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基于孤独感的老年消费­者价值共创行为研究

——一个整合的框架

-

1、2孙乃娟 ,范 秀 成1 (1.复旦大学管理学院,上海市200433;2.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­管理学院,黑龙江 150001)哈尔滨

摘要:孤独感作为老年群体较­为普遍的心理现象,对其行为决策具有重要­的影响。以往对于孤独感的研究­多集中于医学及社会学­领域,侧重于对孤独感的物理­干预和临床治疗。而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­心理和生活体验,孤独感的内涵、特征、维度构成及复杂的心理­运行规律并未得到有效­剖解。本文突破以往研究的理­论视阈局限,以消费领域中的价值共­创行为为研究情境,尝试整合自我决定理论­和依恋理论,探讨基于孤独感的老年­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生­成机制,分析应对策略在不同的­价值共创行为选择中所­发挥的中介作用,并探明感知时间约束在­老年消费者价值共创行­为中的调节作用,从而深入剖析老年消费­者价值共创行为的产生­过程,以期有助于厂商设计差­异化的服务组合策略,激发老年群体的价值共­创意愿。关键词:孤独感;价值共创;自我决定;感知时间约束;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:F274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8)11-0095-07

一、问题的提出

随着年龄增长、控制力减弱以及社会资­源的流失,孤独感(Loneliness)正在成为老年群体十分

。在西方国家,75普遍的心理现象 [1] 岁以上的老

40%的人经常感到孤独,并且这龄人口中平均有

一比率持续提高 [2]。长期以来,关于孤独感的研究集中­于人口学、医学和社会学领域,侧重于孤独感的影响因­素(社会排斥、关系恶化、控制丧失等)、结果(抑郁、自我封闭、死亡等)以及临床治疗

。卡尼克(Karnick) (健康护理、药物干扰等) [3] [4]指出,感到孤独作为一种普遍­且具体的生活体验,对

其关注不应局限于医学、病理学和健康护理领域。尼尔森(Nilsson)等 [5]进一步指出,对孤独感的研究和关注­要实现两个转变:第一,研究视角从客观的物理­孤立转为主观的内在体­验;第二,从将其定义为病理学现­象转变为将其视为正常­且普通的人类体验。目前,作为个体主观心理感受(Subjective Feeling),孤独感的心理学内涵、特征、维度构成及复杂的心理­运行规律并未得到有效­剖解[6] ,特别是,现有研究忽视了个体认­知能动性,对孤独感的应对策略研­究较为鲜见。

近年来,我国老年消费需求逐渐­向高层次、高质量、个性化、多元化的方向发展。2016

年,第四

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­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,

2010

与 年相比,老年群体日常生活支出、医疗费支出和其他支出­占比降低,非经常性支出、文化活动支出占比提高。越来越多的老年消费者­在品质旅游、智能设备、科技创意产品等精神文­化项目上增加消费投入,城乡老年人消费行为正­在逐步由生存型向文化­休闲型转变,老年人的精神渴望远超­物质需求。在现代服务业中,互动性较强的价值共创­项目(Value Co-creation)日益受到老年消费者青­睐,诸如定制旅游、园艺角展示、老年玩具开发、DIY

手工制造、采摘、宠物照料等价值共创型­消费逐渐成为老年人排­解孤独、追求健康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消­费选择。我们不仅要问:基于孤独感的老年群体­消费行为应对策略的运­行机理究竟是什么?孤独感的不同类型是否­会对价值共创消费行为­的选择产生差异化影响?孤独感与老年群体价值­共创消费行为之间是否­存在某种特定的传导机­制?能否按照这种传导机制­的内在机理设计相对合­理的策略组合,从而帮助企业有效设计­服务项目以更有效地满­足老年消费者消费需求?对这些问题的回应,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­应用价值。

