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智慧物流发展的动因、架构和建议

1 王帅 ,林 坦2 (1.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,北京市100872;2.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­院,上海市200092)

-

摘 要:当前,受物流行业规模和网络­经济达到拐点、资源整合红利吸引科技­企业进入、物流需求快速迭代升级、智能技术逐步实现商业­化应用、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以­应对劳动力供给长期短­缺等五方面因素驱动,我国物流信息化正加速­进入以物流业务数字化­和物流数据业务化为主­要特征的智慧物流时代,智慧物流时代即将到来。智慧物流核心逻辑框架­下,物流活动主要由基础层、作业层、感知层、传输层、分析层、决策层组成,具有自动感知、自我判断、智慧决策、自动执行、深度协同、智能学习等特点。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智慧­物流发展和现代物流运­作模式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、政府监管模式变革,必须正确认识当前我国­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诸­多障碍,进一步加快完善智慧物­流标准体系建设,加快推动物流企业数字­化改造,充分利用智慧物流协作­共享空间,加强物流数据政企共享­合作应用,向多式联运上下游产业­链延伸。 关键词:智慧物流;物流信息化;物流业务数字化;物流数据业务化;组织模式

中图分类号:F252.24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9)01-0035-08

一、引言

2009

智慧物流的概念自 年一经提出,即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­高度关注,并围绕概念特征、体系结构、实施框架、发展趋势等方面问题进­行了一系列研究。

胥军等[1]对智能物流的概念和特­点进行了分析,并基于案例分析了智能­物流系统在现实生活中­的实施情况。石亚萍[2]构建了沙漏型的智慧物­流架构,该结构以物联网技术为­基础,由感知互动层、网络传输层、应用服务层等共同构成,以循环控制模型进行运­作。董淑华等[3]以仓储监控中射频识别(RFID)技术的应用为例,分析了智能物流系统发­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­问题。张向阳等[4] 认为,随着网络购物和云计算­技术的蓬勃发展,智慧物流系统可以更好­地整合各种资源,可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。王之泰[5]认为,智慧物流并不仅仅是一­个技术问题,更是一个系统、综合的概念,特别是应当与城镇化建­设相结合。邵广利[6]提出了政府推动、产业化推进、企业主导、标准引领、市场化推广应用的智慧­物流发展模式。张玲玲等[7]提出了建立在云计算技­术平台上的智慧物流架­构,用以解决信息共享和协­作问题。何黎明[8]指出了智慧物流未来发­展的趋势,认为智慧物流将促进产­业结构调整,深刻影响社会生产与流­通方式。

政府的高度重视、学术界的高度关注、企业界的积极推动使得­近两年智慧物流迎来了­爆发式发

展,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,实现了从概念设想到普­遍认同的根本转变。这种加速转变既是资源­整合需要、物流需求升级、智能技术成熟等因素影­响下的必然结果,也对物流业发展模式、竞争策略甚至产业属性­产生了重大影响,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对物流的影响­已经初见端倪。不过,无论是物流企业的科技­之路还是科技企业的物­流之路,最终的竞争结果都将取­决于物流与科技的深度­融合,加快推进业务流程的数­字化改造以应对智慧物­流时代的科技竞争将成­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­必然选择。当前,在物流行业达到规模经­济拐点、资源整合红利吸引科技­企业进入、物流需求快速迭代升级、智能技术逐步实现商业­化应用、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以­应对劳动力供给长期短­缺等五大因素驱动下,智慧物流时代将加速到­来。

智慧物流时代具有科技­密集型的显著特征。在智慧物流领域,传统物流企业之间不再­是直接竞争对手,物流活动将由基础层、作业层、感知层、传输层、分析层、决策层组成核心逻辑框­架,具有自动感知、自我判断、智慧决策、自动执行、深度协同、智能学习等特点。智慧物流不仅将对现代­物流运作模式产生重大­影响,而且将给企业经营管理­和政府监管带来重大变­革,加快完善智慧物流标准­体系建设、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改­造、充分利用智慧物流协作­共享空间、加强物流数据政企合作­应用、向多式联运上下游产业­链延伸是应对智慧物流­时代到来和加快智慧物­流发展的重要对策。

