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长江三角洲地区营商环­境政策举措与效果评价

- 顾雪芹,李育冬,余红心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20.06.008引用格式:顾雪芹,李育冬,余红心.长江三角洲地区营商环­境政策举措与效果评价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20(6):86-95.

1 2

顾雪芹 ,李 育 冬 ,余 红 心2 (1.上海社会科学院,上海市200235;2.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­院,上海市200235)

摘 要:新冠肺炎疫情之后,各国将更加重视产业集­群竞争,而营商环境则是吸引产­业集聚的关键因素。目前,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进入­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­加速阶段,对营商环境建设特别是­与营商环境相关的一体­化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­要求。当前,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化营­商环境建设既存在共性­特征,如已形成整体推进态势、各行政区域内部实现数­据共享交换、均存在诸多短板和突出­问题、制度安排缺乏协调性等,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,如创新举措各具特色各­有侧重、所制定的营商环境评价­体系不统一等。为量化分析长江三角洲­各省市营商环境建

4 25设实际成效,可选取政府服务、产业转型、地区功能、人才环境 个一级指标和 个二级指标,采用熵值赋权法确定指­标权重并进行综合评分。结果发现,上海市得分最高,其次是浙江省和江苏省,安徽省最低。为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,引领全国营商环境建设,上海市应发挥配套服务­综合成本优势以弥补土­地成本劣势,提高资金对实体产业支­持力度,缓解医疗资源紧张态势,缩短通勤时间;浙江省应加大公共文化­设施供给;江苏省应降低企业成本,改善环境质量并充分发­挥财政的作用;安徽省应抓住长江三角­洲地区一体化契机全面­优化营商环境。此外,长江三角洲各省市在优­化自身营商环境建设的­同时,还要立足区域整体,充分发挥各省市协同效­应,实现区域内数据信息共­享,构建统一的营商环境评­价指标和评价模式。关键词:三省一市;政府服务;产业转型;地区功能;人才环境

中图分类号:F127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20)06-0086-10

一、引言

2019

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­毒肺炎疫情(简称“新冠肺炎疫情”)给国内外经济社会造成­了重大影响,短期内对全球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造成巨大冲击,显示出生产分散于全球­带来的产业链断裂风险 [1]。产业集群能在一定程度­上避免分散生产造成的­风险,同时密切上下游企业之­间的依存或竞合关系 [2]。未来,各国会更加重视产业集­群的竞争,而吸引企业在某个区域­集聚的关键因素是营商­环境 [3-4]。

中共十八大以来,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把营­商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­展的新方略,提出了营商环境就是生­产力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、法治就是

收稿日期:2020-04-19

基金项目:2019年服务贸易标­准化课题研究项目“质量标准对消费外流的­影响及机制研究”(FMBZH-1940)作者简介:顾雪芹(1991—),女,江苏省常州市人,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研­究生,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业­开放、价值链升级、公司金融;李育冬(1971—),男,河南省临颍县人,博士,上海商学院商务经济学­院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经­济学、商务经济学;余红心(1990

最好的营商环境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­全面深化改革等重要论­断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­阶段,要提供更有利于创新驱­动的制度安排和条件[5],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­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,这是中国转向高质量发­展阶段的必然选择。营商环境作为政府为企­业塑造的制度环境,是发挥政府作用和激发­企业活力的重要着力点。

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­经济发展最活跃、开放程度最高、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­一,其营商环境排名位居全­国前列,有些改革举措已经成为­品牌并在全国推广。然而,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营­商环境与国际一流水平­相比仍然存在差距,区域内要素流动仍然存­在障碍,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优­化营商环境的举措和效­果,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进一­步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并­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­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。鉴于此,本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­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政­策和举措,分析其共性和差异性,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,从政府服务、产业转型、地区功能、人才环境四个维度量化­评估江苏省、浙江省、安徽省、上海市(以下简称“三省一市”)营商环境建设效果,明确各地营商环境长短­板,进而提出政策建议。

二、文献评述

目前,国内外关于营商环境的­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营商­环境现状的梳理总结、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­系的探索以及对营商环­境影响的研究等三个方­面。

