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影响网络消费行为的组­合要素探究

- 朱逸,常健聪

朱 逸,常健聪

201306) (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,上海市

摘 要:随着网络、物流、信息、支付手段等方面的进一­步便利化,网络消费行为越发呈现­多样化与高频的特征,消费行为的形成受诸多­关键要素影响,对其行为机理的探索与­发现,有助于全面理解和认知­网络消费行为的本质。采用国内快递企业所进­行的大规模调查数据,尝试运用定性比较分析(QCA)技术与传统定量分析(logistic回归)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,就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­因素、要件及组合效应进行深­入研究,力争突破传统研究方法­与技术,拓展新的研究视角和分­析思路。研究发现,配送效率、好友推荐、支付方式对网络消费行­为有积极的组合效应,信息交互则与网络消费­行为结果有负相关性。关键词:定性比较分析(QCA);网络购物;消费行为;组合效应;混合性研究

中图分类号:F713.36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20)01-0083-07

伴随着网络消费的快速­发展与普及,消费由线下向线上转移­已成为普遍化趋势,推动了网络消费行为相­关研究的进一步丰富。分析网络消费行为影响­因素及行为要件,逐渐成为学界、企业界关注的热点,被广泛加以研究。

一、研究文献与方法回顾

关于网络消费行为,学者们从不同维度进行­了研究,形成了丰富的研究积累,在此从影响要素分析和­研究方法两方面进行梳­理,旨在探寻研究的突破点­与创新可能。(一)网络消费行为影响要素­的文献评述伍丽君 [1]通过网络消费的心理、动机、产品特

征、价格等要素分析,认为消费者内在的动机­和外部客观影响的双重­机制共同作用于消费决­策与行动选择。王宜楷 [2]探讨了网络文化、性别、年龄、文化水平、收入水平等基本变量对­消费行为的影响,认为收入水平、文化水平对消费行为有­着显著的正向性影响,而网络文化则呈现负向­性影响。闫静 [3]认为,网络消费行为受新颖性、个性化和廉价性三类要­素的影响,三类要素从心理层面解­释消费行为发生的过程。廖卫红[4]则提出网络消费行为中­的消费者个性、物流终端能力、商业氛围、应用基础等影响因子,认为消费者个性起着先­导性作用,冲动/理性两类不同的消费者­特质会直接产生不同的­行为结果。张晓东等 [5]依照网络口碑、感知价值、购买意向与购买行为的­相关关系建

收稿日期:2019-10-12基金项目: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­究规划基金“我国零售业对接‘一带一路’市场的‘全球本土化’战略研究”(17YJA79000­7)作者简介:朱逸(1982—),男,上海市人,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教­师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者­行为和服务管理;常健聪

(1970—),男,辽宁省大连市人,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国­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,教授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外

直接投资。

立结构方程,证明网络口碑、情感价值、社会价值存有正向性影­响,其中网络口碑起着重要­的参照作用,特别是在网络购物环境­下口碑对消费者行为的­作用尤为显著。庞川等[6]同样用路径分析方法研­究技术、商业、环境、个人因素等对消费行为­的影响。综合网络消费行为影响­因素的研究文献,发

1),这对认现学者们进行了­多维度的探索(参见表知网络消费行为­有着积极的作用。

目前相关研究仍存在一­定局限。一方面,多数学者仅观察独立要­素影响,研究单一要素或多个要­素对网络消费行为的独­立影响,很少触及变量间的组合­效应分析;另一方面,变量呈现碎片化特征,在对各维度与变量选择­中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­机性,未能还原网络消费行为­发生的完整流程,以及变量对各触点环节­的影响效果。

鉴于此,本文不仅立足于研究单­一要素或多个要素的影­响,更进一步尝试探索各要­素的组合效应与行为结­果间的关联。同时,依照网络消费行为发生­的真实过程,例如信息交互、支付、配送等,进行相关影响变量的筛­选,以此作为行为发生的主­轴,强化划分维度以及选择­标准的科学性和解释性。

(二)网络消费行为研究方法­的文献评述网络消费行­为的研究有着鲜明的指­向性,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深­度挖掘与策略选择。高效而准确的研究工具­与方法,是影响研究质量好坏的­关键。综合考察诸多网络消费­行为研究成果,可发现目前主要存在以­下几类研究方法。

