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创­新机制

——基于物联网的“零边际成本”的理论假设

-

陈 广 仁,唐 华 军

999078) (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,澳门

摘 要:通过构建以供应链管理­服务为研究对象的开放­式创新模型,提炼供应链管理的“零边际成本化”路径,并整合供应链管理在不­同应用条件下的业务模­式,研究结论显示,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对供­应链管理进行开放式创­新的战略目标是基于互­联网以及云计算、大数据技术应用成熟的­前提,依托物联网,融合供应链运营中的资­源,驱动供应链运营的边际­成本趋向于零。具体说来,一是传统成熟的封闭式­创新或协同性创新仍局­限于以供应链管理服务­商为核心,其供应链管理综合绩效­因受制于内外部资源无­法充分流动与融合,因而难以高效降低边际­成本;二是开放式创新在供应­链管理服务的业界已经­出现,并且成为供应链管理服­务商新的竞争力来源;三是开放式创新战略需­要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­商的前瞻性、战略性行为,并以此改变服务商的供­应链管理服务模式,获取新的价值增长点。

关键词:供应链管理;开放式创新;零边际成本;物联网

中图分类号:F272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7)08-0105-11

一、前言引导策略进行了研­究,认为“零边际成本”趋势基于物联网在信息­领域和能源领域逐渐成­为现实,将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产­生重要的影响。唐燕等[3]研究表明,传统的闭环供应链业务(如闭环制造环节)依托物联网出现开放式­业务模式。而随着平台经济和虚拟­供应链的出现,对供应链管理的创新将­由以供应链管理服务商­为核心的封闭式创新和­协同性创新转化为开放­式创新[4]。宋华等 [5]研究了不同情境下的服­务供应链运作模式,认为服务供应链的产生­和运作是企业不断适应­环境和客户价值变化的­结果,需要结合内外部因素特­别是

在对未来社会经济模式­的预测中,趋势学家杰里米·里夫金提出“零边际成本”的理论假设,认为未来由于通信互联­网、物流互联网、能源互联网所构成的超­级物联网的无边界覆盖,将导致零边际成本社会­的形成。而互联网、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的­应用,令基于传感技术的物联­网平台正趋向商业化 [1]。物联网应用的逐渐扩大­以及零边际成本理论假­设的提出,引起了学界的关注,鄢章华、刘蕾 [2]对产业集群的“零边际成本”趋势及其

产业特征与制度环境进­行考量,这使服务供应链具有开­放式创新的战略特征。

鉴于上述研究背景,本研究试图探讨供应链­管理在物联网应用情境­下,基于“开放式创新”和“零边际成本”的理论视角,采用案例研究和探究性­研究方法,以供应链管理服务商(业界以“供应链管理公司”的名义出现)对供应链运营体系中的­价值流(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、商流,简称“四流”)进行开放式创新为研究­主题,探讨对供应链“四流”价值管理的开放式创新­机制,并以业界的实践案例验­证该模型的有效性。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三:一是针对供应链管理服­务这一新型服务业态,构建以供应链管理服务­为研究对象的开放式创­新模型;二是参照“零边际成本”的理论假设,以促进供应链运营趋向“零边际成本”为目标,提炼供应链管理的“零边际成本化”路径;三是以对供应链运营中­的四种价值流进行开放­式创新,整合供应链管理在不同­应用条件下的业务模式。本研究的

1

基本框架如图 所示。

二、文献综述

(一)供应链管理创新供应链­管理是对供应链运营体­系中的商流、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等价值流进行管­理,以实现

。早期李(Lee H整体供应链运营价值­的最大化[6]

L)等

[7]研究了“牛鞭效应”,认为供应链管理的基本­意图是控制与降低供应­链运营过程中的“牛鞭效应”,加快信息传递、提升效率以及降低库存。 其中物流是对供应链中­实物(包括物品和各类原材料)的流动,涵盖各类搬运、运输、仓储、流通加工活动等。物流管理是指委托方将­实物的运营管理交由供­应链管理服务商负责,以促进实物的快速流通,提高流通效率和货物周­转率。信息流管理是服务商为­促进物流管理目标的实­现,应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(ERP)、仓库管理系统(WMS)等信息系统,对供应链中各类与实物­有关的信息进行收集、处理、传递、共享,以提高准确率及运营效­率 [8]。资金流管理是针对供应­链中具有相对稳定价值­的商品,对其所具有的资金价值­应用金融业务模式盘活,以快速活化商品的价值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­益。商流管理则是根据供应­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商品­交易行为,包括线上电子商务和线­下交易,促进商品流通与实现交­易价值,此类行为将

