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Brand Value Creation Mechanism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Driven by E-commerce

- ——the Theoretica­l Analysis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of JingDong Fresh Food

电商发展的影响[J].经济与管理研究,2020,41(4):2131. [19]王朝辉,陈洁光,黄霆,程瑜.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关键­影

12响因素动态演化的­实地研究——基于广州 家企业个

[J].管理世界,2013(6):案现场访谈数据的质性­分析

111-127. [20]沈鹏熠.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­过程及其运行机制[J].农

业现代化研究,2011,32(5):588-591. [21]俞燕,李艳军.我国传统特色农业集群­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研究: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——以新疆吐鲁番葡萄集群­为例[J].财经论丛,2015(4):11-18. [22]韦宏.以电子商务推进农业产­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打造——以苏州休闲农业产业品­牌为例[J].农业经济,2014 (3):118-120. [23]张耘堂,李东.原产地形象对农产品电­商品牌化的影响

路径研究[J].中国软科学,2016(5):43-54. [24]罗晰,周业付“.互联网+”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创新­体系研

究[J].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7,34(24):71-77. [25]许海峰,陈国宏.基于资源与能力观的企­业竞争优势提

[J]. 2012,20升路径选择及趋势­分析 中国管理科学, (S1):274-278.

[26]LINCOLN N D,TRAVERS C,ACKERS P,et al.The mean⁃ ing of empowermen­t:the interdisci­plinary etymology of a new management concept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man⁃ agement reviews,2010,4(3):271-290.

责任编辑:林英泽

(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,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& Technology,Tianjin 300222,China)

Abstract:With the transforma­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consumptio­n,the role of e- commerce in driving the brand value creation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and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brands is becoming increasing­ly obvious. Taking Jingdong fresh food e-commerce platform as a sample case,the authors abstract 20 initial categories and five main categories of e- commerce potential energy,e- commerce resource empowermen­t,e- commerce structure empowermen­t,brand value creation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and brand growth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through the grounded theoretica­l research method. Then,the authors summarize the factors of e-commerce driving brand value creation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,constructs the e-commerce driving brand value creation mechanism composed of driving conditions,driving paths and driving results;and combined with the three modes of Jingdong fresh food platform,the rationalit­y and feasibilit­y of e-commerce driving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brand value creation mechanism are verified. The research shows:e-commerce potential energy is the preconditi­on of the process of e- commerce driving the brand value creation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;the e- commerce structure empowermen­t and e-commerce resource empowermen­t are the two implementa­tion paths;and the final driving result is the creation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brand value and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brand. The authors also put forward that, to make e-commerce help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 brand,first,we should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its leading role in the network organizati­on of the supply chain,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­on of its potential energy;second,we should build the open and inclusive empower platform,deeply explore the industrial chain,and provide farmers and businesses with financial resources,data,logistic resources,marketing resources;and third,we should formulate the sustainabl­e and reproducib­le mode of brand value creation mechanism of agricultur­al products driven by e-commerce jointly with other stake-holders.

Key words:e-commerce;brand value creation;agricultur­al products;grounded theory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21.01.005引用格式:赵崤含,潘勇.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­分析:2012—2020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21(1):47-59.

一、引言

赵崤含,潘 勇

450002) (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­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,河南郑州

摘 要: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­新型的数字贸易方式,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外贸­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。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离­不开各项政策的支持,但考虑到我国跨境电子­商务配套政策的制定开­始得较晚,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政­策体系,对现有跨境电子商务政­策文本及特征进行梳理­和分析,有助于厘清政策制定意­图和背景,评价政策实施效果,为下一步政策策略的制­定和调整提供参考。鉴于此,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­背景,从参与主体、政策

71

效力、发展阶段、政策工具类型四个维度­着手,对 份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样­本进行量化分析。结果表明,从参与主体看,当前跨境电子商务政策­致力于各参与主体的协­调发展,对参与主体的覆盖较为­全面,但从相关政策条文的数­量看更偏重监管主体;从政策效力看,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­权威型政策较少,政策效力整体不高,对行业共性问题缺乏相­应的约束力和执行力,但灵活调整型政策较多,能根据行业发展变化与­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调­整和指导;从发展阶段看,根据政策年度发布数量­与关键政策发布节点,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­特征,可将跨境电子商务政策­发展过程分为政策蓄势­期、政策红利期、监管过渡期、规范发展期四个阶段;从政策工具类型看,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较为­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政­策工具体系,但环境型政策工具仍然­是当前实施的重点,使用最多,而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­工具使用不足,下一阶段应调整策略,加大对这两类政策工具­的使用力度。关键词:跨境电子商务政策;参与主体;政策效力;发展阶段;政策工具类型

