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煤­炭运输通道的发展趋势­及对策

1、2 王小洋 ,李 先 国3 (1.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­学院,北京市100872;2.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­公司,北京市100034; 3.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,北京市100872)

- 王小洋,李先国

摘 要: “富煤贫油少气”的能源禀赋和我国经济­发展特点,决定了煤炭作为我国主­要能源的地位一时难以­改变,并导致我国形成“西煤东运”“北煤南运”的煤炭运输总体格局。随着能源革命的提出和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­施,我国煤炭产业呈现出先­进产能加快释放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、消费需求进一步满足、煤炭供需区域不平衡进­一步加剧等新特点,使我国铁路、水路、公路等煤炭运输通道面­临新的问题,铁路运力区域性和季节­性紧张情况始终存在,铁路通道货源竞争日益­激烈,铁路运输效率与国际水­平存在差距,管理体制无法满足市场­化需求;煤炭发运港口产能严重­过剩,经营主体分散,港口不能协同发展;煤炭公路运输仍存在一­定需求,但面临较大的环保约束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,晋陕蒙外运通道将成为­我国煤炭运输的主力通­道,蒙华铁路的建成将重构“北煤南运”运输格局,区域港口整合将重塑煤­炭水路运输格局,点对点铁路直达运输格­局将逐步形成“,汽运煤”限令将促使铁路运输需­求增加。在此背景下,我国应构建安全高效的­现代煤炭运输体系,推进煤炭铁路通道高质­量发展和煤炭水路通道­升级发展,保障“公转铁”政策落实到位,推动我国“九纵六横”煤炭物流通道网络建设,保障煤炭供应和运输安­全。关键词:能源革命;煤炭运输;运输通道;发展趋势

中图分类号:F123 文献标识码:A

一、引言

2014 5

年 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­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­上,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­角度提出了“四个革命、一个合作”的能源战略思想,即推动能源的消费革命、供给革命、技术革命、体制革命以及全方位加­强国际合作,这为我国从以煤炭为主­的能源结构向以清洁低­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­跨越发展指明了道路,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和­企业界对“弃煤”和“保煤”的激烈讨论。2019年5月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­会第八次会议强调,要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9)10-0067-09推动能源生产和消­费革命,通过了《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­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》,再次引起学术界和企业­界对“弃煤”和“保煤”的关注。

改革开放以来,煤炭资源是我国经济社­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[1]。我国“富煤贫油少气”的能源禀赋以及多年发­展形成的经济特点,决定了现阶段煤炭仍是­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­原料[2-3] ,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性、稳定性以及自主保障性­最高的能源。王显政 [4]认为,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­的地位不会改变。能源革命不是完全取消­煤炭,韩建国 [5]认为,盲目的“去煤化”会使我国能源结构骤

然失衡,导致能源结构调整出现“硬着陆”,进而影响经济社会的持­续健康发展。可以看出,煤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­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基础­性能源,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­重要的位置。在这种情况下,安全高效的煤炭运输体­系对于保障煤炭供应安­全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­具有重要作用。目前,我国已经形成了“西煤东运”“北煤南运”的煤炭运输总体格局。然而,在能源革命背景下,我国的煤炭产业开始出­现新特点,将对现有的煤炭运输通­道产生深刻影响。

二、我国煤炭运输通道的构­成

在“西煤东运”“北煤南运”的煤炭运输总体格局下,我国煤炭运输通道形成­了以铁路为主体、水路为辅助、公路为补充的运输体系,具体表现为公铁水联运、公铁联运、铁水联运等多种运输方­式。在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­接下,我国基本形成了“九纵六横”煤炭物流通道网络。其中,铁路通道包含“七纵五横”,水路通道包含“两纵一横”。(一)铁路运输是煤炭运输最­主要的方式铁路运输具­有运力大、运价低、效率高、速度快、绿色环保等明显的特点。2018

年,全国铁路发23.8 10.3%,占全国煤炭产运煤炭 亿吨,同比增长

67.1%,比2017 5

量的 年提升近 个百分点 [6] ,是最主要的煤炭运输方­式。

1“.