[9]。促进商品所有权在供应­链上不同主体之间流转

现阶段,围绕着“四流”进行供应链管理创新的­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­面:一是对供应链合作伙伴­进行协同创新研究,以提升“四流”的价值。早期张巍、张旭梅等[ 10 ]对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­创新及收益分配进行研­究,周华、周水银等[11]基于顾客价值的供应链­企业协同创新进行研究,杨立新、蔡萌 [12]则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­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­进行研究;阿尔达(Arda)

[ 13 ]对分销商与供应商在合­作与非合作两种情形下­供应链管理创新的经济­效率进行比较。二是对供应链管理的“四流”价值创新如何促进供应­链运营效率提升进行研­究。如刘小群、马士华[ 14 ]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下物­流外包的协作机制及其­实现机制。三是针对供应链管理的“四流”业务模式创新进行研究。早期研究的重心主要集­中在对物流管理进行优­化的供应链模式创新方­面,如马士华等[ 15 ]对工业企业物流能力与­供应链绩效关系进行实­证研究;何娟、沈迎红 [ 16 ]则从资金流管理的角度­进行创新研究,基于第三方电子交易平­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­新状况,对云仓及其运作模式进­行初步探索;闫国庆等[17]以商流管理创新为侧重­点,基于宁波阿凡达商贸供­应链集成运营模式的案­例,对传统商业企业向商贸­供应链公司转型进行分­析;而李弘等[ 18 ]则从信息流管理创新的­角度分析了供应链企业­信息集成中存在的问题。在综合研究“四流”的整合模式方面,主要以第四方物流(4PL)以及虚拟供应链为主

题,如徒君等 [19]综述了第四方物流的研­究现状,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分类,进而对研究方法进行了­总结。在对“四流”管理的创新整合方面,齐丹(Cig⁃ dem)等

[ 20 ]应用元分析方法,对供应链整合与其财务­业绩方面的关系进行实­证研究,结果表明,内部整合创新包括对供­应商和客户的整合能显­著提升财务业绩。

(二)开放式创新

Joseph Alois “创新理论”率先由熊彼特(

Schumpeter 1912

)[ 21 ]年在《经济发展理论》中提出,他认为“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生产­的函数,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­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­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”,企业可通过引进新产品、新技术、开辟新市场以及控制原­材料的供应源、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等多­种方式进行创新。但其对创新的概念仅仅­局限在以单一企业为主­体,并没有提及突破企业边­界的其他创新行为。开放式创新由切萨布鲁­夫(Chesbrough)

[22]提出,其认为与企业利用自有­资源进行“实验室式”自主性的封闭式创新不­同,企业可以创新为目的进­行内外部知识汇聚,并使提供者相互之间共­享创新知识、活化创新成果,该种创新将突破企业原­有边界,进而扩大创新成果的应­用,从而对企业自身乃至供­应链以及整个行业产生­颠覆性的影响,所以被称为“开放式创新”。随后,学界以“开放式创新”理论作为范式,进行了一系列研究。研究指出,在以“客户为中心”和互联网普及应用以及­开源社区模式推动的新­经济环境中,企业由封闭式创新走向­开放式创新,令客户和外部智力资源­参与到创新过程之中,

。莱蒂齐亚(Letizia)等已形成一种新的趋势[ 23 ] [ 24 ]

2011 43

于 年以 家跨界整合型企业为案­例,研究了开放式创新战略­在企业中的实施条件以­及效果,认为实施效果取决于企­业创新的需求、时机以及企业文化的影­响;王雎、曾涛[ 25 ]研究认为,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往往­属于企业内部的非系统­性、局部性创新,难以对行业产生重大的、系统性的影响,而开放式创新则会造成­供应链以及跨行业的价­值创新,甚至引领新的业态和商­业模式的出现。克莱斯卡(Krithika) 321

[ 26 ]应用文献计量法对 篇以开放式创新为主题­的文献进行综述,揭示了开放式创新研究­的三个不同领域,即以公司为中心的创新­研究、以网络为中心的创新研­究以及开放式创 新在用户和社区的作用。

(三)零边际成本从经济学的­角度分析,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生­产或出售一件物品所需­要增加的总成本。杰里

2014

米 [ 27 ]在 年于《零边际成本社会》中提出了“零边际成本”概念,认为在能源和信息边际­成本基本为零的前提下,令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­在充分利用资源后得到­摊销,随着制造和提供产品或­服务的数量递增,其边际成本趋向零。某一产业如通过联接超­级物联网(由互联网、物联网、能源互联网构成)的开放共享平台,将在资源互通的共享经­济力量推动下,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­资源可以相互补充利用,令其资源应用效益最大­化,从理论

[28]。上而言,可以推动其边际成本快­速下降(四)物联网应用

国际电信联盟(ITU)在2005年发布的《ITU

互2005:物联网》中率先出现“物联网”一联网报告

词。范鹏飞等 [1]指出,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应用­成熟的基础上,利用射频识别技术、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­建能实现物品信息实时­共享的联系网络。古比(Gubbi)等

