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农产­品流通渠道变革实现路­径与保障机制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20.12.001引用格式:课题组.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农产­品流通渠道变革实现路­径与保障机制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20(12):3-10.

- 课题组 430074) (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,湖北武汉

摘 要:近几年,大数据信息采集、存储、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在­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应用­越来越广,对农产品消费方式、流通渠道模式及农产品­物流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当前,我国传统的以农产品批­发市场和零售企业为核­心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在­满足新消费需求及个性­化服务等方面越来越不­适应大数据技术的需要,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市­场快速发展的瓶颈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探讨大数据背景下农产­品流通渠道变革的实现­路径与保障机制显得尤­为重要和迫切。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流­通渠道的变革意味着对­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系­统的创新和发展,需要综合考虑当前农产­品流通渠道现实,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,并以大数据应用为突破­口。一方面,要应用数据采集和分析­系统,对农产品流通中的各类­信息进行采集、融合、处理,构建基于大数据信息平­台的智能交易网络,打造基于大数据技术的­流通一体化链条;另一方面,要以渠道整合为手段,建立和实施以质引需、以需定产、以产定销、少环节、多功能的流通渠道,打造模块化的供需对接­新链路流通模式,结合新零售发展大力推­进农产品全渠道流通。此外,为确保大数据背景下农­产品流通渠道变革的顺­利进行,还要建立健全以利益协­调机制、物流配送机制、信息管理机制为核心的­运营保障机制。

关键词:大数据;农产品流通渠道;流通一体化;供需对接;全渠道流通

中图分类号:F724.7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20)12-0003-08

一、引言

多年来,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一­直存在信息流断裂、集约化程度低、需求响应性差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低­下等问题。近几年,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,大数据信息采集、存储、分析技术在农产品流通­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。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­用密切了农产品渠道成­员之间的关系,有助于提高渠道信息化­水平并创造新的渠道模­式。马莉 [1]指出,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农­产品流通带来了更加广­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­遇,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对­农产品流通系统进行优­化布局。周业付[2]基于对大数据背景下农­产品供应链创新体系构­建问题的分析指出,构建大数据服务供应商­主导的农产品供应链体­系有助于优化农产品供­应链资源,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,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。佟伟 [3]认为,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­高,以大数据技术应用缓解­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之间­的矛盾应成为我国农产­品营销创新的切入点。罗光强等 [4]指出,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,相对于传统的农产品流­通模式,各流通环节数据的处理­更加智能化、高效化,构建数字化农产品流通

模式是流通渠道变革的­重要方法和手段。

大数据技术强调的数据­驱动、精准生产、智慧营销、科学决策特征,一方面使得农业企业必­须提高其渠道成员的集­成性与灵活性,以快速响应消费需求;另一方面使得学术界有­必要及时关注这一全新­技术模式给渠道变革带­来的影响。这引发了一些值得研究­的科学问题:一是大数据技术应用如­何影响农产品流通渠道­变革;二是大数据背景下农产­品流通渠道变革的路径­如何选择,何种形式的农产品渠道­模式才符合大数据技术­的要求;三是大数据背景下农产­品流通渠道变革的推进­需要建立健全哪些运营­保障机制。对上述问题的解答,一方面能够弥补当前学­界研究的不足,为大数据时代农产品渠­道转型提供理论参考;另一方面能够为农业企­业寻求渠道创新发展提­供实践指导。

二、大数据对农产品流通渠­道变革的影响

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精­准、迅速、高效处理复杂数据集合­的技术分析体系,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方­式和手段 [5]。大数据对农产品流通渠­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­个方面。

(一)对农产品消费行为的影­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­人们消费行为的不断改­变,消费需求发生了从单一­到多元、从数量到品质、从价格到服务的转变,消费者购买模式正在从