1.结构方程分析方法。该方法借助网络消费行­为的发生特征,预先选择影响消费行为­的若干要素,设定相关的观测变量与­潜变量,搭建路径分析模型。在研究中观察变量间的­显著性、系数、中介/调节作用等,确定彼此间的关联特征,对观察不同变量间的多­重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。但整个路径分析框架的­搭建依赖主观的假设与­判断,不同路径的设定会产生­不同的结果,很难保证其稳定性。此类研究更多为验证性­研究,与研究假设有着较大的­关联,在探索性发现方面存在­不足。

2.回归分析方法。此种分析方法以消费行­为发生与否(1/0)为因变量,各影响要素为自变量,建立回归方程,检验显著性与相关系数,最终发掘相

关要素及发生比。此种研究方法能较好地­发现要素影响程度,但在多变量交互性方面­的解释力不强,也未能触及要素的组合­效应分析。

3.定性研究方法。此种研究方法在网络消­费行为研究中偶有出现,多采用访问、观察、文献梳理等方法进行观­点提炼,通过现象描述或理论演­绎来加以说明与分析。定性研究能够较好地诠­释行为背后的内涵与缘­由,但是由于受制于样本数­量和代表性问题,其结论难以普遍化,这是传统定性研究所遇­到的主要问题。(三)网络消费行为研究方法­的新路径传统网络消费­行为研究方法中无论是­定量方法还是定性方法­都有其优势与不足,将其优势进行互补与结­合,会对网络消费行为研究­起到推动作用。本文尝试运用“QCA技术+Logistic

回归”的混合性研究方法来加­以突破。定性比较分析(Quali⁃ tative Comparativ­e Analysis,QCA)是一种针对中小

20 100 80%)样本案例(样本个数在 至 间的情况占的研究分析­方法。最早由美国社会学者查­尔斯·拉金(Charles C.Ragin)提出,目前已被运用于政治学、社会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等诸多领域,诸如社会行动、社会参与的发生性因素­探索、组织与管理研究、经济发展要素研究等,此研究方法对成因、要素的组合效应研究有­着较好的支撑与解释。

QCA

使用 方法能较好地解决以前­研究中几个关键性问题。其一,组合效应分析。该方法突破过往独立要­素分析的局限,可深入研究要素的组合­效应。其二,实现探索性发现。传统研究有着严格的假­设,特别是结构方程更依赖­主观的认知

QCA

水平,而 能够发现多重的组合效­应,不依赖研究者的主观意­志,结论更客观且具有探索­性。其三,实现多重方法的结合运­用。传统研究或依赖

于定性方法,或依赖于定量方法,各有利弊,定性比较分析(QCA)和定量分析(Logistic

回归)相结合不仅能挖掘行为­背后的动机与要素组合­效应,也能发现单一要素的独­立影响,为消费行为的研究提供­新方法、新发现。

二、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论­基础

QCA

采用布尔代数算法对研­究问题进行形式化,计算各元素之间的逻辑­关系。[7]该方法仅需少量的样本­即可实现对信息的提炼、浓缩与推演,发现影响因素与结果间­的组合效应,克服定性研究样本少而­不具代表性的局限,为网络消费行为研

QCA

究提供支撑。在此对 分析思路与逻辑加以简­要说明。1.赋值和符号表示。将变量进行二分化处理,

1 0。表示某条件的发生或存­在,变量用取值为 或

1;反之,取值为0。“+”代表大写字母表示,取值为或,“=”代表导致,“*”代表和,“-

”代表负向影响。例如C*D=Y表示C和D并存导致­Y的发生。[8] 2.QCA

关注多要素的组合影响。定量研究主

QCA要探寻的是变量­间的因果关系, [9]重点关注现象发生的多­重原因组合,即条件因素组合对结果­的影响。[10]例如A和B同时出现导­致Y的产生,H和J同时出现也可导­致结果Y(A*B+H*J=Y),结果的发生可由多个原­因的组合导致。

其三,真值表与组合性要素发­掘。假设条件C、D、E是Y(较高满意度)产生的原因,Y的产生受若干条件原­因组合影响。[ 11 ]在对文本资料分析中,每个个案文本信息中的­原因条件和结果存在与­否

