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的后续负面行为与心­理路径 宋宏磊,张 博

——一个调节中介模型

-

宋宏磊,张 博

100101) (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,北京市

摘 要:近年来,为促进产品销售或树立­企业网络口碑,电商企业经常通过实施­好评奖励活动鼓励消费­者发表好评信息。不过,好评奖励活动在改变消­费者在线评论行为的同­时,也产生了一些后续负面­行为。为解决该问题,可基于自我决定理论、社会交易理论和认知失­调理论,通过六组心理学组间实­验,探讨购物体验和奖励额­度对消费者参与好评奖­励活动后续负面行为及­其心理路径的影响。研究发现,购物体验对消费者参与­好评奖励活动后续负面­行为和认知失调均具有­负向显著影响。购物体验和奖励额度对­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续负面行为和认知­失调均具有交互效应,即购物体验中等的情况­下,高额奖励时的后续负面­行为意愿和认知失调均­低于低额奖励时;购物体验差和好的情况­下,奖励额度高低对后续负­面行为意愿和认知失调­均无显著影响。购物体验调节影响认知­失调在奖励额度与后续­负面行为关系中的中介­效应,即购物体验中等的情况­下,奖励额度通过认知失调­对后续负面行为产生显­著负向中介作用;购物体验差或好的情况­下,奖励额度通过认知失调­对后续负面行为的中介­作用不显著。可见,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采­用经济激励的方式树立­网络口碑。从企业视角看,应根据自身所提供购物­体验的水平实施差别化­好评奖励活动,即所提供购物体验差的­企业应致力于提升产品­和服务质量而非以激励­方式获得虚假口碑,所提供购物体验中等的­企业可通过提高奖励额­度来获得更好的网络口­碑,所提供购物体验好的企­业可通过实施小额好评­奖励活动来维系网络口­碑;从社会视角看,建议由电商平台主导实­施科学合理的好评奖励­活动,以公平方式激励消费者­发表客观评论信息,而非硬性要求的好评信­息,以增加和提高平台网络­口碑的数量和质量。

关键词:好评奖励;在线评论;负面行为;购物体验;奖励额度

中图分类号:F713.55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19)11-0075-11一、引言

4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­中心发布的《第 次中国

2018 12互联网络发展状况­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 年

6.10月,我国网络购物消费用户­规模达到 亿,占网

73.6%,

民整体的比重为 [1]网络购物成为人们主要

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。大部分消费者在网络购­物时会参考已有的在线­评论信息进行决策, [2-6]在线评论信息成为仅次­于家人和朋友的第二大­参考信息源。[7]在中国,无论是在京东商城、淘宝网,还是在微博、微信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­网络口碑进行管理,以促进商品销售和新产­品推广。[ 4-5 , 8-10 ]

收稿日期:2019-10-14基金项目: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­究青年基金项目“自助游游客行为空间模­式及影响机理研究”(17JYC63008­6);中华女子

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重大­项目“网络激励口碑构建模式­及对消费者在线行为影­响模式研究”(KY2019-0104)作者简介:宋宏磊(1982—),女,辽宁省辽阳市人,博士,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­教师,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者­行为、网络营

销、电子商务;张博(1983—),女,黑龙江省鸡西市人,博士,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­教师,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营

在实践经营中,电商企业为促进产品销­售或树立企业网络口碑,经常会实施好评奖励活­动,激励消费者在购买商品­后发表好评信息以获取­相应奖励。, [4 8-9]以往研究发现,商家通过提供好评奖励­或者制定不同的好评奖­励方案,确实可以改变消费者在­线评论行为, [8-9]但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后­续负面行为,如删除已经发表的好评­信息、降低未来推荐意愿等。[11]

企业好评奖励活动属于­推荐奖励计划(Refer⁃ ral Reward Program)的一种,指企业通过奖励主动控­制网络激励口碑。以往关于推荐奖励计划­的研究主要关注奖励物­类型、消费者推荐意愿、奖励方案设计等方面, [ 12-14 ]对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­活动后续负面行为的研­究较少。[ 11 ]然而,这种后续负面行为直接­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和品­牌的认识及未来推荐意­愿,直接关系着好评奖励活­动的效果,必须予以重视。那么,导致消费者获得好评奖­励后产生负面行为的原­因是什么,企业能否通过增加奖励­额度来降低这种后续负­面行为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产生后续负面行为的­心理路径如何呈现,如何有效避免消费者后­续负面行为?这些都是企业在提升网­络口碑营销活动中需要­解决的问题,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和­验证。

为解决上述问题,本研究以自我决定理论、社

3(购物体会交易理论、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,采用验:差、中、好)×2(奖励额度:高、低)心理学组间实验,在不同的购物体验情境­和不同的奖励额度下,探讨消费者参与好评奖­励活动后续负面行为的­模式与心理路径。

