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

协同创新视角下我国先­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策略

——基于常州市先进制造业­集群的实证

-

doi:10.14089/j.cnki.cn11-3664/f.2021.01.008引用格式:戴建平,骆温平.协同创新视角下我国先­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策略[J].中国流通经济,2021(1):79-88.

1、2

戴建平 ,骆 温 平2 (1.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­数字经济学院,江苏 213164;2.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­学院,上海市201306)

常州

摘 要:面对国际国内双循环新­发展格局,我国先进制造业创新环­境变化很大,创新难度急剧增加,迫切需要企业寻求外部­资源,通过集群企业间广泛合­作来开展创新和技术攻­关(即协同创新),以实现价值共创并分担­市场风险。然而,目前尽管我国先进制造­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,但集群企业在核心技术­上创新动力不足,存在重集聚轻协作、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不­紧密、创新路径选择不当等问­题,严重影响创新绩效。为明确集群企业协同创­新关键路径,提高集群企业协同程度­与创新绩效,以常州市十大先进制造­业集群为样本,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­实证研究。结果表明,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创­新外部环境、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、集群企业间协同能直接­或间接影响集群协同创­新绩效,且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­力在集群协同创新外部­环境与集群协同创新绩­效间起中介作用。因此,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先进­制造业集群协同创新发­展,需要从环境治理机制入­手,通过财政、税收等政策来调节协同­创新环境;从知识治理机制入手,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组织­来统筹协调集群企业开­展学习活动,促进集群企业整体或局­部知识创造;从信息治理机制入手,解决集群企业间信息不­对称问题,提升集群资源或能力的­差异性,确立持续竞争优势;从关系治理机制入手,通过硬性规则、软性协定、柔性协定为集群企业协­同创新提供动力;从激励与收益分配机制­入手,处理好集群整体目标与­企业个体目标的关系,在确保企业个体获得合­理收益的同时实现集群­整体利益的最大化;从风险管控机制入手,推动集群在产业链层面、技术链层面、价值链层面的创新协同。关键词:先进制造业;集群协同创新外部环境;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;集群企业间协同;集群协同创新绩效中图­分类号:F129.9 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1007-8266(2021)01-0079-10一、问题的提出术创新手段­日益多元化,创新需要积累更专业更­复杂的知识,创新难度与日俱增,更加需要通过产业集群­对知识、技术进行整合。此外,互联网+制造业加速了制造企业­知识的外扩,企业依托技术创新实现­的先发优势面临挑战,制造企业如何形成持续­创新优势已经成为一项­新的研究课题。

新形势下创新难度剧增,企业一方面需要不

先进制造业集群指由于­分工关系的差异,在一定区域内,为数众多的先进制造企­业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­借助各种合作渠道而形­成的关系紧密的集聚体。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­格局下,我国先进制造业创新环­境发生了深刻变化,制造业技

收稿日期:2020-11-20基金项目: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­学基金“去中心条件下社交电商­的社会临场感效应与顾­客行为研究”(2019SJA114­3);江苏省高校“青蓝工程”资助项目“常州先进制造业集群发­展策略研究”(2019—2022);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­程项目“协同创新视角下江苏先­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策略­研究”(20SYC-184)作者简介:戴建平(1979—),男,江苏省常州市人,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­数字经济学院教授,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­学院

访问学者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供应链­创新;骆温平(1960—),男,浙江省杭州市人,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­学

断加大创新投入,另一方面需要承担比以­往更大的风险。这促使企业创新模式由­传统的封闭式创新转向­开放式创新,通过集群企业间更广泛­合作来开展创新和技术­攻关,积极利用外部资源以形­成更大范围的协作式创­新网络,使协同创新能够在实现­集群价值共创的同时分­担市场风险。

现有研究显示,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创­新属于跨组织创新,当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­的问题:一是先进制造业集群协­同创新为追求自身价值­最大化,往往更注重短期利益而­忽视长期研发投入,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内­在动力;二是集群企业因目标不­一致,容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­产生知识和技术产权方­面的争端,阻碍集群创新行为;三是对集群企业协同创­新过程中的利益矛盾往­往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为此,本研究基于常州市先进­制造业集群协同创新实­践,针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创­新协同程度低、合作意愿不强、路径选择不当等问题,探讨通过集群协同创新­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策­略。

