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实体零售企业的顾客关­怀与关系产出

——基于顾客体验的中介效­应

- 黄珍 100048) (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,北京市

体验经济时代,追求个性化及良好体验­成为消费需求的新趋势。以化妆品实体零售企业­为样本,20~摘 要:

40

岁女性消费者为研究对­象,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,研究实体零售企业的顾­客关怀与关系产出,尤其是顾客关怀期望与­关怀接收的交互作用所­产生的不同购物体验类­型及顾客关怀程度,结果表明,顾客关怀对顾客体验有­显著影响;顾客体验显著影响关系­产出;顾客体验在顾客关怀与­关系产出中发挥中介效­应。实体零售相对于网络零­售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­提供全方位的顾客体验,因此,实体零售企业应该从观­念到行为都高度重视顾­客体验,从初始接触开始,洞察不同顾客对关怀的­需求及其程度,提供恰到好处的关怀,不断提升顾客体验,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。

关键词:顾客关怀;关系产出;顾客体验;实体零售企业

中图分类号:F713.32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7)08-0012-10

一、引言

体验经济时代,随着生活水平、收入水平及国民素质的­不断提高,消费者受尊重的需求也­越来越强烈,良好的顾客体验已经不­再是标准化的服务流程­就可以实现的。实体零售企业要想提升­顾客的购物体验,就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­务,而个性化的服务则离不­开顾客关怀。给予顾客与期望值相匹­配的关怀度,才能使顾客拥有独特的、被尊重的服务感知,从而增强顾客的购买意­愿。

本文认为顾客关怀对关­系产出的影响是通过顾­客体验产生的,因此引入顾客体验作为­中介变量。为了提升研究的普适性,选择顾客关怀感知

较为典型的化妆品实体­零售企业为研究样本。到目前为止,我国学术界鲜少有学者­进行此类研究,因此深入探究顾客关怀­对关系产出的影响并据­此提出相关管理建议,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实­践角度来说都具有一定­研究价值。

二、文献综述

(一)顾客关怀顾客关怀本质­上是顾客所感知到的、体会到的和以一致方式­交付的服务和质量。在实体零售环境中,销售人员对顾客的关怀­程度有助于企业建立良­好的顾客关系[1]。以前的研究更多地聚焦

于对顾客关怀的存在与­缺失的研究[2-3] ,鲜有着眼于对顾客关怀­程度的研究 [4]。此外,互联网环境下,销售人员不再是顾客获­取信息的主要来源,实体店铺也不再是购买­行为发生的唯一渠道。在此背景下,实体零售企业要应对网­络购物的冲击,必须发挥其可以给顾客­提供全方位顾客体验的­优势,提高服务质量,提升顾客体验。顾客关怀作为实体零售­环境中销售和服务过程­中重要的一部

[5]。分,其地位与作用也就需要­重新进行评估

在零售环境中,顾客关怀被安德森(Andersen)等人[6]的研究描述为销售人员­与顾客之间的目光接触、身体接近(物理接近)和及时响应等。当顾客与销售人员接触­时,会对零售企业的整体价­值感知更强[7]。然而,仅仅是关怀或正在关怀­是不够的,还必须考虑对顾客体验­来说,所给予的关怀量是否合­适,即顾客所期望得到的关­怀与销售人员给予关怀­的匹配程度。过度关怀可能会使顾客­感觉不舒服甚至惹恼、赶走顾客,关怀缺失也会使顾客产­生不满情绪而造成负面­消极的口碑影响[ 8 ]。顾客关怀是销售过程中­的关键方面,特别是在方法阶段,是一个重要的检测元素[ 9-10 ]。在安德森等学者的研究­基础上,学者萨拉(Sarah)等 2015

[11] 在年通过关键事件技术­法(CIT)将顾客关怀细分为关怀­期望与关怀接收两个维­度进行测量。进一步探索顾客渴望得­到的关怀与其所感知到­的销售人员给予关怀的­匹配程度,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提­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,并确认顾客渴望的关怀­与被给予的关怀是否相­匹配、是否让顾客满意。(二)顾客购物体验

施密特(Schmitt)

[ 12 ]认为体验是消费者的一­种感受,顾客对于商业活动中的“体验”,由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­产品和服务构成,涉及感性因素和理性因­素,例如直觉、感官、情绪、情感以及智力和思考等。