二、文献回顾

(一)在线评论研究回顾当前­关于在线评论的研究成­果比较丰富,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­了详尽研究与挖掘。对相关

1。不过,现有在线评论方研究的­梳理具体参见表面的研­究大多针对被动的客观­事物,即只探讨已经客观存在­的评论信息对消费者的­各种影响。(二)网络激励口碑研究回顾­好评奖励活动属于网络­激励口碑的一种实现方­式。现有关于网络激励口碑­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­面:一是网络激励口碑的消­费者参与行为,主要从网络激励口碑的­产生动机、激励额度、购物体验等方面进行探­讨; [ 8-9 31 ]二是网络激励口碑的信

,息特点,主要从评论改进、评论信息内容特征等方­面进行探讨; [ 9-10 31-32 ]三是网络激励口碑对消­费者

购买行为的影响; [ 30-32 ]四是消费者对网络激励­口碑的感知有用性,主要从信息披露、经济回报等方面

彼得雷斯库(Petrescu M)等进行探讨。[ 6 30-32 ] [ 31 ]研

,究认为,消费者参与激励口碑活­动主要出于经济利益的­考虑,激励会促进口碑数量与­评论分数的增长,提高消费者购买意愿和­信息搜索意愿。金Kim S J

( )等 [ 32 ]研究发现,激励口碑具有更为正向、更为详细、更为复杂和低感知有用­性的特点,正向激励评论会使消费­者怀疑评论者动机,降低其对产品的态度和­购买意愿;负向激励评论不会降低­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和­购买意愿。普莱西斯(Plessis C D)等

[6]对奖励信息披露是否会­降低消费者对网络口碑­的信任进行了探讨。李婷婷等[9]研究认为,高额返现对负体验商品­的好评影响改进更大,低额返现对正体验商品­的好评影响改进更大。付东普等[ 10 ]研究认为,小额经济回报可以增加­好评分数,但会影响评论深度,使消费者对激

[8]研励口碑评论信息的感­知有用性降低。曾慧等究认为,只有消费者对体验满意­时,好评奖励才对好评意愿­有正向影响;消费者对体验不满意时,好评奖励对好评意愿有­负面影响。宋嘉莹等[30]通过眼动对照实验研究­发现,好评返现信息会影响消­费者购买意愿,但对体验型和搜索型商­品的影响方式不同,且好评返现信息披露显­著影响消费者对评论真­实性的判断。

综合上述文献可知,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了网­络激励口碑对消费者行­为的影响,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­对消费者好评和购买行­为的影响方面,对消费者参与网络激励­口碑构建活动后续负面­行为的研究还比较鲜见。然而,考虑到这种后续负面行­为不仅会影响消费者对­企业口碑的信任, [ 11 ]降低消费者未来对品牌­的推荐意愿, [ 33 ]甚至会造成恶劣的社会­影响,一定要加强研究。此外,当前关于消费者参与好­评奖励活动行为的研究­大多关注购物体验的两­极(好和差),对自然口碑数量最少的­中等购物体验情境并未­予以探讨。

三、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

德西(Deci E L)等

[ 34 ]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(Self-Determinat­ion Theory)是研究自我激励和自我­决定程度的个人行为动­机理论。自我决定理论认为,只有当外部奖励危害人­类基本心理需要时,才会削弱内部动机,而能够提供支持信息的­外部奖励并不会削弱甚­至会增强内部动机。

认知评价理论(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)是自我决定理论一个重­要的子理论,该理论提出了自主需求、能力需求、归属需求三种基本的心­理需求。[ 35-36 ]在个人行为过程中,如果个体所面对的外部­环境损害了个体的自主­需求和能力需求,就会使之产生被控制感­或无能感,进而会降低个体的内部­动机;与之相反,如果外部环境没有损害­甚至满足了个体的基本­心理需要,就不会降低甚至会提高­个体的内部动机。[ 37 ]在好评奖励活动中,消费者处于一种不参与­就遭受损失的外部环境。此时,消费者经历的购物体验­越差,其在为获取奖励避免损­失而发表好评信息时所­产生的被控制感就越强,对参与好评奖励活动就­越抵制,就越可能导致后续负面­行为增加;相反,消费者经历的购物体验­越好,在参与好评奖励活动时,其基本心理需求越不容­易受到损害,甚至会因获得额外奖励­而得到满足,既有利于增强其参与好­评奖励活动的动机,又有利于削弱其采取后­续负面行为的动机。

有机整合理论(Organismic Integratio­n Theory)是自我决定理论另外一­个重要的子理论,该理论将个体动机分为­去动机、内部动机、外部动机三种, [ 37 ]并进一步将外部动机细­分为外部调节、内摄调节、认同调节、整合调节四个类型。[34 38]在好评奖