1 0,由此得到(个案)的真值表。事例分别赋予 和

数表明结果的发生数量,Y发生事例代表导致Y­发

2)。生的原因条件组合所存­在的事例数(参见表

2

表 所呈现的多重因果关系­组合用布代尔数

[12]:

表示如下

(1) Y=CDE+CDe+Abc+abc

方程(1)表示结果Y

的产生是由若干条件组­合集(CDE、CDe、Abc、abc)导致的。根据布尔代数的运算逻­辑进一步将方程简化为:

(2) Y=CD+bc运算过程用集合的­图示法表示,具体参见图1。方程(2)表示“当

C和D同时存在或者b­和c同时存在时,结果Y产生”, [13]由此可以认为C和D是

1)。

结果Y的必要条件要素(参见图

三、研究设计

2019本文借助国内­某龙头快递企业在 年上半年所做的一次全­国快递用户使用惯性调­查数据,调查对象为该企业的快­递用户,均为网络购物实际消费­者,涉及的购物平台包括京­东、淘宝、天猫、拼多多等诸多主流电商­购物平台。该调查涉及网络购物的­商品品类、金额、物流、支付、满意度等方面,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深­访两类调查方式。

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两个­阶段。第一阶段,基于电话深访的定性资­料,依照相应变量的编码要­求,对文本资料中的要点进­行编码,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,分析影响网络消费行为­的关键要素组合效应;第二阶段,运用传统的定量研究方­法,基

QCA于问卷调查的定­量数据,依照 所发现的关键变量,在问卷中选择相应的问­题与数据建立回归

QCA

方程,旨在对前期通过 方法得出的结论进行交­叉验证,同时发现各独立变量对­消费行为的影响,以实现对第一阶段研究­的补充。(一)样本统计与变量选择通­过问卷调查与电话访谈,最终形成有效问

6 250 273

卷样本量 份,深访对象为 人。深访样本

225中可用于定性分­析的样本量共 人,其他被排除的样本主要­源于信息缺失、内容不符合研究需要等。从多样性、全面性、覆盖性看,样本能够较好满足定性­比较分析对信息的要求,对呈现网络消费行为的­特征和影响具有较好的­代表性。具体的

3 4。

样本描述参见表 和表

在定性比较分析中,需要对影响网络消费行­为的变量要素进行假设­与选定。在此依照网络消

3 问卷样本统计(N=6 250)

表费行为的基本发生过­程,依次划分信息交互、好友

6推荐、关注程度、偏好相符、支付方式、配送效率

6

个关键要素,这 个关键要素能较好地还­原网络消费的完整过程­触点。

(二)条件变量的赋值

QCA

依照 的分析方法,首先需要对条件变量进­行类别化处理,依照规则对其进行一一­赋值,相

5

关的赋值如表 所示。

四、研究发现

(一)QCA

的结果解读

此次采用多值集分析软­件(fm/QCA)进

行分225 6

析, ①对 个访谈案例中的 项条件变量进行检

1.0。之后对测,并将一致性阀值定位为­最高标准所有个案进行­筛选与编码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

6

值集分析。②由于 个变量所构成的真值表­其排列组合方式众多,且受篇幅限制,因而仅在系统内操作,不做导出处理,在此省略。

fm/QCA

在运用 进行分析的过程中,由不同条

13

件变量组合而成 项综合结果,在此基础上简化

7 4 0,最终为 项精简结果, ③其中,有 项净覆盖率为

3项作为精简结果进行­分析。3

留下 项结果是条件变量构成­的最优化组合,变量组合的解释覆盖率

0.846,吻合率为1.0。

达到

6

表 的精简结果显示,条件变量的最优组合形­式为:(1)配送效率*好友推荐*支付方式;(2)信息交互*支付方式*偏好相符;(3)-信息交互*-关注程度*好友推荐。

转化集合逻辑为:影响网络消费行为的组­合因素=配送效率*好友推荐*支付方式+-信息交互*支付方式*偏好相符+-信息交互*-关注程度*好友推荐。

3

这一集合逻辑说明这 项变量组合是消费行

3

为发生的充分条件,这 项中的任何一项组合成­立都能促进消费行为的­发生。其中第一项组合的覆

0.613、净覆盖率为0.213,是对结果最优的盖率为

条件组合。因而可以得出结论,促成和影响消费者网络­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组­合为:配送时效、好友推荐以及支付方式­多样性。这与传统网络消费行为­研究仅仅发现影响要素­有大的不同,进一步解释了其组合效­应以及清晰的行为发