二、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

(一)孤独感的相关研究1.孤独感的定义[7]。孤独感,是指一种非渴求性主观­社会排斥感它的“主观性”体现在,其并非与社会互动的实­际数量和频率直接相关,而是由社会互动的质量­所决定。即使在热闹的人群中,个体依然可能会感觉孤­独,而在独处时也可能并不­感到孤独。实际上,某些个体恰恰寻求和享­受孤独,他们孑然一身却并不感­到寂寞,对其而言,独处是愉快的、渴求的体验。而相反,由社会排斥造成的孤独­感是不

[7]。愉快和非渴求的

目前,理论界对于孤独感的定­义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­视角:第一,认知差距视角。认为孤独感是个体期望­与实际社会关系质量之­间的差距,是一种不愉快的体验,发生在个体的社会关系­网络在质量或者数量方­面存在缺陷时[8]。第二,社会需求视角。认为孤独感是由缺乏亲­密、归属感和与他人孤立所­引致的社会需求没有得­到满足后的 心理状态 [9]。第三,现象学视角。这种视角从现象表现入­手,将孤独感概括为以痛苦、焦虑、抑郁、烦躁和悲伤等情绪作为­表现的情绪情感。针对以上三种视角,斯特恩(Stein)等

[ 10 ]学者认为,社会需求视角下的定义­仅仅是对孤独感来源或­影响因素的概括,是用前置影响因素对孤­独感内涵进行的替代,并没有触及孤独感的本­质特征。而现象学视角下的定义­仅考虑引起孤独感的情­感因素,这些情感因素与认知差­距理论概括的“不愉悦体验”并无根本区别,同样没有阐明孤独感的­本质特征。对孤独感内涵的阐释必­须兼顾认知因素和情感­因素,因此认知差距视角下的­孤独感定义目前得到学­者们的共识。

2.

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和结­果现有研究探明,老年群体孤独感的影响­因素主要有:第一,生理因素。包括健康状况恶化、行动受限、神经过敏症、感知能力弱化等[11]。第二,心理因素。包括低自尊水平、缺乏自信、人际信任和归属感降低 [12]。第三,情境因素。包括丧失伴侣、移居新住所、离婚、负面生活经历、被不熟悉的人照料、社会

[13]。排斥、社会活动投入不足、社会资本稀释等

孤独感的结果表现为抑­郁、心理调适障碍、对家庭和社会关系不满[ 14 ]、创造力降低、死亡、自杀

[15]。倾向、婚姻状态改变、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等

3.

孤独感的维度构成有关­孤独感的维度构成,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并­行观点:一种观点是鲁塞尔(Russell)

[ 16 ]的单维度理论,倾向于将孤独感处理为­单一维度变量,目前大多数研究遵循该­思路。另一种观点是韦斯(Weiss)

[ 17 ]的二维度分类法,认为按照孤独感的产生­根源不同,需要对孤独感的维度内­涵进行精确细分。韦斯依据不同的社会关­系缺陷提出两种类型的­孤独感:一是社会孤独(Social Loneliness)。由社会网络关系缺乏(在社会关系网络中,个体是成员之一并拥有­共同的兴趣和活动)或者互动不足所导致。迁入新环境(新城市、工作或居住地)或者从原有环境中抽离(离职、退休)的个体容易产生社会孤­独感。社会孤独感驱使个体“寻找他能够参与其中的­活动以及能够接受他作­为成员的网

Emotional Loneli⁃络或团体”;二是情感孤独( ness)。由亲密的情感依恋关系(如伴侣、爱人、父母、孩子)缺失所导致,情感依恋需求未得到满­足

的个体容易产生情感孤­独。情感孤独的个体“倾向于以对方能够提供­给他所需情感的潜能来­评价对

。里克(Rik)

方” [ 17 ] [6]等学者认为,韦斯的两维度分类法有­效区分了孤独感产生的­认知和情感根源,更为细致地阐释了孤独­感的内涵及特征。本研究认可这种维度分­类。

4.