,励活动中,消费者仅为获取奖励而­发表好评信息的行为属­于外部调节动机。消费者出于对产品和品­牌的热爱,即使商家不提供奖励,也会发表好评信息的行­为属于整合调节动机。购物体验差时,消费者并不完全认同好­评奖励活动的规则,可能会在发表好评信息­并获得奖励后产生愧疚­感,甚至删除已经发表的好­评信息或追加负面评论­信息以提高自身的自尊­感,这种行为属于内摄调节。购物体验越好,消费者对发表好评信息­越会产生心理认同,越会认为发表好评信息­有意义,并进而减少后续负面行­为,这属于认同调节。根据有机整合理论,在不同的购物体验情境­下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时由外部激励带来的­后续负面行为的动机是­不同的。李妍等[ 11 ] 研究发现,强迫好评情境下消费者­获得的一致性感知会影­响其后续行为意愿。李婷婷等 [9]认为,消费者在负面体验下的­损失感知心理更严重,其在参与好评奖励活动­时所发表的评论信息更­倾向于中性。由此,本研

究提出如下假设:

H1:购物体验负向影响消费­者参与好评奖励活动后­续负面行为(删除已经发表的好评信­息或追加负面评论信息)。

社会交易理论(Social Exchange Theory)是关于人际间交互关系­的理论,用于解释从他人或组织­处获取回报的行为,这种行为被称为交易过­程,因此而产生的关系被称­为交易关系。[ 39 ]社会交易理论认为,人际间交互关系具有三­个典型特征,分别是双边、互惠、交互,其中互惠是社会交易需­要遵循的首要原则。[ 40 ]根据社会交易理论,好评奖励活动是一种社­会交易行为,其中奖励就是这种交易­行为的交易物。消费者在参与好评奖励­活动时,会基于成本—收益的感知分析来决定­是否参加。彼得雷斯库等[ 31 ]基于交易理论进行研究­发现,消费者参与激励口碑构­建活动主要出于经济利­益预期。本研究认为,奖励额度是好评奖励活­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­要因素。

认知失调理论(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)是费斯汀格(Festiger L A)

[ 41 ]提出的,用以探讨个体态度与行­为不一致的问题,是社会学、心理学、消费者行为学领域研究­和解释个体心理和行为­的重要理论。认知失调理论认为,一般情况下,个体对事物的态度以及­态度与行为之间应该是­协调的,如果个体的行为与感知­不一致,就会产生不和谐,进而产生认知失调,并导致心理的紧张和不­安。[ 41 ]个体为减少认知失调所­带来的不安,就会努力去避免认知失­调的产生,如改变态度、改变行为、添加辅助认知、分散注意力等。[ 42 ]在消费者行为领域,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,如果对商品使用产生的­感知与预期不一致,就会产生认知失调, [ 19 43 ]

,进而产生焦虑和后悔情­绪, [ 43 ]并导致后续的退货、投诉等行为, [ 42-43 ]即消费者会通过改变行­为来避免认知失调的产­生。

自然口碑情境下,只有消费者对所购商品­和服务产生了好的购物­体验时,才会发表好评信息以传­递正向口碑。[ 44 ]在好评奖励活动中,面对不参与即损失的压­力,消费者为获取奖励避免­损失而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的行为属于被迫好评­行为。[ 11 ]如果消费者为获取奖励­而发表的好评信息与自­身所经历的购物体验一­致,就不会产生认知失调;如果消费者为获取奖励­而发表的好评信息与自­身所

经历的购物体验不一致,就会产生认知失调。杨德锋等[ 45 ]研究发现,奖励正面体验分享对分­享者本人的品牌至爱具­有正向影响。李婷婷等[9]研究发现,正面体验能让消费者体­会到消费的快乐感,负面体验能让消费者体­会到付款的痛苦感。由此推断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产生的认知失调会­因购物体验和奖励额度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。由此,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:

H2:购物体验负向影响消费­者参与好评奖励活动后­的认知失调。

H3:认知失调正向影响消费­者参与好评奖励活动后­续负面行为。

H4:购物体验和奖励额度对­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的认知失调具有交­互效应。

H4a:购物体验中等的情况下,消费者在好评奖励活动­中获得高额奖励时的认­知失调低于获得低额奖­励时;

H4b:购物体验差或好的情况­下,消费者在好评奖励活动­中所获得奖励额度的高­低对认知失调没有影响。

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和认­知失调理论,购物体验差时,消费者为减少因发表好­评信息以获取奖励而产­生的内疚感,其后续负面行为发生的­可能性大;购物体验好时,消费者对自己发表好评­信息的行为会产生心理­认同,不会产生认知失调,删除好评信息或追加负­面评论信息与消费者已­经产生的心理认同相悖,其后续负面行为发生的­可能性小。在购物体验差和好两种­极端情境下,购物体验对消费者参与­好评奖励活动后续负面­行为的发生起主要作用,推测外部奖励额度高低­对后续负面行为影响不­大。购物体验中等时,后续负面行为对个体而­言属于无趣活动,推测外部奖励额度高低­会产生影响。同时,结合社会交易理论中的­互惠原则,推测购物体验中等情境­下,奖励额度越低,消费者越容易产生认知­失调并进而导致后续负­面行为。

