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制造业、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­与污染排放

285 ——基于 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­分析

-

1

黄娟 ,汪 明 进2 (1.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同­创新中心,天津市300071;2.绍兴区域经济研究中心,浙江 312000)

绍兴

U 2004—2014 285

摘 要:基于集聚与污染存在“倒 型”曲线关系的假说,选取 年中国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­计数据,探讨制造业集聚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­共同集聚对城市污染排­放的影响,并分地区、规模进行了双向固

U定效应回归分析。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­共同集聚对污染排放的­影响均呈“倒 型”曲线关系;随着集聚层次的不断发­展,当城市产业集聚水平跨­过“拐点”后,产业集聚能改善污染排­放状况。科技创新

U

能有效减少污染排放,且在共同集聚与污染排­放的“倒 型”曲线关系中发挥着显著­作用。通过稳健性分析发现,不同区域、不同规模城市的制造业­集聚、共同集聚对污染排放存­在明显的区位性、结构性和规模性特征。

U

关键词:制造业集聚;共同集聚;污染排放;“倒 型”曲线;固定效应模型

中图分类号:F263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7)08-0116-13 一、引言

进入经济新常态后,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收紧,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、规模扩张粗放发展模式­的制造业面临着新挑战。一方面调整结构促转型­升级、提质增效势必带来产业­发展阵痛和产业空心化­之忧,另一方面保增长、促减排将导致区域经济­发展陷入“两难”困境。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高­技术产业成为许多地方­政府“十三五”期间的重点招商项目和­产业。[1]这里的关键是,如何通过生产性服务业­的发展与集聚,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

一方面,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­体,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新动­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载体,直接体现 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­力发展水平。《中国制造2025》对中国制造业的定位表­明,中国将在制造技术较落­后的基础上跻身制造强­国的行列,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­为主题,将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­作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­基本方针。但从中小城市转型升级­角度来看,要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带­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,首先要推动制造业的集­群,以制造业的集群吸引生­产性服务业集聚[2]。

70%的污染另一方面,据环保部门测算,我国排放来源于制造业。制造业创新发展与环境­质量改善是经济新常态­下中国经济转型必须兼­顾的重要目标。在城市产业转型期,不同产业之间的良性互­动有利于环境改善,产业结构调整及生产性

收稿日期:2017-03-05基金项目: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­项目“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机制、评价方法与政策工具研­究”(13&ZD158)作者简介:黄娟(1981—),女,河南省商城县人,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­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博士­后,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

济学、创新经济学;汪明进(1978—),男,安徽省枞阳县人,绍兴区域经济研究中心­副教授,经济学博士,主要研究

服务业发展能抑制环境­恶化。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­相对滞后,且与制造业在价值链上­的互动不足,导致产业结构升级所产­生的减排效应难以发挥 [3]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­关联性越强,两者共同集聚的能力和­水平就会随着产业关联­度增加而表现出越来越­强的区位倾向性。同时,由于这种区位倾向性的­存在,在制造业空间配置上产­生挤出效应,将导致不同关联性的制­造业在不同规模城市空­间的再配置[4]。这种不同的空间配置效­应会产生怎样的环境效­应,对污染排放有怎样的影­响?共同性集聚是否能有效­改善环境质量呢?这些问题非常值得研究。

基于此,本文通过对中国城市面­板数据的实证研究,试图分析提高制造业集­聚水平以及制造业、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­水平与降低污染排放之­间的作用机制,为污染排放的改善提供­实证证据和对策。

二、文献综述

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,产业集聚与污染排放之­间具有密切关系,但相关研究结论却大相­径庭。从工业集聚角度,维尔塔(Virtanen)

[5]利用芬兰制造业数据进­行实证分析,认为工业集聚是引起空­气、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。莫里基(Moriki Ho⁃ soe)等

[6]则指出,产业集聚通过技术创新­产生溢出效应,从而降低污染排放,改善环境质量。陆铭和冯浩 [7]认为,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­利于减少单

[8]采位国内生产总值工业­污染排放强度。杨仁发用门限面板回归­分析方法,认为产业集聚对污染排­放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­限特征,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创­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­中国污染排放状况。豆建民和张可 [9]研究表明,经济集聚与单位产出的­污染排放呈现“倒U型”关系,当经济集聚超过一定的­临界点后,提高城市经济集聚有利­于降低单位产出的污染­排放强度。从制造业集聚角度,基思(Keith Chapman)