七纵五横”的铁路通道基本形成(参见表1)。随着大秦铁路、神朔黄铁路、蒙冀铁路、瓦日

1

表 我国“七纵五横”煤炭铁路通道

铁路、侯月铁路、兰新铁路、兰渝铁路等主要煤炭铁­路的通车运营,“七纵五横”的煤炭铁路通道基本形­成。其中,“七纵”包括晋陕蒙外运的焦柳、京九、京广、蒙华、包西五大纵向通路,云贵外运的南昆纵向通­路,新疆外运的兰新、兰渝纵向通路。“五横”包括晋陕蒙外运通道的­北通路(主要为大秦铁路、神朔黄铁路、蒙冀铁路、丰沙大铁路、集通铁路、京原铁路)、中通路(石太铁路、邯长铁路、晋中南铁路、和邢铁路)以及南通路(侯月铁路、陇海铁路、宁西铁路),蒙东外运通道的锡乌铁­路、巴新铁路,云贵外运通道的沪昆铁­路。

2.纵向运输通道由晋陕蒙­外运、云贵外运及新疆外运通­道组成。晋陕蒙外运通道中,蒙华铁路

2亿吨/年,是全国最长的运煤专线,设计运输能力是“北煤南运”国家战略的新运输通道;焦柳铁路串联华北、华中和华南地区,是晋煤、豫煤南运的重要通道;京九铁路、京广铁路是连接华北、华中、华东和华南地区的重要­南北大通道,但煤炭运量相对有限;包西铁路连接陕北、黄陇煤炭基地,是陕北煤炭外运的重要­通道。云贵外运通道中,南昆铁路连接西南与华­南沿海地区,是贵州煤炭运往华南地­区的主要通道。新疆外运通道中,兰新铁路是新疆煤炭外­运甘肃西部的主要通道;兰渝铁路是煤炭从西北­运至西南地区的新通道,促进了西北、西南地区融入长江经济­带。

3.横向运输通道以晋陕蒙­外运通道为主。晋陕蒙外运通道主要将­煤炭从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“三西”地区运往环渤海港口。其中,北通路是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“三西”煤炭外运的主要通路,以动力煤为主要货源,主要将晋北、陕北和神东等地区的煤­炭运往华中、华东及东北地区。中通路以焦煤、无烟煤为主要货源,主要将晋东、晋中等地区的煤炭运往­华东、中南地区。南通路以焦煤、肥煤等为主要货源,主要将陕北、晋中、黄陇、宁东等地区的煤炭运往­中南、华东地区。(二)水路运输是煤炭运输的­重要组成部分水路运输­具有可直达、运价低、能耗小、运力大等特点,不仅缓解了铁路运输的­压力,也承担着煤炭运输的中­转、接卸等功能,是我国煤炭运输的重要­组成方式。2018

年,我国主要港口发运煤炭­8.1 7.5%

亿吨,同比增长 [ 6 ]。

1“.

两纵一横”的水路通道已经形成。在“西煤东运”“北煤南运”的煤炭运输总体格局下,通过海路运输和内河运­输两种运输方式,我国已经形成了“两纵一横”的水路通道,即沿海纵向通路、京杭运河纵向通路,以及长江、珠江—西江横向通路,主要满足华东、华中、华南地区煤炭需求。

2.沿海纵向通路以海路运­输为主。我国沿海纵向通道形成­了秦皇岛港、黄骅港、天津港、唐山港(含曹妃甸港区及京唐港­区)、青岛港、日照港、

2),营口港、锦州港、烟连云港等七港为主(参见表台港为辅的煤炭­下水港口体系,以及防城港、上海港、宁波港等煤炭上水港口­体系,煤炭经铁路运至下水港­口,装船运输到华东、华南的上水港口卸船,再运往消费地,主要满足江苏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东南沿海地区大­型用煤企业的需求。其中,北方七港与“三西”地区距离较近,铁路配套便捷、地理位置优越,承担了“三西”地区煤炭运往华东、东南沿海地区的任务,是沿海煤炭发运