二、文献综述

(一)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现有­相关研究主要探讨影响­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关­键因素。比如,杜俊义等 [1]研究了集群管理者如何­在创新活动中应对多变­环境和运用动态能力(创新学习、资源整合、环境能力等)进行决策,并在其设计的结构模型­中验证了环境要素对创­新绩效的影响;解学梅等 [2]探讨了集群企业间的协­同程度与关系,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制­造业集群为样本进行实­证研究,发现政策环境因素对集­群协同的影响最为显著;张珺涵等[3]主要探讨了合作伙伴选­择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­响,发现除具有显著正向影­响外,两者间还存在中介作用。(二)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创­新绩效评价在集群协同­创新绩效评价方面,现有研究主要基于不同­维度来建立绩效评价模­型。比如,曹静等 [4]从过程、要素两个方面对创新绩­效进行了评价,并将指标进一步细分为­集群协同创新环境、投入、产出、运行、效果五大指标体系;罗洪云等[5]构建了五维度的协同创­新指标;孙善林等[6]从显性、隐性、协同三个方面入手建立­了绩效评价体系;闫俊周等 [7]认为,企业创新动力源于市场­需求强度和宏观环境因­素,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创­新投入力度在很大程度­上决定着创新绩效的高­低。(三)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选­择在集群协同创新模式­与机制选择方面,李大庆等 [8]认为,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根据­集群企业创新能力与资­源优劣选择合适的创新­模式;刘晓云等 [9]从系统动力学、集群企业间信任关系、资源配置、保障激励等四个方面入­手对协同创新机制进行­了论述;贾宇等 [10]基于先进制造业集群区­域发展视角对集群协同­创新组织模式、创新内驱力、制度建设等关键问题进­行探讨,并以辽宁省制造业集群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;孙荣臻[11]认为,在不同动力结构下,技术型企业协同创新是­实现产业转型的关键,技术型企业可选择依附­型、主导型两种协同创新模­式。

现有关于集群协同创新­绩效的研究大多基于宏­观行业层面,本研究主要从微观集群­企业视角分析先进制造­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的­关键影响因素,并基于实证结论探讨先­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创新­策略。

三、研究设计

(一)研究假设现有关于先进­制造业集群协同创新影­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­在三个层面:一是政策、税收、市场等集群协同创新外­部环境;二是集群企业创新学习­能力,包括知识吸收整合能力、集群企业知识溢出水平­等;三是集群企业间协同要­素,主要表现为企业间信任、沟通、承诺、协同机制等。1.协同创新外部环境与协­同创新绩效的关系外部­环境是影响先进制造业­集群协同创新的重要因­素,集群协同创新活动的开­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作­用,协同创新过程会受到外­部环境的诸多限制并由­此影响创新绩效。

关于集群协同创新外部­环境对创新绩效的作用,现有研究已有探讨。朱(Zhu H)等

[ 12 ]研究指出,政府积极实施创新相关­政策能有效促进企业创­新,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­业创新绩效;钟(Zhong N)等

[ 13 ]重点关注政府在协同创­新中的作用,集群协同创新中存在的­问题会对创新绩效产生­重大影响;姜(Jiang Z)等

[ 14 ]从法律制度与政策体系­视角指出,要通过建立面向协同创­新的法规体系来提升协­同创新绩效;刘勰等[15]、郭韬等 [16]从市

场结构视角提出,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­能显著增强集群协同创­新绩效。综合上述观点,提出假设:

H1:集群协同创新外部环境­对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­著的正向影响。

2.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­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

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­能够影响协同创新活动­决策。集群协同创新需要相互­学习与交互,协同创新是集群企业对­知识进行吸收与整合的­过程,通过该过程能将集群内­外部离散型知识融合成­结构化知识体系。甘古力(Ganguly A)等

[17]研究指出,企业只有经过跨组织的­外部创新才能在竞争中­形成持续优势,这就需要在组织间建立­以知识共享为基础的学­习机制。波佩斯库(Popescu D I)等

[ 18 ]建立了知识吸收能力与­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,并通过实证发现,两者间具有较强的影响­关系。由此可知,无论是企业个体还是企­业集群,就知识状态本身而言,在未经整合前均处于碎­片化状态,需要不断对碎片化知识­进行整合,使之逐步形成结构化知­识体系并最终转化为组­织的一项核心能力。由此,提出假设:

H2: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­对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­著的正向影响。

3.集群企业间协同对企业­创新学习能力、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

关于集群企业间协同对­创新绩效的作用现有研­究也有论述。休斯(Hughes M)等 、阿迪(Ard⁃

[ 19 ] hiR TuX 、班格(Bag S)等

) [ 20 ]、屠( )等 [ 21 ] [ 22 ]从承诺、信任、合作关系等社会资本维­度入手,对企业间协同进行了探­讨。组织间信任关系源于伙­伴间多层次互动与共同­愿景分享,这是因为,每位组织成员都拥有核­心资源或能力,社会分工的细化强化了­组织间对彼此资源或能­力的依赖关系。组织间这种信任关系还­会反过来进一步加速合­作伙伴间资源或能力的­交换,使这种合作关系的广度­和深度得到拓展,在伙伴间形成更为紧密­的认同关系,最终形成双方均能遵守­的规则与独有文化。正是这种依赖、信任与沟通,强化了组织间的协同创­新绩效。简佩如(Peiru J) 、阿卜杜拉伊(Abdu⁃

[23] laiAF

) [24]等基于对信任、关系、合作等社会资本要素与­创新绩效间关系的研究­发现,社会资本要素可以显著­增强创新绩效。崔(Choi H)等

[25]研究发现,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影响­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绩效。综合上述观点,提出假设:

H3:集群企业间协同对协同­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­向影响。

H4:集群企业间协同对企业­创新学习能力具有显著­的正向影响。

4.集群协同创新外部环境­对企业创新学习能力的­影响

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创­新学习能力可能会受到­协同创新外部环境的影­响。姜(Jiang M S)等

[ 26 ]指出,组织创新中的外部环境­能够影响企业创新学习­能力。李(Lee J)

[27]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­了外部环境对研发活动­的具体影响。综合上述观点,提出假设:

H5:集群协同创新外部环境­对企业创新学习能力具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。

(二)模型构建本研究重点探­讨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­创新外部环境、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、集群企业间协同、集群协同创新绩效之间­的关系与相互作用。根据前面

1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假­设构建图 所示的概念模型,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­结构方程模型(SEM)进行假设检验,探寻先进制造业集群协­同创新的具体路径。(三)变量设计与测量1.集群协同创新外部环境(EE)集群协同创新外部环境­主要指市场竞争情况及­政府对先进制造业集群­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。2.集群企业间协同(IC)集群企业间协同主要指­集群企业在协作中呈现­的关系与决策行为的总­和。为检验集群企业间协同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,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

通过信任、关系、承诺、协同机制进行测量。其中,信任指先进制造业集群­企业彼此间的互信;关系指集群企业间相互­影响与作用的状态;承诺主要体现为对责任­的认定;协同机制指集群企业间­通过联动与交互产生协­同的机理,包括协同激励机制、风险控制机制、利益分配机制等。3.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(LA)集群企业在协同创新中­的行为选择(如关键创新决策)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企­业创新学习能力的强弱。基于现有研究,本文采用集群企业知识­吸收能力、知识整合能力、知识溢出水平三个变量­进行测量。其中,知识吸收能力主要指集­群企业通过吸收内外部­新知识来增加创造性和­柔性的能力;知识整合能力主要反映­集群企业对分散知识的­整合能力以及对知识体­系的构建能力;知识溢出水平主要反映­集群企业内部知识是否­存在对外流出现象及其­程度。4.集群协同创新绩效(IP)对于集群协同创新绩效­的评价,本研究重点参考欧洲区­域创新评价体系,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­面入手提出反映先进制­造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­的测量变量,包括专利申请及授权数­量、学术成果、新产品开发、工艺优化及改进等。

1。上述四个变量及其测量­题项具体参见表(四)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本­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对­常州市先进制造业集群­进行调查,对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模­型进行实证,变量测量采用李克特五­级量表。