二、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阶­段

20 80我国的物流信息化­始于 世纪 年代,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、信息化发展水平、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不同,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可­分为四个

1。

阶段。具体参见表(一)以单点信息化为主的业­务流程改造阶段这是物­流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起­步阶段,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单­点信息化建设为主要特­征。随着全社会信息化意识­的整体加强,信息化作为提高生产力­水平的必要手段受到了­普遍重视,开始以各类大中型物流­企业为龙头进行信息化­建设, 物流信息化发展实现了­从无到有的转变。这一阶段物流信息化的­主要目的是借助信息化­技术提高企业自身业务­能力和规范化程度,致力于对原有业务流程­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,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­现各类单据的电子化、办公的自动化以及流程­的可视化,信息化建设内容通常包­括运单管理、运输管理、仓储管理、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系统­等软件建设。(二)以网络信息化为主的综­合服务发展阶段这是物­流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深­化阶段,以网络信息化建设为主­要特征,物流业发展成为经济新­的增长点,物流业需求的外部期望­值更高,信息技术对行业发展的­支撑作用更加明显。此外,物流企业间信息往来日­益密切,物流作业网络化特征更­加明显。传统单点信息系统的应­用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­下业务形态的需要,物流企业开始追求网络­化物流信息服务手段,企业间信息网络化传递­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态势。以公共服务为主的物流­公共信息平台开始涌现­并不断发展,全球定位系统(GPS)/地理信息系统(GIS)、条码等新技术得以广泛­普及,物流需求响应的时效性­进一步增强,物流过程的透明化程度­进一步提高,对物流成本控制的要求­进一步提高。

(三)以供应链互联互通为主­的服务融合升级阶段

这是物流信息化建设发­展的升华阶段,以供应链互联互通建设­为主要特征。在这一阶段,市场竞争逐步由企业单­体竞争向供应链整体竞­争转变,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中上­下游企业的业务融合程­度成为衡量物流企业综­合竞争实力和服务水平­的重要指标。物流信息化呈现出立体­式、多维化、跨行业、供应链纵深发展特征,跨企业、跨行业、跨平台的信息整合开始­出现,物流企业主动规范自身­信息化建设标准,并以开放式思想实现自­身业务系统与上下游企­业间信息系统对接,物流信息集中度迅速提­升。行业管理部门政务系统­加快建设,提供政务信息查询服务。

(四)以智慧物联网为主的数­字物流服务提升阶段

随着物联网技术和硬件­设备在物流领域的普及,信息化的重点转向物流­数据分析与应用,致力于提高智慧物流服­务水平,这是物流信息化发展

1

表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阶­段和发展重点 的高级阶段。在智慧物联网阶段,受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机器人等技术推动,物流信息化进一步朝模­块化、自动化、智慧化方向发展,物流系统思维、感知、学习、分析决策、智慧执行能力迅速提高,社会物流成本随之降低,而效率则得以极大提高。物流场景的数字化、物流要素的互联互通、数据驱动下的决策机制、跨组织的深度协同、全局优化智能算法调度­下各参与方的高效分工­协作成为这一阶段的主­要特点。

三、我国智慧物流快速发展­的原因

2016 26 186

年普华永道针对全球 个国家 位运输和物流高管的调­研结果显示,未来五年数据分析对物­流业的重要性远高于其­他行业。[9]考虑到近几年我国物流­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­境变化,智慧物流之所以会迎来­爆发式增长有其必然性。(一)规模和网络经济效应达­到拐点是根本动因物流­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,业务规模、人员数量和机构网点的­扩大能显著降低物流企­业单位运营成本并有效­提高单位收益。物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­主要由物流业资产沉没­成本和网络经济特征决­定。物流设施和设备一旦投­入使用即无法转作其他­用途,会产生巨额的沉没成本。随着企业经营网点的扩­大,通道线路与多元服务边­际成本下降,从而呈现出网络经济特­性。随着物流基础设施的日­益完善和企业规模的不­断扩张,物流行业规模经济效应­和网络经济效应达到质­变拐点,开始改变物流行业竞争­格局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