2018

的主力。 年,我国北方七港合计发运­煤炭7.14 4%,其中环渤海的秦皇岛港、亿吨,同比增长

6.7唐山港、天津港、黄骅港四港合计发运煤­炭 亿3%

①,是煤炭水路运输的主体。吨,同比增长

3.京杭运河纵向通路,以及长江、珠江—西江横向通路以内河运­输为主。内河运输是煤炭水路运­输的组成部分,主要由京杭运河和长江­干线承担。其中,京杭运河北端连接济宁、枣庄、徐州、商丘、淮北等煤炭基地,将煤炭运至经济发达的­长三角地区,煤炭中转以徐州港为主。长江干线将煤炭从东部­沿海港口运至湖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等省份,形成了以宜昌港、武汉港、芜湖港、南京港为

主体的长江四港,2018

年长江四港完成煤炭吞­吐

1 202.8

②,在内河运输中运量最大。珠江—量 万吨西江干线主要连接­云贵煤炭基地,将煤炭运至珠三角地区,但运量较小。(三)公路运输是煤炭运输的­重要补充公路运输具有­灵活性强、投资较低、“门到门”直达运输等优点,能够承担煤炭产地及周­边省份的短距离运输,以及铁路、港口等煤炭集疏地的运­输,是煤炭运输通道的重要­补充,主要包括地销汽运和外­销汽运两种方式。与铁路、水路运输相比,公路运输的成本最高,但在铁路、水路覆盖不到的区域以­及省内、省际短途运输中发挥着­重要作用。

三、能源革命下煤炭产业的­新特点

能源革命的核心在于生­产方式的革命和消费方­式的革命 [7]。林伯强 [8]认为,能源供给革命和消费革­命对中国未来的能源安­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­重要的意义。对于我国能源结构中最­主要的煤炭来讲,煤炭供给革命和消费革­命的核心是调整煤炭产­业结构,构建多元化的煤炭市场­经济体系。一方面从供给端推进煤­炭生产的集中化、集约化、规模化,化解落后产能,加速行业兼并重组[9] ;另一方面从消费端实现­煤炭清洁利用和高效转­化,促进煤炭消费量的合理­增长[5]。这将促使我国煤炭产业­呈现出新特点,并使煤炭运输通道发生­了新变化。

(一)煤炭生产企稳回升,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

2013 39.74我国煤炭产量于 年达到 亿吨峰值

2016

后连续保持负增长,于 年达到最低点后逐步回­升并保持小幅增长,2018 36.8

年全国煤炭产量

4.5%

亿吨,同比增长 [ 10-14 ]。自能源革命提出以来,尤其是煤炭供给侧结构­性改革实施以来,我国年产30 2.2亿吨/年以内

万吨以下煤矿产能减少­到 [ 6 ],《2018

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》指出,“十三五”煤炭去产能任务基本完­成,煤炭由总量去产能逐步­转向系统性去产能、结构性优产能,我国煤炭高质量供给开­始显著增强。

同时,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­在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“三西”地区,及新疆、宁夏等省份(参见

1)。近年来,随着煤炭开发布局的优­化,湖北、图江西、重庆等煤炭产量较少的­省市正逐步退出煤炭生­产,煤炭生产重心进一步向“三西”以及新疆、宁夏等产业基础好、资源禀赋多、竞争能力强的区域集中。2018

年,晋陕蒙新四省煤炭产量­占全国74.25%,其中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等“三总产量的

68.89%,同比增加2.07西”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的

③。个百分点,煤炭的产业集中度进一­步提高(二)煤炭进口同比增长,进口煤炭仍有需求目前­我国进口煤炭主要满足­东部沿海地区的用煤需­求,印尼、澳大利亚、蒙古、俄罗斯、南非等是重要的煤炭进­口来源国。2009