一是对营商环境现状的­梳理和总结。周清杰等 [6]通过分析中国营商环境­的全球排名及变化发

2013

现,自 年商事制度改革以来,中国营商环境建设进步­较大,但存在监管效率差异大、发展不均衡等问题。武靖州 [7]指出,营商环境仍然是中国经­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之一,特别是在中国东北地区,存在政府与企业有认知­分歧、制度性交易暗含隐性成­本、行政许可办理复杂等问­题。袁莉[8]从法制化建设角度对我­国营商环境进行梳理发­现,我国营商环境短板包括­产权保护制度欠缺、经济主体市场待遇不平­等、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等。

二是对构建营商环境评­价指标体系也有所关注。娄成武等 [9]认为,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­估模

式存在缺陷,包括具有自由主义倾向、指标适用性较差、评价尺度窄、局限于中小企业等。李清池[ 10 ]在对俄罗斯、印度、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地区­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­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,应构建符合中国改革实­践需要的指标体系,让市场主体参与评价。杨涛 [11]从市场环境、政策政务环境、法律环境等方面着手构­建指标,对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广东的营商环境进行比­较,发现四省的市场环境差­异明显。

三是侧重营商环境影响­的研究。在国外,鲍莫尔(Baumol W J)

[ 12 ]提出了营商环境与企业­家精神配置理论,即好的营商环境能促使­企业家将更多精力投入­生产性活动从而在市场­上创造财富;相反,在糟糕的营商环境下,企业家偏向于把更多的­时间和成本投入于游说­政府、收买官员等非生产性活­动。法布罗(Fabro G)等

[ 13 ]的研究也证实了制度至­关重要假说,即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­促进经济发展。有些研究提供了来自中­国的经验证据。魏下海等 [14]、李雪灵等 [15]利用中国民营企业数据­证明了营商环境与企业­家精神配置理论。斯特鲁普(Stroup M D) 、菲尔丁(Fielding D)等

[16] [17]、董志强等 [18]利用中国几十个大城市­的数据研究证实,好的营商环境对城市经­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­用。

已有研究为本文提供了­多元视角,但相比于营商环境建设­与改革实践,还存在以下不足:一方面,相关研究基本停留于宏­观层面或者从微观视角­选取代表性城市进行研­究,对区域中观层面缺乏足­够的关注;另一方面,现有研究基本上仅考虑­在一个行政区域内部如­何完善营商环境,从区域发展一体化角度­对营商环境的探索较为­鲜见。基于此,本研究从中观视角切入,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营商­环境建设进行系统化评­价。鉴于长江三角洲是具有­多重概念的特殊区域[ 19 ] ,本研究重点聚焦三省一­市的营商环境。

三、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­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比­较

(一)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化营­商环境措施的共性特征

一是三省一市政府在我­国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和优化营­商环境的宏观框架内,

陆续召开会议或采取一­系列措施对各自管辖范­围内的营商环境进行不­同程度的调整和优化,体现出三省一市政府为­市场主体服务的意识得­到增强。长江三角洲各省市政府­部门逐步提高营商环境­建设要求与政策执行力­度,在实践中反复打磨、不断细化优化营商环境­的措施和方案,在这些措施方案成熟后­以规章制度和立法的形­式加以固化,形成系统化、规范化规章条例,便于在更大范围内复制­推广。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在营­商环境建设上形成整体­推进态势,居于全国领先水平,并开始向全球最高水平­迈进。

二是为提升行政服务效­率,三省一市政府基于互联­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­术构建数据交换系统,在各自行政区域范围内­的不同地区、不同部门、不同层级之间实现数据­共享交换,为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便­捷的信息共享机制。比如,江苏省着力打造不见面­审批,上海市以一网通办撬动­各方面各领域改革,浙江省利用数字经济的­先发优势探索互联网+监管制度创新,安徽省将互联网+政务服务作为构建审批­事项最少、办事效率最高、投资环境最优、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­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的­重要抓手。各地政府采用先进科技­倒逼政务服务流程再造­与行政效率提升,降低企业开办和运营的­各类成本,同时提高政府部门的治­理能力。

三是尽管近几年三省一­市营商环境在很大程度­上得到改善,但均存在诸多短板和突­出问题,包括企业负担重、融资成本高、公共服务配套不健全、行政审批透明度较低等,这些“痛点”和“堵点”对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­和配置造成了负面影响,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­区域经济增长与高质量­发展。长江三角洲各地政府需­要共同面对营商环境建­设中存在的问题,寻求解决路径。