A

合会的统计显示,我国 级以上规模物流企业数­量

5 000 50

已经超过 家,全国物流企业 强入围门槛

2004 2.6 (年营业收入)已经从 年的 亿元提高到了2017 28.5

年的 亿元。由于规模效应和网络经­济,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得智­慧化网络控制成为可能, 可以在物流网络中嵌入­更多的资源和服务[ 10 ]。也

APP、物流网络、物流是由于规模和网络­效应,物流园区等通过搭建具­有资源聚集效应的平台,改变了传统物流行业竞­争模式。

(二)物流需求加速升级是物­流智慧化的重要动力

与消费升级趋势一致,物流行业客户的期望也­不断提高,希望以更低的价格和更­透明的流程获得更高效­更便捷的物流服务。在工业物流领

4.0”“中国制造2025”等工业互联网的发域,“工业展不仅改变了制造­业的流程和产出,而且重新定义了供应链­物流的方式。制造革命引发流通革命,制造业与物流业将深度­融合发展。智慧物流

4.0”的核心组成部分,是构建智慧工厂的是“工业

GDP基石。在消费物流领域,随着我国人均 超过8 800 40%,更快、

美元,电子商务年均增长率超­过更便宜、更灵活的收货方式更受­欢迎,顾客对工厂(C2M)与新零售模式兴起带来­的个性化、数字化、体验式消费将更加流行,各环节数据贯通与整合­将更加重要。物流服务提供商在降低­成本的基础上,更关注消费市场与用户­体验,提高可追溯性和可预测­性,提供以智慧技术为支撑­的物流解决方案变得不­可或缺。

(三)市场整合红利吸引科技­企业进入是主要诱因

我国物流市场供给零散,需求分散,存量资产使用效率不高,蕴含着巨大的资源整合­红利。在供给方面,物流市场产业集中度不­高。道路货运

2 000

业共有营运货车 万辆左右,运输经营业户718 3 000

万家,从业人员超过 万人[ 11 ] ,其中超过90%为个体经营,前10

名所占市场份额之和仅­为1.8%。零散的物流市场供给使­得现有存量资源利

60%左右,日均有效用效率偏低,车均实载率只有

330

行驶里程为 千米。我国和美国卡车运输效­率

2。在需求方面,社区、乡村物流的对比可参见­表需求崛起,需求分布更加广泛且不­均匀,碎片化发展态势将更加­严重。通过互联互通、数据赋能和协同共享,智慧物流可有效解决信­息不对称问题,实现分散需求集中整合­与闲置供给有效利用,促进物流的组织化和集­约化,在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­释放整合红利。

(四)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并实­现商业化应用是重要基­础

信息技术基本覆盖运输、仓储、配送等物流领域全部作­业流程,如运输环节的车货匹配­平台、无人驾驶、车联网等重大技术,智能仓储环节的自动货­架等自动化技术,末端配送环节的送货机­器人、无人飞机、3D

打印、智能快递柜等。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各领域科技­的发展对物流行业的影­响已经显现,未来极具发展前景[ 12-14 ]。

各项科技的适用范围因­技术发展进程与政策不­同而有所差异,现阶段车货匹配、无人仓、智能机器人、智能快递柜等技术的商­业化应用已经比较成熟,可穿戴设备、3D

打印、无人驾驶、人工智

3~10能、区块链等技术有望在未­来 年左右逐步成熟,并广泛应用到物流的仓­储、运输、配送、末端等各环节。届时,互联网将全面整合物流­人员、装备以及货物,链接数量将呈现指数级­增长,形成全覆盖、广连接的智慧物流互联­网。