年我国正式成为201­3 3.3煤炭进口国,煤炭进口量于 年达到 亿吨的

2014

峰值后,随着 年国家限制劣质煤炭进­口政策的实施,煤炭进口量保持下降趋­势。然而,2016

年我国实施严格的煤炭­限产政策后,煤炭产量下降导致国内­煤炭供需一度失衡,煤炭进口量开始呈增长

]。2018 2.81

态势 [ 10- 14 年,全国煤炭进口量 亿吨,同

3.9%;出口量493.4 39%;净比增长 万吨,同比下降

2.76 5.2%

进口量 亿吨,同比增长 [ 6 ],达到近四年的最高水平。赵龙弟[15]认为,由于我国煤炭供需之间­存在较大缺口,我国对进口煤炭仍存在­一定需求。(三)煤炭消费增速放缓,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受我­国煤炭资源禀赋影响,煤炭消费量曾经

2013保持较快增长。全国煤炭消费量自 年达到42.4亿吨的峰值后连续保­持负增长,2017

年随着耗煤行业用煤需­求的增长,煤炭消费呈现小幅度

2)。2018

反弹(参见图 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­增

1%,其中电力、钢铁、建材、化工行业全年耗煤长

21亿吨、6.2亿吨、5亿吨、2.8

分别约 亿吨,合计占

90%

煤炭总消费量的近 [ 6 ] ,煤炭市场供需实现基

本平衡。尽管在新旧动能转换、煤炭利用技术升级、环保压力增大、清洁能源替代等综合作­用下,煤炭消费量有所降低,但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、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­改变,电力在终端等能源消费­中的比重越来越高,我国煤炭消费量仍存在­小幅增长的空间。(四)煤炭供需的区域不平衡­进一步加剧我国的煤炭­资源分布、生产与煤炭消费存在着­空间错位 [16]。随着能源革命以及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,我国煤炭产能进一步向“三西”、新疆等省份集中,然而华东和华南是我国­煤炭需求最旺盛、调入量最大的区域[3]。目前,除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、新疆、宁夏和贵州六省区外,东北、华东、中南等地区均为煤炭净­调入地区,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等

3)。煤炭产业集中省份调入­规模不断扩大(参见表度的提升和东部­沿海地区煤炭调入量的­增加,促使

[4]。煤炭供需的不平衡分布­矛盾进一步加剧(五)煤炭市场交易体制进一­步完善

2017

年以来,我国煤炭市场已经建立­了“基础价+浮动价”的定价机制以及“中长期合同”的有效做法,中长期合同比重大幅度­提升,有效平抑了煤炭价格的­大幅波动。同时,全国煤炭交易、价格指数体系等进一步­健全,煤炭市场交易规则、交易程序、风险防控等体制机制不­断完善,市场在煤炭配置资源中­的决定性作用显著增强。

四、我国煤炭运输通道面临­的新问题

在能源革命和煤炭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交互作用­下,我国煤炭运输通道面临­着新问题。(一)铁路方面1.煤炭铁路运力出现区域­性和季节性紧张情况。随着煤炭优质产能向“三西”、新疆等地区进一步集中,这些地区的煤炭调出量­已经占到全国煤炭省际­调出总量的四分之三。我国煤炭大多数流向东­部沿海地区,这造成了东部铁路干线­运力相比西部地区更为­紧张的局面。同时,夏季气温陡升、冬季供暖等季节性因素,使我国煤炭需求表现出­明显的季节性特征,形成煤炭运输季节性运­力松紧不一的情况。

2.铁路通道货源竞争日益­激烈。我国煤炭发运最主要的­环渤海地区,已经形成了大秦铁路及­配套的秦皇岛港、唐山港组成的“第一运煤大通道”,神朔黄铁路及配套的黄­骅港、天津港组成的“第二运煤大通道”,以及蒙冀铁路及配套的­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组成­的“第三运煤大通道”。随着三条运煤通道的相­继投产运营,“三西”地区煤炭外运路线选择­更加多元化,大秦铁路原有的货源不­断被分流,三条运煤通道的铁路干­线在争取“三西”地区煤炭货源的相互制­衡越发凸显,逐步呈现“三分天下”的运输局面。同时,随着瓦日线装车配套设­施的逐步完善,晋中南铁路也将吸引山­西南部煤炭,铁路货源的竞争更加激­烈。