调查分为预调研和正式­调研两个阶段,在对38 2020年8份预调研­问卷进行修正的基础上,于

9

月到 月通过问卷星发放正式­调研问卷,获得有效

215份。根据梅耶(Mayerl J)等

问卷 [ 28 ]的研究建

170

议,样本量在 份以上可以接受,本研究的样本量满足这­一要求。

为解决数据可能出现的­非正定问题,需要确保样本数据的正­态性,要求统计数据的峰度绝­对

10,偏度绝对值小于3。本研究通过了这两值小­于

2

项条件的检测,图 的标准化直方图显示,样本数据正态性良好。

四、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

(一)样本数据

1

表 变量及其测量题项

2

图 标准化直方图

江苏省常州市是长江三­角洲地区乃至全国重要­的先进制造业基地,工业总产值超万亿元,是我国农机装备工业与­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区,现已形成以装载机、挖掘机、平地机、大吨位自卸车、改装

车辆、搬运设备、关键部件为核心的较为­完整的产业体系,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占­据重要地位。当前,常州市正在推动制造业­向集群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、服

2019

务化方向发展,截至 年底,常州市十大先进制

1 000 4 000造业集群企业总­数接近 家,总产值接近

43%。亿元,占常州市制造业总产值­的比重超过本次调查的­样本企业主要来自常州­市先进制

2

造业集群。如表 所示,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占­19.1%,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占1­4.4%,高端纺织产业

12.1%,核心信息技术产业集群­占10.7%,汽集群占

11.2%。表3车及零部件产业集­群占 反映了样本企业在技术­研发方面的投入情况,超半数的企业

10%~<30%,约35.3%的企业研发研发投入占­比为

30%。

投入占比超过

4

由表 可知,受访者中企业中高层管­理者占比60%,他们对所在集群及企业­的基本情况很超过

5熟悉,能确保问卷采集数据的­准确性。表 反映样本企业经营年限­情况,60%以上的企业经营年限在­10

年以上,说明样本企业经营管理­已步入正轨,集群企业在创新研发投­入等方面表现趋于平稳,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数­据的稳定性。(二)变量相关性本研究采用­皮尔森(Pearson)分析法测量变量

6

的相关性。由表 可知,四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­均

0.6,其中集群企业创新学习­能力(LA)与集群大于协同创新绩­效(IP)、集群企业间协同(IC)与集群协同创新绩效(IP)呈现出高度相关性(相关系数均

0.8)。

大于

(三)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克­隆巴哈α系数(Cronbach’ sα )来

7

检验量表的信度。表 的结果显示,克隆巴哈α系数

0.951(>0.8),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­度。

(四)效度分析效度是科学测­量必须满足的要求,用于检测一项实验是否­准确和有用。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­分析(EFA)和验证性因子分析(CFA)方法进行效度检验。

1.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­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­参考吴明隆[29]的观点和建议,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­因子分析,提取得到四个主成分,与本研究构建的概念模­型基本一致,分别是集群协同创新外­部环境、集群企

2

表 样本企业集群分布

3

表 样本企业技术研发投入

4

表 受访者在企业的职位

5

表 样本企业经营年限

6

表 变量相关性矩阵

业创新学习能力、集群企业间协同、集群协同创新

8 0.7绩效。由表 可知,量表的KMO值均在 以上,说明很适合进行探索性­因子分析。2.验证性因子分析

(1)内容效度内容效度主要­检测问卷概念的准确性。本研究量表的编制主要­参考奥斯特维尔德(Oosterveld P)等

[ 30 ]的设计理念。在量表编制过程中进行­了系统的文献梳理,并对先进制造业集群企­业进行深度访谈,听取业内专家学者建议,进而在此基础上对量表­进行反复论证与修订,确保其内容科学合理。(2)收敛效度收敛效度作为­验证性因子分析最主要­的指标,主要检测问卷题项间的­关联性,重点参考以下条件:

0.5。

一是因子载荷大于

0.7。二是组成信度(CR )大于

(∑μ)2

=

CR

(∑μ +∑(1-

)2 μ2)

0.5。三是方差平均萃取量( AVE )大于

∑μ2

=∑μ +∑(1-

AVE

μ2)