[ 10 ]提出在发展制造业集聚­时要加入对污染排放因­素的考虑。曾道志(Dao-Zhi Zeng)等

[ 11 ]认为,制造业集聚有助于减轻“污染避难所”效应。王崇锋等[12]

CR4

利用 指数研究产业集聚对生­态城市建设的影响,认为制造业聚集程度的­提高会促进生态城市 建设水平的提高,科技水平的提高有助于­生态城市的建设。李伟娜等[ 13 ]认为,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大气­污染之间的关系为“N”型。闫逢柱等

[ 14 ] 认为,制造业集聚在短期内可­有效降低污染排放,但在长期内则没有因果­关系。曹杰和武翠[ 15 ]认为,制造业集聚与工业污染­关系不可一概而论,需具体区域具体分析,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集­聚过程中要尤为注重外­商直接投资的引入和能­源消费强度的问题。

从生产性服务业角度,普加(Puga)

[ 16 ]认为,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­了规模经济发展和产业­结构的升级,从而优化要素投入结构­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,提升城市环境质量。刘胜和顾乃华[17]认为,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­展有利于促进城市工业­污染减排:生产性服务业雅各布(Jacobs)外部性和波特(Porter)外部性对城市工业污染­减排具有显著的技术溢­出效应,产业的融合、互补与竞争有助于促进­技术溢出效应进而减少­城市工业污染排放;通过生产性服务企业与­制造业企业之间投入产­出关联的市场外部性,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­规模可以作用于城市工­业污染减排;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还有­助于扭转行政垄断对城­市工业污染减排的抑制­性效应。

综上,现有文献多侧重于从制­造业集聚层面对污染展­开研究,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­应研究不足,对共同集聚的作用则鲜­有涉及;多数文献认同集聚影响­污染的机制来自技术溢­出效应,但分析集聚与科技创新­关联作用的研究不多;大部分文献选取工业二­氧化硫排放作为污染指­标,对工业废水排放研究较­少;很多文献选取省级层面­数据而较少使用城市数­据。鉴于此,本文在黄娟和汪明进 [18]选取工业二氧化硫、黄娟等[19]选取空气质量研究集聚­与环境问题的基础上,选取工业废水排放指标,试图以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作为核心变量,并加入科技创新以及集­聚与科技创新的交互项,分别考察其对工业废水­排放的影响,同时检验环境库兹涅茨­曲线(EKC)假说的存在性,考察经济发展水平对污­染排放的影响。

三、研究假说

1:制造业集聚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­假说

的共同集聚跨过拐点后­能有效降低城市污染排­放

李勇刚和张鹏 [20]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­实证分析制造业集聚对­污染减排的影响,认为制造业集聚产生了­正向的外部环境效应,由制造业集聚带来的专­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可­有效改善整体环境状况。杨仁发[ 21 ]采用门槛回归方法,认为产业

U集聚与污染排放之间­呈“倒 型”非线性关系。刘胜等 [17]认为,集聚企业之间以“抱团合作”方式,通过资源共享与互相担­保提高抗风险能力,制造业企业能更便捷地­从邻近生产性服务集聚­区获取所需的生产性服­务中间品,包括污染防控技术与解­决方案,并建立更高效清洁的投­入—产出联系,减少物化投入与消耗。谢荣辉和原毅军[ 22 ]认为,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,多样化集聚的发展模式­优于专业化集聚,专业化集聚与环境污染­呈现“U”型关系,多样化集聚与污染排放­的关系更为复杂。

基于此,本文认为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发展到一定水­平后,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的治­污减排能力,进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­的效果。

2: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与科技创新的­假说

关联作用能有效降低城­市污染排放。

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和­知识溢出效应能进一步­提升集聚区内企业的科­技创新能力。原毅军和谢荣辉 [23]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技术­创新的关联效应对污染­减排的影响。刘胜等[ 17 ]认为产业的融合、互补与竞争有助于促进­技术溢出效应,进而减少城市工业污染­排放,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­展有利于促进城市工业­污染减排。黄娟等[18]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集­聚的关联作用能改善环­境质量。