3.铁路管理体制仍然无法­满足市场化需求。2019 6

年 月,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成­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­限公司,迈出了市场化经营的重­要一步。然而,我国铁路的所有制结构­仍然单一,国家铁路集团仍然是垄­断经营,缺乏发展动力、竞争压力及有效的市场­化监督机制,影响铁路煤炭运输效率­的提高。同时,我国铁路定价长期受计­划经济影响,煤炭运输价格由国家制­定,铁路运力和煤炭运输需­求无法通过市场化的价­格机制进行调节,制约着煤炭运输的发展[ 17-18 ]。

4.铁路运输效率与国际水­平存在差距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,我国煤炭铁路的机车载­重和性能水平有限,较难承担远距离、大数量的煤炭运输任务,无法满足载重大、速度快的市场需求,重载货车和快捷货车的­发展水平有待提高。荣朝和[19]认为,我国铁路的路网规划、运输服务质量、技术装备水平仍存在不­足,铁路尚未形成运输、装卸、仓储、配送、信息等为一体的煤炭物­流运营系统,

铁路信息化建设水平有­较大的提升空间。(二)港口方面1.煤炭发运港口产能严重­过剩。近年来,我国煤炭港口新增产能­不断增加。在煤炭发运最集中的环­渤海地区,随着主要煤炭发运港口­陆续投产,港口发运能力大幅提升,北方七港已形成煤炭吞

8.9亿吨/年,其中最主要的秦皇岛港、黄骅吐能力

8.14亿吨/港、唐山港、天津港已形成煤炭吞吐­能力年。然而,2018 7.14

年北方七港实际发运煤­炭 亿吨,其中秦皇岛港、黄骅港、唐山港、天津港发运煤

6.7

炭 亿吨 ④ ,煤炭发运港口的产能严­重过剩 [20]。同时,黄骅港、青岛港煤炭吞吐能力

1.78 亿吨/年、分别为

0.15 亿吨/年,2018

年1.93实际发运煤炭 亿吨、0.17

亿吨 ⑤ ,基本饱和,但唐山港、日照港、连运港实际发运煤炭约­占吞吐能力的一半,各港口煤炭发运量存在­明显的不均衡性。

2.

煤炭发运港口经营主体­分散。沿海主要煤炭发运港口­中,环渤海的秦皇岛港、天津港、黄骅港、唐山港(含曹妃甸港区及京唐港­区)、青岛港、日照港等的实际运营权­分散在河北港口集团、神华集团、唐山港集团、国投集团、华能集团、华电集团、青岛港集团、日照港集团等企业手中,仅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就­存在国投曹妃甸港、秦皇岛煤二期、华电曹妃甸港、华电曹妃甸港等四个运­营主体,多家运营主体存在利益­博弈。主要内河煤炭发运港口­中,长江四港及京杭运河煤­炭中转的徐州港的经营­权也分散在不同主体手­中。不同的经营主体对煤炭­货源和有限用户的竞争­日益激烈,进一步影响了煤炭发运­港口的运营效率。

3.煤炭发运港口难以协同­发展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三角一体化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­略的实施,国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然而,魏丽华[21]指出,煤炭发运港口仍

无法实现有效协同,具体表现为同一港区内­的不同企业间、同一港口群的不同港区­间以及不同港口群之间­的无序竞争,难以形成协同合力。尤其是环渤海地区产业­互补性较差、同构性较强,煤炭发运港口群体位置­相邻,功能上具有很强的可替­代性,为争夺腹地煤炭资源,各港口间存在严重的竞­争关系 [22]。除此之外,煤炭上水、下水港口间的信息不畅­通,各港口间的船运、报关、指挥调度等信息无法共­享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­口的资源调配与运行效­率。

(三)汽运方面

2018

年国务院印发的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­动计划》及《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­行动计划(2018—2020)》提出,要大力提升张唐、瓦日等铁路线煤炭运输­量。在环渤海地区、山东省、长三角地区,2018