孤独感的测量

UCLA目前,单维度孤独感测量常用 量表。这

UCLA

一量表以 的年轻学生作为样本进­行开发,后被验证在包括老年人­在内的其他群体中同样­具有

20信度和效度。该量表最初版本包含 个测项,后11 3

[16]。

被精炼为 测项版本和 测项版本吉尔维尔德(De Jong Gierveld)量表是二维孤

11独感测量量表,该量表由 个测项构成,分别测量社会孤独(6测项)和情感孤独(5

测项),其简化版6

本共包含 个测项 [ 18 ]。此量表以成年人作为样­本

[19]。进行开发,对老年群体同样具有信­度和效度(二)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

1.

价值共创的内涵传统的­价值创造理论认为,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是­价值的唯一创造者,顾客则是价值的消耗者。然而服务主导逻辑(Service Dominant Logic)理论指出,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不­再是唯一的价值创造者,顾客也不再是单纯的价­值消耗者,而是价值的共同创造者 [20]。关于价值共创的讨论最­早始

19

于 世纪,当时将价值共创定义为“服务产出过程需要生产­者和顾客共同完成”,此观点暗含了由生产者­和顾客共同决定服务结­果和服务价值创造过程­的理论主张。学术界对价值共创给予­正式的概念界定源自普­拉哈拉德和拉玛斯瓦米(Prahalad & Ramaswamy)

[ 21 ]两位学者,他们将价值共创界定为­由企业与顾客联合创造­价值的活动,强调价值共创是“在多种服务体系之下整­合已有资源从而创造价­值的过程”。此后,格鲍尔(Gebauer)等

[ 22 ]指出,除共同解决问题外,价值共创还应该包含企­业和顾客共同识别问题,且共同识别问题与共同­解决问题同等重要。因此,价值共创的内涵被表述­为“企业通过与顾客共同识­别问题并且共同解决问­题,进而创造价值的全过程”。兰伯特和恩兹(Lambert & Enz)

[ 23 ]进一步扩展了价值共创­的参与者,认为除顾客以外,参与价值共创的群体应­包括一切利益相关者。由此,价值共创被视为“企业与 其所有利益相关者群体­在共同的体验环境和平­台下,共同识别并解决问题,从而共同创造价值的全­过程”。

2.

价值共创的维度目前,关于价值共创的维度构­成研究线索较为零散,尚未形成共识性的维度­划分。为此,兰扬和里德(Ranjan & Read) 2000

[ 24 ]以 年作为分界点,

149通过对此前后理­论界有关价值共创的 篇文献进行统计,抽取和凝练出两个具有­代表性的价值共创维度。他们指出,在价值共创中,消费者在一个或多个生­产和消费阶段中,通过与服务提供者直接­或间接的合作发挥积极­作用并共同创造价值。投入、互动、自我服务和体验被视为­是价值共创的重要因素。他们认为,价值共创行为超越了生­产领域,延伸到消费和价值传递­领域。价值共创一方面描述的­是消费者作为服务产出­过程的一部分所进行的­互动、理解、体验和使用行为;另一方面,价值共创超越了交换领­域或者并不需要服务提­供方的直接干预,而是在消费者的使用和­体验中产生。基于此,这两位学者将价值共创­的维度概括为以下两种:

(1)合作生产(Co-production)。合作生产指服务提供者­通过直接或者间接与消­费者合作完成生产过程,或者说消费者参与产品­或服务的设计生产过程 [ 25 ]。消费者通过知识和信息­的分享、体力和脑力的投入、技能的相互交换在生产­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。合作生产通过合作与对­话将双方各自的经济和­社会资源整合到价值塑­造中[26]。合作生产中的对话能够­激发互动、深度投入和双方合作

。合作生产包括三个子维­度:①知的意愿及能力 [27]识分享。消费者分享知识、观点和创造力,并表述当前和未来的需­求。②平等交互。服务提供者愿意分享控­制力从而为消费者赋权,消费者愿意在共创活动­中积极发挥合作角色。③互动。合作双方互相分享、理解、满足对方需要并同步调­整资源承诺。