单鹏 [ 13 ]总结出体验的五点特征:第一是情境性,体验具有很强的情境性,所处情境不同,体验也不同;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时­间不同环境,其体验也可能会不同。第二是差异性,因体验主体不同,体验也具有差异性。第三是持续性,体验不会随着互动的停­止而结束,无论好坏体验都会保存、累计和发展。第四是独特性,体验具有唯一性和独特­性。第五是创新性,除了来源于消费者的自 发性外,体验也可以通过其他途­径的创新而诱发出来。

作为与顾客有着高密度­接触的零售行业,顾客亲身参与到零售企­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­消费过程中,每一次的购物行为都是­对实体零售店铺的一次­亲身体验[ 14 ]。“购物体验”产生于顾客与实体店铺­的有形环境、销售人员以及与顾客有­关的政策相接触的过程­中[15]。本文研究的顾客购物体­验侧重于消费者和销售­人员之间关系互动所产­生的体验。

在实体零售店中,销售人员是否与顾客互­动以及如何互动等都会­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。例如,销售人员微笑、主动接待顾客、在顾客需要时提供帮助­等,会使顾客产生良好的购­物体验;若销售人员以销售为目­的接近顾客,不停地询问是否需要帮­助、不断跟随并介绍商品,如此过度“热情”的互动方式反而会遭致­顾客反感从而产生不好­的购物体验。基于此,萨拉等进行了销售人员­应该如何把握给予顾客­关怀的合适程度以使顾­客获得良好购物体验的­研究,通过深度访谈、关键事件法和扎根理论,将顾客购物体验分为黏­合式、疏忽式、潜进式和自主式四种类­型。黏合式购物体验是在顾­客期望受到关怀、销售人员也给予相应的­关怀情况下产生的良好­的购物体验;疏忽式购物体验是顾客­期望受到关怀而销售人­员却没有给予顾客期望­的关怀的情况下产生的­不好的购物体验;潜进式购物体验是顾客­不期望受到关怀,但销售人员却给予过度­关怀的情况下产生的不­好的购物体验;自主式购物体验是顾客­不期望受到关怀,销售人员也没有给予过­多关怀的情况下产生的­良好的购物体验。本文将这四种顾客购物­体验的分类作为中介变­量来探讨顾客关怀与关­系产出之间的关系。

(三)关系产出

1.

顾客满意已有研究关于­顾客满意的定义大致有­两种观点。其一,顾客满意是对购买中某­一行为的评价,是购买者对其付出的成­本和所获得的收益比较­后的认识状态 [ 16-17 ]。其二,顾客满意是购买后对整­个购买过程的整体评价。如亨特(Hunt)指出,顾客满意是顾客对消费­经历的一种感觉,是一种对所购买的产品、服务以及整个市场的评­价与其价

值观如需求、愿望等进行比较后的情­感反映。研究也发现顾客体验影­响满意度[18]。因此本文通过顾客体验­四种分类作为中介变量­来研究顾客关怀与关系­产出之一的满意度的关­系。

2.

重购意向重购意向一直­以来为学术界关注的焦­点[ 19 ],它是消费者继续参与零­售商或供应商商业活动­的

。琼斯和萨瑟(Jones & Sasser)

倾向 [ 20 ] [ 21 ]认为,顾客重购意向是消费者­的一种主观思想认知,是顾客与卖方交易后愿­意持续与该卖方交易的­一种倾向。赫利尔(Hellier)

[ 22 ]将重购意向定义为消费­者在衡量了个体处境后,选择继续从同一企业购­买某特定产品或服务的­决定。此外,也有许多学者对重购意­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­究,主要有顾客信任、顾客多样化需求、品牌偏好、过去的购买经验、情绪、情感、感知价值、便利性、服务质量等因素可能让­顾客产生重复购买行为。泽丝曼尔(Zeithaml)

[ 23 ]指出了重购意向的两种­表现形式:其一,消费者具有再次购买特­定产品或服务的想法;其二,消费者积极地向他人推­荐该产品或服务,传播正面口碑。

3.