在此基础上,本文提出,无论是制造业集聚还是­共同集聚与科技创新的­关联作用,都能减少污染排放,并认为科技创新能力影­响产业集聚改善污染排­放的“拐点”位置,无论是在制造业集聚还­是在共同集聚中,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明­显呈现出正向的促进作­用。本文提出的假说是基于­以下的作用机理(参1)。制造业集聚这种专业化­集聚模式和制造见图业、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­的多样化集聚模式对污­染排放都有影响;共同集聚会通过更合理­的分工协同、资源整合来改善污染排­放;科技创新带来的技术进­步能降低污染排放,集聚的知识溢出效应和­创新补偿效应能减少污­染排放,集聚和科技 创新对污染减排产生关­联效应,科技创新和集聚之间通­过创新协同、高度分工以及效率提升­等方式互相作用,科技创新在两种集聚模­式影响污染排放中都起­着关键作用;政府的一系列环境规制­手段可倒逼企业科技创­新能力和集聚水平的进­一步提升。

四、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(一)模型设定

本文在借鉴黄娟等[ 18 ]研究框架基础上,分别构建制造业集聚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­共同集聚与污染排放模­型,以期探讨它们对城市污­染排放的影响。ln pollit = + + + +

2 α0 α1magglit α11magglit α2 innov

+ + (1) αn Xit μi εit ln pollit = + + + +

2 β0 β1coagglit β11cogglit β2 innov

+ + (2) βn Xit μi εit上述公式中,下标i表示城市,下标t表示当期表示截­距项,α1~αn、β1~βn

时间,α0、β0 分别表示各变量系数,μi代表个体效应,用来控制各个城市特有

ln的性质,εit为模型的随机误­差项。 poll 为被解

it释变量的自然对数­形式,用于解释污染排放。

maggl 表示制造业集聚,coaggl 表示共同集聚, it it innov 表示科技创新,其他控制变量 Xit 包括经济it

发展水平 pgdp 、产业规模 scal 、产业结构 struit 、

it it

市场规模 mark 、交通便利度 road 。为了检验制it it

U造业集聚与污染排放­的“倒 型”曲线关系,模型1

( )引入了制造业集聚的二­次项maggl2。为了检

it

U验共同集聚与污染排­放的“倒 型”曲线关系,模型2

( )引入了共同集聚的二次­项coaggl2 ,同时为了捕

it

捉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­线效应,模型控制了人均GDP

的二次项 pgdp 2和三次项 pgdp 3。为了检验

it it科技创新与集聚的­关联效应在污染排放中­的作用,本文分别引入制造业集­聚与科技创新的交互项 magglinnov 以及共同集聚与科技创­新的交互项

it coagglinno­vit 。

(二)变量说明

1.被解释变量污染排放(poll)衡量污染排放水平的变­量主要有污染总量、污染浓度、人均污染排放水平和综­合污染指数等四类变量,从现有文献来看,用于反映地区整体污染­状况的综合污染指数尚­未形成统一认识,众多学者采用的是具体­的污染排放指标。本文选取工业废水排放­总量作为污染排放衡量­指标。2.核心解释变量(1)制造业集聚(maggl):集聚程度的衡量指标有­多种,较常见的有胡佛(Hoover)地方化系数

[ 24 ], EG

系数 [ 25 ]、区位基尼系数 [ 26 ]等。区位熵指数可真实反映­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,消除因城市规模造成的­差异性,因此被广泛使用。例如基伯尔(Keeble)等 Donoghue &

[ 27 ]、多诺霍和格利夫(

Gleave)

[28]、白重恩等 [29]、罗勇和曹丽莉 [30]、程大中和陈福炯 [31]、路江涌和陶志刚 [32]、李金滟等 [33]、刘军和徐康宁 [ 34 ]、陈国亮和陈建军 [ 35 ]、杨仁发 [ 36 ]等,他们或采用工业增加值­占比来计算集聚程度,或以从业人员占比来计­算集聚程度。本文采用区位熵指数来­测算制造业集聚和生产­性服务业集聚,并基于城市数据的可获­得性,以从业人员占比来测度­区位熵。区位熵指数越大,产业集聚程度越高,反之则越低。

=(城市制造业城镇单位就­业人员/城市maggl

城镇单位就业人员)(/

全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­业人员/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) (3) (2)共同集聚(coaggl)。这里主要借鉴杨仁发

[ 36 ]的观点,采用集聚的相对差异来­衡量共同集聚。该指数值越大,说明共同集聚程度越高。

=1- - |/(maggl + saggl) (4) coaggl maggl saggl

式(4)中,maggl

为制造业的区位熵,saggl为生产性服­务业的区位熵。本文借鉴于斌斌和金刚[37]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­方法,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­信息传输、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,金融业,房地产业,租赁和商业服务业,科学研究、技术服务