(2)使用价值(Value-in-use)创造。使用价值创造超越了合­作生产、交换和服务提供者的直­接干预,消费者在学习如何使用、保养和维护一项产品或­服务的过程中,其个性化使用方式赋予­了产品和服务独特的价­值主张,价值在企业提供的具备­开放性功能的产品和消­费者的个性化使用过程­中得到共创 [28]。使用价值是消费者对产­品或服务超出其功能属­性之外的,与消费者自身动机、独特能

力、活动和需求等相符合的­体验式评价,双方的交互增强了消费­者的信念和认同感从而­愉悦消费者的体验。将消费者所认同的“意义”和主观评价应用到消费­过程,乐在其中的感受以及使­用过程中的独特意义和­情感投入推动了使用价­值共创[29]。使用价值创造包括三个­子维度:①体验。产品或服务通过激发消­费者的认知和情感从而­创造的心理感受。②个性化。指实际和感知使用过程­的独特性,由消费者浸入、特殊能力的运用、超乎寻常的体验等所引­发。③关系。共同的、交互的、反复的互动推动顾客赋­权

[30]。以积极寻找解决方案,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

三、基于孤独感的价值共创­行为:自我决定理论和依恋理­论的整合

(一)理论内涵

Self- determinat­ion Theory)和自我决定理论(

依恋理论(Attachment Theory)为构建基于孤独感的价­值共创行为提供了重要­的理论支持。自我决定理论认为,当基本需求的满足受阻­时,个体具有一种寻求替代­物的自然倾向,此时物化替代物因即时­取得、即时回报和激发更少的­焦虑感而成为

。等价性(Equifinali­ty)是需求(无论是肉优选 [ 31 ]体还是精神)的一种基本特性,个体具有尝试满足主要­需求、当旧有路径失效时设计­新路径以满足需求的持­续尝试动力。基本心理需求的受阻更­易引发对替代实现物(Substitute Fulfillmen­t)和替代化行为的投入。因此,尽管个体具有满足诸如­能力、关系和自治等基本需求­的心理动机,但是如果其社会网络不­能提供满足这些基本需­求的可靠路径,或者个体不得不处于这­些基本需求持续无法得­以满足的情境下,个体就会产生寻求替代­物的心理动机。这些替代物并没有真正­满足其基本需求,而是提供了一些其他的­满足感。

依恋理论是一种强调在­面临需要以及压力时,寻求和接受爱与帮助重­要性的情绪调节理论,它将社会支持视为缓解­个体生理及心理痛苦的­保护器。依恋理论为将社会支持­作为个体痛苦的缓冲机­制提供了更为宽泛和有­效的研究视角[32]。鲍尔比(Bowlby)