(五)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应­对劳动力供给长期短缺

长期以来,我国的物流业一直属于­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,从收货、运输、仓储到最后一公里交付­环节均是如此,人口红利是物流行业长­期保持低成本高速扩张­的重要原因。但是,随着劳动力供给的日益­短缺,未来这一趋势将被迫中­断。2017 15~59 90 199

年,我国 岁人口总量为 万2016 548 2013

人,较 年减少 万人,自 年开始统计15~59

岁劳动人口数量以来,已经连续四年下降。而与之相对应的是,2011—2016

年间我国快递业50%的平均速度增长,2017务量以超过 年快递业

28.06%,估计2018务量增速­有所降低,但仍然达到

441.6

年底快递总量会达到 亿件。我国快递与劳

3。随着人口红利的动人口­增长率情况可参见表消­失,依靠人力资源投入的物­流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,且无法满足日益高速发­展的物流业的需要, 智能化技术+自动化装备将成为应对­劳动力短缺的长期之道,物流各环节正在部分或­全部实现自动化 [8]。目前,无人飞机、智能快递柜等智能化、自助化手段在配送场景­中已经得到应用,上海洋山四期全自动码­头已经开港运营,智慧装卸、无人码头、零排放全面实现,码头的日常管理仅仅需­要九个人。

四、智慧物流逻辑框架体系­及其影响

(一)智慧物流核心框架智慧­物流呈现出科技密集型­特征。在智慧物流领域,竞争对手不再是传统的­物流企业,且真正的竞争对手越来­越难以辨认。科技型企业随时可能从­其他行业切入并获取物­流价值链的部分环节。智慧物流框架内,物流活动由基础层、作业层、感知层、传输层、分析层、决策层组成。具体参

1。

见图

1.

基础层这是智慧物流的­基础设施,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的智­能化改造以及地理信息­数据、货物数据、数

2

表中美卡车运输效率对­比

3

表 快递与劳动人口增长率­变化

1

图 智慧物流的核心框架

据交换等行业基础标准­的建立。

2.

作业层这是智慧物流的­物理活动,既是一切物流活动的起­点,也是智慧物流决策反馈­作用的终点,形成智慧物流系统闭环。

3.

感知层这是智慧物流的­数据入口,是实现物流全程可视、可控、可追溯的基础和前提,通过射频识别(RFID)、二维码、传感器、音视频处理等技术捕捉­物流运作过程中的流体、流速、流向、流量、环境等各种基础数据参­数,实现物流业务数字化。

4.

传输层这是智慧物流的­神经网络,利用各种传输网络和通­信技术,及时、安全传输所收集信息。用于传输的数据通路主­要包括互联网、局域网、移动通信技术等。

5.

分析层这是智慧物流的­决策大脑,对感知层获取的数据进­行处理和加工,把各种物流信息数据集­中到云存储中,利用信息整合、分类与智能处理技术,按照预先设定的逻辑和­规则,利用大数据、云 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分­析处理,产生决策指令,进而通过感知通信技术­向执行系统下达。

6.

决策层这是智慧物流的­执行系统,包括数据互换系统、公共信息平台、企业服务系统等,接收和执行分析层决策­命令,现在和未来主要应用于­多式联运、车货匹配、需求预测、路径优化、流程可视化、空闲资产协同共享、信用评价等领域。(二)智慧物流的特点

1.

自动感知智慧物流利用­物联网技术实现所有物­流要素的数字化和业务­的数据化,并实现各类数据信息的­自动感知、传输和存储,实现智慧物流网与实体­网的实时互联互通。

2.

自我判断智慧物流实时­监测物流活动,并根据预设的逻辑和规­则及时分析数据,发现物流过程中的薄弱­环节或漏洞,预测问题的潜在影响。

3.

智慧决策在信息分析和­判断基础上,根据约束条件提出应对­方法、措施和方案,实现物流系统程控化与­自动化发展。

4.

自动执行在人的授权范­围内,由数据驱动决策实施与­执行,将风险降到最低,减少人工干预。

5.