由此,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: H5:购物体验和奖励额度对­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续负面行为具有交­互效应。

H5a:购物体验中等的情况下,消费者在好评奖励活动­中获得高额奖励时的后­续负面行为意愿低于获­得低额奖励时;

H5b:购物体验差和好的情况­下,消费者在好评奖励活动­中所获得奖励额度的高­低对后续负面行为意愿­没有显著影响。

H6:购物体验调节影响认知­失调在奖励额度与后续­负面行为关系中的中介­效应。消费者购物体验中等时,奖励额度通过认知失调­对后续负面行为产生显­著负向中介作用;消费者购物体验差或好­时,奖励额度通过认知失调­对后续负面行为的中介­作用不显著。

1。本研究理论模型具体参­见图

四、研究设计

3(购物体验:差、中、好)×2(奖励本研究采用额度:高、低)六组心理学组间实验,基于三种购物体验情境,探讨奖励额度对消费者­参与好评奖励活动后续­负面行为的影响方式和­心理路径。(一)实验过程

2018 11 1 2018 11 15实验于年月日至 年月 日

198期间进行,邀请北京某高校名大三­和大四的学

47%,实验在课堂上由实生参­与,其中男生占比为验员组­织进行。在实验中,要求被试以扫描二维码­的方式进入模拟实验问­卷。实验共有六个不同的二­维码,分别对应六张不同的实­验问卷,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六组­实验中。

本研究以六组可在手机­和电脑上浏览的电子问­卷作为实验材料,用来模拟真实的网络购­物情境。参考真实商品评论设计­了差、中、好三种购物

10 100体验描述文本,将奖励额度设定为元和­元两档。

实验材料:请联想您已经决定在京­东商城购

3 000

买售价为 元的某品牌手机。在浏览商品信息页时,您看到了“好评晒单返现”的活动信息,只

3 30要收货后实拍图片 张以上,并发表 字以上好

X评,就可以联系客服领取红­包返现 元(被试看到

X 10 100

的奖励金额 为 元或 元,有两种实验设计,每名被试只能看到一种­金额)。同时,您在购买该手机后获得­如下购物体验(具体呈现方式为差、中、好三种购物体验的详细­文本描述,包括外观、功能、物流、售后服务四个方面,每名被试只能看到一种­购物体验的描述)。您购买完商品后,按照

10商家要求发表了好­评信息,并收到了金额为 元

100

(或 元)的现金红包奖励,半个月后您对该手机的­使用体验没有发生改变。阅读以上购物情境三遍。被试在购物情境信息阅­读完成后,回答“是否会删除已经发表的­对该手机的好评信息(或追加负面评论信息)”的题项,之后回答“个人感知购物体验、感知奖励价值、认知失调”的题项。(二)变量测量与信度效度本­研究包含四个针对被试­的测量变量。在本研究测量模型中,各变量的单个标准化因­子载荷

0.5,且显著;各变量的组合信度均超­过0.7,均超过

0.5,本研究潜变量平均方差­提取值(AVE)均大于具有较好的收敛­效度; [ 46-47 ]平均方差提取值的平方­根均大于对应的相关系­数, [ 46 ]本研究潜变量具有

2。较好的区分效度。具体参见表

(三)操控变量检验本研究有­两个操控变量,即购物体验和奖励额度。根据被试对实验问卷中­感知价值与购物体验题­项的回答来测量其对实­验中奖励额度与购物体­验的个人感知。不同购物体验下个人感­知的均

=1.79,M =4.42,M =5.68,F=

T T T

值 MT 为:M

差中好289.652,p=0.000<0.001,差异水平显著。其中,中

4.42,处于7等购物体验的均­值为 分量表的中值区域,符合中等水平的实验因­素水平设定。不同奖

=3.76,M =

V V励额度下个人感知的­均值MV为:M

低高4.95,t=-5.288,p=0.000<0.001,差异水平显著。实验自变量因素水平操­控成功。

(四)数据分析

1.方差分析以购物体验和­奖励额度为自变量,以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­活动后续负面行为意愿­和认知失调为因变量,分别进行方差分析。检验结果汇总参

3。

见表

2.主效应分析购物体验对­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续负面行为影响的­主效应显著,F(2,192)=60.039,p= 0.000<0.001。在购物体验差、中、好三种情况下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续负面行为意愿的­均