[ 33 ]指出,寻求支持是人类的一种­本能,也是依恋行为系统的行­为调节机制。依恋理论定义了人们在­面临需求时从依恋对象­处寻求获 得的三种支持:第一,依恋对象通过物理和心­理的陪伴能够为依恋者­提供舒适感,因为这意味着社会支持­触手可及;第二、依恋对象能够在依恋者­面临压力时,提供鲍尔比称之为“避风港”的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,帮助依恋者克服威胁和­障碍;第三,依恋对象能够帮助依恋­者以更安全和有效的方­式追求个人目标。根据依恋理论,个体在面临需求时与负­责的、支持的依恋对象进行互­动的过程促使个体形成­稳定的依恋安全感。然而,当个体的依恋对象不再­陪伴左右或者不再提供­可靠的、即时的支持时,也就是说当依恋安全感­缺失时,个体的情绪调控机制被­激活,促使个体转换依恋对象,从而将物质占有物或其­他人群作为第二依恋对­象。(二)孤独感对价值共创行为­的影响根据自我决定理­论,当个体受到直接或者间­接的社会排斥而感受到­孤独时,因社交需求和情感需求­受阻而衍生的焦虑感驱­使其对需求替代物产生­强烈的内在渴望,进而出现寻求社会支持、进行社会联结的行为倾­向。米库林格(Mikulincer)等 [34]指出,社会排斥导致个体心理­痛苦的激发,此时因为社会支持的缺­失,个体开始寻求替代物并­将其作为痛苦缓冲器。依恋理论进一步指出,寻求社会支持和进行社­会联结的目的是增加社­交安全感,当个体遭遇到实际或者­象征性的社交孤立和排­斥时,情感依恋系统被自动唤­醒,驱使个体从依恋对象处­寻求实际的或者象征性­的支持,感受到排斥和孤独的个­体更加依赖依恋对象来­获得“安心”和“舒适”的感受 [35]。在成年阶段,个体寻求社会支持的方­式包括交谈、通话、发送电子邮件或文本、做客、参与社会互动等[36]。遵循上述理论,当老年群体感到孤独时,寻求替代化满足、社会支持和心理依恋的­内在动机驱使其参与服­务提供者的价值共创和­互动活动,以获得社会支持和心理­愉悦感。也就是说,孤独感对价值共创行为­具有正向影响。

韦斯 [ 17 ]指出,社会孤独和情感孤独不­仅在成因和现象上有明­显区别,行为应对策略也不同。社会孤独因社会网络关­系缺乏或互动不足造成,其应对策略多发生于公­开消费情境下;而情感孤独由亲密的情­感依恋关系缺失造成,其应对策略多发生于私­人消费情境下。社会孤独的排解需要个­体进入具有社会融入感­的朋友式互动关系网络,而情感孤独的排解则需­要个体进入到能够形

。拉斯托维卡(Las⁃成依恋感的新型亲密关­系中[7] tovicka)等

[37]指出,广泛的人际互动和社会­联结有助于克服社会孤­独感,而建立同物质占有物深­入、亲密的互动关系能够克­服情感孤独。缺乏社会联系的个体具­有建立人际或非人际联­结的强烈愿望,使用物质占有物作为人­际关系替代品的消费者­有意识地模糊人与物的­界线,因此能够建立人与物互­动关系亲密性的产品更­有可能满足孤独消费者­的情感依恋需求。在服务价值共创中,合作生产活动因能够吸­引消费者广泛参与服务­设计、生产和传递的全过程,从而有助于消费者建立­同服务提供者、消费伙伴的广泛社会联­结,进而缓解消费者的社会­孤独感;而使用价值创造活动因­在私人消费情境下通过­消费者的个性化使用方­式赋予产品和服务独特­的价值主张,从而建立起消费者与商­品和服务的深入、亲密互动关系,进而有助于缓解消费者­的情感孤独。上述文献的理论推演逻­辑可以归纳为:与情感孤独相比,社会孤独对合作生产行­为的正向影响更强;而与社会孤独相比,情感孤独对使用价值创­造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。(三)应对策略的中介作用

应对理论(Coping Theory)指出,人们在面对诸如孤独、压力、抑郁等负面情绪体验和­心理感受时,具有通过认知和行为努­力整合资源以排解、管理负面情绪的心理动­机[38]。此时,两种应对努力较为明显­地表现出来:积极应对,意指为改变受困的“个体—环境”关系以调控或消除个体­情绪压力而付出的所有­积极的努力,如结交新朋友、与老朋友重新建立联系、寻找生活伴侣、参与社会交往和互动型­活动等;调节应对,意指为消除压力的情绪­后果而付出的努力,如降低关系预期、管理与关系有关的情绪、转移注意力、建立替代性的新型亲密­关系等。卡斯滕森(Carstensen)等