5个行业,5

业和地质勘查业 个行业的就业人员数加­总代表生产性服务业就­业总量。具体算法与制造业集聚­相同。

(3)科技创新(innov):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­的共同集聚促进城市集­聚区内更多的企业在价­值链进行高度的分工协­作,更益于科技创新的产生,从而在技术革新层面上­有助于减少污染排放,改善地区污染排放的环­境效应。帕拉卡什和波多斯基(Prakash & Potoski) 、王和金(Wang & Jin)

[ 38 ] [ 39 ]认为,科学技术投入可促使清­洁环保技术的应用,从而降低污染程度。张可和汪东芳[ 40 ]认为,更环保、高效的生产和环保技术­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­放。本文借鉴袁鹏和程施[ 41 ]等的计算方法,用

GDP城市财政中科学­支出占当地 比重来表示科技创新水­平。

3.

其他控制变量( Xit ) (1)经济发展水平(pgdp):借鉴EKC

框架 [ 42 ], GDP

用各城市人均实际 来表示。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­时,人们追求更良好的工作­生活环境,促使政府采取相应措施­保护环境。许和连与邓玉萍[43]也证实了这个观点。

2

( )产业规模(scal):制造业集聚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­共同集聚将带来城市产­业的规模效

GDP应,本文选取规模以上工业­总产值占 比重来衡量产业规模变­量。

(3)产业结构(stru):目前城市产业产能过剩、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­现为传统制造业低端和­同质化严重、服务业占低等,现有文献主要以三大产

GDP

业产值占 的比重和资本劳动比两­类指标衡量

GDP产业结构。本文选用第三产业产值­占 的比值来表示产业结构­变量。

(4)市场规模(mark):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,企业选址更多考虑的是­市场潜力。从会计成本和市场规模­来看,企业会不断地聚集在城­市中心市场以节约交通­运输成本,通过提升市场交易便利­度和集聚优势,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水­平的目的。本文使用不同城市的社­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­市场规模的替代变量。

(5)交通便利度(road):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交通­便利度界定,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城市­道路交通情况,包括城市人口与公交线­路配置、城市车辆与道路交通建­设比例等,便利的交通有助于城市­对

外社会经济交流和要素­流通,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­项目建设等,从而提高城市产业集聚­能力和水平。本文借鉴张可等[ 40 ]的观点,采用城市人均铺装道路­面积反映交通便利度。

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,本文剔除了三沙、毕节、铜仁、拉萨、海东等数据信息缺失严­重的地级

2004—2014 285市,最终选取 年中国地级及以上个城­市的面板数据。本文数据均来自历年《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》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》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统计­年鉴和中国经济与社会­发展统计数据库等。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可­靠性,对所选数据中的极值进­行了充分核对和处理,对个别缺

GDP失数据运用线性­插值法进行补缺,并用人均

GDP 2004

指数和 指数以 年数值为基期进行了相­应货币量指数平减。文中对有关变量进行自­然对数处理,以减少统计偏误和异方­差项。以上各变量

1。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详见­表

五、实证分析

(一)制造业集聚与污染排放

2

表 显示,除产业结构和市场规模­不显著外, 其他解释变量都非常显­著。同时,对模型中的时间效应和­个体效应进行了控制,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。

如果将制造业集聚与工­业废水排放的关系绘制­成散点图(限于篇幅,本文省略),我们可以发现

U制造业集聚与工业废­水排放呈现“倒 型”曲线关系。因此在模型(1)到模型(4)中都引入了制造业集聚­的二次项,回归结果也验证了二者­的非线性关系,说明制造业集聚跨过拐­点后有利于降低污染排­放,这同黄娟等[ 18 ]关于产业集聚与环境污­染

U

呈“倒 型”曲线关系研究结果一致。为了检验经

EKC假说,模型(1)到模型(4)中均引入了人均典

GDP

的二次项和三次项,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­与工业废水排放呈“N”型关系,一次项显著为正,二次项显著为负,而三次项又显著为正,说明人均GDP

在最初阶段增加污染排­放,跨过第一个拐点后有利­于减少污染排放,但到达第二个拐点后又­增加污染排放。

除此之外,通过模型(1)发现科技创新在10%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负,说明科技创新明显有利­于减少工业废水排放。在模型(2)中,引入制造业集聚与科技­创新的交互项,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在制­造业集聚过程中对改善­环境质量起着显著作用。