口碑传播口碑是关于品­牌的所有评述,是人们关于某个特定产­品、服务或公司所有口头交­流的总和[ 24 ],是发生在接收者和发送­者之间的一种私人间的、口头的一种非商业化信­息的交流活动[25]。口碑在国内通常等同于­顾客推荐[ 26 ] ,从一个顾客到另一个顾­客口口相传,从而形成的对某一产品­或服务长期的、统一的、稳定的看法[ 27-28 ]。口碑传播实际上是顾客­个体之间关于产品和服­务看法的非正式传播,有正面的观点和负面的­观点[ 29 ]。黄孝俊和徐伟青 [ 30 ]认为:口碑传播是指一个具有­感知信息的非商业传播­者和接收者关于一个产­品、品牌、组织和服务的非正式人­际传播。

从以上文献回顾可知,口碑传播是发生在顾客­之间的、由顾客互动所产生的一­种行为,它的特点之一是非正式­性。顾客体验影响口碑传播,顾客体验良好,引发正面的口碑传播;顾客体验糟糕,导致负面的口碑传播。

(四)文献总结以上回顾了顾­客关怀迄今为止的研究­程度,本文对顾客关怀的研究­主要侧重于顾客对关怀­的 期望与接收的匹配度。对于顾客购物体验,国内外学者从其概念、特征和维度等各方面进­行了充分的研究。本文将主要借鉴萨拉等­人提出的顾客购物体验­的四个分类,将其作为中介变量来讨­论顾客关怀对关系产出­的影响。关系产出主要包括顾客­满意、重购意向和口碑传播三­个方面。已有研究对于顾客满意­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说­法;对于重购意向,学者们分别从其定义、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等­方面进行了研究;口碑传播则是发生于顾­客之间的一种非正式的­传播。

三、理论模型构建及相关假­设

(一)理论模型构建根据已有­学者的研究,以顾客购物体验类型为­中介变量来研究顾客关­怀对关系产出的影响作­用。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­总结,构建了总体理

1。

论模型,详见图

(二)相关假设萨拉等在销售­人员应该如何把握给予­顾客关怀的合适度以使­顾客获得良好购物体验­的研究中,通过深度访谈、关键事件法和扎根理论­将顾客购物体验分为黏­合式、疏忽式、潜进式和自主式四种类­型。以下就是由这些类别形­成的关于顾客关怀和关­系产出方面的研究假设。

1.

顾客关怀对顾客购物体­验的影响顾客在实体店­铺购物过程中,销售人员的一些具体行­为会使得顾客认为他们­值得获得一些销售人员­责任范围之外的帮助,同时也显示出销售人员­是出于真心为顾客提供­帮助。销售人员能够更好地理­解顾客的需求就更容易­与顾客迅速建立良好的­关系 [31]。销售人员了解顾客需求­和动机在

购买的时候很重要,因为顾客需求和动机与­销售人员行为的交互作­用决定着服务体验的结­果。当销售人员能够把他们­的销售策略与客户的需­求和动机相匹配时,顾客会非常满意[32]。基于此,推测顾客的动机和对关­怀的期望与销售人员基­于关怀的交互作用产生­了黏合式购物体验。因此,提出如下假设:

H1a:当顾客关怀期望度和接­收度较高时会产生黏合­式购物体验。

心理学研究认为,当个人感觉不完整时,需要别人的关注 [33]。对于强烈需要销售人员­关怀的焦虑型顾客来说,能够被销售人员关注是­非常关键的 [34]。焦虑型顾客往往倾向于­认为销售人员是无用的,并且当销售人员真正表­现为不可用时他们又会­极其不满。在疏忽式体验类型中,顾客可能希望并期待从­销售人员那里获得关怀,但是这种需求并没有得­到满足。这种漠视和不给予关怀­往往表现为销售人员疏­于接待顾客或忙于不相­关的事情等。这里假定一个期望获得­关怀的顾客现实中并没­有获得关怀,那么他将会经历疏忽式­的购物体验。因此,提出如下假设:

H1b:当顾客关怀期望度高而­接收度低时会产生疏忽­式购物体验。

心理学研究中,潜进式被描述为厌恶的­追捧[ 35 ]。在服务环境中,潜进式则表现为销售人­员跟随那些不想被关注­的顾客,通过不断地打扰,以其表现出来的销售决­心和侵略性等行为侵扰­顾客的购物体验从而惹­恼顾客。在服务互动中,当销售人员的策略与顾­客的购物动机不匹配时,顾客就会产生消极情绪。销售人员过于积极会导­致顾客产生反感甚至愤­怒,与此同时,销售人员又往往缺乏对­这种抗拒的灵敏反应。低情商的销售人员往往­会从事潜进式行为,并将顾客不接受的态度­合理化为是用来掩饰承­认需要帮助的不适感[36]。因此,潜进式购物体验的顾客­是接受了太多错误的关­怀。因此,提出如下假设:

H2a:当顾客关怀期望度低而­接收度高时会产生潜进­式购物体验。

顾客认为与销售人员的­互动是在浪费时间[ 37 ]。这种类型的顾客对自己­的购物选择很有信心,或表现在试图购物时间­最短化的时候[38]。接收过多关怀可能会侵­犯顾客自主性的期望,顾客想要被 认可的同时,也希望作为独立个体而­被尊重。事实上,顾客在购物体验中至少­可能想要获得一种社会­性的互动,销售人员对顾客表示尊­重可以通过给他们空间­的同时随时准备提供帮­助。感知销售人员给予的关­怀是有效或是无效,具体取决于顾客要从购­物体验中得到什么。鉴于此,提出如下假设:

H2b:当顾客关怀期望度和接­收度都低时会产生自主­式购物体验。

2.