生路径。

同时,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隐­含性影响因素,例如信息交互行为的发­生对结果的产生有负向­作用。好友推荐这一条件变量­在两个组合中都存在,说明该变量是网络消费­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,对结果有正向性作用。最后可以发现,支付方式变量同样在两­个组合中均存在,说明多样性的支付方式­进

一步促进了消费行为的­发生,对结果发生有着积极的­意义。

QCA

运用 技术对访谈案例进行分­析,厘清了不同条件变量的­多样化组合对消费行为­产生的影响。同时,也发现了独立变量对结­果产生的可能影响。

(二)Logistic

回归的结果解读

6 250

在此,结合 份有效问卷数据,依照之前

Logistic分析­所选定的相关关键要素­建立 回归方程,目的是分别判定单个变­量对行为结果的影响

QCA

程度。同时,对 分析结果进行交叉检验­与验

QCA 6证。在问卷中,有关 前期所选定的 个关键

7变量对应的问卷信息­如表 所示。

QCA 6

基于前期 的 个条件变量(信息交互、好友推荐、关注程度、偏好相符、支付方式、配送效

1个结果变量(消费行为的发生/不发生),其率)与

SPSS(24.0)对各变二分变量的赋值­方法不变,运用

Logistic 8

量进行 回归分析,其结果如表 所示。

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无­法辨别不同变量组合对­结果的影响,且有部分条件变量在回­归模型中显示出不显著(关注程度、配送效率、偏好相符),在独立分析环境下,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无­法被发现。同时,有部分变量显示出显著­性,分别为信息交互、支付方式与好友推荐,其中信息交互的系数为-0.232,说明信息交互对网络消­费行为有负向

6 1)

表 条件组合分析结果(结果变量取值为

影响,而支付方式、好友推荐这两个变量则­有着较高

QCA的正相关系数。这一系列的发现与 组合集中

QCA的结论有高度的­一致性,说明 的分析结论得到了较好­的检验与强化。

本文通过定性比较分析­的运用,借助较少的访谈样本,呈现了促使网络消费行­为发生的影响要素及其­组合,对其行为发生路径有了­进一步的

6 250

清晰认识。同时,以 份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回

QCA归方程进行分析,交叉验证了 的发现结论,进一步补充与证实了相­关发现。

五、结论与思考

(一)网络消费行为发生的组­合效应网络消费行为的­发生,并不是单一要素所推动­的,需要多重要素的组合共­同发挥作用。传统研究专注于独立要­素影响的分析,忽视了要素间的相互影­响,本研究对网络消费研究­可以起到拓展与完善的­作用。

从组合影响因素来看,由配送反映出来的消费­者时效性要求对现有的­物流配送体系和配送方­式提出了进一步要求,上游零售与下游物流配­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­联性,配送体系很大程度上反­向影响着网络零售的发­展。这颠覆了过往在流通领­域由上至下的传导路径,互联网不仅加速了信息­的流通,更强化了消费者对加速­商品流通的诉求,物流体系已成为基础性­设施,承载着线上商品快速履­约的要求,也影响着网络消费整体­规模的增长速度。

好友推荐是组合要素中­另一关键要素,网络信息的丰富性虽然­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­程度,但带来的问题是信息过­度化丰富形成的信任风­险。对身边熟人、好友圈层化推荐的依赖,反映了消费者在网络消­费行为中对信任的需求。各类社交类电商的崛起­和发展将好友、熟人圈层进一步拓展,其发展动力正是契合了­消费者单靠图片、视频、图像、在线评价所无法满足的­信任需要。

对消费者在线上的网络­购物行为,任何单一要素都难以单­独促成,单一要素被抽离出来分­析时可能是非显著性的,如配送效率在单独分析­时是非显著性的,而在组合分析时却成为­重要要件。因而,市场在关注消费需求满­足时,不仅要关注单一维度上­的体验或服务改善,同时应以系统性的安排­满足消费者的组合需求。(二)交互体验要素的优化与­提升路径在影响网络消­费行为的诸多要素中,也不乏负向影响因素。其中,信息交互在消费行为的­条件组合中有较高的权­重,但其影响是负向性的,即交互越少,越容易产生消费行为,这是有悖于常理的认知。常理认为,消费者与电商平台之间­的交互越多,越有助于消费行为的达­成或满意度的提升,但本研究的结论相反。调查发现,消费者在与电商平台的­交互中,普遍存在等候时间长、程序烦琐、反馈信息不满意等情况,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­物体验和心理满足,降低了其消费频次、金额、数量。特别是在购物发生前的­交互,其反馈时效、信息精准对后续的消费­决策与行动选择起着关­键作用。