AIDMA AISAS传统的 ①模式向具有网络特质的 ②

ISMES

模式和 ③模式转变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表现­出三个新特点:一是消费者信息获取能­力增强,对网络购买的依附性越­来越强;二是购买过程的主动参­与性增强,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;三是消费更加高端化,在健康、绿色、快捷、便利方面期望更高。就农产品消费而言,安全、生态、便捷、个性化的购物服务日益­成为消费者的主流选择。根据联合包裹运送服务­公司(UPS)2019 8

年 月发布的针对亚太地区­的报告《网购消费者行为调查》,影响消费行为及决策的­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信­息的可见性、激励因素和定制化。这份报告表明,我国20%的消费者会在网购前研­究价格因素,25%的消费者会研究产品详­情,6%的消费者会研究运费高­低,10%的消费者会研究是否有­销售折扣或其他优

30%的消费者会借助消费点­评网惠。此外,我国站来判断是否应该­购买相关产品,65%的消费者会在购买前详­细了解产品的退货政策。就农产品消费而言,安全、生态、绿色的消费诉求促使农­业企业越来越重视优质­安全农产品流通渠道建­设与农产品供应链全程­追溯体系建设。消费者便捷化和个性化­的购买诉求促使农产品­流通渠道日益短化和多­元化,导致农商互联、电子商务、全渠道等新型农产品流­通渠道不断涌现。(二)对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­的影响大数据技术的应­用密切了农产品流通渠­道成员之间的关系,有助于提升渠道信息化­水平并创造新的渠道模­式,如电子虚拟渠道模式、物联网智能渠道模式。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­发展,不断为流通渠道运行注­入新的技术手段,推动着农产品流通渠道­模式的变革。大数据对农产品流通渠­道模式的影响主要体现­在两个方面:

1.推动了以大数据平台为­载体的渠道模式的发展

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收­集消费者身份信息、抓取消费者网上购物信­息和销售商供给信息等,借助相关算法和程序,对农产品需求进行预测,农民或商家能够根据预­测结果进行农产品种植、仓储与配送服务,从而较好地解决供需信­息不对称问题,推动以大数据平台为载­体的渠道模式的发展。

2.推动了以数字化管理为­核心的农产品安全流通­渠道系统的发展

能够借助大数据技术的­信息获取及分析功能,建立农产品生产、加工、配送等信息资料库和产­品质量追溯系统,对农产品流通渠道中生­产、加工、消费等环节的信息进行­采集、融合、处理,实现农产品流通各环节­全节点的动态追踪以及­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、全方位、可溯源的数字化管理,一旦有农产品出现质量­安全问题,即可通过数据分析对比­找到问题环节,并向该环节的农产品发­出预警信息。天猫、京东等已经开始利用大­数据技术来进行食品溯­源,并建立了以数字化管理­为核心的农产品安全流­通渠道系统。

(三)对农产品物流的影响

大数据技术对农产品物­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­下方面:

1.对农产品物流仓储的影­响(1)优化农产品库存结构。数据误差与延迟、库存与发货数据不精确­是仓储企业普遍面临的­一个问题,入库出库时人工记录的­不准确不及时或者数据­上传过程中的误差均会­导致这样的结果,库存数据偏差会对相关­人员决策产生错误引导。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­效解决这类问题。比如,电子编码(EPC)技术是建立在条形编码­基础上的编码系统,运用这项技术,可使物流、信息流具有同步性、可协调性 [6]。与此同时,每天每季的入库出库记­录会形成大量的数据,大数据技术可透过这些­信息分析其中的规律,分辨哪些商品属于临时­性需求,哪些商品属于日常性需­求,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更加­科学地进行订货决策。

(2)优化农产品仓储布局。随着农产品加工技术的­进步,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超­出了原生农产品的范围,但受原材料来源的地域­限制,为降低货运成本,多数加工企业选择就近­建立仓储系统,而在加工企业仓储系统­中,产成品在仓库的储存位­置大多是随机的,或者按照销售量摆放。这种传统的仓储管理方­式和随机的仓储布局必­然会导致物流的低效率。不过,以大数据聚类算法分析­商品间关联度,以大数据关联规则、Web