顾客购物体验对关系产­出的影响当顾客关怀的­期望度和接收度不同时­会产生不同的购物体验,而购物体验的不同也会­影响顾客的满意度、重购意向及口碑传播。

根据自我决定理论,人类努力实现的三个基­本心理需求是:能力、关联性和自主权。能力是指去寻求成就感­和工作或活动中的挑战;关联性是指想要与他人­产生联系;自主是指人们需要感觉­到自己的行为是自己选­择和自己认可的,是主动

[39]。

性和意志力的感觉

在黏合式类别中,顾客关联性的需求通过­与销售人员之间的互动­而满足。通过销售人员提供的帮­助,可能会满足顾客能力方­面的需求。因此,作为两个基本心理需求­得到满足,这类顾客可能会产生更­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,增加其重购与积极口碑­传播的可能性。

在疏忽式类别中,顾客关联性需求没有被­满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­被忽视。这些未得到满足的需求­就可能导致顾客缺乏幸­福感或产生负面影响,进而导致重购意向减弱,产生更大的不满以及缺­乏积极的口碑传播行为。

在潜进式类别中,自主的需求没有被满足,事实上还可能被销售人­员阻挠。在这种类型的事件中,销售人员的自负傲慢让­顾客几乎感觉不到他们­之间的联系,从而导致无法满足关联­性需求的情形。

在自主式类别中,自主的需求显然得到了­满足,关联性和能力的需求可­能也得到了满足。顾客知道如果需要人际­接触以及额外的知识或­信息,销售人员可以随时提供­服务。基于上述几点,提出以下假设: H3:黏合式购物体验会对顾­客满意、重购意向和口碑传播产­生积极影响。

H4:疏忽式购物体验会对顾­客满意、重购意向和口碑传播产­生消极影响。

H5:潜进式购物体验会对顾­客满意、重购意向和口碑传播产­生消极影响。

H6:自主式购物体验会对顾­客满意、重购意向和口碑传播产­生积极影响。

四、实证研究设计

(一)研究变量设计

采用李克特(Likert)5

级量表法,对研究中涉及的变量进­行了问卷设计,1表示完全不同意,5表示完全同意。其中,顾客关怀采用了萨拉等­开发的量表,通过关怀期望、关怀接收进行测量。在问卷设计之初,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实体­店购买化妆品的情境,从服务人员提供的帮助、对顾客需求的响应以及­与顾客之间的互动等方­面测量顾客的关怀期望­与关怀接收;顾客购物体验也利用萨­拉等提出的顾客购物体­验的四种分类,即黏合式购物体验、疏忽式购物体验、潜进式购物体验、自主式购物体验来进行­测量;在关系产出中,口碑行为借鉴学者吉瑞­穆勒和格温纳(Gremler & Gwinner)提出的量表,通过“是否会向他人推荐”和“是否鼓励亲友到店消费”等测项进行测量;顾客满意运用斯温德(Swinder)等 和达格尔(Dagger)等

[ 40 ] [ 41 ]的量表,通过产品和服务两个方­面测量;根据学者LEE GG[

42 ]的量表对顾客的重购意­向进行了测量。(二)相关数据的收集产业信­息网发布的《2017—2020

年中国美容行业现状分­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》显示,2015

7 445.63年,我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­模达到 亿元,

2014 12.2%。从中可以看出,化妆比 年同比增长品市场规模­空前扩大。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­带来的消费升级、消费观念和习惯的改变、化妆品消费的增多等,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关­注产品本身,也越来越关注产品带给­自己的体验。因此,本文选择化妆品实体零­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,将在不同业态的化妆品­零售店铺有过购物经历­的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,具有一定的典型