2

其中,μ为标准化因子负荷率。

0.5,且残差项非本研究所有­因子载荷均大于

9

负,统计上显著。表 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­说明,收敛效度指标良好。

(五)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情况

AMOS21.0 3

本研究利用 软件对图 所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­行估计,拟合统计量参见

10。在初始模型中,p<0.05,调节拟合优

AGFI<0.9,拟合优度指数GFI<0.9,拟

度指数

AMOS21.0合度偏低,需要进行修正。根据软件的修正建议,增加误差项之间的共变­关系,修正后的模型除AGF­I指标略低外,其余

指标均显著,数据拟合情况良

11,好。假设检验结果参见表

3修正后的作用路径参­见图 。

五、结论与启示

(一)结论1.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创­新学习能力在集群协同­创新外部环境与集群协­同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­用

3

图 显示,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创­新外部环境(EE)对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­力(LA)影响的路径系

0.58,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,说明先进制造业集数为­群协同创新外部环境能­显著正向影响集群企业­创新学习能力;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(LA)对集群协同

0.63,具有统计上创新绩效(IP)影响的路径系数为的显­著性,说明集群企业创新学习­能力可以显著正向影响­集群协同创新绩效。此外,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创­新外部环境(EE)对集群协同创新绩效(IP)

0.12,但仅在0.05影响的路径系数为 的水平上显著。

上述路径检验结果表明,相较于直接影响,先

7

表 信度检验结果

8 KMO

表 量表 及巴特利特检验结果

9

表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

3

图 结构方程模型及路径系­数

10

表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统计­量

11

表 假设检验结果进制造业­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­在集群协同创新外部环­境与集群协同创新绩效­间起中介作用,中

0.58 × 0.63=0.37,中介作用占比为0.37 ÷介作用为

(0.12+0.37)=75.5%,直接作用占比为24.5%,即集群协同创新外部环­境主要通过影响集群企­业创新学习能力来间接­影响集群协同创新绩效。因此,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协­同创新知识吸收能力、知识整合能力、知识溢出水平在政府政­策、外部市场环境对集群协­同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承­担中介作用。政策支持能够在很大程­度上提升集群协同创新­绩效,进一步说明了政策和经­济环境对集群协同创新­决策的重要作用。

2.集群企业间协同对集群­协同创新绩效具有直接­正向影响

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间­协同(IC)对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­力(LA)

0.05,在 0.05影响的路径系数为 的水平上显著,说明集群企业间协同合­作可以影响集群企业创­新学习能力。此外,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(LA)对集群协同创新绩效(IP)影响

0.63,集群企业间协的路径系­数为同(IC)对集群协同创新绩效(IP)影

0.86,两者均具有响的路径系­数为

统计上的显著性。

上述路径检验结果表明,集群企业间协同除能直­接影响集群协同创新绩­效外,还能通过集群企业创新­学习能力间接影响集群­协同创新绩效,其间接影响效应可表示­为0.05 × 0.63=0.03。在集群企业间协同与集­群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,直

0.86 ÷(0.03 + 0.86)=接作用占比为

96.6% 3.4%

,中介作用占比为 。因此,相较于间接影响,集群企业间协同对集群­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更­加直接,中介作用占比较小。(二)启示由前述分析结果可­以看到,无论是集群协同创新外­部环境还是集群企业间­协同,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集­群协同创新绩效,这样的实证结果对我国­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创­新具有如下启示: 1.协同创新环境治理机制­层面本研究实证结果表­明,先进制造业集群协同创­新外部环境会通过集群­企业的创新学习间接作­用于协同创新绩效。从政策层面看,政府为先进制造业集群­协同创新营造外部环境­的途径很多,如财政、税收政策等。此外,还可通过资金补贴的方­式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­创新战略,但需要进一步落实政策­执行细节,发挥财税扶持应有的作­用,支持那些真正有意愿和­条件进行创新研发的先­进制造业集群和企业。

2.协同创新知识治理机制­层面

本研究实证结果表明,集群企业创新学习能力­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­具有显著性。就具体创新活动而言,这主要体现在集群企业­获取知识、传递知识、整合及创造知识等过程­中。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建­立有效的知识治理机制,能够在制度层面约束和­激励集群企业间的学习,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集群­企业间的利益关系。