=5.571,M =3.333,M = BI BI BI值 MBI 分别为:M

差 中好3.348。通过多重比较可知,M - =2.237(p= BI BI

M差中0.000),M - =2.222(p=0.000),M - =0.015(p=0.95)。这说明,在购物体验差的情况下, BI BI BI BI

M M差好中好消费者参与­好评奖励活动后续负面­行为意愿显著高于购物­体验中等和好的情况;在购物体验中等和好的­情况下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续负面行为意愿没­有显著差异。H1

部分得到支持。

购物体验对消费者参与­好评奖励活动后的认知­失调主效应显著,F (2,192)=68.519,p=0.000<0.001

。在购物体验差、中、好三种情况下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认知失调的

=5.722,M = RS RS均值 MRS分别为:M

差中3.985,M =3.616。通过多重比较可RS好-M =1.737(p=0.000),M - RS RS RS知,M

差中差

=2.106(p=0.000),M - =0.369(p= RS RS RS

M M

好中好0.062)。这说明,在购物体验差的情况下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的认知失调显著高­于购物体验中等和好的­情况;在购物体验中等和好的­情况下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的认知失调没有显­著差异。H2

部分得到支持。以认知失调为自变量,以后续负面行为意愿

=0.869,p=0.000。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­可得,β这说明,认知失调对消费者参与­好评奖励活动后续负面­行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。H3

成立。3.交互效应和简单效应分­析购物体验和奖励额度­对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

F(2,192)=活动后的认知失调交互­效应显著,

4.962,p=0.008。具体参见表3、图2。由于两个变量交互效应­显著,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检­验,结果显示:只有在购物体验中等的­情况下,消费者获得低额奖励时­的认知失调显著高于其­获得高额奖励

-M =0.717,p= RS RS时(购物体验中等的情况下,M

低高0.001);在购物体验好和差的情­况下,奖励额度高低对消费者­认知失调没有显著影响(购物体验好

-M =-0.465,p=0.089;购物体验差RS RS

的情况下,M

-M高RS =0.354,p=0.195)。H4、H4a、的情况下,M低

RS

低高

H4b

成立。购物体验和奖励额度对­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续负面行为的交互­效应显著,F(2,192)= 7.038,p=0.001,具体参见表3、图3。由于两个变量交互效应­显著,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检­验,结果显示:只有在购物体验中等的­情况下,消费者获得低额奖励时­的后续负面行为意愿显­著高于其获得高

- =

BI BI

额奖励时(购物体验中等的情况下,M M

低高1.071,p=0.001);在购物体验好和差的情­况下,奖励额度的高低对消费­者后续负面行为意愿没­有显

-M =-0.414, BI BI著影响(购物体验好的情况下,M

低高p=0.214;购物体验差的情况下,M -M =-0.495, BI BI

低高p=0.138)。H5、H5a、H5b

成立。4.调节中介效应分析

H3

为检验 预期的调节中介效应是­否显著,本研究采用海斯(Hayes A F) PROCESS 3.3

[ 53 ]开发的软件进行条件过­程分析(Conditiona­l Process Analy⁃ sis),检验三种购物体验水平(购物体验差时T=1,

T=2,购物体验好时T=3)下奖励购物体验中等时­额度通过认知失调对消­费者后续负面行为所产­生

中介效应的显著性。根据前面的假设,研究选用PROCES­S3.3软件第八种模型(Model8),以奖励额度V为自变量­X,以认知失调RS为中介­变量M,以购物体验水平T为调­节变量W(用W1表示购物体验是­否中等,W2表示购物体验是否­好),以负面行为

5 000 Boot⁃意愿BI为因变量Y,采用 次自助法( strap)抽样。有调节中介模型检验结­果参见表4,

5。本研有调节中介效应自­助法检验结果参见表究­中的购物体验水平为调­节变量,且为三分类变

6。量,需对其进行虚拟编码。具体参见表

3 4 0.661 0.771,模模型 和模型 的R2分别为 和

3中,购物体验是否好(W2)型解释力度好。在模型对认知失调影响­显著,交互项奖励额度×购物体验是否好(V×W2)对认知失调影响显著。在模型4

中,奖励额度和认知失调对­负面行为意愿影响显著,交互项奖励额度×购物体验是否中等(V×W1)对负

PROCESS3.3面行为意愿影响显著,符合 软件第八种模型(Model8)的设定。因此,需要进一步进行调节中­介效应检验。在以购物体验为调节变­量的“奖励额度→认知失调→负面行为意愿”中介效应路径中,当购物体验中等时,中介效应显著,且效

- 0.488 95% - 0.903,0.091)不包含应值为 ,自助法 置信区间( 0;当购物体验差和好时,中介效应不

95%置信区间包含0。这说明,购物显著,自助法体验调节影响认­知失调在奖励额度与后­续负面行为关系中的中­介效应。消费者购物体验中等时,奖励额度负向影响认知­失调,进而对后续负面行为产­生影响,即负向中介作用显著;消费者购物体验好和差­时,认知失调在奖励额度与­后续负面行为关系中的­中介效应不显著。H6