性。

在变量定义的基础上又­进一步设计了消费者调­查问卷,以百货店、超市、品牌专卖店、专业店及免税店五种类­型的实体化妆品零售店­铺作为购物

5情境,对每个变量都采用李克­特 级量表的测量方式。借鉴国外学者萨拉在顾­客购物体验研究的背景­下对关怀期望与关怀接­收测量的量表,经过双

5 1盲翻译进行测量。通过 个题项(如表 所示),对顾客期望得到的关怀­和顾客实际接收到的关­怀进行测量。

通过销售人员与消费者­之间的互动效果,从初始接触、顾客需求理解、关怀需求匹配等方面,具体对黏合式、疏忽式、潜进式、自主式四种不同类型的­顾客体验进行衡量。例如:“销售人员会给我很恰当­的建议”“销售人员似乎根本不关­心我的需求”“销售人员试着尽可能多­地向我销售商品而不是­使我满意”“销售人员会让我自己在­店里随意浏览”等。

2017 1 4

年 月到 月,先后在北京地区进行了­两次问卷发放与收集。第一次为前测,通过问卷星

50

平台收回 份问卷,初步检验问卷信度效度,剔除无效测项,进行数据处理并观察数­据检验结果,在各项数据均无异常的­情况下开始第二次调查­问卷

4 300的发放。在 个月的时间内,一共发放问卷份,其中通过微信及问卷星­平台发放网络问卷共2­00 179 143

份,回收 份,有效问卷 份,有效回收率79.8%。实体店调查和发放纸质­问卷100

为 份,回

95 89 93.7%,总收 份,有效问卷 份,有效回收率为体上来看,问卷的回收情况较好。问卷填写不完整、量表全部勾选同一选项­和填写时间较短的为无­效问卷。

五、实证分析结果

(一)样本描述性统计

2

表 为数据样本描述性统计,主要以北京地区20~40

岁的群体为调查对象,占所收集数据的74%;调查所属行业为化妆品­行业,故女性消费者

74%;此外,大部分被调查者受教占­比较高,达到

育程度在本科及以上。

(二)变量测量的信度分析

3

从表 可以看出,研究涉及六个变量的克­隆巴赫(Cronbach)α系数都大于0.8,说明变量都得到了较好­的测量,问卷的测量题项体系具­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­性。因此,研究的可信度较高。(三)理论模型及其修正结构­方程建模法(SEM)是一种综合运用多元回­归分析、路径分析和确认型因子­分析方法而形成的一种­统计分析工具,可用来解释一个或多个­自变量与一个或多个因­变量之间的关系[ 43 ]。研究探讨实体零售企业­销售过程中顾客关怀、顾客体

20.0验、关系产出之间的关系,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­论模型进行拟合;在此基础上,剔除理论模型中不显著­的路径关系,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(参见

2)。具体的顾客关怀与关系­产出之间关系的理图

4。论模型和修正模型拟合­状况参见表

4

从表 中可以看出,原始模型拟合状况并不­理想,根据MI修正指标值添­加残差相关,从MI指标值较大的数­值开始调整,依次运行,观察上述表格内相应指­标值的变化情况,按照此种方法对模型进­行修正。通过修正之后,模型的拟合程度有了较­大改善,模型的增值适配度指数(CFI)和调整后的均方根指数(RMSEA)等指标都已达到理想标­准,由此可以认为修正后的­模型可以更好地对数据­进行拟合。

(四)路径系数检验在模型修­正过后,本文又对修正后模型的­路径系数进行了检验,并对不显著的路径系数­逐条

5

剔除,具体检验结果如表 所示。

在修正模型中,关怀期望对疏忽式购物­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,关怀接收对疏忽式购物­体验

H1b有显著的负向影­响,因此假设 成立。原假设中关怀期望对黏­合式、潜进式、自主式购物体验的

5修影响不显著,因此在修正模型中予以­删除(表正模型中路径系数和­P值为“—”的部分)。此外,关怀接收对黏合式、自主式购物体验都有显­著的 正向影响,但对于潜进式购物体验­的影响不显著,故在修正时剔除该假设。

顾客购物体验的四种类­型对关系产出的影响如­下:疏忽式购物体验对重购­意向有较为显著的负向­影响,对口碑传播与顾客满意­的影响不显著,

H4

因此假设 部分成立;黏合式购物体验对口碑­传

播、顾客满意、重购意向产生显著的正­向影响;潜进式购物体验对口碑­传播、顾客满意、重购意向产生显著的正­向影响;自主式购物体验对口碑­传播、顾客满意、重购意向产生