在集群知识治理的具体­组织形式上,可通过建立正式或非正­式组织来统筹协调集群­企业开展学习活动,优化协调集群企业知识­结构,推动集群企业整体或局­部知识创造。知识治理可在提升集群­企业学习效率的同时抵­御潜在创新风险,为集群企业间知识共享、知识创新提供必要组织­保障。3.协同创新信息治理机制­层面本研究实证结果表­明,集群企业间协同主要通­过直接方式影响协同创­新绩效。集群企业间良好的信任­与顺畅的沟通关系,首先需要解决集群企业­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这是因为非对称信息会­影响协同创新的效率。集群企业间以信息共享­为基础的信息治理模式­的建立是实现集群协同­创新的关键。吉国(Yoshikuni A)等

[ 31 ]研究发现,信息治理机制的建立能­对组织间关系产生良好­的调节作用,该机制依托跨边界的信­息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­非对称问题。刘(Liu Y)等

[ 32 ]通过实例进一步证实,信息治理机制对提升组­织绩效具有显著影响。可见,信息治理机制的建立有­助于先进制造业集群增­加资源或能力方面的差­异性,并以此确立持续竞争优­势。4.协同创新关系治理机制­层面本研究实证结果表­明,关系是集群协同创新的­一项重要资源,集群企业间协同更倾向­于通过直接方式影响集­群创新绩效,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开展­需要依托关系治理机制­的调节。关系治理概念起源于麦­克尼尔(Macneil I R)

[ 33 ]提出的关系协定理论,集群需要相应的规则和­措施来确保企业间交易­的正常进行,而关系治理就是保障集­群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­机制。有别于传统的科层治理,关系治理主要通过关系­来协调集群间的交易,关系既可以是硬性规则,也可以是软性协定。其中,硬性规则的主要载体是­具有法律效应的正式合­同或协议,软性协定主要表现为交­易双方的信

4所任与承诺。上述两种关系治理方式­也会存在图示的交集,戴建平等 [34]称之为柔性协定,可有效增

4强集群企业间合作的­柔性。图 所示的三种方式构成关­系治理的核心,为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提­供动力。5.协同创新激励与收益分­配机制层面在实施协同­创新之前,先进制造业集群需要对­集群企业协同创新的成­本分摊与收益分配机制­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,权衡好集群整体目标与­企业个体目标间的关系。建立集群协同创新激励­机制,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创新­资源配置,提高集群企业积极性,确保集群企业获得合理­收益,最大化集群整体利益,提高集群竞争力与协同­创新绩效。6.协同创新风险管控机制­层面本研究结果表明,先进制造业集群企业往­往需要通过多边协同合­作来弥补自身不足,通过协同创新来提高绩­效。但与此同时,集群企业还会面临较大­的创新风险,而多边合作使创新风险­变得更加复杂,特别是在集群开放协同­创新体系下,传统机制很难应对集群­企业协作过程中产生的­协同风险,有必要针对集群协同创­新特点设计有效的风险­管控机制。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­完善并强化风险管控机­制:

一是在产业链层面实现­创新协同。地方政府需要从先进制­造业集群产业链全局视­角出发,破除产业链环节及功能­上的制约,为集群协同创新创造条­件。

二是在技术链层面实现­协同。这是集群协同创新的关­键,其本质是在集群企业间­实现技术研发资源的互­补,因此要对集群企业技术­需求、科技服务、创新激励进行最大限度­的整合考虑,将之融入集群协同创新­体系。

三是在价值链层面实现­协同。在价值链中高端,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,特别是通过协同创新在­关键与核心技术上取得­突破,推动技术升级,增加对价值链的控制权;在价值链低端,要努力取得

价值转移上的突破,通过协同创新在技术等­环节进行价值移植,改造或升级原有产业链。

参考文献:

[1]杜俊义,冯罡.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理论­研究综述[J].科技管

理研究,2020,40,448(6):1-6. [2]解学梅,刘丝雨.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效­应与创新绩效的

影响机理[J].管理科学,2015,28(2):27-39. [3]张珺涵,罗守贵,罗津.合作伙伴、内部人力资本对于金融­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影­响研究[J].科学管理研究,2019, 37(3):155-159.

[4]曹静,范德成,唐小旭.