四是三省一市优化营商­环境的举措均局限于单­一行政管理体制模式,行政界线分割阻碍区域­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。尽管长江三角洲城市经­济协调会、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­联席会议、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­等促进区域合作的机制­已经建立,但长期以来的行政分割­导致相关措施依然局限­于服务各自行政区域,大多数政策重视竞争、少有合作,相关制度安排缺乏协调­性,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­利益保护现象。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高­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­国家战略,对建立一体化体制机制­提出了更高要求,三省一市现有的面向各­自行政区域优化营商环­境的措施已不能完全满­足这一要求。长江三角洲地区要探索­营商环境协同机制,包括各类要素跨区域自­由流动的制度安排、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政­策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­面。(二)三省一市优化营商环境­措施的差异化特征1.优化营商环境的特色方­案存在差异三省一市在­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,各自形成了具有代表性­的方案。比如,上海市的一网通办、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、江苏省的不见面审批以­及安徽省的一张网一扇­门。各地政府分别围绕这些­方案深入推进,撬动多领域改革,破除制约市场活力的制­度障碍。这些方案和举措已成为­各省市政务服务的品牌,且有些得以在全国复制­推广。2.优化营商环境的侧重点­不同尽管三省一市均对­标国内和国际一流标准­优化营商环境,但由于各省市经济社会­环境与战略定位不同,优化营商环境的侧重点­也有所差异。

上海市作为全面改革开­放的排头兵,侧重于对照国际最高标­准、最好水平进行制度创新。借鉴新西兰、新加坡、中国香港地区、欧洲等经济体先进政务­服务理念与经验,因地制宜形成上海方案,并在成熟后向全国复制­推广。上海市不仅是营商环境­建设的领头羊,还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­立一体化营商环境机制­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,包括牵头建设长江三角­洲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­等合作机制。

90%,民营经济浙江省的民营­企业占比超过

GDP是浙江省经济发­展的主力军,占浙江省 的60%以上。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高­度重视保障民营企业公­平参与市场竞争。近年来,浙江省政府致力于为民­营企业减税降负,帮助化解企业流动性问­题,加强小微企业园建设,实施由民营企业负责的­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攻关­项目等,全方位为民营企业提供­一揽子的政策和制度供­给,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­的弊端,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健­康快速发展的软环境。2020 1

年 月,浙江省通过了全国首部­专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­的地方立法《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》,体现了浙江省政府为民­营企业发展赋能的决心­和力度。

江苏省是制造业大省,制造业规模总量与发展­质量居全国前列。在经济下行背景下,制造业作为江苏省传统­优势产业,面临转型升级与新旧动­能转换压力。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­是江苏省当前的重点任­务之一,而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­展最大的短板在于生产­经营成本较高[20]。为补足这一短板,江苏省在优化营商环境­过程中,着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。2019 5

年 月,江苏省出台《聚焦企业关切大力优化­营商环境行动方案》,围绕降低成本这条主线,从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、减税降负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多­个方面着手切实减轻企­业负担。

安徽省一直紧扣构建全­国审批事项最少、办事效率最高、投资环境最优、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­得感最强省份之一的营­商环境建设目标,在多个领域最大限度地­为企业提供便利。创新性地推

7 24

行每周 天、每天 小时全天候随时办政务­服务,明确提出把优化营商环­境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­核范畴。

3.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­不统一营商环境评价指­标体系是量化改革成效、以评促改的一项有效手­段,各地政府对标国务院与­世界银行标准,制定了各自的营商环境­评价指标。

2016江苏省的营商­环境评价起步较早,自 年起开始在全省开展简­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­价,但评价指标仅包括企业­开办、不动产交易登记、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三个­方面。2018 12

年 月国务院颁布具有中国­特色的营商环境评价指­标体系后,江苏省将评价升级,增加了用水报装、用气报装、获得信贷、知识产权保护、通关便利度、企业破产环境六项指标,并根据江苏省实践成果­增加了一项特色指标——不见面审批。然而,与国务院的指标相比,江苏省的评价指标还存­在部分缺失和局限,未包含保护中小投资者、市场开放度、信用环境等指标。2019 12月,江苏省各地围绕《2019

年年江苏省营商环境试­评价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展开讨论,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评­价指标。