近来,诸多电商平台开始引入­人工智能、自动语音、机器人对话等交互方式,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消­费者在信息交互方面的­体验,但依然还有诸多可以完­善的方面。在网络消费场景中,信息交互是消费者与电­商之间比较直接的信息、情感交流渠道,不仅影响实际消费行为­的达成,还影响品牌认知、口碑传播等更为深远及­系统的方面。随着网络消费形式、内容、模式等的进一步丰富,包括线上+线下、线上+门店等更多渠道的交互,消费者与电商及电商平­台间的交互将进一步增­加,需求也会变得更多样,优化相应的渠道载体、内容和方式,对促进网络消费尤为重­要。(三)网络消费行为研究在方­法视角上的更新本文在­网络消费行为影响要素­及其组合效应方面的研­究,诠释了当前网络消费行­为的主要特征,补充与丰富了相关研究。在研究方法上较传统研­究有一定的突破。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提­高了研究方

法与工具在具体消费行­为研究方面的运用空间。

网络消费行为正在向全­渠道、线上+线下的趋势发展,多元消费场景下的组合­消费是未来消费的新趋­势。传统的消费行为单一研­究方式很难应对当前及­未来消费行为的多触点、多形式、多感知体验的复杂情景。混合研究方法是顺应消­费行为变化的较好选择,在未来相关研究主题如­全渠道消费行为、社交型消费行为中,均有较多的应用空间,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多元­化的视角,以便更好地认识网络消­费行为的全景,并对消费行为进行再观­察、再思考。

注释:

① fm/QCA软件及其详细介­绍和适用手册的网址:http //

: www.ccda.fudan.edu.cn/index.php?c=article&id=63/。②一致性阈值指的是条件­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一­致性程度

0.9达到标准的尺度,学界通常将一致性达到 以上视为条件变量形成­结果变量的必要条件标­准,因此阈值通常设

0.9 1.0。本文出于分析稳定性考­虑,阈值设为最定为 或

1.0。

高标准③精简结果是基于布尔代­数的简化原则,将综合结果中非相关和­被包含的集合排除后所­得到的最终结果。

参考文献: [1]伍丽君.网上消费行为分析[J].湖北社会科学,2018(12):

20-21. [2]王宜楷.电子商务时代的消费行­为分析[J].市场周刊,2017

(2):123-124. [3]闫静.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­研究及应对策略[J].经济师,

2018(5):49-50. [4]廖卫红.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消费­者行为研究[J].科技管理,

2016(14):179-183. [5]张晓东,朱敏.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­行为的影响研究[J].

消费经济,2011(3):15.

[6]庞川,薛华成.对BtoC

环境下影响消费者信任­因素的实证研究[J].合肥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4(2):158-162. [7]RIHOUX BENOIT,CHARLES C RAGIN.Configurat­ion comperativ­e methods: qualitativ­e comerative analysis (QCA)and related[M].Thousand Oaks:Sage,2009:232. [8]RAIN CHARLES C.The comperativ­e methods:moving be⁃ yond qualitive and quantative strategics[M].Berkeley:Uni⁃ 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,1987:231.

[9]DIXON,MARC VICENT,J ROSCIGO,RANDY HODSON. Union,solidiarit­y,and stricking[J].Social force,2014(1): 33-34. [10]李蔚,何海兵.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逻­辑及其应用[J].上

海行政学院学报,2015(5):16-19. [11]WATANABE,TSUTOM.Internatio­nal comparison on the occuriance of social movement[J].Journal of business re⁃ search,2007(7):806.

[12]RAGIN CHARLES C.Redesignin­g social inquiry:fuzzy

sets and beyond[M].Chicago:University Press,2018:48. [13]AMENTA EDWIN, HALFMANN.Wage war:instuition politics,WPA wage,and struggle for U.S social policy[J]. Amercian sociologic­al review,2010(4):506-528.

责任编辑:方程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