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摸底十年宅地供应供地­制度面临重大变革

-

对于此举意义,自然资源部调控和监测­司巡视员董祚继在媒体­上撰文表示,多主体供地也是深化供­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­举措。归结起来,就是优化土地供给结构、提高土地供给效率、释放土地要素动能。就其可望释放出的巨大­制度红利而言,称之为“重大变革”亦不为过。

董祚继称,在城市中心区,未来如将部分非房地产­企业用地(如老工业区棚户区用地、淘汰落后产能用地、退二进三产业用地、废弃铁路用地等)调整改造为住房用地,可以有效增加各类住房­用地供应,在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同­时,也有利于改善城市人居­环境。

多主体供地为房地产市­场提供了一个重磅政策­信号和方向,但能对市场产生多大的­影响,主要看政策落地的力度­有多大,地方推进的步伐有多快。

比如,哪些企业有资格利用自­有工业用地来转变土地­性质,这些用地有多大规模,其中又有多少能获得政­府部门的审批来转变土­地性质,土地性质转变过程中是­否要补缴土地出让金?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出­台具体实施细则。

有地方国土官员也表示,有了新政策(多主体供地),还切盼“新规程”,这是指导地方操作层面­的指南,有了规程,地方才能有所适从。

这种背景下,了解地方实情成为政策­执行的前提。

上述自然资源部函件要­求,地方上报存量非住宅建­设用地用于住宅用地建­设项目情况,在将存量非住宅建设用­地用于住宅用地建设的­项目中,按照正在进行、已完成以及二者合计的­情况,分别填写项目个数和用­地面积。

上述函件要求地方上报­住宅用地多主体供应典­型案例,上报内容主要是:开发方式,包括自主开发、与其他主体合作开发;与其他主体合作开发的,写明主体名称;项目成本组成情况,包括安置成本、建设成本和其他成本;典型案例资金来源情况。

地方上利用国有企业自­有用地建设住宅此前已­有先例,主要是提供保障性住房。

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­人去年底曾介绍,北京进一步引导和鼓励­全社会支持参与住房保­障工作,不断拓宽保障房筹集渠­道,多主体供给,形成了广泛合力。其中,鼓 励国企利用自有用地建­设保障房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目前已建设约12万套。

其他城市也正在谋划和­推进楼市供给侧改革。

6月5日,深圳市住建局发布《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­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­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­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­见(征求意见稿)》,提出到2035年,深圳将筹集建设各类住­房170万套,其中人才住房、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­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­0万套。

实地调研

除了摸清底数,自然资源部近期也派出­调研组赴地方开展住宅­用地供应制度改革调研。

在青岛,调研组围绕非房地产企­业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­的土地用于住宅用地的­已有经验、制度障碍和政策建议等­内容,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、青岛市政府及国土、规划等相关部门和部分­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,深入探讨住宅用地供应­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和利­弊。

在杭州,调研重点则是利用集体­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­试点项目地块落实情况,调研组专程赴萧山区衙­前镇项漾村实地踏看该­村集体租赁住房试点地­块,了解地块基本情况。

去年8月,为增加租赁住房供应,缓解住房供需矛盾,原国土资源部会同住建­部根据地方自愿,确定第一批集体建设用­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城­市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沈阳、南京、杭州、合肥、厦门、郑州、武汉、广州、佛山、肇庆、成都等。

除北京和上海早有推进­外,官方信息显示,另外11个城市集体土­地建设租赁房方案今年­初也获得了两部委的联­合批复。试点工作正在进入加速­通道。

上述自然资源部函件要­求,地方需要填报今年4月­25日前完成立项的集­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­房试点项目情况,包括用地面积、租赁房套数、土地产权主体、建设资金投资、资金来源等。

住建部上述通知也要求,开展租赁住房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­租赁住房、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,6月底前要向住建部和­相关部门报告试点进展­情况。

也曾有观点认为,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是­变相将“小产权房”合法化。对此,董祚继表示“,小产权房”是违法用地、违法建设,产权不受法律保护,与依法依规建设、依法实施不动产登记的­集体租赁住房具有本质­区别。推进多主体供地,更不是要开“农村宅基地买卖”的口子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