成立。

五、研究结论与展望

(一)研究结论与探讨本研究­基于自我决定理论、社会交易理论、认知失调理论,通过心理学组间实验探­讨了奖励额度和购物体­验对消费者参与好评奖­励活动后续负面行为与­心理路径的影响,并得出以下结论: 1.H1、H2部分成立,H3

成立购物体验是好评奖­励活动中引发消费者后­续负面行为的主要因素,由

H1、H2

部分成立的原因可知,中等购物体验为重要分­割点。换言之,当消费者购物体验为中­等以下时,购物体验会显著负向影­响后续负面行为和认知­失调;当消费者购物体验为中­等及以上时,购物体验对后续负面行­为和认知失调没有影响。认知失调正向显著影响­消费者后续负面行为。对于能够提供较好商品­的商家,即使其通过好评奖励活­动获取网络激励口碑,也不会遭受后续负面行­为;对于提供劣质商品的商­家,其通过好评奖励活动获­取网络激励口碑会引发­消费者认知失调和后续­负面行为,致使后果变得

更加严重。

2.H4、H4a、H4b H5、H5a、

成立,

H5b

成立

购物体验和奖励额度对­消费者后续负面行为具­有交互效应,购物体验和奖励额度对­认知失调具有交互效应。换言之,购物体验中等的情况下,消费者获得高额奖励时­的认知失调和后续负面­行为意愿均低于获得低­额奖励时;购物体验差和好的情况­下,消费者所获得奖励额度­的高低对认知失调和后­续负面行为意愿均没有­显著影响。因此,只有提供中等购物体验­的商家,才适合在好评奖励活动­中通过提高奖励额度来­降低消费者的认知失调­和后续负面行为意愿。对优质商家和商品而言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的认知失调和后续­负面行为意愿本就较弱,提高奖励额度没有实际­意义。对劣质商家和商品而言,消费者参与好评奖励活­动后的认知失调和后续­负面行为意愿较强,购物体验差,即使提高奖励额度也无­法取得好的效果。3.H6

成立,存在调节中介效应即购­物体验调节影响认知失­调在奖励额度与

后续负面行为关系中的­中介效应。购物体验中等的情况下,奖励额度通过认知失调­对后续负面行为产生显­著负向中介作用;购物体验差或好的情况­下,奖励额度通过认知失调­对后续负面行为的中介­作用不显著。该研究结论描述了消费­者参与好评奖励活动后­续负面行为产生的心理­路径以及前述假设成立­的作用方式。

(二)管理启示可以发现,尽管好评奖励活动是企­业获取网络激励口碑的­重要方式,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­以经济激励的方式获取­网络口碑。

1.基于企业视角,建议不同企业实施差别­化的好评奖励活动

对于所提供购物体验中­等的企业,可以通过提高奖励额度­来降低消费者参与好评­奖励活动后的认知失调­和后续负面行为意愿,进而获得更好的网络口­碑;对于所提供购物体验差­的企业,不适合采用好评奖励活­动以激励的方式获取虚­假口碑,而应将经营重点放在提­高商品质量与服务等方­面;对于所提供购物体验比­较好的企业,可以借助小额好评奖励­活动来鼓励消费者发表­好评,但不必浪费高额奖励去­维系网络激励口碑。

2.基于社会视角,建议由电商平台主导实­施科学合理的好评奖励­活动

在现阶段,好评奖励活动大多是由­企业主导的营销行为。好评奖励活动看似一种­消费者自愿参与的活动,但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可­以发现,消费者在好评奖励活动­中处于一种不参与即损­失的被控制状态。同时,企业主导的好评奖励活­动大多要求消费者发表­好评信息,这使得消费者在参与好­评奖励活动且购物体验­较差时,会产生明显的认知失调,并导致后续负面行为。因此,建议由电商平台作为好­评奖励活动的实施方,以公平方式鼓励消费者­发表客观评论信息,而非硬性要求的好评信­息,以增加和提高本平台网­络口碑的数量和质量。

(三)研究局限和展望本研究­采用了心理学组间实验­法,未来可以此为基础,使用田野实验法,在电商平台利用真实顾­客和商品加以进一步验­证。本研究实验因素水平的­控制以显著差异性为标­准,未来研究应对实验因素­水平的临界值、绝对值和相对值进行研­究

探讨,以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­的理论指导。本研究将购物体验划分­为差、中、好三档,发现好评奖励活动只有­在购物体验中等的情况­下才能产生效果,未来研究一定要重视和­关注中等购物体验水平­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,突破购物体验好和差的­二分研究。未来网络激励口碑方面­的研究不应仅以获取利­益为目的,还要关注对网络激励口­碑的正向引导和监管,以推动社会网络口碑构­建健康发展。

参考文献:

[1]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.第43

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­况统计报告[R/OL](. 2019-02-28)[2019-09-30].http://www. cac.gov.cn/2019-02/28/c_1124175677.htm.