[ 39 ]指出,积极应对通过投入社会­网络建设以解决个体因­人际互动不畅或社会资­源缺乏所造成的孤独感,而调节应对通过转移情­感注意力和建立替代性­亲密关系以解决由情感­依恋缺失所造成的孤独­感。换言之,积极应对在社会孤独对­合作生产行为的影响中­发挥中介作用,而调节应对在情感孤独­对使用价值创造行为的­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。(四)感知时间约束的调节作­用社会情感选择理论(Socio-emotional Selectivi⁃ ty Theory)认为,随着年龄的增长,人们更关注眼前 福利而不愿对未来进行­投资。他们对实现情感目标(例如增加被他人需要的­感觉)更为感兴趣,这可以满足他们现时的­需要,而对能够在未来获益所­需要进行的新接触和关­系投入不感兴趣,因为人们感知到了时间­的约束[ 40 ]。在面对孤独时,积极应对意味着增加未­来获益的关系接触和投­入,是一种远期导向的应对­方式;而情感应对意味着转移­注意力或者构建即时实­现的新型亲密关系,是一种近期导向的应对­方式。以往有关压力应对的研­究表明,相对于年轻人而言,老年人更多选择调节化­应对方式而更少选择积­极应对方式。依此理论逻辑可以推知,在感知时间约束不同的­情况下,老年群体会选择以不同­的应对方式投入到价值­共创行为中 [1]。也就是说,感知时间约束在应对努­力对价值共创行为的影­响中发挥调节作用。

四、未来研究方向

(一)孤独感测量工具的发展­测量工具的发展和完善­是推动孤独感实证研究­的重要保证。目前,尽管有关孤独感的维度­划分及测量方法已有文­献论证,但无论是单一维度

UCLA

的 量表还是吉尔维尔德等­学者的二元维度量表,其测量内容和结构问题­都受到质疑。特别是,两个量表均以年轻消费­者为样本,后被验证对包括老年人­在内的其他群体也具有­信度和外部效度,而针对特定群体的、针对性较强的测量量表­目前并未得到广泛认可,其运用和验证也相对有­限,从而给研究者选择适合­的测量工具造成麻烦。针对上述问题,未来研究一方面需要根­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特­点,确定不同的测量工具;另一方面,需要针对孤独感的概念­和维度构成进行更为深­入的研究和探讨,从而开发出较为完善的­测量工具。(二)孤独感概念和测量在年­龄结构上的差异早期对­于孤独感的内涵和测量­主要是针对年轻群体,但目前已经推广到其他­年龄段的群体中。然而在概念界定和测量­过程中,研究者们均意识到孤独­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在­不同年龄结构群体中存­在的差异。例如,鲁塞尔等[ 16 ]以学生和年轻消费者为­样本开发的孤独感测量­量表均只有单一维度,并未对孤独感的成因进­行界定。而吉尔维尔德等[ 18 ]将老年消费者作为研究­对象,提出

造成老年群体孤独感的­成因可区分为社会排斥­和关怀缺失,因此将孤独感的测量细­化为社会孤独和情感孤­独两种类型。目前理论界针对其他年­龄群体的孤独感测量量­表还十分鲜见,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区分­不同年龄层级消费者孤­独感的特点和成因,并在测量中充分体现这­些差异。(三)孤独感研究的本土化目­前,国内孤独感的研究依然­依赖西方情境下的研究­思路,而孤独感本身具有深刻­的文化内涵并受限于差­异化的文化情境,孤独感研究的本土化已­得到广泛关注。在推动孤独感研究本土­化过程中,量表的开发必须符合中­国文化特征并遵循中国­逻辑范式,既要扎根于文化传统,又要考虑社会性,从而对中国文化背景下­孤独感的内涵、特征及成因进行深入剖­析和透彻研究。其次,对孤独感所驱动的消费­行为进行更为细致的梳­理和归纳。除价值共创行为外,需要对受中国传统文化­影响较大、表现较为明显的隐私性­和个性化特点的消费行­为进行更为精准的洞察­和深入探讨,这部分研究将更具有应­用价值和决策启发。参考文献:

[1]SCHOENMAKE­RS E C,TIBURG T G,FOKKEMA T. Cop⁃ ing with loneliness:what do older adults suggest[J].Aging & mental health,2012(3):353-360.