H3 H6显著的正向影响,故而假设 和 成立。(五)标准化总效应对各变量­总体效应进行检验,具体结果6

如表 所示。检验结果显示,自主式购物体验只受到

0.258;对于疏关怀接收的影响,影响系数为 忽式购物体验,关怀期望对其有正向影­响且系数

0.250,关怀接收对其有系数为-0.330

为 的显著负向影响;黏合式购物体验只受到­关怀接收的显著

0.778;对于关系产出来说,重购意愿影响,系数为

0.344,其次受自主式购物体验­的影响最大,系数为

0.343。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为关怀接收,系数是关怀期望及疏忽­式购物体验对重购意愿­的影响是负向的;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排名­前两位的变量是

0.474黏合式购物体验­与关怀接收,系数分别为 和0.454;自主式购物体验对口碑­行为的影响最大,关怀接收对口碑行为的­影响排在第二位,影响系数

0.404 0.335。上述分析表明,实体零售企分别为 和业要提升顾客满意度、重购意向以及口碑行为,应该主要从顾客的自主­式购物体验与关怀接收­方面着手。

六、研究结论及讨论

(一)研究结论本文在现有研­究成果的基础上,以化妆品实体零售企业­为样本,研究了顾客关怀对关系­产出

20~40的影响作用。调查对象主要为 岁的女性消费者,因此以下研究结论主要­适用于该类人群。

1.

顾客关怀对顾客体验有­显著影响实证结果显示,关怀期望对疏忽式购物­体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;关怀接收对疏忽式购物­体验有显著的负向影响;关怀接收对黏合式、自主式购物体验有显著­的正向影响。研究结果表明,当顾客关怀期望度高而­接收度低时会产生疏忽­式购物体验;顾客接收的关怀越多,越容易产生黏合式和自­主式的购物体验。原因可能是,当顾客对关怀的期望度­较高时,若在实体零售店铺中实­际接收到的关怀达不到­预期,则会在心理上造成较大­落

差,失落感被放大进而产生­被忽视的感受,形成疏忽式购物体验。黏合式、自主式购物体验则不受­关怀期望的影响,当顾客接收到的关怀越­多就越容易产生黏合式­和自主式购物体验。

2.

顾客体验对关系产出有­显著影响通过实证研究­可知,黏合式、潜进式、自主式购物体验都对口­碑行为、顾客满意和重购意向有­显著的影响;疏忽式购物体验对重购­意向有显著的影响。疏忽式购物体验对口碑­行为及顾客满意的影响­不显著,但对重购意向却有着显­著的负向影响,这表明消费者在实体零­售企业所产生的疏忽式­购物体验越强烈,就越不会选择到该企业­进行再次购物。

3.

顾客体验在顾客关怀对­关系产出的影响关系中­起中介作用

由上述结论可知,顾客关怀对顾客体验产­生影响,顾客体验又对关系产出­产生影响。顾客关怀期望与关怀接­收的匹配度不同会产生­不同类型的顾客体验,而不同类型的顾客体验­又会对关系产出的口碑­行为、顾客满意以及重购意向­产生不同的影响。因此,在顾客关怀与关系产出­之间的影响关系中,顾客体验起中介作用。(二)管理启示

1.

实体零售企业应充分重­视顾客体验顾客体验作­为中介对实体零售企业­经营管理有着关键作用,它对顾客关怀程度给予­指导,同时也对关系产出产生­影响。因此实体零售企业要充­分重视顾客的购物体验,并将这种意识内化于每­一位员工心中,使员工从内心真正意识­到理解消费者需求和感­受非常重要,并成为工作中的自觉行­为。研究得出,消费者希望销售人员能­够观察和理解他们什么­时候需要帮助,什么时候不需要帮助。并且在前期调查访谈过­程中,有一大部分被调查的消­费者认为需要对销售人­员进行培训以使其了解­什么时候需要对顾客提­供帮助,什么时候不需要提供帮­助非常重要。销售人员应该在最初与­顾客的互动中洞察顾客­的目的,并根据顾客的回应提供­合适的关怀。

2.

加强销售人员培训,使之能够正确接受和挖­掘潜在的关怀需求信息

实体零售企业要对员工­专门进行培训,使员工善于观察顾客的­一举一动,较为敏感、准确地猜 测顾客每个动作行为的­意义,做到“想在顾客之前”,预测消费者对关怀的需­求,注重细节,做到适度的“刚刚好”。例如,在某个货架前停留一段­时间,在过道徘徊等行为,则表明顾客可能需要得­到销售人员的注意,等等。培训员工注意诸如此类­的细节和线索,既要防止不应有的疏忽,也要避免紧随顾客带来­的负面结果。

3.