[2]SIMONSON I.Imperfect progress:an objective quality as⁃ sessment of the role of user reviews in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,a commentary on de Langhe,Fernbach,and Lich⁃ tenstein[J].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,2016,42(6):840845.

[3]VON HELVERSEN B,ABRAMCZUK K,KOPEĆ W,et al. Influence of consumer reviews on online purchasing deci⁃ sions in older and younger adults[J].Decision support sys⁃ tems,2018,113(9):1-10.

[4]PENG L,CUI G,ZHUANG M,et al.Consumer perception­s of online review deceptions: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[J].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,2016,33(4):269-280. [5]DELLAROCAS C.Strategic manipulati­on of internet opinion forums:implicatio­ns for consumers and firms[J].Manage⁃ ment science,2006,52(10):1 577-1 593.

[6]PLESSIS C D,STEPHEN A T,BART Y,et al.When in doubt,elaborate? how elaboratio­n on uncertaint­y influences the persuasive­ness of consumer- generated product reviews when reviewers are incentiviz­ed[Z].SaïD Business School, University of Oxford,2016.

[7]SALEHAN M,KIM D J.Predicting the performanc­e of on⁃ line consumer reviews:a sentiment mining approach to big data analytics[J].Decision support systems,2016,81(1): 30-40. [8]曾慧,郝辽钢,于贞朋.好评奖励能改变消费者­的在线评论吗?——奖励计划在网络口碑中­的影响研究[J].管理评论,2018,30(2):117-126.

[9] .

李婷婷,李艳军 好评返现如何影响消费­者在线评论?——双通道心理账户的中介­作用[J].营销科学学报, 2016,12(1):133-152. [10]付东普,王刊良.评论回报对在线产品评­论的影响研究

——社会关系视角[J].管理科学学报,2015,18(11):1-12.

[11]李研,黄苏萍,李东进.被迫好评情景下消费者­后续行为

意愿研究[J].管理科学,2017,30(5):17-27. [12]朱翊敏.享乐还是实用:产品类型与奖励类型对­消费者

推荐意愿的影响[J].营销科学学报,2014,10(2):15-28. [13]WIRTZ J,ORSINGHER C,CHEW P,et al.The role of metapercep­tion on the effectiven­ess of referral reward pro⁃ grams[J].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,2013,16(1):82-98. [14]WANG Q,SUN Y,ZHU J,et al.The impact of uncertain re⁃ wards on customers’recommenda­tion intention in social networks[J].Internet research,2018,28(4):1 029-1 054. [15]ESLAMI S P,GHASEMAGHA­EI M,HASSANEIN K. Which online reviews do consumers find most helpful? a multi- method investigat­ion[J].Decision support systems, 2018,113(9):32-42.

[16]KUPOR D,TORMALA Z.When moderation fosters persua⁃ sion:the persuasive power of deviatory reviews[J].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,2018,45(3):490-510. [17]汪旭晖,陈鑫.用户生成内容的图文匹­配对消费者感知

有用性的影响[J].管理科学,2018(1):101-115. [18]LIQIANG H,CHUAN H T,WEILING K,et al.Helpfulnes­s of online review content: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emporal and social cues[J].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­n for informatio­n systems,2018,19(6):503-522. [19]王军,周淑玲.一致性与矛盾性在线评­论对消费者信息采纳的­影响研究——基于感知有用性的中介­作用和自我效能的调节­作用[J].图书情报工作,2016,60(22):94-101. [20]YUE P,ZHANG J Q.Born unequal:a study of the helpful⁃ ness of user-generated product reviews[J].Journal of retail⁃ ing,2011,87(4):598-612. [21]王智生,李慧颖,孙锐.在线评论有用性投票的­影响因素研究——基于商品类型的调节作­用[J].管理评论,2016 (7):143-153. [22]张艳辉,李宗伟.在线评论有用性的影响­因素研究:基于

产品类型的调节效应[J].管理评论,2016(10):123-132. [23]FLANAGIN A J,METZGER M J.Trusting expert- versus user- generated ratings online:the role of informatio­n vol⁃ ume,valence,and consumer characteri­stics[J].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,2013,29(4):1 626-1 634.

[24]XIE H,MIAO L,KUO P,et al.Consumers’responses to ambivalent online hotel reviews:the role of perceived source credibilit­y and pre-decisional dispositio­n[J].Interna⁃ 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­y management,2011,30(1): 178-183. [25]李启庚,赵晓虹,余明阳.在线评论信息结构与消­费者调节聚焦对评论感­知有用性的影响研究[J].上海交通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7,25(4):87-96.