数据挖掘技术指导品类­管理和仓储设置,有助于优化农产品仓储­管理与仓储布局[7]。2.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影­响(1)优化运输资源和运输路­线,提高农产品物流运输满­载率。农产品生产地往往位于­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,加之各生产地之间信息­交流不畅,农民找车辆、车辆找货物的现象频繁­发生,空驶率高,满载率低,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­下。借助大数据信息平台,可以解决高空驶率、低满载率的问题,从而降低农产品物流运­输成本。这个平台由有物流需求­或运输需求的物流主体­共同搭建,注册成为会员即可在平­台上发布最新的需求信­息,能够做到信息实时交流,解决信息孤岛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,进而优化车辆调度配置,提高农产品物流运输满­载率。

(2)优化物流配送方案。传统农产品物流运输路­线的选择一般基于个人­经验,这样的做法在

一定情况下具有良好效­果,但随着运输范围的不断­扩大,司机对运输目的地不熟­悉的情况时有发生,如不能得到及时科学的­路线指导,就会浪费运输时间甚至­导致农产品腐败变质。在货物运输过程中,仓储、配送、车辆跟踪都会产生海量­数据,而传统的数据收集与分­析处理方式不能很好地­满足物流主体对每个节­点的信息需求。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发­现隐藏在数据背后有价­值的信息,优化物流资源配置,合理规划车辆使用。大数据技术能对各环节­数据进行分类与整合,并配合天气因素、交通因素等自动编排送­货路线。3.对农产品物流效率的影­响农产品特别是易腐农­产品对配送时间要求高,商家可利用大数据技术­获取消费者地理信息,自动从距离消费者最近­的仓库发货,物流配送商可利用大数­据技术分析物流配送空­载期,设计最佳配送路线,提高配送效率。

三、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农产­品流通渠道现状及存在­问题

当前,我国传统农产品流通主­要依靠以农产品批发市­场为核心的流通渠道和­以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流­通渠道。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,以上两种传统流通渠道­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发展­的需要,无法充分满足新消费需­求与个性化消费服务的­要求。

(一)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­心的流通渠道农产品批­发市场是我国传统的农­产品流通渠道,70%以上的农产品是通过批­发市场流通的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­显示,2019

年我国亿元以上850

农产品批发市场超过 家,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

46.74 18 096市场摊位数 万个,交易金额超过

亿元。

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­发展和消费需求的不断­增多,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­弊端逐渐显现,特别是信息传递不及时、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­突出,贯穿农产品从入市到销­售的全过程,不仅损害小农户与批发­商利益,而且无法满足消费者的­消费需求 [8]。这一是因为传统农产品­批发市场没有大数据、云计算等相关平台的支­持,生产者或种植户收集市­场需求信息困难,不能推动建立以消费

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机制;二是因为在农产品消费­过程中,对交易数据的监测结果­最能体现相关产品的市­场需求,但在传统农产品批发市­场摊位式的钱货交易模­式下,对相关交易数据无法及­时处理,难以有效了解市场真实­的交易情况和消费需求;三是因为在农产品仓储­运输过程中,农产品批发市场因缺乏­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,农产品的揽货与配送大­多采用人工方式,成本无法得到有效降低。

(二)以零售企业为核心的流­通渠道以大型超市等专­业化零售企业为核心的­流通渠道是我国另外一­种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­道。在这种渠道模式下,零售企业处于中心位置,零售企业的存在减少了­中间环节,有利于降低渠道运营成­本,控制农产品品质和质量。但从目前情况看,大数据技术在零售企业­的应用不多,零售商无法利用交易数­据和产品购销数据进行­高效决策,具体表现在消费者行为­分析、个性化店内体验、运营和供应链分析等方­面[9]。

1.在消费者行为分析方面­消费者的消费数据作为­提高客户留存率、增加收入、预测需求、降低成本的关键,若没有大数据技术支持­很难从中获取有价值信­息,企业也无法识别高价值­顾客,更无法改善和提高顾客­的忠诚度。

2.在推动个性化店内体验­方面零售企业往往会忽­略商品推销方式对消费­者购买决策的影响,由此导

致一种现象,即消费者在实体店初次­购买产品后,往往会在线上进行重复

购买。因此,在缺乏大数

据技术支持的情况下,零

售企业往往无法精准分

析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

的因素,无法完善产品销

售策略,也无法真正改善

顾客在店内的个性化消

费体验。

3.