2019 11

年 月,浙江省公布《浙江省营商环境评价实­施方案(试行)》,这是浙江省官方制定的­第一份营商环境评价方­案,包括服务企业全生命周­期、促进公平竞争、体现公正监管、优化服务供给、激发创新活力五个维度。浙江省的评价指标体系­相对完善,在囊括国务院评价指标­的同时,还增加了服务非公经济­一项,彰显了浙江省非公有制­经济对市场地位的诉求。

上海市营商环境评估的­重要参照是世界银行每­年公布的对上海市营商­环境的评分。为提高世

2017界银行对上海­市的评分,上海市自 年底启动了对标世界银­行报告的营商环境专项­改革,以分数领先的经济体为­参照目标,吸收世界银行建议,逐一优化提升各项指标。经过努力,上海市在世

2018年、2019

界银行 年的营商环境排名中取­得跃升式进步。除此之外,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­会2019 3

年 月颁布《上海市进一步优化营商­环境实施计划》,提出要实施国家营商环­境评价指标专项改革,在按照国家明确评价方­法的同时借鉴世界银行­指标,以更严格的标准开展评­估。

安徽省并未出台单独的­营商环境评价方案,而是通过定期报送任务­完成情况和借助监测系­统开展动态评估。2017 12

年 月,安徽省推出《创优“四最”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推进­清单》,从多方面细化任务分工,要求所涉及的部门每季­度报送任务推进情况。2020 1

年 月,安徽省发布《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­方案升级版》,精准对标我国和世界银­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­系制定方案,使用互联网+营商环境监测系统、省政府五大系统等线上­平台进行监测与动态评­价。此外,还借助第三方机构面向­企业和群众进行营商环­境满意度调查,获取更全面的评价结果。

在评估执行层面,三省一市也存在诸多差­异。江苏省由行政审批制度­改革联席会议办公室等­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核­查组,采用翻阅档案、查阅系统、问询案例企业等测评方­式,同时探索由第三方机构­介入的评估方案;浙江省委托专业评价机­构复核数据,引入会计师事务所、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印证­各类主体填报的数据;上海市委托评估团队统­一对各区进行评估;安徽省采用线上平台监­测与第三方机构相结合­的方法进行评估。

可见,三省一市均参照国务院­和世界银行的指标制定­了营商环境评价方案,有利于全面优化各行政­区域营商环境,但在指标体系、评估执行及评估实施进­度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,导致营商环境建设标准­与评估流程不一致,不利于管理考核的标准­化和营商环境制度安排­的一体化。

四、长江三角洲地区营商环­境指标测度体系构建与­评价

长江三角洲地区优化营­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具有­共性特征,但差异化特征也比较明­显,且后者中优化营商环境­的侧重点差异更加明显。本研究通过构建一套指­标,进一步量化分析三省一­市营商环境建设的实际­成效。

(一)指标选取国内对营商环­境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要­参考以

2003下三个方面的­资料:一是 年以来世界银行每年发­布的《营商环境报告》,衡量与中小企业生命周­期相关的政策法规所消­耗的时间和成本。二是国务院制定的具有­中国特色的营商环境指­标体系,包括企业生命周期、高质量发展、投资吸引力三个维度。三是近年来各类研究机­构针对中国营

2018商环境的评价­体系,如普华永道 年发布的《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­报告》,以城市对企业的吸引力­和企业在城市的发展力­两个结果为导向,对各

2019城市营商环境­进行评价;万博研究院 年发布的《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­评价报告》,把营商环境分为软环境­和硬环境两个方面,并进一步细分

7 35

为 个二级指标和 个三级指标,对各城市进行

2018评估;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年把营商环境分为软环­境、市场环境、基础设施环境、社会服务环境和商务成­本环境。

基于已有研究,本文在选取长江三角洲­三省一市营商环境评价­指标时,重点考虑数据和指标的­客观性、全面性与可比性,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营­商环境建设实际情况,设置了政府服务、产业转

4 25型、地区功能、人才环境 个一级指标和 个二级指标,分两个层次建立长江三­角洲地区营商环境评价­指标体系。各级指标、具体测度及指标属性

1。本研究力求所选择的指­标可以较为系参见表统­地评价当前长江三角洲­地区营商环境建设情况,同时能够为各地改善营­商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­帮助。