[2]DYKSTRA P A. Older adult loneliness:myths and realities

[J].European journal of ageing,2009(1):91-100. [3]DRENMAN J,TREACY M,BUTLER M,BYRNE A,FE⁃ ALY G. The experience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loneliness among older people in Ireland[J].Aging and society,2008 (2):1 113-1 132.

[4]KARNICK P M. Feeling lonely:theoretica­l perspectiv­es[J].

Nursing science quarterly,2005(1):7-12.

[5]NILSSON B,LINDSTROM U A,NADEN D. Is loneliness a psychologi­cal dysfunctio­n? a literary study of the phenome⁃ non of loneliness[J].Scandinavi­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, 2006(4):93-101.

[6]RIK P. Bidirectio­nal dynamics of materialis­m and loneli⁃ ness:not just a vicious cycle[J].Journal of consumer re⁃ search,2013(12):615-617.

[7]JING W,RUI Z,BABA S. The lonely consumer:loner or conformer?[J].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,2102(4): 1 116-1 127.

[8]RUSSELL D W,CUTRONA C E,MCRAE C,GOMEZ M.

Is loneliness the same as being alone[J].The journal of psy⁃

chology,2012(1-2):7-22.

[9]DAHLBERG L,MCKEE K J. Correlates of social and emo⁃ tional loneliness in older people:evidence from an English community study[J].Aging & mental health,2014(4):504514.

[10]STEIN J Y,TUVAL M R. The social constructi­on of loneli⁃ ness:an integrativ­e conceptual­ization[J].Journal of con⁃ structivis­t psychology,2015(3):210-227.

[11]KUMARI C. Elderly perception of loneliness and ways of resolving it through positive ageing[J].Indian journal of ger⁃ ontology,2015(3):322-330.

[12]FREDRICA N,CHRISTINA V R,ANNA F K. The associ⁃ ation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lonelines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:a population- based study in western Finland[J]. BMC public health,2016(1):41-47.

[13]CACIOPPO J T,WILLIAM P. Loneliness:human nature and the need for social connection[M].New York:Norton, 2008:110.

[14]LUANAIGH C O,LAWLOR B A. Loneliness and the health of older people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ology,2008(12):213-221.

[15]VICTOR C R,BOWLING A. A longitudin­al analysis of loneliness among older people in Great Britain[J].The jour⁃ nal of psychology,2012(3):313-331.

[16]RUSSELL D W. UCLA loneliness scale(version 3):reli⁃ ability,validity and factor structure[J].Journal of personali⁃ ty assessment,1996(1):20-40.

[17]WEISS R S. Loneliness:the experience of emotional and

social isolation[M].MA:MIT Press,1973:23-24.

[18]DE JONG-GIERVELD,TILBURG J V T. A 6-item scale for overall,emotional and social loneliness:confirmato­ry tests on survey data[J].Research on aging,2006(5):582598.

[19]ROKACH A. From loneliness to belonging:a review[J].

Psychology journal,2011(2):70-81.

[20]VARGO S L,LUSH R F. Service- dominant logic:con⁃ tinuing the evolution[J].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⁃ ing science,2008(1):1-10.

[21]PRAHALAD C K,RAMASWAMY V. Co-creation experi⁃ ences:the next practice in value creation[J].Journal of in⁃ teractive marketing,2004(3):5-14.

[22]GEBAUER H,FLEISCH E,FRIEDLI T. Exploring the in⁃ terrelatio­nship among patterns of service strategy changes and organizati­onal design elements[J].Journal of service management,2010(1):103-129.

[23]LAMBERT D M,ENZ M G. Managing and measuring val⁃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