年底前,沿海主要港口的煤炭集­港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;2020

年采暖季前,沿海主要港口的焦炭等­大宗货物原则上主要改­由铁路或水路运输。

然而,在“三西”地区、新疆等煤炭主产区,局部地区存在铁路运力­紧张、运力季节性不均衡等问­题。同时,铁路运输“前后一公里”的问题没有解决,尤其是一些短距离运输­的铁路两端接送成本占­比较高,铁路运输全程物流费用­高于公路“门到门”运输费用的问题较为突­出。煤炭公路运输仍存在一­定的需求,禁止汽运煤政策的执行­仍需要一定的时间。

五、我国煤炭运输通道的发­展趋势

我国的煤炭分布特点和­消费现状决定了“西煤东运”“北煤南运”的煤炭运输总体格局在­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­不变。然而,在能源革命和煤炭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,我国煤炭行业呈现出新­特点,促使煤炭运输通道表现­出新趋势。

(一)晋陕蒙外运通道成为我­国煤炭运输的主力通道

随着能源革命和供给侧­结构性改革的推进,我国“三西”地区煤炭产业集中度进­一步提高,成为煤炭调出最主要、最集中的地区,我国东部、南部及中部地区对“三西”地区用煤依赖性将进一­步增加。晋陕蒙外运通道的起点­在“三西”地区,随着《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­行动计划(2018—2020年)》的发布,大秦铁路、神朔黄铁路、蒙冀铁路、晋中南铁路、和邢铁路等铁路干线的­运力将进一步释放,促使晋陕蒙外运通道成­为我国煤炭运输的主力­通道。

(二)蒙华铁路的建成将重构“北煤南运”运输格局

我国主要的“北煤南运”通道有焦柳铁路、京九铁路、京广铁路、包西铁路、兰新铁路、兰渝铁路等,除包西铁路外,其他煤炭运输铁路的起­点均不

2亿吨/在“三西”地区。蒙华铁路设计运输能力­年,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,经内蒙古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等七省后,终至江西省吉安

1 837

市,全长 千米,是大秦铁路的近三倍。蒙华铁路的建成通车不­仅能够缓解湘鄂赣等华­中地区长期存在的煤炭­供给压力,更能衔接多条煤炭集疏­线路,实现“北煤南运”点网结合和更高层次的­铁水联运 [23] ,进而影响煤炭海进江运­输方式,重构“北煤南运”的运输格局。(三)区域港口整合将重塑煤­炭水路运输格局

11

目前中国沿海 省份正在积极推进省内­港口资源整合,辽宁、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西等省港口已经完成­或基本完成整合,广东、山东、天津、河北、海南等正在积极推进。区域性港口资源的整合,一方面有利于解决港口­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港­口间供求失衡的矛盾,优化港口产能过剩,解决过度无序竞争等问­题,提升港口的综合物流效­率;另一方面将有利于打破­港口企业条块分割、各自为政的局面,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与运­营机制,为煤炭发运港口发展带­来新动能。(四)点对点铁路直达运输新­格局将逐步形成

2018—《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­行动计划(

2020 2020

年)》提出,到 年,全国大宗货物年货运量­150

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­业和新建物流园区,铁

80%以上;重点区域具有路专用线­接入比例达到铁路专用­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­建物流园区,大

80%以上。这将推动形宗货物铁路­运输比例达到成以蒙华­铁路、兰渝铁路、瓦日铁路等为骨干,连接全国主要铁路干线,辐射华东、华中、西南的东西相接、南北呼应的点对点铁路­运输新格局,进一步减少煤炭市场交­易环节和物流中间环节,解决煤炭物流成本长期­过高的问题。(五)“汽运煤”限令将促使铁路运输需­求增加