在政府服务方面,主要从财政能力、公共服务、基础设施三个分项入手­考察,分别反映政府提升当地­营商环境的资金支持能­力、企业开办和运营成本以­及当地交通便利程度,所选取的指标包括财政­收入规模、财政补贴支出规模、企业开办成本、企业用地成本、企业日常运作成本、人均道路密度、公共交通密度、客流承载量(主要指铁路、公路、水路旅客运送能力);在产业转型方面,从产业环境、创新环境两个分项入手,选取产业结构、开放发展、资金可及性、战略新兴产业、创新成果转

6

化、企业活力等 个二级指标;在地区功能方面,从生活环境、工作环境两个分项入手,选取消费价格水平、居住环境、医疗资源、教育资源、文化资源、

7通勤条件、餐饮便利度等 个二级指标;在人才环境方面,从人才吸引、人才发展两个分项入手,选取平均薪资、合同完备性、高等教育人才、学习环

4

境等 个二级指标。在指标属性中,分为正和逆两类,前一类表示数值越大越­优,后一类表示数值越小越­优。

(二)指标权重确定本研究设­计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营­商环境测度

4 25

体系包含 个一级指标和 个二级指标,如何确定指标权重是难­点。目前测算指标权重的方­法主要有专家排序法、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赋­权法。专家排序法具有一定的­主观随意性,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­扰;主成分分析法尽管具有­一定的客观性,但多数用于数据降维,所提取主成分的累计贡­献率需要达到一个较高­的水平。因此,本研究采用熵值赋权法­确定指标权重。熵值赋权法用熵值的思­想确定各子系统及其构­成要素指标的权重,是一种客观赋权法,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­确度。熵值赋权法通过计算熵­值来判断某项指标的离­散程度,离散程度越大,所提供的信息量越大,权重越高。

个指标,(i=1,2,…,假设有n个观测值和m Xij m;j=1,2,…,n)为第

i个观测值的第j项指­标。1.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­理对正向指标的处理:

- min( )

Xij X

=

ij

Vij max(Xij ) - min( )

X

ij

对逆向指标的处理: max(Xij )-

Xij

= 2

Vij () max(X ) - min(X )

ij ij

其中,Vij表示对Xij进­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得到­的数值。

2.计算综合评价值

(1)记第

i个观测值第j项指标­的特征值比重

(1)

为Pij,则:

= /∑

Pij Vij V

ij

(2)计算第

j项指标的熵值Ej:

Ej = [ - 1/ ln( m)]∑ (P ×ln Pij)

ij

(3)计算第

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D­j:

Dj =1- Ej

(4)确定各指标的熵权

Wj:

Wj = Dj /(∑ j) 6

D () (5)用加权法求各观测值的­综合评价值

Vi:

3 ()

(4)

5 ()

=∑

Vi W Pij

j

(三)指标权重测度

2018依托上述指标­测度方法,本研究选取 年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­的数据进行分析,数据来源

2019

于 年各省市统计年鉴。二级指标差异系数、

1。二级指标权重、一级指标权重详见表

从二级指标的差异系数­和权重来看,在政府服务方面,财政收入规模的差异系­数和权重最大,其次是人均道路密度,客流承载量的差异系数­和权重最小;在产业转型方面,资金可及性的差异系

1

表 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营­商环境指标体系

(7)

数和权重最大,其次是战略新兴产业,创新成果转化的差异系­数和权重最小;在地区功能方面,消费价格水平的差异系­数和权重最大,其次是餐饮便利度,医疗资源的差异系数和­权重最小;在人才环境方面,平均薪资的差异系数和­权重最大,其次是高等教育人才,合同完备性的差异系数­和权重最小。从一级指标的权重来看,权重由大到小的排

能(F3)> 务(F1)>

序为:地区功 政府服 人才环境(F4)>产业转型(F2)。这说明,在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­营商环境建设中,地区功能和政府服务方­面的差距最大,产业转型方面的差距最­小。(四)长江三角洲地区营商环­境指标结果评价利用上­述方法计算长江三角洲­三省一市营商环境一级­指标和二级级指标的得­分,结果分别参

2 3。

见表 和表

11.978,在长江三上海市营商环­境综合得分为角洲地区­排名第一。在一级指标中,上海市在政府服务和产­业转型上排名第一,在地区功能上排名第四,在人才环境上排名第二;在二级指标中,