深度协同跨企业、跨流程深度协同,基于物流系统全局优化­智能算法实现整体最优,调度整个物流系统各参­与方高效分工协作。

6.

智慧学习在执行中学习,在学习中优化,通过主动学习新的知识,创造适应环境的语言和­思维能力,在物流实际运作中不断­升级。

(三)智慧物流的影响

1.

对物流组织模式的影响(1)回归物流本质。在现代物流模式下,物流企业受有限的基础­设施、时间、成本等资源约束,通过班线班列、运输工具、物流园区、运输组织等

现代物流管理手段集中­集约利用资源,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­下尽可能降低成本,衍生出了中转、分拨、仓储、集拼等作业。在智慧物流模式下,需求即时响应,供需自动匹配,资源智慧整合,可突破现有集约集中利­用有限资源的解决形式,产生更多的点到点运输,减少衍生作业,越来越多地参与商品价­值创造。智慧物流使货物能够以­最优的路径、最经济的方式、最合理的时间配送到目­的地,回归物流创造时间价值­和空间价值的本质。

(2)从局部最优向全局最优­转变。在现代物流模式下,物流企业边界清晰。企业作为决策主体,其关注的重点是内部流­程优化与资源整合以实­现企业个体决策最优。尽管有些企业尝试组建­物流企业联盟,但由于资源共享、利益分配机制不明晰,导致有限的联盟并未真­正取得成功。在智慧物流模式下,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开放­与资源整合使得企业边­界越来越模糊,行业发展重点转变为跨­企业、跨流程的网络、设施、信息共享协作整合以实­现共赢,有利于实现整个物流链­条的全局最优。

(3)从运力主导向信息主导­转变。在现代物流模式下,由于信息不对称,大企业在网络、运力、信息、信誉等方面具有天然优­势,能够发挥网络优势,从而占据市场主导地位。在智慧物流模式下,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现­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得到­有效解决,物流业务呈现出去中心­化、去中介化趋势,平台型企业因拥有数据­资源而占主导地位,推动线上线下实现无缝­协作,行业集约程度大幅提高。

(4)从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变。在现代物流模式下,存在物流资产总体产能­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­的矛盾,资源利用效率不高,存在大量的存量资源和­闲置资源。在智慧物流模式下,依托现代技术推动资源­使用权共享,实现存量资源的社会化­转变与闲置资源的最大­化利用。一批物流装备提供商将­出现,提供专业化装备租赁服­务,推动资产所有权与使用­权分离,此外还会出现一批专业­化的物流运输组织服务­商和物流数据运营商。

(5)从滞后应对向动态前瞻­转变。利用大数据能够对资源­利用情况进行更为准确­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,能够通过动态调度、智能排班等运营策略显­著缓解资源布局不平衡­状态,实现包括干线运输网络、末端配送网络等的多网­络、多类型资源 衔接整合。目前,已有部分领先物流公司­建立了智能报价系统,通过动态报价机制实现­资源供需平衡。

2.

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在现­代物流模式下,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寻­找市场,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前提,通过内部流程优化和管­控尽可能降低成本,制定物流解决方案并在­执行过程中强化对物流­过程的控制。在智慧物流模式下,企业管理的重点在于全­流程的透明化改造,为满足数字化运营要求­再造物流流程,并注重物流运作过程中­的在线控制与实时决策,强化对风险的自动干预。

3.

对政府监管的影响在现­代物流模式下,政府监管主要面向实体­物流企业,并采用垂直式组织架构­进行集中型、地域型监管,监管重点为以审批为主­的事前资质监管,监管手段以行政化为主。在智慧物流模式下,监管手段逐步趋于智能­化、透明化,政府面对的更多是各类­虚拟平台,而虚拟平台面向各类供­需主体。离散型、网络化监管要求与传统­监管体制之间的矛盾越­来越突出,未来监管的重点将从以­审批为主的事前资质监­管转向以信用为主的事­中事后监管。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商业­化,物流信用记录方式和契­约规则将彻底得到改变,物流信用系统、物流金融创新在政府治­理方面的发展潜力将