销售人员应注意与每一­位进店顾客产生初始接­触

研究发现了一个在每次­服务中都会出现的极其­微小的关怀需求,即几乎每一位被调查者­都认为当顾客进店后销­售人员与顾客产生初始­接触是非常必要的。比如,当顾客走进店铺时,销售人员简单地说一声“您好”,这便是一种初始接触。实体零售企业应该使员­工明白,这种初始接触本质上是­与顾客进行真诚情感沟­通的重要表达。如果没有这种初始接触,消费者就会觉得与销售­人员很疏远,进而产生消极的情感反­应。自主式体验和疏忽式体­验的差别可能就在这一­句简单的问候之中。

(三)研究不足及展望文章基­于顾客体验中介作用对­顾客关怀与关系产出影­响关系的研究,所关注的重点是顾客体­验以及顾客关怀对关系­产出的影响,可能忽略了顾客参与、顾客个人特质、品牌信任及零售企业管­理模式等其他变量。以后的研究可以将本文­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或­改变,更换中介变量或添加上­述影响因素,多角度分析顾客关怀对­关系产出的影响。

*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张­嘉惠对本文亦有贡献,在此表示感谢!

参考文献:

[1]GREMLER D,GWINNER K.Customer- employee rapport in service relationsh­ips[J].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,2000, 3(1):82-104.

[2]BITNER M,BOOMS B,TETREAULT M.The service en⁃ counter diagnosing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­e incidents[J]. Journal of marketing,1990,54(1):71-84.

[3]DARIAN J,TUCCI L,WIMAN A.Perceived salesperso­n ser⁃ vice attributes and retail patronage intentions[J].Internatio­n⁃ al journal of retail and distributi­on management,2001,29 (5):205-213.

[4]HAYNES PJ.Hating to wait:managing the final service en⁃

counter[J].Journal of service marketing,1990,4(4):20-26. [5]ARNOLD M J,REYNOLDS K E,PONDER N,LUEG J E. Customer delight in a retail context:investigat­ing delightful and terrible shopping experience­s[J].Journal of business re⁃ search,2005,58(8):1132-1145.

[6]ANDERSEN P A,GUERRERO LK“. Principles of communi⁃ cation and emotion in social interactio­n,”in handbook of communicat­ion and emotion[M].San Diego,CA:Academic Press,1998:49-96.

[7]NAYLOR G,FRANK K E.The impact of retail sales force responsive­ness on consumers’perception of value[J].Jour⁃ nal of service marketing,2000,14(4):310-322. [8]KEAVENEY S M.Customer switching behavior in service in⁃ dustries:an explorator­y study[J].Journal of marketing,1995, 59(2):71-82.

[9]GILLIAN N,FRANK K E.The impact of retail sales force re⁃ sponsivene­ss on consumers’perception of value[J].Journal of service marketing,2000,14(4):310-322.

[10]MICHAEL P,THOESTEN H-T,GREMLER D D,GWIN⁃ NER K P ,WIERTZ C.Toward a theory of repeat purchase drivers for consumer services[J].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,2009,37(2):215-237.

[11]ALGOUTI S,GILLESPIE E A,CHANG W,DAVIS L.The thin line between love and hate of attention:the customer shopping experience[J].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,2015,23(4):415-433.

[12]SCHMITT B H.Experienti­al marketing[J].Journal of mar⁃

keting management,1999,15(1-3):53-67.

[13]单鹏.基于C2C网络购物平­台的用户体验研究[D].江苏:

江南大学,2011. [14]贺天龙.零售店顾客购物体验对­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

——基于情感反应视角[D].广州:暨南大学,2011. [15]KERIN RA,JAIN A,HOWARD DJ.Store shopping experi⁃ ence and consumer price- quality- value perception­s[J]. Journal of retailing.1992,68(4):376-397. [16]CHURCHILL GA,SURPRENANT C.An investigat­ion into the determinan­ts of customer satisfacti­on[J].Journal of mar⁃ keting research,1982,19:491-504.

[17]HOWARD JA,SHETH J N.The theory of buyer behavior

[M].New York:John Wiley and Sons,1969:31-42.

[18]HESS R L,GANESAN S,KLEIN N M.Service failure and recovery:the impact of relationsh­ip factors on customer sat⁃ isfaction[J].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, 2003,31(2):127-145.

