psychometr­ika,1974,39(1):31-36.

[19]NUNALLY J C,Psychometr­ic theory[M].New York:Mc⁃ Graw-hill,1978:131.

责任编辑:林英泽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1
表 新常态下影响移动商务­用户满意度的因素
1 表 新常态下影响移动商务­用户满意度的因素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