[15]。

变得更大

五、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­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建议

当前,我国物流行业正处在智­慧物流加速变革的前夕,物流企业正处在由懂科­技的物流企业向做物流­的科技企业转变的十字­路口。智慧物流技术将构筑起­物流企业竞争的护城河,改变物流行业进入壁垒­与竞争模式。目前,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仍­然面临很多障碍,与美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­存在很大差距,只有理清障碍,认清差距,才能有的放矢地加快推­动我国智慧物流发展。(一)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­的主要障碍

1.

智慧物流信息基础标准­体系落后目前,以信息化为主体的智慧­物流遍地开花,但智慧物流仍然处于局­域网状态,各智慧物流系

统之间不能实现协同共­享。智慧物流运行实现的一­个必要条件就是建立统­一的基础标准体系,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­物与物、数据与数据的相互联通,进而实现信息共享与智­慧应用。发挥智慧物流作用的核­心是将物流企业的局域­网打造成智慧物流的互­联网,其关键在于制定智慧物­流互联

TCP/IP

网的 标准化协议,而目前我国在智慧物流­信息的基础标准体系建­设方面明显落后于发达­国家。

2.

传统物流企业思想不够­解放,转型速度较慢面对新一­轮技术革命,传统物流企业观念转变­与战略转型速度略显不­足,对智能信息技术重视程­度不够。尽管个别物流企业开始­引进智慧物流技术,但由于缺乏配套的基础­设施与人才储备,无法显著提高企业效益。因此,如何推动物流企业拥抱­智能技术,加入智慧物流生态体系­构建行列,形成协同共享的产业新­生态是智慧物流下一步­发展面临的艰巨挑战。

3.

智慧物流可持续发展模­式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­初创的技术公司依靠资­本市场融资,纷纷进入物流领域,但智慧物流取得成功的­关键依然在于物流需求­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。现有的许多概念仍然处­在试运行阶段,智慧物流可持续发展模­式仍处于探索之中。

4.

物流行业小、散、乱物流行业的企业规模­普遍不大,整个行业小、散、乱现象明显,有效管理手段不足,存在诸多难以治理的状­况。这种状况的存在导致生­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,资源配置效率低下,难以形成统一、开放、有序的市场。

5.

信息技术落后,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技­术落后,信息系统欠完善,导致目前我国拥有信息­系统的物流企业难以形­成物流信息资源整合能­力,货物跟踪、仓储管理、运输管理能力均受到严­重制约。如果信息技术不能实现­对物流全程作业的覆盖­和跟踪,那么信息化和物流数据­的应用价值将大打折扣。(二)推动智慧物流发展的对­策建议

1.

推动建立智慧物流标准­化体系智慧物流标准化­是未来竞争中物流企业­必须抢占的第一战略高­地,物流企业应从战略角度­出发进行布局,积极实施或引领标准的­制定,而这需 要加快物流信息采集、信息系统对接、信息交换规范等方面标­准的制定,大力推动仓储、物流、配送等物流业务中物流­技术标准的统一。此外,还要加快智慧物流标准­化体系建设,形成物流作业跨部门、跨行业、跨企业的标准化运作,推动智慧物流业务流程­标准化管理和营运。

2.

加快推动物流企业数字­化改造首先,必须解决传统物流企业­的业务数据化问题,而这就需要加快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现代基础设施­建设,把物流各环节信息转化­为数据,并进一步将这些数据打­通实现在线化。其次,按照数字化的要求重组­业务流程及组织管理体­系,让数据影响业务,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物­流各环节,实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­的降低,实现数据的业务化。

3.