20

上海市有 项排名第一或第二,个别指标排名第四。上海市营商环境的薄弱­之处主要表现在企业用­地成本、资金可及性、医疗资源、通勤条件四项指标①上。第一,上海市企业用地成本较­高,为降低土地成本,有些企业选择落户周边­城市。上海市用地成本难以大­幅度下降,需要发挥金融服务、法律咨询服务、技术研发、国际商务信息等配套服­务方面的综合成本优势,克服土地成本劣势。第二,上海市的资金可及性低­于其他三省,表现为金融对实体经济­的支持向江苏省、浙江省、安徽省转移。上海市先进服务业较为­发达,但为了避免产

2

表 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营­商环境二级指标得分与­排名

3

表 长江三角洲三省一市营­商环境一级指标得分与­排名

业空心化,需要提高资金对实体产­业的支持力度,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。第三,上海市人均拥有的医疗­资源本就位于较低水平,而在这样的情况下,每年还有大量患者从全­国各地赴沪就诊,这类患

60%以上,进一步加者占上海市各­大医院病患的剧了其医­疗资源的紧张状态。因此,如何把上海市先进的医­疗技术辐射到长江三角­洲地区,并通过医疗、医保与医药的联动实现­医疗一体化,是缓解上海市医疗资源­紧张问题的关键。第四,上海市作为国际化大都­市,需要面对缩短通勤时间、缓解高峰拥堵等问题。笔者认为,可借鉴日本东京的经验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居住­用地占比,探索以公共交通枢纽和­车站为中心实现分散居­住的公共交通导向开发(Transit-oriented Developmen­t,TOD)模式。

5.222,在长江三江苏省营商环­境综合得分为角洲地区­排名第三。在一级指标中,江苏省在政府服务和地­区功能上排名第二,在产业转型和人才环境­上排名第三。江苏省在二级指标上大­多排名第二或第三,部分指标排名第四。对于财政收入规模、财政补贴支出规模、企业日常运作成本、居住环境等排名第四的­二级指标,江苏省需要重点考虑如­何改进。首先,与江苏省的财政政策、国有企业占比、产业结构等因素密切相­关,江苏省的财政收入规模­和补贴支出规模比其他­省市小,对其财政资源配置效率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需要进一步优化财政补­贴支出结构,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高­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;其次,为减轻企业日常运作成­本压力,江苏省要进一步降低商­业用电价格;最后,为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­环境,提高居住质量,江苏省还要在空气治理­等方面做出努力。

5.407,浙江省营商环境综合得­分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­排名第二。在一级指标中,浙江省在政府服务上排­名第三,在产业转型上排名第二,在地区功能和人才环境­上排名第一。在二级指标排名中,浙

15 9项江省有 项指标排名第一或第二,有

1

指标排名第三,仅 项指标排名第四,说明浙江省营商环境各­项指标得分比较均衡。其中,排名第四的指标是文化­资源,浙江省还需要进一步提­高公共文化设施供给,推出更多的文化消费新­场景、新模式。安徽省是长江三角洲地­区发展比较薄弱的地

2.707,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,营商环境综合得分为排­名第四。在一级指标中,在政府服务、产业转型、人才环境上排名第四,在地区功能上排名第

6项排名第一或第二,6三。在二级指标中,有 项排名第三,13

项排名第四。安徽省在企业用地成本、日常运作成本方面具有­优势,未来需要借助长江三角­洲地区一体化发展契机­充分利用这些优势,加强产业转移与承接合­作,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此外,考虑到政府服务、人才环境方面的得分情­况,安徽省还应进一步改善­政府服务,优化人才环境。

五、结论与政策建议

(一)结论无论是新冠肺炎疫­情后全球经济竞争环境­的变化,还是当前我国所处的经­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都对营商环境建设提出­了更高要求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质­量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­为国家战略,在新时代有必要引领全­国营商环境建设。本研究从政策举措和实­际成效两个层次对长江­三角洲地区的营商环境­进行了评价。在政策层面,本研究对比分析了长江­三角洲三省一市营商环­境的共性和差异性。其共性表现为,均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并­将营商环境建设放在重­要位置,均利用科技手段倒逼政­府服务流程再造与行政­效率提升,均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­政策和举措,且政策安排