模型(3)在模型(1)的基础上引入其他控制­变量,科技创新的作用仍然十­分显著,明显具有改善污染排放­的作用。产业规模对污染排放呈­正向线性影响,可能的解释是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­含量相对较低,能源、重化工业、印染等环境污染型企业­所占比重较大,容易形成较多的废水排­放。产业结构对污染排放呈­现正向影响,但不显著,可能与我国现在产业结­构

不合理、传统制造业仍然占据较­大比重有关。交

1%显著水平上对污染排放­呈正向线通便利度在性­影响,说明便捷的交通方式在­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废水­排放。市场规模对城市环境改­善有负的影响效应,但不显著,可能的原因是现阶段我­国大部 分城市尚未跨过产业集­聚的门槛,规模优势尚未提升城市­整体经济质量和水平。

模型(4)在 型(2)基

模 础上引入其他控制变量,回归结果显示科技创新­在制造业集聚过程中对­改善环境效果起着显著­作用,新引入的控制变量符号­与模型(3)一致。(二)共同集聚与污染排放如­果将共同集聚和污染排­放的关系绘制成散点图(限于篇幅,本文省略),就会发现共同集聚对

U

污染排放呈“倒 型”曲线关系,但形状并不像制造业那­么明显,可能是因为我国生产性­服务业起步

3中的模型(5)到模型(8)可以较晚。通过分析表

2看出,共同集聚对污染排放的­估计结果同表 中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。同时在模型中再次引入­人均GDP

的二次项和三次项,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­与工业废水排放呈“N”型关系,进一步验证了经典EK­C假说。在模型(5)和模型(7)中,科技创新变量的作用显­著为负,表明科技创新明显有利­于降低污染排放、提高环境质量。

在模型(6)和模型(8)中,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,共同集聚与科技创新的­交互项结果显示,科技创新在共同集聚中­可显著减少污染排放。由此可见,在共同集聚过程中,通过生产性科技型新兴­服务业的壮大与发展,科技创新对于改善环境­的正向溢出效应非常明­显。这可以解释为,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­业有效集聚过程中,生产性科技型新兴服务­业能够完善产品上下游­企业的供应链环节,进一步激活和改善产品­市场,这不仅能达到优化产业­结构、促进转型升级的功效,还能显著改善城市环境­的质量。(三)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不­同集聚模式下生态环境­效应的稳健性,本文分别按东、中、西部城市和城市规模,对所涉及的中国城市面­板数据进行分组考察。1.

按东、中、西部城市分组考察

按照文献通常的做法,可将中国城市划分为东、中、西部地区城市。本文将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辽宁、上海、江苏、浙

11江、福建、山东、广东、海南

101

个省份的 个城市作为东部城市,把山西、内蒙古、吉林、黑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

9 109

北、湖南 个省份的 个城 市作为中部城市,把广西、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

10 75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 个省份的 个城市作为西部城市。同时区分科技创新变量­以及集聚与科技创新交­互项,并控制个体效应和时间­效应,分别进行回归。

4 5

从表 和表 中可以发现,无论是制造业集聚

还是共同集聚,东部城市所反映出来的­影响效果

U

更明显,且所处的“倒 型”曲线拐点位置有明显的­偏离。对此可能的解释就是,由于东部城市经济发展­水平、制造业集聚和共同集聚­程度都要明显优于中西­部城市,对于减少污染排放较明­显。

就科技创新效应而言,西部城市的科技创新减­少污染排放的作用明显­优于东部和中部城市,科技创新和集聚的关联­作用也是如此,这也可能说明东部城市­较为发达,一直注重科技创新投入­力度。相对而言,中部城市的科技创新力­度也比西部大得多,所以一旦西部城市进行­科技创新,环境改善效应就十分明­显。总的来说,科技创新在减少污染排­放问题上具有重要的积­极作用。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,每个城市都应致力于科­技创新,改善当地的环境状况。人均GDP

各变量符号保持一致,除个别不显著外,基本与污染排放呈“N”型关系,从而验证了EKC

假说。

4 5

在表 和表 中进一步发现,东、中部城市模型中的产业­规模变量基本显著为正,对环境改善有着明显的­抑制作用。对此可能的解释就是,由于东、中部地区的城市经济,尤其是东部城市明显比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发达,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明显,

30

但在过去 余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,粗放型发展特征显著,高增长、高排放、高污染等现象明显。因此,东、中部城市产业规模效应­越明显,反而对于环境质量改善­存在明显的阻碍作用。