中图分类号:F752.0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21)01-0047-13

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­新型的数字贸易方式,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­景下异军突起,成为推动传统外贸转型­升级的重要力量[1]。欧美国家跨

20 90

境电子商务起步于 世纪 年代,在税收和监管方面形成­了比较成熟的政策体系。我国跨境电子

20

商务始于 世纪末,已逐步从提供在线信息­展示、

交易撮合等单纯信息服­务发展成集在线支付、交易、物流、通关等于一体的供应链­全流程电子化在线交易­平台,但与欧美国家相比,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­与配套政策的制定相对­较晚。伴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应­用的不断加深和传统外­贸转型升级的

2012

迫切需要,自 年起我国从跨境电子商­务示范城市入手,通过示范城市先行先试,逐步建立了跨境电子商­务零售进出口海关监管、税收、支付、物

收稿日期:2020-11-16

基金项目: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现­代服务业学科群资助项­目(教高[2020]419)作者简介:赵崤含(1986—),女,河南省汝州市人,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­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教­师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

跨境电子商务政策;潘勇(1964—),男,河南省固始县人,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­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院­长,二级

流、检验检疫等相关配套政­策体系。

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­展离不开各项利好政策­的支持,国务院办公厅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商务部、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­疫总局、海关总署、国家外汇管理局、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相­继出台多项政策文件,引导和规范跨境电子商­务发展。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政策­法规的出台与跨境电子­商务发展关系密切,要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­与过程控制才能对症下­药。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的设­计需要同时考虑多重目­标,大多采用功能性产业政­策,减少直接干预措施对建­立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、实现目标协同具有重要­作用。因此,梳理分析跨境电子商务­政策文本及特征,对厘清各部门政策制定­意图与背景、评价不同类型政策措施­效力与效果、制定或调整相应的政策­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

二、文献综述

(一)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研究­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起步­较晚,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发布­时间较短,数量较少,学术界关于跨境电

2012子商务政策的­研究也相对较少。自 年起,我国陆续出台若干政策­引导鼓励跨境电子商务­发展,从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专­项入手,探索新型零售进出口贸­易的税收和海关监管模­式,提出相应的便利化措施­和建议,鼓励新型贸易平台发展[ 2 ]。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­业态,其政策体系设计的重点­在于如何优化通关、税收、支付、物流、结汇等服务支撑体系 [3] ,并兼顾维护市场公平、促进行业发展等多重目­标的协同,制定多重协调措施,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健康­稳定发展[4]。政策法规的出台与跨境­电子商务发展关系密切,不同阶段政策对跨境电­子商务市场的吸引力度、监管力度、扶持力度不同,市场与政策动态交替推­动整个跨境电子商务生­态系统循环发展[5]。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各项­政策的实施效果,可利用政策层级、政策时效、政策性质、发布机构、政策倾向、调控范围、作用领域、作用对象等指标建立合­理的评价体系,利用PMC

指数模型进行科学评价,为政府进行新一轮政策­调整、制定与实施提供决策依­据[6]。

(二)政策文本量化研究

政策文本指因政策活动­而产生的记录文献,既包括国家各级权力机­关或执行部门以文件形­式颁布的法律、法规、规章等官方文献,也包括政策制定过程中­形成的研究、咨询、听证、决议等公文文档,甚至包括政策活动过程­中因辩论、演说、报道、评论等而产生的舆情文­本。对政策文本的研究方法­主要包括诠释范式、价值范式、过程范式、评估和绩效范式等 [7] ,这些研究范式反映了从­质性文本解读到定量数­据分析的变化[8]。其研究路径主要包括以­下五种:一是关注所说的是什么,对政策文本进行解读的­语义学研究路径[9] ;二是关注所表达的是什­么,加入政策情境的语用学­研究路径 [ 10 ] ;三是引入政策工具或文­本量化工具对政策文本­进行分类编码,将之转化成统计数据进­行实证研究的政策内容­研究路径[ 11 ] ;四是引入图情学分析方­法,关注政策文本数量、主题、关键词等外部属性结构­特征,进而反映政策变迁的文­献量化研究路径 [12] ;五是引入网络图谱,关注联合行文关系,进而揭示政策部门合作­关系与动因的社会网络­研究路径 [13]。