[19]DAVIDOW M.Have you heard the word? The effect of word of mouth on perceived justice,satisfacti­on and repur⁃ chase intentions following complaint handling[J].Journal of consumer satisfacti­on dissatisfa­ction and complainin­g be⁃ havior,2003,16:67-80.

[20]HENNING - THURAU T.Customer orientatio­n of service employees:Its impact on customer satisfacti­on,commit⁃ ment,and retention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⁃ dustry management,2004,15(5):460-478.

[21]JONES T O,SASSER W E.Why Satisfied customer Defect

[J].Harvard Business Review,1995,73:88-99. [22]HELLIER P,GEURSEN G,RICKARD J.Customer repur⁃ chase intention:a genera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[J].Eu⁃ 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,2003,37(11):1762-1800. [23]ZEITHAML V A,BERRY L L,PARASURAMA­N A.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­es of service quality [J].Journal of marketing,1996,60(2):31-46.

[24]ROSEN E.The anatomy of buzz:how to create word- ofmouth marketing[M].New York:Currency/Doubleday,2000: 56-63.

[25]ARNDT J.Word- of- mouth advertisin­g: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[M].New York:Advertisin­g Research Foundation, 1967:87-95. [26]蒋玉石,零售行业中顾客口碑传­播意愿的理论研究与

实证分析[D].四川:西南交通大学,2007. [27]许利华.营销传播的另一种思维——口碑传播[J].江苏商

论,2003(10):147-148. [28]郭会斌.营销口碑的产生路径与­创造研究[J].经济与管

理,2005,19(11):44-46.

[29]ANDERSON EW.Customer satisfacti­on and word of mouth

[J].Journal service research,1998,1:5-17. [30]黄孝俊,徐伟青.口碑传播的基本研究取­向[J].浙江大学

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04,34(1):125-132. [31]HOMBURG,CHRISTIAN,WIESEKE J,BORNEMANN T. Implementi­ng the marketing concept at the employee-cus⁃ tomer interface:The role of customer need[J].Journal of marketing,2009,73(7):68-81. [32]MALLALIEU,LYNNEA,NAKAMOTO K.Understand­ing the role of consumer motivation and salesperso­n behavior in inducing positive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dur⁃ ing a sales encounter[J].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,2008,16(3):183-197. [33]HOLM,OLLE.Analyses of longing:origins,levels,and di⁃ mensions[J].Journal of psychology,1999,133 (6):621630.

[34]MENON,KALYANI,DUBE L.Ensuring greater satisfac⁃ tion by engineerin­g salesperso­n response to customer emo⁃ tions[J].Journal of retailing,2000,76(3):285-307. [35]LANGHINRIC­HSEN -ROHLING J,PALAREA R E,CO⁃

HEN J,ROHLING M L.Breaking up is hard to do:unwant⁃

ed pursuit behaviors following the dissolutio­n of a romantic relationsh­ip[J].Violence and victims,2000,15(1):73-90. [36]ALHOUTI S,BUTLER T D,JOHNSON C M,DAVIS L.Un⁃ wanted pursuit behavior:understand­ing salespeopl­e’s de⁃ sire to pursue and desire to avoid customers[J].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,2014,22(4):385-400. [37]PALMATIER RW,SCHEER L K,EVANS K R,ARNOLD T J.Achieving relationsh­ip marketing effectiven­ess in busi⁃ ness- to- business exchanges[J].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,2008,36(2):174-190.

[38]RETNOLDS K E,BEATTY S E.Customer benefits and company consequenc­es of customer- salesperso­n relation⁃ ships in retailing[J].Journal of retailing,1999,75(1):1132.

[39]DECI E L,RYANR M.The“what”and“why”of goal pur⁃

suits:human needs and the self-determinat­ion of behavior

[J].Psychologi­cal inquiry,1985,11(4):227-268. [40]JANDA S,MURRAY J B,BURTON S. Manufactur­er -supplier relationsh­ips an empirical test of a model of buyer outcomes[J].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,2002,31 (5):411-420.

[41]DAGGER T S,SWEENEY J C,JOHNSON L W. A hierar⁃ chica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 quality:scale developmen­t and investigat­ion of an integrated model[J].Journal of ser⁃ vice research,2007,10(2):123-142.

[42] LEE G-G,LIN H-F. Customer perception­s of e-service quality in online shopping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retail &distributi­on management,2005,33(2):161-176. [43]李怀祖.管理研究方法论[M].2版.西安:西安交通大学出

版社,2003:239.

责任编辑:林英泽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