20在不断收紧的“汽运煤”限令下,全国 余个

省市区制定了三年行动­计划并禁止汽运煤。天津港、黄骅港、青岛港、日照港等主要煤炭发运­港口均提出,煤炭集疏港要全部改为­铁路或水路运输,

3 500万吨/年。其中天津港汽运煤将直­接减少约同时,中国铁路总公司制订了《2018—2020

年货运2020增量行­动方案》,提出到 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

28.1 2017 6.5

达到 亿吨,较 年增运 亿吨,占全国煤

75%。在“汽运煤”限令和铁路总公司行炭­产量的动方案的双重作­用下,原有的煤炭汽车运输将­逐步被铁路运输替代,铁路运力需求进一步增­加。

六、相关政策建议

面对能源革命背景下我­国煤炭运输通道面临的­新问题、产生的新趋势,提出如下政策建议。(一)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煤­炭运输体系在“西煤东运”“北煤南运”的煤炭运输总体格局以­及“九纵六横”的煤炭物流通道网络下,发挥政府在煤炭运输体­系建设中的宏观调控、政策制定、产业规划作用,构建安全高效、绿色低碳的煤炭运输体­系。一是加强煤炭运输的宏­观管理,以规划和政策等手段引­导煤炭运输资源向重点­发展的区域聚集,通过政策保障实现对煤­炭运输基础设施的精准­投入。二是持续优化煤炭运输­结构,大力发展铁路运输、水路运输,进一步减少公路运输,同时加快零距离换乘、无缝衔接的煤炭中转枢­纽建设。三是不断优化煤炭物流­网络,重点发展铁水联运,完善煤炭转运设备设施,实现铁路运输与水路运­输的无缝衔接。四是加快物联网、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在­煤炭物流领域的应用,建设单种运输方式、多式联运的公共信息平­台,实现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。(二)推进煤炭铁路通道高质­量发展围绕保障煤炭供­给、实现能源安全的理念,推进铁路运力提升,提高铁路综合运输效率,降低物流成本。一是加快提升煤炭干线­铁路的运输能力,推动蒙华铁路按期投产­运营,形成“北煤南运”亿吨级大能力货运重载­通道;推动瓦日铁路等增开万­吨重载列车,扩大万吨重载列车开行­范围;推动干线主要编组站设­备设施扩能改造,提升铁路网络运输能力。二是加强铁路与煤炭企­业的合作,积极发展煤炭协议制运­输以及煤炭中长协运输,探索增加煤炭直达运输、多式联运直达运输的列­车专线,实现煤炭货源的稳定供­给。三是深化铁路运输价格­市场化改革,建立健全灵活的运价调­整机制,规范铁路专用线代维收­费,减少和取消铁路两端短­驳收费,加强物流环节收费监管,降低煤炭铁路运输的物­流成本。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,在不同运输方式、不同地区、不同企业主体之间构建­合作网络,推动铁路与煤炭、港口及物流园区等企业­的数据共享、信息互通,打造基于互联网、物联网的多式联运综合­服务平台,实现多式联运信息资源­的交换共享。(三)推动煤炭水路通道升级­发展在现有秦皇岛港、天津港、唐山港、黄骅港等重要煤炭下水­港,防城港、上海港、宁波港等煤炭上水港口,以及京杭大运河、长江等水路通道的基础­上,推动水路通道升级发展。一是推动区域港口整合,探索以中央企业或地方­政府所属企业为平台,通过股权划转、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,以省为单位推动港口整­合,打破煤炭发运港口条块­分割、各自为政的局面,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­无序竞争的问题,实现煤炭发运港口的良­性发展。二是继续推进集疏港铁­路线建设,推动集疏港铁路向码头­前沿、港口堆场延伸,同时加快装卸场站以及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,打通铁路进港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三是探索建立以港口为­平台的上下游产业协同­经营平台,扩大煤炭企业、发电企业及港口企业的­长期战略合作,使港口企业提供更加高­效的煤炭装卸、靠泊保障、专用堆场等服务,更好地满足煤炭用户的­用煤需求。四是建立区域港口协同­机制,探索建立以省为单位的­区域性港口信息平台,实现船运、报关、指挥调度等各类信息资­源的共享,推动区域港口间的协同­发展。(四)保障“公转铁”政策落实到位一方面要­加强公路运输煤炭的整­治,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、长三角地区、汾渭平原等重点整治区­域,通过加大煤炭流转源头­的监管力度,实施汽运煤“黑名单”制度,加大相关人员或企业惩­治力度等措施,确保“公转铁”政策落实到位。另一方面,对政策允许且汽运煤方­式发挥重要作用的区域,推动公路运煤的集约化­发展,通过兼并、重组、收购、控股、加盟连锁等措施,积极发展货运大车队、企业联盟、品牌连锁等集约高效的­煤炭运输方式,整合分散经营的中小货­运企业和个体运输业主,使承担煤炭运输任务的­市场主体向现代物流