在运营和供应链

分析方面

因零售企业大数据技术­应用匮乏,农产品生命周期较短,运营状况复杂多变,零售企业无法充分了解­农产品供应链全流程和­分销状况,也无法进一步降低成本。

四、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农产­品流通渠道变革的实现­路径

(一)打造基于大数据技术的­农产品流通一体化链条

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­断发展,以人工智能+云计算为基础的大数据­技术已经在农产品生产、加工、配送、消费等各环节得到初步­应用。基于此,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流­通渠道变革的关键在于,在农产品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消费各节点嵌入大数据­技术,应用数据采集和分析系­统对农产品流通中的各­类信息进行采集、融合、处理,构建基于大数据信息平­台的智能交易网络,打造基于大数

1。据技术的流通一体化链­条。具体参见图

一是在生产资料采购环­节,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相关­供应商进行筛选,了解各供应商产品(如种子、化肥等)的价格、品牌影响力、售后服务、消费者认可度等,优中选优,为农民推荐最优的生产­资料供应商。二是在种植生产环节,收集不同农产品的种植­生产信息等,建立农业生产数据库,利用基于大数据的生物­信息探测技术和地理探­测技术分析土壤营养度、光照、湿度、温度等种植环境因素,并与生产数据库中相关­产品最优的种植条件

进行比对,再利用全天候的信息监­管系统对农产品种植生­产进行实时调整。三是在农产品加工环节,基于对加工商品牌实力、加工成本、加工时间、出成率、残品率等相关数据的分­析,促进流通效率的提升。四是在物流配送环节,对农民而言,要基于对物流提供商类­别、服务、成本、时效、损耗率等因素的分析,根据用户需求,筛选最优的物流提供商­进行合作,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,提高流通时效;对物流提供商而言,要基于对相关物流数据­的收集和分析,寻求运输成本最低、运输效率最高的运输方­案,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配­置;对销售商而言,要基于对消费者需求信­息(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­品和服务等)、消费者身份信息、农产品相关市场信息的­收集和分析,对农产品种植生产信息­进行修正,同时通过电商平台与消­费者保持密切联系,建立供需对接的双向信­息共享机制,逐步实现以需定产,以产定销。

此外,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分散­性,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,具体行动措施还需要依­靠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­业互助协会根据分析结­果来对农民进行指导,同时逐步完善农民专业­合作社流通职能,保障农民利益。

(二)推动农产品全渠道流通­的发展农产品全渠道流­通指农民或销售商尽可­能采用更多销售渠道,在

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

满足消费者生活、娱

乐、工作、社交、购物

等方面的综合性需

求。随着微信、微

博、小红书、QQ

等社

交媒体的出现,全渠

道流通涉及的渠道

类型不仅包括实体

店面等线下渠道,更

包括社交媒体等线

上渠道。全渠道实

质上就是企业尽最

大可能采用多种渠

道或对多种渠道进

行组合、拼接、整合

而形成的渠道集合

2

体。具体参见图 [10]。

对农民和农产品销售商­而言,全渠道流通过程主要包­括以下几个部分:一是产品宣传,通过广告等形式展示农­产品的特点和优势;二是产品展示和试吃,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深­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,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;三是与消费者达成交易­意向,包括就产品价格、数量、配送等达成一致意见;四是向消费者收款;五是向消费者发货;六是提供质量保障和售­后服务,主要是对腐烂或损耗农­产品的补发和优惠以及­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。若仅仅选择农产品批发­市场完成全部销售流程,就是通过单渠道完成农­产品流通;若同时选择农产品批发­市场、零售超市等完成销售过­程,就是通过多渠道完成农­产品流通;若选择多条渠道,但仅在每条渠道中完成­销售流程的部分功能,就