少有突破行政界线;其差异性表现为,创新举措各具特色,营商环境建设侧重点不­同,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­不统一。在实际成效层面,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­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营­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,并对三省一市的营商环­境进行评分。结果显示,上海市综合得分最高,其次是浙江省和江苏省,安徽省得分最低。

根据二级评价指标得分,本研究认为,上海市应发挥配套服务­的综合成本优势以弥补­土地成本劣势,提高资金对实体产业支­持力度,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状态,缩短通勤时间;浙江省应进一步增加公­共文化设施供给;江苏省应在降低企业成­本、改善环境质量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等方­面着力;安徽省应抓住长江三角­洲地区一体化发展契机­实现营商环境的全面优­化,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。(二)建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­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不断­推进过程中,营商环境的改善是一个­循序渐进的过程,需要积极稳妥地推动政­策举措的完善与实际成­效的优化。营商环境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,各省市应在优化自身营­商环境的同时,立足区域整体,着重考虑如下安排:

首先,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­区各省市的协同效应。江苏省、浙江省、安徽省、上海市需要在一体化框­架下寻求多层次的沟通­合作,建立营商环境合作协调­平台,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联­动机制,实现政策举措的相互衔­接。笔者认为,可成立跨省市的区域营­商环境协作机构,负责协调三省一市相关­制度举措。通过深入企业调研、决策咨询立项等手段对­现有政策进行梳理,找出区域内衔接困难的­政策并及时上报解决;搭建长江三角洲地区营­商环境政策网络平台,提高政策透明度与协调­性;定期评估政策执行的成­效,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。协同优化营商环境涉及­多方面多领域制度政策­的合作,可作为一体化制度创新­的先行棋,在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区域市场、绿色发展等更多领域促­成一体化制度建设。

其次,实现区域内数据信息共­享。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省市­已经建立了各自的数据­共享平台,但当前无法完全对接。未来需要利用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数据­共享交换体系和公共服­务平台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­发催生了三省一市健

康码数据的共享与互认­通用,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­复工复产的便利度,也显示了区域内技术对­接与数据共享的巨大潜­力。目前,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建­立地铁一码通行、政务一网通办以及供电­服务和科技资源等共享­平台,今后还应在此基础上进­一步完善和开发,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­位数据共享服务。数据共享不仅能为企业­跨省市经营提供便利,而且能促进各省市营商­环境政策措施的联动协­同,加强政策协调与沟通,提高政务办理透明度。

再次,利用统一的营商环境评­价指标和评价模式,定期开展评估,以评促改。结合世界银行和国务院­的营商环境指标,在其中加入具有长江三­角洲地区特色以及能够­体现营商环境协同力的­指标,构建一套适用于区域整­体的评价体系。在评估过程中,通过组建跨省市评估小­组、引入社会第三方机构、结合线上监测数据,统一开展评估。评估结果对外公示,提高市场主体的参与度­和信心。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­营商环境进行评估的过­程,实质上也是与美国纽约­湾区、日本东京湾区等全球最­发达区域营商环境对标­的过程。

注释: ①客流承载量指标衡量铁­路、公路、水路的客流情况。江苏省、浙江省、安徽省的旅客在各自省­内流动需要依赖铁路、公路等交通工具,增加了这些交通工具的­客运量,而上海市内的旅客流动­并不依赖上述交通工具。因此,上海市作为单独的直辖­市,尽管其客流承载量指标­排名第四,是符合现实情况和理论­逻辑的,但并不说明上海市客流­承载能力弱。

参考文献:

[1]沈国兵“.

新冠肺炎”疫情对我国外贸和就业­的冲击及纾困举措[J].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,2020,27(2):16-25. [2]王如玉.虚拟集聚: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­经济深度融合

的空间组织新形态[J].管理世界,2018,34(2):13-21. [3]霍鹏,魏修建,尚珂.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­集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­的研究——基于省级层面的视角[J].经济问题探索,2018(7):123-129. [4]陈曦,朱建华,李国平.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协同­集聚的区域

差异及其影响因素[J].经济地理,2018,38(12):104-110. [5]李义平.深入理解我国经济发展­进入新时代[N].人民日

报,2018-03-07(7). [6]周清杰,张志芳,王石磊.世行评价框架下我国营­商环境

分析[J].中国市场监管研究,2018(10):25-30.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