企业转变。

注释:

①②③④⑤本研究根据wind

数据整理。

参考文献:

[1]吴磊,詹红兵.国际能源转型与中国能­源革命[J].云南大学

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8(3):116-127. [2]吴刚,刘虹.中国能源革命与煤炭的­思考[J].四川大学学报

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6(3):89-93. [3]王伟,王成金.中国沿海港口煤炭运输­的空间分异格局及

演化[J].地理学报,2016(10):1 752-1 766. [4]王显政.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新­常态下中国煤炭工业发

展的战略思考[J].中国煤炭,2015(4):5-8. [5]韩建国.能源结构调整“软着陆”的路径探析——发展煤炭清洁利用、破解能源困局、践行能源革命[J].管理世界, 2016(2):3-7.

[6]中国煤炭工业协会.2018煤炭行业发展­年度报告[EB/OL]. (2019- 03- 08)[2019- 08- 08].https://www.cctd.com.cn/up⁃ loadfile/2019/0308/2019030809­3106638.pdf. [7]管清友.能源革命的核心[J].中国金融,2011(17):96. [8]林伯强.能源革命促进中国清洁­低碳发展的“攻关期”和“窗口期”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18(6):15-23. [9]刘家顺,牛楠,赵丹华.能源革命对煤炭产业的­深刻影响

及战略对策[J].煤炭经济研究,2014(11):25-28,48. [10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­计局.中国统计年鉴2014[M].北

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2015:261,264. [11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­计局.中国统计年鉴2015[M].北

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2016:289,292. [12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­计局.中国统计年鉴2016[M].北

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2017:286,289. [13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­计局.中国统计年鉴2017[M].北

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2018:277,280. [14]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­计局.中国统计年鉴2018[M].北

京:中国统计出版社,2019:287,291. [15]赵龙弟.我国进口煤炭现状分析­及趋势展望[J].中国经贸

导刊(理论版),2017(35):11-12. [16]姜巍,高卫东,张敏.中国煤炭资源铁路流通­网络结构特

征及其演变[J].经济地理,2013(1):98-104. [17]李然,刘世峰.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市场­定价机制探讨[J].

价格理论与实践,2016(9):73-75. [18]尹少成.铁路运价市场化改革及­其政府监管研究[J].价格

理论与实践,2015(11):52-54. [19]荣朝和.煤炭物流对我国铁路运­输的影响与挑战[J].中国

铁路,2007(12):31-35. [20]丁源,孙立公.鄂尔多斯、榆林地区铁路煤炭运输­对策分

析[J].铁道运输与经济,2017(S1):53-56,62. [21]魏丽华.津冀港口群一体化在京­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

位、困境与路径选择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16(4):72-77. [22]吴满财,黄慧微.基于产业集群的环渤海­经济圈港口物

流协同发展研究[J].铁道运输与经济,2013(8):75-78. [23]郭欣旺,杨磊,张克清,郜鸿,张祥“.

三西”地区煤炭铁路外运通道­研究[J].中国煤炭,2014(12):19-23.

责任编辑:方程

 ??  ?? 资料来源:《煤炭工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和作者调查。
资料来源:《煤炭工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和作者调查。
 ??  ?? 2
表 我国北方七港煤炭运输­能力及配套铁路
资料来源:作者整理。
2 表 我国北方七港煤炭运输­能力及配套铁路 资料来源:作者整理。
 ??  ??
 ??  ?? 2
图 我国煤炭消费量情况
2 图 我国煤炭消费量情况
 ??  ?? 3 2010—2016表 年我国重点省(市区)煤炭调入调出情况
注“:-”号表示调入;资料来源于《中国煤炭工业年鉴》。
3 2010—2016表 年我国重点省(市区)煤炭调入调出情况 注“:-”号表示调入;资料来源于《中国煤炭工业年鉴》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