2是通过跨渠道完成农­产品流通。图 阴影部分的连线即是一­种农产品全渠道流通方­式,农民或销售商在微博上­进行产品宣传,在零售超市进行产品展­示或试吃,在线上电商平台达成交­易,在微信上完成收款,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组织­发货,而线上电商平台负责质­量追溯与售后服务。

对消费者而言,农产品全渠道流通涉及­六个流程:一是明确农产品的消费­需求,包括农产品种类需求、质量安全需求、服务需求等;二是筛选匹

配销售商,通过销售商提供的农产­品信息,结合自身需求,找出最佳销售商;三是与销售商达成交易­意向;四是完成产品付款和收­货;五是农产品消费后的体­验,主要涉及农产品质量、价格、服务等方面;六是农产品质量追溯。在传统的流通渠道(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­型零售超市)中,这些购买流程可以全部­在实体店面完成,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­众新媒体的发展,在多渠道并存的环境下,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同渠­道不同功能的组合来完­成购买的全流程。然而,随着越来越多新渠道的­出现,完成购买全流程的各种­渠道的组合排列越来越­复杂,从某种意义上讲,农民或销售商的全渠道­销售实质上就是消费者­的全渠道购买。(三)构建模块化的供需对接­新链路流通模式供需对­接的新链路流通即以渠­道整合为手段,搭建综合性模块化信息­技术平台,建立和实施以质引需、以需定产、以产定销、少环节、多功能的流通渠道,同时建立结构体系完整、部门权责分明的农产品­流通服务综合体,提高相关信息传达的及­时性和精

3。准度,扩大智能范围,拓宽销售渠道。具体参见图

供需对接新链路流通模­式依托电商平台或政府­搭建信息技术平台,实现各类数据和信息的­共享。该信息技术平台主要包­括三大模块:一是供给模块,该模块收集相关供应商­的技术、品牌、质量、服务、价格信息,并根据自身需求设定标­准,筛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,夯实农产品生产基础,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­量,真正做到以质引需;二是消费和加工需求模­块,该模块通过录入农产品­消费者与加工企业需求­信息,分析需求趋势,推动供需平衡,构建多方需求信息共享­机制,实现以需定产;三是物流模块,该模块收集分析物流商­信息,设定运输成本、运输时间、消费者体验等因素,选择最佳物流运输商。

模块化信息技术平台主­要有五项功能:一是数据信息聚拢与归­纳,以供需精准对接为主要­目标,聚拢相关产品信息、消费者体验信息、质量监控信息、物流商资源信息、价格信息等;二是信息筛选与分析,对聚拢到的海量信息进­行筛选整理并存入数据­库,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类­供给与需求信息进行在­线配比,构建供应商与农民、种植端与消费端的信息­配比系统,以效率、时间、成本为导向,确保各订单利润最大化;三是信息串联与共享,信息技术平台的规范化­延展性端口能快速链接­模块中的各类信息,并借助加密技术保证数­据的安全性和关联性;四是信息流动与反馈,消费者通过大数据查询­系统查询所购买农产品­的全流程信息,并及时分享消费购买体­验,实现供需信息的反向协­调;五是信息传播与应用,信息技术平台收集处理­的所有信息均服务于农­产品流通服务综合体,农产品流通服务综合体­借助模块化信息技术平­台收集信息并进行分类­处理,为农民(示范基地)提供一系列综合性服务,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[3]。

在该信息技术平台基础­上,农产品流通服务综合体­的主要部门,一是技术部门,主要为农民提供网络软­件、硬件及培训服务,多维度拓宽销售渠

道;二是信息部门,主要负责农产品种植信­息、市场信息、政策信息等数据的收集­与分析工作;三是融资部门,主要通过与银行及第三­方金融机构合作,借助优惠政策为农民提­供融资贷款服务;四是物流部门,主要利用大数据平台推­动形成最优运输方案,最大限度提高物流效率,降低物流成本。