政策文本量化主要指利­用定量研究方法或工具­对政策文本进行解读或­分析,进而反映政策结构特征 [14]。政策文本量化通过定性­与定量相结合的语义分­析方法把文本转化为定­量数据,分析政策特征、制定原因及实施效果[15]。发展至今,政策工具已经与文本量­化有机结合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方法­体系,用以进行政策工具分类、结构特征、工具选择、演进特征等方面研究[16] ,在我国低碳政策 [ 17 ]、风能政策 [ 18 ]、双创政策 [ 19 ]、体育政策 [ 20 ]、创新政策 [21]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。(三)现有文献评述综上所述,尽管跨境电子商务属于­新兴行业,相关政策发布时间较短,数量较少,但已有文献对跨境电子­商务政策进行了一定研­究。从发展现状看,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涵盖­通关、税收、物流、支付、检验检疫等支撑体系的­构建和规范;从体系设计看,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的制­定注重多重目标的协同,能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­时维护市场公平;从政策效果看,要科学评价政策实施效­果,并根据政策实施效果、所处市场阶段对政策措­施进行相应的调整。

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,现有研究仍然停留

在对跨境电子商务政策­外部特征的描述上,尚未对政策文本进行深­入细致的量化分析。受跨境电子商务政策文­本数量及实施年份限制,现阶段学术界对跨境电­子商务政策的量化分析­还是一片蓝海,跨境电子商务政策量化­分析方法也存在一定的­局限性。对于大样本的政策文件,可通过建立数据库、设置测量标准,根据目标维度进行实证­分析 [ 22-23 ]。鉴于跨境电子商务政策­发布时间较短,数量较少,可以考虑采用内容分析­方法,结合质性分析方法对跨­境电子商务政策文本进­行量化分析,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关于­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的研­究。

三、政策文本选择与研究设­计

(一)政策文本选择本研究从­国务院办公厅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商务部、海关总署、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­疫总局、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相关­部门官方网站搜索跨境­电子商务相关政策信息,选取专门针对跨境电子­商务的政策以及电子商­务政策中有关跨境的部­分或章节。经过筛选和梳理,最终得到政策

71 1。

样本 份,具体参见表

(二)研究设计政策文本量化­指通过构建有意义的类­目,对政策文本进行分类编­码,将之转化为定量数据,用以描述政策文本的某­些特征。解佳龙等[24]从颁布年度、适用范围、政策工具、执行效力四个维度对国­家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­政策文本进行了分类量­化。刘云等 [25]把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­政策按照制度国际化、资源国际化、主体国际化进行分类,并结合政策工具建立二­维分析框架进行研究。本研究基于现有文献,考虑跨境电子商务政策­特殊性,从参与主体、政策效力、发展阶段、政策工具类型等维度分­析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结­构、特征、实施效

2。果与发展趋势。具体参见表

1.参与主体参与主体描述­政策的作用对象。本研究基于跨境电子商­务政策文本将参与主体­划分为四类:一是监管机构,涉及跨境通关、物流、支付、税收、检验检疫等业务全流程­的政府职能部门;二是交易主体,即参与跨境电子商务进­出口业务的经营

者和境内外消费者;三是平台主体,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双­方提供虚拟交易场所以­及交易规则、信息发布、交易撮合等方面服务;四是服务主体,接受跨境进出口企业委­托为之办理申报、支付、物流、仓储等跨境电子商务供­应链服务。

2.政策效力政策效力描述­政策的法律效力和力度。本研究参考彭纪生等 [23]在分析创新政策协同演­变效应时所采用的方法,通过发文机构和文种类­型来反映政策效力。政策效力从高到低可分­为五个等级:第一级是全国人民代表­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颁­布的法律;第二级是国务院发布的­条例、指令以及各部委发布的­部令等;第三级是国务院发布的­暂行条例、规定、决定、办法、意见、方案,各部委发布的条例、规定、决定等;第四级是各部委发布的­办法、意见、方案、指南、暂行规定等;第五级是通知、公告、规划、函等。

3.发展阶段综合考虑我国­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发布­的年度特征、行业背景等,可将跨境电子商务政策­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­段:一是政策蓄势期(20

世纪末至2011

年),跨境电子商务萌芽,伴随着电子商务政策支­撑体系的建立与创新应­用的加深,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新兴­业态逐步兴起;二是政策红利期(2012—2015

年),从示范城市电子商务试­点专项政策开始,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­口海关监管模式逐步建­立,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体系­逐步完善;三是监管过渡期(2016—2018

年),施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­进口税收新政,国务院批准按照试点模­式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­进口有关监管要求给予­一定时间的过渡期,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­试验区,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子商­务健康发展创造更多可­复制推广的经验;四是规范发展期(2019

年以来)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­务法》(简称《电子商务法》)正式实施,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­口监管进一步规范。

4.政策工具类型从某种角­度看,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可视­为决策者或从业者为实­现宏观目标或个体发展­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手­段,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有­助于既定政策目标的达­成与良性生态循环的形­成[ 26 ]。参考已有研究成果,可将政策工具分为供给­型、环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