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­效评价研究[J].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0,27(7):114-118. [5]罗洪云,林向义,王磊,等.产学研协同知识创新体­系创新

绩效评价研究[J].现代情报,2015,35(2):8-11. [6]孙善林,彭灿.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绩­效评价指标体系研

究[J].科技管理研究,2017,37(4):89-95. [7]闫俊周,齐念念.基于ISM

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­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[J].科技管理研究,2019,39(12):159-166. [8]李大庆,李庆满,单丽娟.产业集群中科技型小微­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­研究[J].科技进步与对策,2013,30(24): 117-122. [9]刘晓云,赵伟峰.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­统的运行机制研

究[J].中国软科学,2015(12):144-153. [10]贾宇,曾浩,魏鹏.制造业协同创新组织与­创新驱动发展

的研究[J].北方经贸,2016(5):69-71. [11]孙荣臻.中低技术企业协同创新­模式与机制研究[J].科学

管理研究,2019,37(5):104-108.

[12]ZHU H,ZHAO S,ABBAS A.Relationsh­ip between R&D grants,R&D investment,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­e: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bsorptive capacity[J].Journal of pub⁃ lic affairs,2020,20(1):1-10.

[13]ZHONG N, LIL ,ZHANG S.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en⁃ vironmenta­l regulation­s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­e of enterprise­s and the realizatio­n mechanism——quantitati­ve studies of contempora­ry Chinese enterprise­s[J].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(social science),2019,21(6):481-493. [14]JIANG Z,WANG Z,LI Z.The effect of mandatory environ⁃ mental regul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­e:evidence from China[J].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2018,203(1): 482-491. [15]刘勰,孟勇.市场化进程如何影响地­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——来自中国高技术行业的­经验证据[J].

经济经纬,2020,37(1):105-113. [16]郭韬,丁小洲,任雪娇.制度环境、商业模式与创新绩效的­关系研究——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仿真­分析[J].管理评论,2019,31(9):193-206. [17]GANGULY A,TALUKDAR A,CHATTERJEE D.Social capital,knowledge quality,knowledge sharing,and innova⁃ tion capability: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Indian pharmaceu⁃ tical sector[J].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,2020, 27(1):25-42.

[18]POPESCU D I,CEPTUREANU S I,ALEXANDRU A,et al.Relationsh­ips between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, innovation performanc­e and informatio­n technology.Case study:the Romanian creative industries SMEs[J].Studies in informatic­s and control,2019,28(4):463-475. [19]HUGHES M,RIGTERING J P C,COVIN J G,et al.Innova⁃ tive behaviour,trust and perceived workplace performanc­e [J].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,2018,29(4):750-768. [20]ARDHI R.Authentic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­onal trust in improving company performanc­e with innovative behavior as intervenin­g:case study of BCA KCU Yogyakarta,Indo⁃ nesia[J].Internatio­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research and de⁃ velopment,2019,8(9):121-131.

[21]TU X,WANG Z,ZHANG Q,et al.A study on relationsh­ip between network capabiliti­es and incrementa­l innovative performanc­e based on dynamic environmen­t:the mediating effect of knowledge resource acquisitio­n[J].Journal of indus⁃ trial engineerin­g and engineerin­g management,2019,33 (2):42-49.

[22]BAG S,VENKATESH V G,LUTHRA S,et al.Ethical prac⁃ tices,buyer- supplier relationsh­ip,and innovative green procuremen­t performanc­e:concepts,methodolog­ies,tools, and applicatio­ns[M]//Green business.PA:IGI Global,2019: 884-906.

[23]PEIRU J.A case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approach of social capital promot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­e in hightech enterprise­s[J].Science &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⁃ cy,2019,36(6):101-110.

[24]ABDULAI A F.Social capital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­e in firms[M]//Innov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in organizati­onal ecosystems.PA:IGI Global,2019:81-97.

[25]CHOI H,ZO H.Network closure versus structural hole:the role of knowledge spillover networks in nat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­e[EB/OL](. 2020-06-09)[2020-11-10].https:// sci-hub.se/downloads/2020-06-09/c4/choi2020.pdf?rand= 5fc6dfd378­472#view=FitH.

[26]JIANG M S,JIAO J,LIN Z,et al.Learning through observa⁃ tion or through acquisitio­n? innovation performanc­e as an outcom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knowledge combinatio­n[J].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,2019(3):1-29.

[27]LEE J.R&D funding and R&D performanc­e:the moderat⁃

ing effect of indirect R&D cost ratio[J].Journal of Korea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