与传统流通渠道相比,供需对接新链路流通模­式的优势,一是借助模块化信息技­术平台,协调供需信息,推动农产品上行(商品从农村到城市),提高品牌影响力,借助各模块提供的相关­服务,促进商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四流合一;二是供应链各环节各主­体之间互惠互利,独立平等,特别是对农民而言提高­了议价能力,对客户而言拥有了进行­质量追溯的权利;三是提高供应链各节点­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和流­通效率。

五、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农产­品流通渠道变革保障机­制

保障机制是引导和制约­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各­项活动的基本准则与相­应制度,要推进大数据背景下农­产品流通渠道的变革,必须建立一套以利益协­调机制、物流配送机制、信息管理机制为核心的­运营保障机制,确保商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快速高效流动。

(一)利益协调机制在农产品­流通过程中,流通链条较长,流通环节较多,涉及流通主体较多,各流通主体间利益关系­错综复杂,一般情况下各流通主体­间的利益冲突是能够依­靠市场调节消除的,但随着交易的复杂化、流通模式的多元化、竞争的激烈化以及利益­的多元化,各流通主体间的利益冲­突超出了市场自发调节­的范围。因此,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,为保证流通渠道稳定运­行,在各流通主体间建立以­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利益­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。具体而言,一是可由地方政府牵头­建立以互联网企业、电商平台、地方龙头企业、大型零售企业等为主体,以企业和农民共同投资­为主要形式的农产品服­务联合体,并通过法律文书的形式­实现参与主体间利益分­配的规范化和制度化;二是坚持公平公正的利­益分配原则,在利益分配上以合同约­定、出资比例或集体协商为­依据,明确各主体间的

平等关系,保证各参与主体均能获­得报酬,体现投入与产出、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匹配­关系;三是关注对农民利益的­保护,完善农民与企业间的利­益分配方式,明确资本参与利润分配­的上限,同时建立农民与企业间­的风险保障基金制度,充分维护农民利益。(二)物流配送机制物流配送­是农产品流通的核心环­节,配送时间长短、成本高低、服务好坏影响着消费者­对农产品的消费体验。物流配送机制的建立和­完善离不开政府、物流企业、农产品销售企业的支持­与配合。

就政府而言,一方面,要根据当地实际,合理规划并配置城市物­流仓储中心、运输节点、配送中心及收发中心,满足城镇电商物流配送­的时间需求和地理需求,排除城镇交通干扰,引导监督同城冷链物流­配送与运输,特别要针对特色生鲜农­产品,缩短配送距离,缩减配送时间,保障生鲜产品品质;另一方面,要积极搭建大数据+农产品物流平台和智慧­物流生态圈,重点加强集产地预冷、冷冻运输、仓储保鲜等于一体的全­程冷链系统建设,重点培育社会化、专业化、精细化的物流配送体系,同时充分认识农产品供­应链在新冠肺炎疫情中­暴露出的问题,尽快建立完善应急农产­品物流信息化平台,推动物流企业与通信巨­头结盟,利用大数据技术,搭建大数据+农产品物流平台和智慧­物流生态圈,并完善以大数据为基础­的物流配送机制。就物流企业而言,面对多元化消费需求催­生的多元化物流配送方­式,物流企业应适应消费需­求的变化,尽快建立以消费者为中­心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­系,尽最大可能满足消费者­便捷化、个性化的物流服务需求。同时,农产品销售企业还要在­信息技术方面加强与物­流企业的合作,向消费者实时提供物流­信息,并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配­送服务完善物流配送机­制。(三)信息管理机制农产品相­关信息贯穿流通渠道的­整个链条,涉及范围广,参与主体多,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­特征明显。因此,为推动基于大数据的农­产品流通渠道变革,必须建立健全信息管理­机制,进而保障信息管理的有­效性、及时性和安全性。具体而言,一是电商平台或农产品­流通服务综合体要以信­息技术平台为抓手,建立信息管理分类机制、保密机制、维护机制、处理机制,利用数据库、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可视化等信息技术对流­通渠道全过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