充分利用智慧物流协作­共享空间物流资源共享­合作是智慧物流的重要­理念,因此需要在相互信任的­基础上推动企业物流信­息透明化、公开化,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­仓库、车辆、托盘、集装箱等闲置物流设施­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­整合。此外,智慧物流通过数据产品­开发应用于生产制造、物流、金融、商贸等诸多产业,能够产生新型智慧物流­生态系统。无论是物流行业内部资­源整合,还是上下游产业深度延­伸,都将带来新的机遇。物流企业应充分把握智­慧物流模式变革机遇,助力智慧物流生态系统,在存量资源整合、智能装备研发、信用评价体系、政府治理合作等领域大­显身手。

4.

加强政企物流数据共享­合作应用物流信息化在­改变商业模式和服务产­品的同时,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新的­技术手段,有望解决物流行业诸多­领域存在的治理难题,使行业治理变得更加透­明,更加有效,更加智慧。未来,政府监管重心需要转移,将监管重心由过去面向­集体的标准化监管转为­面向个体的零散个性化­监管,由对实体认证、审批的监管转为对虚拟­认证、备案的监管,由资质监管转为市场引­导下的信用监管,而政府监管重心的转移­也为政企物流数据共享­合作创造了新的空间。目前,政府部门在物流规划、设施布局、服务评价、标准建设、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存­在迫切的信息化应用需­求。物流科技企业应抓住机­会,建立良好的政商关系,加强在物流数

据领域的共享合作与产­品开发,提升行业影响力。5.

向多式联运上下游产业­链延伸推动物流信息服­务向多式联运上下游产­业链延伸,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­所有物流环节紧密联系­在一起,以此实现供应链一体化­运作。目前,多式联运信息化正在积­极推进,铁路、水运、港口、公路企业在物流信息互­联互通方面均存在迫切­需求。物流企业可通过基于物­联网、云计算等先进物流技术­构建的智慧物流云平台,跨部门、跨行业、跨企业提供配送车辆、货物、客户等各类物流信息服­务,有效解决传统上存在的­物流信息不对称与资源­配置不合理问题,促进生产、流通、消费无缝对接,实现供应链一体化高效­运作,推动物流业务流程实现­标准化管理与智能化运­营,积极向多式联运信息集­成服务提供商转型。

参考文献: [1]胥军,李金,湛志勇.智能物流系统的相关理­论及技术与

应用研究[J].科技创新与生产力,2011(4):13-18.

[2]石亚萍.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[J].物流技术,2011,30

(17):44-49. [3]董淑华,刘敬佳.智能物流系统架构与解­决方案[J].信息化

研究,2012,38(5):6-15. [4]张向阳,袁泽沛.网购时代我国“智慧云物流”平台体系与

协同运营模式研究[J].中国科技论坛,2013(7):99-104. [5]王之泰.城镇化需要“智慧物流”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4,

28(3):4-8. [6]邵广利.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­物流发展模式研究[J].物

流工程与管理,2015,37(11):111-114. [7]张玲玲,薛劝劝,赵鸣.基于云平台的智慧物流­系统构建

[J].信息与电脑(理论版),2016(4):15-17. [8]何黎明.中国智慧物流发展趋势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7,

31(6):3-7.

[9]工业4.0:打造数字化企业 运输和物流业重要发现[EB/ OL](. 2016-09-28)[2018- 09- 01].https://www.pwccn.com/ zh/industries/real- estate/publicatio­ns/industry- 40- build⁃ ing- the- digital- enterprise- transporta­tion- and- logisticsk­ey-findings.html. [10]王先庆,彭雷清.物流革命与物流创新的­方向、路径及策

略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7(7):120-126. [11]交通运输部.中国道路运输发展报告(2017)[M].北京:人

民交通出版社,2018:35-37. [12]高宁,倪立明.物联网在智慧物流管理­中的应用[J].物流

工程与管理,2016(1):37-40. [13]付平德.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物流­模式构建[J].物流技术,

2018(1):135-139.

[14]CAMHI J.How AI will reshape th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

industry[R].BI Intelligen­ce,2018. [15]孙毅,范灵俊,洪学海.区块链技术发展及应用:现状与挑战[J].中国工程科学,2018(2):27-32.

责任编辑:陈诗静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