G20例如,在杭州市 峰会期间,杭州市周边大量关停纺­织印染等高污染产业,杭州市及周边城市天空­出现了难得的“G20

蓝”。1%显著性西部地区城市的­产业结构变量在水平下­环境效应明显,对于环境改善存在显著­的抑制作用,而对东、中部城市的环境效应则­不明显。对此可能的解释是,由于西部地区城市产业­结构相对单一,很多城市过度依赖本地­资源,如煤

炭、石油、铁等矿石,且产业规模较小,城市经济不发达,容易对城市环境造成极­大的污染。由于西部地区城市经济­结构单一、层次较低,经济社会转型相对缓慢、困难,所以在共同集聚过程中,产业结构的先天劣势有­进一步恶化环境质量的­趋势。而交通便利度则在中部­地区环境效应明显,显著地增加了污染排放,可能的原因是中部地区­在提高交通便捷度的情­况下,一方面在发挥交通枢纽­作用的同时导致污染的­区间转移;另一方面由于东部沿海­地区的技术层次低、污染高的制造业转移到­中部地区,从而产生了更多的污染­排放。市场规模变量在东部城­市具有明显降低污染排­放的作用,而在中部地区却增加了­污染排放,西部地区则不显著。

以上说明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所产生的环境­效应有着明显的区位特­征,当然这种区位特征源于­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的水平和层次­以及城市经济的规模效­应和结构效应。2.

按城市规模分组考察

考虑到规模效应对城市­环境质量的影响,本文

2014

按照 年末总 人口数(市辖区)将城市划分为特大、大、中等、小城市四类,进行回归分析。其中,200

万以上人口50个;100万~200的为特大城市,共有 万人口的为

90个;50万~100

大城市,共有 万人口的为中等城

100个;50

市,共有 万以下人口的为小城市,共有45

个。

6

在表 中,特大城市、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制

造业集聚所产生的环境­效应显著,存在明显的“倒U

型”特征,而小城市的制造业集聚­一次项为正,二次项不显著。对此解释为,制造业集聚只有具备了­一定的规模效应后,才能对环境改善产生较­为显著的影响。其中,特大城市、大城市和中等城市

U制造业集聚所产生的“倒 型”拐点位置明显发生了位­移和跳跃,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升­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。这应与不同规模城市的­定位和转型有关,目前中国特大城市产业­结构优化较好,生产性服务企业较为密­集、发达,创新、科研、人才、管理等优势明显,大城市次之,而中等城市的制造业集­聚效应和城市能级则更­加弱化且产业结构相对­单一、集聚层次较低等。也有可能说明目前小城­市吸纳了更多污染性产­业集聚,集聚明显提高了污染排­放量。

在科技创新效应方面,除大城市不显著外,其他类型城市都明显降­低了污染排放,集聚与科技创新的关联­作用也明显降低了污染­排放,科技创新在降低污染排­放中发挥积极

作用。产业规模 的作用在特大城市中显­著为正,产业结构的作用在大城­市中显著为正,交通便利的作用在中等­城市显著为正,市场规模的作用在小城­市显著为正,说明不同类型城市情况­大不相同,应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­业,扬长避短。

7

在表 中,特大城市、大城市的共同集聚存在

U

显著的环境“倒 型”特征,而中等城市、小城市共

同集聚的环境效应基本­不明显。科技创新效应大多显著­为负,具有减少污染排放的作­用,在中小城

GDP

市更为明显。人均 的作用则在大中城市较­为显著,产业规模、产业结构、市场规模情况和制造

6

业集聚类似。对比表 可以发现,由于城市能级较高、人才集聚、创新优势明显,特大城市、大城市共

U同集聚所产生的环境­效应跨过了“倒 型”拐点,随着共同集聚水平进一­步提升,将能进一步促进环境质­量的改善。

综上,目前中国的特大城市、大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­水平,还是制造业集聚和共同­集聚,都要明显优于中、小城市,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对于污染排放­的改善存在明显的规模­性特征,同时也进一步检验了本­文所构建模型的稳健性­特征。

六、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

(一)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制造­业集聚、共同集聚与工业废水

2004—2014 285排放之间的关系­描述,利用 年中国个城市的面板数­据,对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变量与污染排­放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,主要结论如下: 1. U

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与污染排放呈“倒型”关系。在城市产业集聚水平较­低时,集聚加剧污染;随着集聚层次的不断发­展,城市产业集聚水平在跨­过“拐点”后能减少污染排放。中国大部分

U城市的集聚水平依然­处于“倒 型”曲线的左方,尚未达到减少污染排放­的“拐点”。

2.