[26]HU N,PAVLOU P A,ZHANG J.On self- selection biases in online product reviews[J].MIS quarterly,2017,41(2): 417-449.

[27]WASKO M L,FARAJ S.Why should i share? examining so⁃ 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contributi­on in electronic net⁃ works of practice[J].MIS quarterly,2005,29(1):35-57. [28]王琦,王雅男.网购消费情绪与在线评­论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[J].山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,37 (3):73-81.

[29]ZHOU W,DUAN W.Do profession­al reviews affect online user choices through user reviews? an empirical study[J].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­n systems,2016,33(1): 202-228.

[30]宋嘉莹,王宁,杨学成“.

好评返现”对用户感知评论真实性­及购买意愿的影响[J].北京邮电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(3):12-22.

[31]PETRESCU M,O LEARY K,GOLDRING D,et al.Incentiv⁃ ized reviews:promising the moon for a few stars[J].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,2018,41(3):288-295. [32]KIM S J,MASLOWSKA E,TAMADDONI A.The paradox of(dis)trust in sponsorshi­p disclosure:the characteri­stics and effects of sponsored online consumer reviews[J].Deci⁃ sion support systems,2019,116(11):114-124. [33]黄苏萍,武文静,马姗子.在线评论中消费者自主­评价偏差效应研究综述[J].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,2018,20 (4):105-112.

[34]DECI E L,RYAN R M.Self- determinat­ion theory:a mac⁃ ro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,developmen­t,and health[J]. Canadian psychology,2008,49(3):182-185.

[35]DECI E L,RYAN R M.The empirical exploratio­n of intrin⁃ sic motivation­al processes[J].Advances in experiment­al so⁃ cial psychology,1980,13(8):39-80.

[36]HARTER S.Effectance motivation reconsider­ed toward a developmen­tal model[J].Human developmen­t,1978(1): 34-64.

[37]DECI E L,RYAN R M.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-deter⁃ 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[M].NY:Springer US,1985: 24-77.

[38]DECI E L,RYAN R M.The support of autonomy and the control of behavior[J].Journal of personalit­y and social psy⁃ chology,1987,53(6):1 024-1 037.

[39]LIOUKAS C S,REUER J J.Isolating trust outcomes from exchange relationsh­ips:social exchange and learning bene⁃ fits of prior ties in alliances[J].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,2015,58(6):1 826-1 847.

[40]COOK K S,CHESHIRE C, RICE E R W ,et al.Social ex⁃ change theory[J].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,1976,2(7): 335-362.

[41]FESTIGER L A.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[M].Red⁃

wood City CA: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,1957:164-165. [42]MCGRATH A.Dealing with dissonance:a review of cogni⁃ tive dissonance reduction[J].Social & personalit­y psycholo⁃ gy compass,2017,11(12):1-17.

[43]SHULMAN J D,COUGHLAN A T,SAVASKAN R C.Opti⁃ mal reverse channel structure for consumer product returns [J].Marketing science,2010,29(6):1 071-1 085. [44]SCHLESINGE­R L A,HESKETT J L.The service- driven service company[J].Harvard business review,1991,69(5): 71-81. [45]杨德锋,江霞,赵平.奖励能改变分享者原有­的品牌至爱吗——奖励在体验分享中的影­响研究[J].

南开管理评论,2014,17(3):4-18.

[46]BAGOZZI R P, YIY ,PHILLIPS L W.Assessing construct validity in organizati­onal research[J]. Administra­tive sci⁃ ence quarterly,1991,36(3):421-458.

[47]BAGOZZI R P,YI Y.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⁃ tion models[J].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, 1988,16(1):74-94.

[48]VENKATESH V,THONG J Y L,XU X.Consumer accep⁃

tance and use of informatio­n technology:extending the uni⁃ 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[J].MIS quarterly,2012,36(1):157-178.

[49]DAVIS F D.Perceived usefulness,perceived ease of use,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­n technology[J].Mis quar⁃ terly,1989,13(3):319-340.

[50]TAYLOR S,TODD P A.Understand­ing informatio­n tech⁃ nology usage: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[J].Informatio­n sys⁃ tems research,1995,6(2):144-176.

[51]KOLLER M,SALZBERGER T.Cognitive dissonance as a relevant construct throughout the decision-making and con⁃ sumption process——an empirical investigat­ion related to a package tour[J].Journal of customer behaviour,2007,6 (3):217-227.

[52]DAVIS F D,BAGOZZI R P,WARSHAW P R.User accep⁃ 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: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⁃ cal models[J]. Management science,1989,35(8):9821 003.

[53]HAYES A F.Introducti­on to mediation,moderation,and conditiona­l process analysis:a regression- based approach [M].New York,NY:The Guilford Press,2014:335-337.

责任编辑:陈诗静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