[29]认为,物联网将通过传感技术­和互联网实现物与信息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无边­界联接,令云计算技术在未来社­会的应用出现新的情景,从而改变人类生活。物联网作为高科技产业,其未来的建设和应用将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­略增长点,并且会引致信息社会的­广泛变革[ 30 ]。而

2010

在 年之前,物联网就开始应用于物­流领域,从2010 2020

年开始,物联网产业链基本形成,预计于年,物体进入全智能化阶段[31]。朱洪波等 [32]研究表明,未来随着物联网的应用,智慧服务将成为其中的­重要部分,包括以智慧服务终端、智慧服务网络、虚拟信息平台和智慧服­务平台为核心。如康和申勇(Kang & Shin Yong)

[ 33 ]研究了复杂制造情景下,智慧工厂应用物联网、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技术­进行制造的绩效变化,证明了基于物联网的应­用,制造供应链能推动绩效­快速上升。

综合上述对主要文献的­梳理发现,尽管部分研究已涉及对­四种价值流进行管理的­物流平台或虚拟供应链­平台,但重点偏向于研究供应­链运营的微观层面进行­闭环局部封闭式创新或­协调性创新,缺乏对整体供应链管理­价值创新的系统性、开放式创新研究。而随着物联网普及化速­度的加

快,令供应链管理创新正朝­着以物联网平台为核心­的开放式创新方向深化,此趋势已经在业界特别­是领先性供应链管理服­务的业务形态中出现,但尚未引起学界的重视­与深入研究[ 34 ]。由此,本研究将试图应用开放­式创新理论,基于物联网的应用趋势­和零边际成本的理论假­设,探讨供应链管理的创新­机制。

三、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开放­式创新机制

物联网、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­和云计算的出现,令各种以“云”为概念的技术范式正驱­动着综合性供应链管理­服务模式的转型,由于各种网络平台推动­供应链管理服务突破其­业务边界,由内部的封闭式创新向­开放式创新转变。其最大的转变效应,一是对包括基础设施等­固定资产为核心资源的­传统供应链管理业务模­式造成冲击,互联网和物联网以及大­数据监控下的供应链运­营管理

[35];的价值创造将从效率与­效益两个维度进行改善­二是供应链管理服务的­经营目标趋向于促进供­应链运营全过程的“零边际成本化”,而推动整体供应链运营­所依托的资源由重资产­向轻资产形式转变,如不少制造业将非核心­业务外包,由此,应用网络平台或信息系­统进行供应链资源整合­和协同

[36]。运营的业务模式成为主­流(一)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开放­式创新模型在行业竞争­加剧以及互联网、物联网形成的格局下,传统的物流企业或少数­商贸企业和信息服务企­业凭借开放式网络平台­和信息系统,通过对“四流”业务模式进行开放式创­新,驱动其主业由传统的物­流服务向综合性供应链­服务升级,形成了核心竞争力,进而转型为新的服务业­态提供者——供应链管理服务商。

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应用­互联网与物联网对供应­链管理的业务模式进行­开放式创新,主要侧重于通过对“四流”进行二维式整合,其创新机理是以物联网­和互联网为技术基础,以效率为主的物流与信­息流为一个维度,以效益为主的商流、资金流为另一维度,进行价值流整合,衍生出四种业务模式。由传统的低价值模式(线下交易与供应链金融)向高价值模式演化,形成具有开放式创新特

2征的业务模式——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(如图 所示)。

1.

封闭式创新:物流与商流相结合——线下交易

传统的第三方物流服务­侧重于为客户提供包括­采购、贸易、流通加工过程中的仓储、运输、包装、配送等物流服务以及促­进交易、代理采购等商流服务,物流服务与商流服务的­结合令供应链业务——线下交易得以高效进行,目前多数供应链管理服­务商仍然提供基于线下­交易的服务,但此类业务主要局限于­供应链上不同主体之间,具有封闭性。

2.

封闭式创新:物流与资金流相结合——供应链金融

在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将­物流与资金流服务相结­合之后,形成以实物所有权质押、以其资金价值为基础的­供应链金融业务。在近十年以来,供应链金融发展已经比­较成熟,但其业务模式仍然是以­实物置于静态监管下进­行的融资行为,这种业务模式对盘活实­物资金价值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、加速资金流动具有显著­作用,但由于需要第三方物流­企业介入监管以及金融­机构的参与,其融资和管理成本非常­高,融资效率低,风险大。白少布等 [37]从契约设计以及企业角­色分工的角度对供应链­金融的风险、绩效评价进行研究,但由于基于实物监管,缺乏开放式的网络平台­和云计算、大数据技术的支撑,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弊端­难以克服。

3.

开放式创新:信息流与商流相结合——电子商务

供应链管理服务商通过­广泛应用互联网、交易系统、支付平台以及线下快递­配送模式,推动商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