科技创新对污染排放具­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。城市产业的集聚与科技­创新的关联效应对减少­污染排放具有显著效应,且共同集聚的效应更明­显。在集聚减少污染排放的­机制作用中,科技创新起着关键性作­用。

3.人均GDP与污染排放­呈“N”型关系,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到达­第一个拐点时对减少污­染排放具有积极作用,但到达第二个拐点前却­增加了污染排放。产业的规模效应显著为­正,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­济效益暂时还没达到改­善环境质量的水平。产业结构变量不显著,区域城市需进行产业结­构优化升级,创建生态型城市产业结­构。交通便利度对污染排放­具有正向促进作用,说明便利的交通条件在­改善交通环境的同时,也带来了污 染的区间转移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­影响不显著,可能是因为现阶段我国­大部分城市尚未跨过集­聚的门槛,集聚规模优势还不能充­分发挥。

4.

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所产生的环境­效应有着明显的区位特­征,这种区位特征源于制造­业集聚、共同集聚的水平和层次­以及城市经济的规模效­应和结构效应。

(二)政策启示

1.

制造业对知识密集型生­产性服务业需求显著。实时推动城市产业集聚,发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­务业的共同集聚效应,促进区域城市环境质量­和经济发展同步提升。共同集聚对城市内企业­创新决策和新产品产出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,并给企业带来创新效益­以及区域发展的技术溢­出效应,应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­资金的财政补贴和政策­倾斜,改变现有劳动密集和低­端加工的发展模式,有效促进区域内产业集­聚水平的提高,以科技创新突破集聚发­展的瓶颈,着力科技创新效率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­实的生产力,不断改善环境质量。2.

建立生态产业集聚区,通过政府支持、公众参与、科技创新、教育推动、文化熏陶等的相互影响,以市场为主体进行资源­整合,促进城市集聚区在带动­经济发展的同时,减少污染排放,改善城市环境。

3.

制造业通过产品差异化­等策略途径,促使企业由传统制造环­节向价值链上游延伸,从而使制造业服务化,实现传统制造业城市产­业结构优化、经济转型的目标。

4.

加快发展现代高端服务­业,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。通过传统制造业优化改­造,积极发展与传统制造业­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,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向高­附加值、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制造­业延伸。加大对环境污染严重、技术落后企业的淘汰力­度,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­业发展,发展文化创意产业,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,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­社会环境。

(三)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文­考察制造业集聚、共同集聚对污染排放的­影响,主要采用从业人员占比­计算的区位熵表示集聚­程度,这种算法是否全面有待­进一步验证;只考虑了单一污染物工­业废水,未综合考虑其他污染物,也未考虑各地区的生态­承载力;对生产性

服务业种类的选取也存­在不同的做法,这可能会造成研究结果­的差异;本文以财政中科技支出­占比作为代理变量考察­科技创新能力与集聚的­交互作用对污染排放的­影响,如果能找到更为合理的­指标度量科技创新能力,可能更具有实际意义。参考文献: [1]谭娟,陈晓春.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政­府环境规制对低碳

经济影响分析[J].经济学家,2011(10):91-97. [2]陈建军,陈菁菁.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­的协同定位研究

69 [J]. ——以浙江省 个城市和地区为例 中国工业经济.2011(6):141-150. [3]余泳泽.我国节能减排潜力、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­究[J].

中国工业经济,2011(5):58-68. [4]金晓雨.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­与城市生产率研究[J].产

业经济研究,2015(6):32-41.

[5]Juhani Virtanen.Effect of urbanizati­on on metal deposition in the bay of Töölönlaht­i,Southern Finland[J].Marine pollu⁃ tion bulletin,1998(9):729-738.

[6]Moriki Hosoe,Tohru Naito.Trans-boundary pollution trans⁃ mission and regional agglomerat­ion effects[J].Papers in re⁃ gional science,2006(1):99-120. [7]陆铭,冯皓.集聚与减排:城市规模差距影响工业­污染强

度的经验研究[J].世界经济,2014(7):86-114. [8]杨仁发.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­环境污染[J].中国人口·资

源与环境,2015(2):23-29. [9]豆建民,张可.空间依赖性、经济集聚与城市环境污­染[J].

经济管理,2015(10):12-21.

[10]Keith Chapman.The incorporat­ion of environmen­tal consid⁃ erations into th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­ions - Ex⁃ amples from the petrochemi­cal industry in Texas and Loui⁃ siana[J].Geoforum,1983(1):37-44.

[11]ZENG D Z,ZHAO L X.Pollution havens and industrial ag⁃ glomeratio­n[J].Journal of environmen­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,2009(2):141-153. [12]王崇锋,张吉鹏.制造业产业集聚对生态­城市建设影响

CR4指数的实证研究[J].的定量研究——基于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09(4):140-144. [13]李伟娜,杨永福,王珍珍.制造业集聚、大气污染与节能

减排[J].经济管理,2010(9):36-44. [14]闫逢柱,苏李,乔娟.产业集聚发展与环境污­染关系的考

[J].科学学研究,2011察——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

(1):79-83. [15]曹杰,武翠.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的制­造业集聚与工业污

染关系研究[J].经济问题探索,2015(7):60-67.

[16]PUGA D.The rise and fall of regional inequaliti­es[J].Euro⁃

pean economic review,1999(2):303-334. [17]刘胜,顾乃华.行政垄断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­市工业

260个地级及以上城­市的经验证据[J].财污染——来自

经研究,2015(11):95-107. [18]黄娟,汪明进.科技创新、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[J].山西财

经大学学报,2016(4):50-61. [19]黄娟,汪明进,孙坤鑫.经济集聚、生态承载力与环境质

量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6(11):58-65. [20]李勇刚,张鹏.产业集聚加剧了中国的­环境污染吗——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­验证据[J].

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3(5):97-106. [21]杨仁发.产业集聚、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­染[J].经济管

理,2015(2):11-19. [22]谢荣辉,原毅军.产业集聚动态演化的污­染减排效应研究——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­据的实证检验[J].经济评论,2016(2):18-28. [23]原毅军,谢荣辉.产业集聚、技术创新与环境污染的­内在

联系[J].科学学研究,2015(9):1340-1347.

[24]HOOVER E M.The measuremen­t of industrial localizati­on [J].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,1936(4):162171.

[25]ELLISON G,GLAESER E L.Geographic concentrat­ion in U.S.manufactur­ing industries: a dartboard approach[J].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,1997(5):889-927. [26]KRUGMAN P.Geography and trade[M].Cambridge:MIT

Press,1991:129-132.

[27]KEEBLE D,BRYSON J,WOOD P.Small firms,business services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­t in the united kingdom:some empirical findings[J].Regional studies,1991 (5):439-457.

[28]DONOGHUE D,GLEAVE B.A note on methods for mea⁃ suring industrial agglomerat­ion[J].Regional studies,2004 (4):419-427. [29]白重恩,杜颖娟,陶志刚,仝月婷.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­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­变动趋势[J].经济研究,2004 (4):29-40. [30]罗勇,曹丽莉.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­动趋势实证研究

[J].经济研究,2005(8):106-115,127. [31]程大中,陈福炯.中国服务业相对密集度­及对其劳动生

产率的影响[J].管理世界,2005(2):77-84. [32]路江涌,陶志刚.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­国际比较[J].经

济研究,2006(3):103-114. [33]李金滟,宋德勇.专业化、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——基

[J].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­据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, 2008(2):25-34. [34]刘军,徐康宁.产业聚集在工业化进程­及空间演化中的

作用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08(9):37-45. [35]陈国亮,陈建军.产业关联、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­同集

212个城市的经验考­察[J].管理世界,聚——来自中国

2012(4):82-100. [36]杨仁发.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­距——基于中国269

个城市的实证研究[J].管理世界,2013(8):41-52. [37]于斌斌,金刚.中国城市结构调整与模­式选择的空间溢

出效应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14(2):31-44.

[38]Prakash A,Potoski M.Racing to the bottom? trade environ⁃ ment and governance,and ISO 14001[J].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,2006(4):350-364.

[39]WANG H,JIN Y.Industrial ownership and environmen­t: evidence from china[J].Environmen­tal and resource eco⁃ nomics,2007(3):255-273. [40]张可,汪东芳.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­交互影响及空间

溢出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14(6):70-82. [41]袁鹏,程施.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­兹涅茨曲线检验[J].

中国工业经济,2011(2):79-88.

[42]GROSSMAN G M,KRUEGER A B.Environmen­tal im⁃ 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[R].Cam⁃ bridge:NBER Working Papers,1991. [43]许和连,邓玉萍.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中­国的环境污染吗?[J].管理世界,2012(2):30-43.

责任编辑:方程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